序
令人著迷的老電廠
約十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中,來到美濃的竹仔門發電廠,立即被那兩具一次大戰前就來到這裡的龐然巨型、充滿後現代感意象的發電機深深吸引。
想,除了時間距離的美感,仰視著發電機,看著層次結構分明的線條,你幾乎無法僅將其冰冷當作是部機器,伴隨著隆隆聲響,彷彿它是有溫度、有巨大能量,它根本就是有生命的藝術品傑作。
這印象一直深烙腦海,以後又曾陸續到過小粗坑、烏來等發電廠,一次次的參訪、一次次加深的呼喚,有股力量促使著我,應該把臺灣百年歷史老電廠的偉大和大家分享。但公務實在太忙,又無法放下作書的念頭,這時我臺大政治系兩位學弟,偉鈞和邑儒適時出現了,我們有共同的熱情、共同的夢想,我們以協力方式,踏上了這段老電廠歷史之旅。
他們的寫作方式,乍看似有些鬆散,但這就是我請他們用類似手機直播的概念,用他們平鋪直率的筆,寫下他們眼睛當下的景物和感覺,有如我們和偉鈞、邑儒一起置身在每個老電廠的歷史場域和氛圍。
尤其老電廠除了迷人、龐大的發電機,充滿時間廊道的建築物本身……對於當地區域而言,電廠就彷若一具強大的心臟,在藉助大自然山川巧妙的偕同下、孕育撐起人類產業的夢想。
電廠就是一部地方誌,值得慢慢的欣賞與發掘。而對於每一位、代代隱身在電廠,堅守崗位、盡忠職守的電力人,請不要吝惜您的掌聲,他們合該被尊敬,是被感謝的!
?
總策畫 陳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