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知禮而後行禮,行禮貴在真心與用心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道理,強調社會和諧以及人際相互尊重的傳統文化。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未必如此。一來是真實生活與工作競爭難免張牙舞爪,少有機會學習或練習禮儀技巧;再者,隨著數位時代來臨,一出生就活在電腦、網路世界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越來越多,演變成人們總在虛擬空間暢所欲言,卻在現實世界拙於言辭,失禮於人。
我有幸在外商公司任職期間學到不失禮的技術,除了合宜的服裝穿著,還有人際溝通時必備的禮儀知識,從握手、目光交會與傾心聆聽開始,乃至開會及做簡報所需掌握的應對技巧等。可是,並非人人都像我一樣幸運。據我長年的職場觀察,一般人往往工作一、二十年都未必有完整訓練與發揮的機會,更別說要教導新一代正確的禮儀技巧了。
以生活禮儀規範來說,看似簡單,表現卻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有一次,我在中餐館用餐夾菜時,旁邊突然伸出一隻手,直接橫越我的手臂上方去夾另一道菜,那人還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場景拉到西餐廳,常可看到不少人傻傻分不清楚刀叉、杯盤的正確使用方式。參加社交活動時,總會有人從頭到尾只黏著自己的朋友,嚷嚷與其他人不熟,卻不主動認識新朋友。和初次見面或許久未曾碰面的朋友握手寒暄時,也有不少女性會瞬間化身公主或貴婦,只伸出半隻手相握。這些失禮之舉都指向一點:我們雖然「知禮」,但對人際交往與食衣住行的「行禮」仍顯不足。
進入工作場合,部屬、上司、同事之間,只想到自己、不夠用心的行為更是時有所聞。
在辦公室,看到同事迎面走來,正要打招呼時,卻只見他自顧自低頭而過,如入無人之境。下班後順路送同事回家,對方直接坐在後座指揮,下車時卻不發一語,連聲謝謝都沒有。我也曾經目睹一位女同事上台簡報時長髮沒綁好,結果全場只見她不停地甩頭撥髮。也有男同事夏天穿短褲上班,露出一大片腳毛,不只有礙觀瞻,也讓周圍同事無法專心。最常見的情況是,兩人正在開會,某人手機一響就會趕忙接聽,似乎手機那頭看不見的人,比眼前的同事更重要,毫不顧慮同事當下的感受。
工作場域亦擴及網路世界,社群禮儀也待拿捏尺度。
有人在手機群組上早晚問安,非常活躍,可是一旦需要出席實體聚會,就會無聲無息,彷彿人間蒸發。還有人會把上班遇到的喜怒哀樂,在Facebook等社群上指名道姓、公開分享。這些例子都反映許多網路世代的朋友虛實顛倒,忽略實體世界維繫人際關係應有的禮貌,也缺乏溝通最基本的真心誠意。
從日常生活到工作職場,失禮舉措大都源自於沒有思考或未經訓練。然而,知禮而後行禮,行禮又貴在真心與用心。《不失禮的技術》完整而有系統的介紹了穿著、打招呼、用餐細節、職場的禮儀規範,並涵蓋了數位時代應有的溝通禮節,實在是一本適合學習禮儀技巧的工具書。讀完此書,你的應對進退將更有自信,不僅可以在實體社會上多交幾個朋友、在社群交友圈裡如沐春風,也能在社交場合贏得他人的尊重。
?
文�洪廣禮?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