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版推薦序1
一本「相見恨晚」的好書,一位「不尋常」的心理治療師
去年十一月底,我接到心靈工坊副主編徐嘉俊先生來函,說明他們打算再版曾於二??九年出版的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醫師(Dr. Irvin D. Yalom) 的《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的中譯本, 而邀我寫一篇推薦序。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根據作者所說,是來自「烈日和死亡一樣,令人無法逼視」這句話,作者認為這兩者都讓人難受,但他希望人們能堅定不移地凝視死亡,而能「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他在後記裡,還特別說明他刻意使用「恐懼」(terror)這個詞而不用「焦慮」,是想藉此傳達人們可以經由努力,將赤裸裸的死亡恐懼化為日常生活中可以承受的焦慮,而在指引輔助下,不僅能夠平息恐懼,並能生活得更有活力。
很遺憾的是當我接到徐先生的邀稿時,我正忙於處理十二月即將開始長假之前需要完成的許多工作,而我以前也沒看過這部大作,按照常理我應即時回絕,以免耽誤出版社的進度。然而這次我卻一反常態,因為精神分析曾是我的舊愛,年輕時就曾心儀佛洛伊德這位精神分析大師,而在醫學院畢業後當兵的那一年,開始著手翻譯《夢的解析》,甚至選擇精神科醫師做為終身志業,而進入台大醫院接受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當時台灣神經內科與精神科與是同屬一科)。後來符傳孝醫師也進入同一科,而我倆終於共同完成了佛氏這部巨作的中譯本,而於一九七二年由新潮文庫出版。之後符醫師與我相繼改弦易轍,雙雙離開精神醫學,赴美專攻神經內科,但想不到當徐先生邀我為這本書撰寫推薦序時,竟勾起了我對精神科的舊情復燃,而無法拒絕這誘惑,更想不到出版社竟然展延截稿日期,讓我度假中得以看完這部「相見恨晚」的好書,也在此表示感激。
亞隆醫師出版這本書時應該已是七十幾歲,但仍然繼續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從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博覽群書,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都有深厚的造詣。他在描述每個個案時,都像他的小說一樣的劇情動人,而當他引經據典闡述分析病人的問題、治療的經過時,又令人對他的用心觀察與投入而感動,同時也因為書中對許多病人的夢的敘述與解析,更使我陷入當年醉心於精神分析的回憶。同時由於他多年在史丹福大學專攻精神醫學的研究,書中有些地方的論述、解析、分類,更能滿足精神醫學專業背景的讀者。當我讀完此書,在開始撰寫推薦序之前,又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快速瀏覽,才發現書中一些前後呼應的內容,更使我悟出一些他想表達的道理。
我也要在此對譯者廖婉如女士深表敬意,以她教育心理學的專業背景,對許多心理學上的術語與表達,應當是精準可靠。而更難得的是譯文造句流利優美,同時我也注意到翻譯一些較古典的或詩句般的文字時,她會刻意使用近似文言文的中文,而其他大部分的論述,則使用平易近人的白話文,這種功力令人佩服。總之,本書的譯者在「信」、「雅」、「達」三方面皆具相當水準。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亞隆醫師的確是一位「不尋常」的心理治療師,有些地方他的作為與我當精神科住院醫師時的「戒律」有相當大的出入,譬如說,他以他所謂的「自我袒露」的方式幫忙病人,有時對病人坦承:「我也有這種焦慮」,然後由「同病相憐」而建立關係。他主動與病人談起自己因為兒子離婚而引起過焦慮,來引導病人更進一步自我剖析。他甚至還提到有一位病人因為化療只剩下幾根頭髮,而對自己的形象產生焦慮時,他會「鼓勵病人鼓起勇氣在我面前拿掉假髮時,我用手指溫和地撫摸僅剩的幾根頭髮」,那種肌膚上的接觸更使我錯愕。他還提到,他曾經「在探望一位臨終病人,臨要告別之際,她要求我在她身旁躺一會兒,我答應並照做。」 書中許多地方使我深切感受到他一再強調的「建立關係是最重要的」。他因為對病人的真誠,贏得病人的信任,是他治療成功的最大原因。
以下我嘗試節錄這本書各章的大綱:
第一章「凡人的傷痛」:介紹希臘的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的「死亡哲學」,他以短短幾句話勾勒出這位哲學家的概念,「伊比鳩魯身體力行『醫療性的哲學』,他堅信哲學要像醫生醫治人的身體一樣醫治人的心靈。在他眼裡,哲學的目標只有一個:『減輕人的痛苦』。而人痛苦的根源就在於對死亡無所不在的恐懼。」在以後的各章節,他多次再闡述伊比鳩魯的死亡哲學,使讀者了解如何紓解人們對死亡的焦慮。
第二章「辨識死亡焦慮」:闡述許多人類因為老化或病痛引起的焦慮,事實上都是來自於對死亡的焦慮,而認為心理治療師的任務就是由病人的焦慮的中設法抽絲剝繭,讓病人了解自己「毫無來源的焦慮」,事實上是源自於他們對死亡的恐懼,而因為這樣的「點破」、「辨識」,使病人得以紓解焦慮的症狀。
第三章「正視死亡,覺醒經驗」:特別舉例說明所謂的「覺醒經驗」,如小說描述癌症末期病人的感覺;即將被槍決而突然獲免死刑的遭遇;托爾斯泰的《伊凡.伊列區之死》描述的臨終前回顧過去的種種不是;狄更斯《小氣財神》(Christmas Carol)裡的施顧己(Uncle Scrooge)的幡然悔悟;而由這些「覺醒經驗」的觀念使讀者進而瞭解病人面臨人生重大決定、生命里程碑、甚至治療即將結束時都可能面臨這種焦慮。
第四章「觀念的力量」:進一步對伊比鳩魯的學說,特別是對作者稱之為「永恆的智慧」的三個觀念:「靈魂將滅」、「死亡是全然無自覺的狀態」、「生死對稱」做更豐富的闡述。他也提出「漣漪的概念」,鼓勵人們留下個人的「人生體會、個人風範、智慧、善行」,影響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他並提到幾本文學巨作,如黑澤明的電影《生之慾》裡面的奉公守法但落落寡歡的公務員,在得到癌症的診斷而豁然領悟「生命還有無限的可能」,而努力在死前促成了「為小孩子規畫一個公園」的壯舉。
第五章「透過聯繫,克服死亡焦慮」:強調人與人的連繫,是唯一可以去除「日常性的孤獨」,以及一些「形式(存有性)的孤獨」,他介紹自己在三十幾年前為癌症病人創設「臨終團體」,幫忙病人透過人與人的連繫而覺醒死亡的恐懼,而克服焦慮。他強調「支持病人」、「自我袒露」、「建立關係」,並向病人傳達「無論你的恐懼有多深,我永遠不會迴避你、遺棄你」的訊息。
第六章「覺察死亡:回憶錄」:這可能是本書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在開場白引用狄更斯在《雙城記》裡的一句話:「我像是繞圈子般,越靠近終點,就越回到起點。像是為了給最後的旅程一些安慰和準備似的,許多沉睡已久的回憶,如今觸動了我的心。」來描述他自己努力成為心理治療師的心路歷程。他分享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的故事,與治療師分享自己的親友、父母的死亡、夢、個人經驗、閱讀心得、甚至閱讀自己所撰寫的小說等,都使他更深刻地體會各種瀕死的經驗。在這一章裡,他也提到「死亡與我的導師」,而追憶他所追隨的幾位大師對他的影響,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領悟到死亡的真諦。
他在描述他個人和死亡周旋的經驗裡,曾經很感性地寫道,每個週末他都會開車由舊金山載太太回他們所住的派洛艾圖的火車站停車場,然後他在車裡,看著她下車後獨自走進停車場,直到目送太太平安地自己開車離開停車場,他才放心離開。他細膩感性的描述令人了解這位性情中人擔心自己過世以後,將沒有人能像他這樣子地照顧太太,而對死亡非常的不忍。最後他提到自己相信「人可藉由創造性活動超越死亡恐懼」。作者也談到自己並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是他會尊重別人的宗教,而從來不挑戰別人的信仰。他引述名聞遐邇的演化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對清醒的意識到無常的一個精彩的比喻,他要我們想像,「一具射出雷射光的聚光燈,無情地隨著無止境的時間之尺移動,光束掃過的一切均都遺失在過去的黑暗之中,而光束未抵達的一切,亦隱藏在尚未誕生的黑暗之中;唯有聚光燈正照亮的事物是活著。這種想像使我撥雲見日,驅散黑暗。我不禁覺得,自己能活在當下,盡情享受純然存在的樂趣是何其幸福的事!」
第七章「面對死亡焦慮:給治療師的建言」:他希望心理治療師不妨汲取思想家的見解,勇於面對死亡,建立以生命的存在事實為基礎的治療關係,由此深入探討 「存在心理治療」的說法,而特別探討終極關懷的四個重點:「死亡」、「孤獨」、「生命意義」與「自由」。作者鼓勵讀者閱讀一九八?年他所出版的教科書《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詳述了這四者的現象以及治療上的意義。
在這章裡所談的是比較技術性的層面,而他強調經常在治療中間核對「此時此地」的狀況,這是治療要達到有效的先決條件,由此讓病人發現某部分「陌生的自己」,以及先前遭受自己否認或扭曲的部分,而開始看清自己。要看重自己對事情的觀感,而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觀感,把治療師的正向關懷轉換成自愛、自重。
值得一提的是心靈工坊這次決定再版這本二??九年出版的中文譯本時,他們還附加以下兩個寶貴的新資料:
〈歐文•亞隆醫師訪談錄〉是亞隆醫師於二?一?年接受採訪、談論其職業生涯的精彩報導,這篇文獻使我們更了解這一位猶太裔的俄國移民,在美國成長、求學過程所經歷的種種遭遇,以及他如何能夠一邊做一位非常成功的精神科醫師,又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深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又能夠寫小說,而活出非常充實的人生。
〈我要報警〉是一篇幾可亂真,扣人心弦的短篇小說。
最後我想坦承,當徐先生看得出我有意接受邀請,但無法如期交稿而「欲語還羞」時,他就把該書的譯稿以及兩件新添的附件寄來,並告訴我可以展延交稿的期限。我告訴知我甚深的秘書,「這稿債是我自己要來的,我的弱點就是看到好書就心軟。」在機上寫完這篇推薦序,才深感這一次的「心軟」,不僅沒有給假期帶來負擔,反而使我的假期過得更精彩。
?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