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不必死記年代、人名,翻到哪讀到哪,課本沒講的、日劇沒演的,一看全明白。

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不必死記年代、人名,翻到哪讀到哪,課本沒講的、日劇沒演的,一看全明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13916
吉村弘
洪玉樹
大是文化
2017年2月23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9413916
  • 叢書系列:TELL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TELL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歷史名家公孫策:「這是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教蔡亦竹盛讚:「日本史說書佳作!」

    日本職場觀察家老侯大推:「可資談柄的東瀛史,可置案頭的扶桑書。」





    推薦序 以日本史為鏡︰自信和彈性�公孫策

    前言 訓練推理能力



    序章 享受歷史的觀點

    觀點1 這件事跟我的關聯是?

    觀點2 當事人心裡怎麼想呢?

    觀點3 歷史人物不是超人!用生物常識當邏輯基礎

    觀點4 日本位在退無可退的盡頭,難怪他們會這麼做

    觀點5 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

    觀點6 沒有人會在歷史記錄不利自己的事,真相需要推理



    第一章 原始時代

    1 左手賣納豆右手發現新歷史

    2 繩紋人也吃漢堡肉?

    3 發明稻作,改變生活

    4 繩紋人及彌生人

    5 親魏倭王卑彌呼



    第二章 大和、飛鳥時代

    1 古墳出現及大和政權

    2 佛教來了

    3 天皇暗殺事件及女皇登場

    4 從中國傳來噓聲?

    5 日本首度產生佛教文化

    6 的的確確「大變」了的日本

    7 一直不即位的天智天皇

    8 古代也有爭奪天下的關原之戰

    9 現今日本的原點

    10 日本史從這裡出現轉折



    第三章 奈良時代

    1 女皇揭開序幕的奈良時代

    2 長屋王的悲劇及鬼魂作祟

    3 聖武天皇遷都遷不停

    4 土地由公有轉為私有

    5 國際色彩豐富的天平文化

    6 僧侶差點當上天皇

    7 單身女皇的繼位者是?



    第四章 平安時代

    1 防鬼魂、依風水設計的平安京

    2 律令政治重生

    3 首位征夷大將軍

    4 日本佛教改弦易轍

    5 藤原家族獨掌大權

    6 武士當政早有前例?

    7 鎖國讓國風文化蓬勃發展

    8 生不出皇子,從極盛到衰敗

    9 自掏腰包得人心的八幡太郎義家

    10 掌權者從外公變成爸爸



    第五章 源平合戰

    1 骨肉相爭——保元之亂及平治之亂

    2 登峰造極的平清盛

    3 源氏崛起

    4 源義經,驚濤駭浪三連勝

    5 不懂政治的源義經



    第六章 鐮倉時代

    1 鐮倉時代是打哪算起?

    2 鐮倉三代全遭暗殺身亡?

    3 真正的爭天下之戰!

    4 傳承至今的鐮倉佛教

    5 蒙古來了

    6 因元軍而衰敗的幕府



    第七章 南北朝時代

    1 後醍醐天皇的野心

    2 獎賞不公成為混亂之源

    3 從絕妙組合到絕謬組合

    4 南北朝統一花了六十年



    第八章 室町時代

    1 捨名求實的足利義滿

    2 欠錢不必還!民亂四起

    3 抽籤將軍的恐怖政治

    4 注重興趣甚於政治的足利義政

    5 天下第一惡女?

    6 應仁之亂使貴族遠離京城



    第九章 戰國時代

    1 不吃人就被吃的時代

    2 群星閃耀!戰國大名及軍師

    3 洋槍及天主教的傳入

    4 織田信長一戰成名

    5 謹慎的織田信長

    6 本能寺之變

    7 八面玲瓏的秀吉

    8 莊園完全消失

    9 秀吉之死及豐臣家的混亂

    10 決勝天下在關原



    第十章 江戶時代

    1 以信長及秀吉為師的家康

    2 德川三代統馭大名的策略

    3 禁天主教及鎖國

    4 農民不准喝茶?

    5 三大經濟改革

    6 開花結果的江戶文化

    7 江戶時代識字率很高?

    8 鎖國時,外國船隻一律驅逐



    第十一章 幕末、維新

    1 日本人,用威脅的就對了

    2 幕府權威盡失

    3 從尊王攘夷到倒幕

    4 德川慶喜的一廂情願破滅

    5 開啟新時代的戊辰戰爭



    第十二章 近代國家成立

    1 大改革為何能成功?

    2 百姓比武士來得強

    3 邁向論戰時代

    4 內閣、《憲法》、國會的新政體

    5 朝鮮半島的危機就是日本的危機

    6 與俄國爭奪朝鮮半島

    7 終於廢除了不平等條約

    8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贏家

    9 政黨內閣及《普通選舉法》的成立

    10 打仗打不完

    11 有勇無謀的太平洋戰爭



    第十三章 戰後的世界

    1 幸運的占領統治

    2 日本擺脫敗戰,挑戰新角色

    3 正式回到國際社會

    4 經濟發展如有神助

    ?





    推薦序



    以日本史為鏡︰自信和彈性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我只花了一天,就讀完了這本書。

    ?

      但是,要想「讀懂日本史」,卻談何容易?

    ?

      從小喜歡看故事書,也喜歡講故事。於是造就今天的公孫策——寫文章一定要引述故事,為此讀了大量的歷史故事。當然,絕大多數都是中國歷史故事。

    ?

      我也喜歡外國歷史,可是受限於語文隔閡,只讀了一些中譯本。對於鄰近的日本,由於讀過坊間頗為熱門的翻譯小說,我對戰國群雄的故事相當熟悉,但是其他各個時代就非常陌生了。而我心裡也明白,坊間那些翻譯小說當中的「史實」成分,絕對不會超過《三國演義》。

    ?

      為了多了解日本一些,我也看了《菊花與劍》(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與《近代日本論》(許介麟教授著)這類的書,可那都是「外國人」的觀點。

    ?

      拿到這本《最會說故事的日本史》的書稿,真是喜出望外,當場把手邊正在校對的「大作」擺一旁,一口氣讀完「全套日本史」。然而,「讀懂日本史」卻談何容易。

    ?

      無論如何,書是看完了,我的第一個收穫是「不會張飛殺岳飛」了,好比搞清楚「南朝宋齊梁陳」、「五代梁唐晉漢周」,乃至「唐宋元明清」的順序,以後寫文章就不會鬧笑話。

    ?

      其次是感受到日本民族的自信心。本書作者吉村弘在提及「繩紋人來自朝鮮半島」、「佛教、曆法來自百濟」時,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舒適感。相形之下,韓國人近年來提出「蚩尤打敗黃帝,並成為韓國人祖先」之類說法的心態,乃格外顯得小家子氣。而這種自信心不是二十世紀後半,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之後才有的,而是「大化革新」大量採用唐制時,就已顯現。

    ?

      在此之前,聖德太子的遣隋使致送國書中,採用「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稱呼,乃可以理解,那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基於務實原則的維持面子。本書作者對這一段的詮釋:「結果,中國先進的文化便直接流進日本,真正達到外交上的勝利。」這是韓國人絕對不會出現的論點,卻是日本民族自信心的具體展現。

    ?

      正由於民族文化中存在這樣的「固有自信心」,日本人乃可以一再的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甚至不憚於套用外國的長處,使之成為形塑新日本的重要建材。七世紀的「大化革新」、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等都是。

    ?

      這是我的第三個收穫:由日本歷史的「鏡子」照出中國歷史的興替之道。原來,中國人自尊自大慣了,每次遇到新的時代潮流衝擊,結果總是改朝換代。因為適應性太差,調整的彈性係數太低,無法做出適當的因應。

    ?

      然而,治亂之道仍然是「古今中外」一致的。例如:鐮倉幕府與後醍醐天皇,前者因「武家天下」潮流而興,後者相對而言是「逆流」,但是,兩者的敗因卻一致:賞罰失義。於是我有了第四個收穫:中外歷史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

      第五個收穫是:作者提出「用危機管理眼光看待歷史」,我一時仍未能充分體會他的意思。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種「切入」的角度,讓我多了一個分析歷史的面向。

    ?

      除了五大收穫外,有一點「英雄所見略同」:作者提出「歷史是門擁有推理要素的學問」。這麼多年來,由於臺灣的升學考試制度,使得數理科被定位為「重理解」,而文史科被定為「重記憶」。最近幾年我嘗試說服人們「文學才是創造力最有發揮空間的學門」、「歷史才是最能培養問問題能力的學門」,但是一個人的音量實在有限,也因此,對「歷史擁有推理要素」這個說法,乃有惺惺相惜之感。

    ?

      最後,鄭重推薦這本書中的圖表設計,不是指美觀,而是作者能夠以短短的篇幅,就將一個時代整理得一目瞭然,足見功力。

    ?

      (本文作者公孫策,專欄作家、歷史評論家,擅長借古諷今文章。近年致力於「五度空間」寫作,不單寫歷史,而是人文史地融會,特別注重進入歷史情境,體會人物心境。)



    前言



    訓練推理能力




      「歷史,是門推理的學問。」當有人這麼說,您會懷疑嗎?聽起來應該會引來不少噓聲吧。那如果改為「歷史,是門學習思考方式的學問」,各位覺得如何?我想會同意的人應該比較多才對。



      歷史,就是過往的紀錄;也可以說是人類的資料庫。而基本上,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照理說絕對無法改變。不過,一旦有新發現,這些資料就會被更新。



      例如,有一種學說主張「繩紋人(距今約1萬∼8000年前)定居在某一處」,但平成4年(西元1992年)這個學說便被推翻了。因為從青森縣的三內丸山遺址,發現了許多豎坑住家、大型豎坑住家、挖坑立樁建築等考古遺跡,證明「繩紋人已長時間定居」的事實,於是這學說又遭到推翻。像這樣,只要有力的證據被發現,歷史就會因此改寫。



      因此我們知道,歷史多少含有一點推理的要素。而歷史,也只不過是被推理出來的東西而已,這麼說應該不為過。



      於是,本書濃縮了從社會人士到考生,都能大範圍享受的歷史精華,同時也處心積慮讓大家享受推理樂趣。



      歷史的教科書裡通常都會敘述「何時、何地、誰、怎樣、做了什麼事」等事實。光死記這些東西,無法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我希望大家不僅是知道而已,更要進一步的去思考、推理。所以期望藉由本書,不僅讓各位學習歷史的樂趣倍增,也能夠學習各種思考方法,甚至應用在現代社會裡。



      前德國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曾說:「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但,若只單單參考過去的事實,並不能應用於現在,未來就更別提了。具備了解歷史的能力,才能真正從歷史中學習。



      我這話並不誇張;只要稍微思考一下,您對歷史的看法會更豐富。本書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