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在希望與恐懼之間:阿富汗的戰地與日常實境(精裝攝影集,附全球獨家導讀別冊)

在希望與恐懼之間:阿富汗的戰地與日常實境(精裝攝影集,附全球獨家導讀別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841814
寶拉•伯朗斯坦
聞翊均
野人
2017年2月24日
460.00  元
HK$ 368  






ISBN:9789863841814
  • 叢書系列:地球觀
  • 規格:精裝 / 228頁 / 25 x 28 cm / 普通級
    地球觀


  • 藝術設計 > 攝影 > 各類攝影 > 紀實攝影











    「阿富汗」

    熟悉的國名,不熟悉的國度

    114張全彩大圖

    戰地攝影師Paula Bronstein

    帶您了解這片籠罩在戰火煙硝中的遺落之境





    導讀

    ?

    金•巴克 Kim Barker

    ?

      美國持續最久的一場戰爭就位於阿富汗。還要再經過一、兩個世代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這場戰爭,不過,至少現在我們可以依靠一些數字揭露截至目前為止的歷史脈絡。直至今日,至少有3,400名來自30個不同國家的武裝人員因為這場衝突而死,這些武裝人員多數都來自於美國。至少有20,000名阿富汗軍警人員與18,000名平民死於戰爭中的暴行,其中大部分死者都屬於塔利班。美國已為了這場戰爭花費了7,900億美元,這筆金額換成鈔票後足以環繞地球3,000多圈,若拿來購買速食,則能讓地球上的每個人各拿到23個大麥克。美國政府將來還要再耗費數兆美元重建數十年戰爭所造成的軍力消耗。

    ?

      然而儘管如此,儘管耗費了鉅額款項、儘管產生了眾多傷亡,不少美國人對阿富汗的消息其實是十分厭倦的,他們已經厭倦這場戰爭了。或許我們可以理解這種反應,這些數字──上千的死亡人數與7,900億的花費──都太龐大了,大到喪失意義,蒼白的統計數字不會讓你看見戰爭是如何將一個家庭破壞殆盡的。因此,多數人不再關心遠在7,000英里外的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媒體上關於阿富汗的報導也跟著急遽減少。

    ?

      但是,寶拉.伯朗斯坦(Paula Bronstein)強迫他們開始關注這場戰爭。她的照片讓蒼白的數字變得鮮活。在塔利班因911事件遭受強烈攻擊後,她在2001年年尾首次前往阿富汗。她就像其他的記者一樣,被阿富汗施了魔法。這個國家融入了她的血脈之中,嚴峻的山脈、廣闊的天空、輪廓分明的臉龐、特本,還有布卡──這座城市與我們原本的認知大相逕庭,充滿異國特色,用文字實難描繪它的樣貌,少數能證實這裡的生活有多真實的,只有照片。

    ?

      我在《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擔任報導阿富汗的記者已有5年的時間,我很清楚阿富汗與寶拉的相片有何影響力。我和她一起殫精竭慮地進行阿富汗的報導,追蹤人民如何對他們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海洛因上癮。我們甚至曾經和一名母親與她的兩名孩子共處一間漆黑的房間裡,看著他們吸毒。我們要報導海洛因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有多大,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非常重要。伯朗斯坦不是消極型的記者──她在找到那家人後,幫助他們進入了康復診所。伯朗斯坦一直持續認養工作上遇到的阿富汗人,試著提供一些簡單的幫助。

    ?

      與其他在阿富汗停留的記者相比,伯朗斯坦的不同之處並不僅止於此。她將這個國家視為她的使命,歷年來一直十分頻繁地往返阿富汗。她選擇把時間花在阿富汗的人、事、物上,而非成為國際部隊的隨軍記者,她記錄下他們如何死去,同時也記錄了他們如何生存。有些圖片令人目不忍直視:母親守在她快餓死的孩子旁邊,孩子的肋骨像骷髏一樣根根分明;眼神空洞的5歲女孩躺在一座精神病院的冰冷水泥地上;各種被炸彈轟炸過後的實際狀況。伯朗斯坦的照片中,最令人難以直視的是為了抗議與逃離目前處境而自焚的阿富汗女性──她們寧願選擇痛苦地死去,也不願再繼續自己痛苦的人生。

    ?

      但是,伯朗斯坦同時也捕捉了他們生活的瞬間,讓你知道阿富汗人如何生活、如何選舉、如何歡笑。她拍下了排成縱隊的阿富汗新兵、婚禮前令人緊張的一刻、在布卡店裡的父子、頭戴襤褸布卡的女人在泥濘的街上乞討。她的每一張照片都蘊含了一個故事──提著一桶水的年長女性的眼睛似乎在詢問:「這就是全部了嗎?」

    ?

      有些照片令人目不轉睛:一位身著迷彩服、手戴紫色手套的北約士兵,站在淺褐色的土地上看著自殺炸彈攻擊後的景象;披著亮粉色圍巾,身上纏著白色繃帶的女人;在一群頭戴藍色布卡的女人之中,一名阿富汗少女露出了她的臉龐。還有一些照片令人眼睛一亮:一群阿富汗女孩在英文課上舉手回答問題;一名雙手插在口袋裡的女孩表情叛逆地站在滑板上。

    ?

      有些照片則強調了這片貧瘠土地的荒涼之美:透過直升機窗戶看見的湛藍天空與延伸至山脈的淺褐色土地;這個國家第一座國家公園裡的幽藍色湖泊;巴米揚(Bamian)一座懸崖前的黃花,塔利班把這裡的一座大佛摧毀了,遺留下如同巨大棺木一樣的凹洞。

    ?

      在2011年的911攻擊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爭之後,伯朗斯坦的照片和其中每個人的遭遇所描繪出的阿富汗,是一個比數字更加龐大的故事。伯朗斯坦融合了現代的阿富汗中各種豐富的特性──複雜、衝突、對立,但同時又令人無法移開目光。在翻開本書之後,你一定會看完每張圖片,也一定會因為照片中的每位人物感到刻骨銘心。

    ?

      為了讓眾人看見戰爭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伯朗斯坦所做出的奉獻非常可貴,在阿富汗的情勢(眾人總是在描述阿富汗生活的時候用「情勢」這個詞,我也不明就裡)轉壞,甚至連她的朋友與同事都因為戰爭而在敘利亞、利比亞與其他混亂的城市中傷亡後,伯朗斯坦依舊頻繁前往阿富汗。身處阿富汗的記者受到的人身威脅日漸上升,伯朗斯坦對阿富汗的奉獻卻從不間斷。

    ?

      在撰寫這篇文章前,我一張張瀏覽伯朗斯坦的照片。有些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有些是已看過無數次的,我被這些照片帶回了讓我墜入愛河的國度,帶回了阿富汗經歷漫長戰爭的各種不同階段:充滿那麼、那麼多希望的時候;阿富汗的女性第一次能拿下布卡的時候;平民傷亡第一次成為美國與阿富汗之間的議題的時候;美國決定忍無可忍的時候。這本書是這個時代的指標,同時還有更多照片與更多故事待人訴說

    ?

      這篇文章撰寫於2015年3月,不久前美國白宮十分大張旗鼓地宣布,美國與阿富汗間持續了30多年的戰爭狀態將步入尾聲。目前阿富汗境內的國際軍力約有13,500名,預計會在2016年底全數撤離──但是,如果該區域的伊斯蘭激進份子數量持續增長的話,撤離將會中止。阿富汗的民主還相當稚拙,一旦西方武力撤離,那麼像新生小馬一樣的民主就只能自己跌跌撞撞地對抗叛軍了。未來是不可預知的,但我知道伯朗斯坦未來會繼續捕捉這些景色,她的照片將會記錄下我們所遺漏的那些風景。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