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企業總合效率:工業4.0「智慧工廠」的基礎

企業總合效率:工業4.0「智慧工廠」的基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84391
劉季旋
白象文化
2017年2月28日
100.00  元
HK$ 80  






ISBN:9789863584391
  • 叢書系列:商智典
  • 規格:平裝 / 232頁 / 25k正
    商智典


  • 商業理財 > 專業管理實務 > 生產/作業管理












    建立生產績效系統,提供有效降低成本、增強企業體質的良方,順利邁向工業4.0。





    自序



    第一章? 推動企業持續改善的生產績效系統

    企業總合效率為工業4.0「智慧工廠」的基礎

    建置一個帶動成長的生產績效系統

    企業總合效率(Overall Enterprise Effectiveness, OEE+)

    企業總合效率(OEE+)是領先指標

    企業總合效率(OEE+)是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的有效工具

    管理是扎根工作

    提高效率創造利潤

    企業整體生產效率

    全方位的績效提升模式

    全員提高生產績效之基本想法

    活用企業總合效率(OEE+)



    第二章? 勞動力生產績效管理

    勞動力生產績效管理之意義

    勞動力生產績效管理系統運作流程

    勞動力生產績效管理系統運作步驟

    勞動力生產績效的計算架構

    本章結論



    第三章? 設備生產績效管理

    設備生產績效管理簡介

    運用設備生產績效管理的時機

    設備生產績效的計算架構

    生產力與生產績效(總合效率)

    本章結論



    第四章? 案例介紹

    前言

    個案研究

    勞動力生產績效個案演練

    設備生產績效個案演練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前言

    整體生產績效

    總合效率指標與生產管理活動

    損失架構

    本章結論



    附錄一�漫談工業工程與管理實務

    附錄二�多種少量生產之基礎工具──快速換模換線

    附錄三�勞動力生產績效個案演練解答

    附錄四�設備生產績效個案演練解答





    作者序



      我在1999年曾經出版《生產績效管理》書籍,書中介紹現場資訊收集與生產系統關鍵指標的計算方法。書中內容是我在產業界服務時,赴日研習與在工廠應用的生產績效評估系統(也稱能率管理),是一本非常適合產業界參考的實用書籍。幾年前,原出版單位停止出版這本書後,經常接到產業界朋友詢問如何購買此書,遂有自行再版的念頭。



      三年前,準備再版《生產績效管理》,但是感覺原書內容過於簡單,書中只有介紹資訊收集、指標意義與計算方式,所以決定重新改寫,並於今年完稿,書名定為《企業總合效率》。新書名與現在產業界實施的全面生產保養制度(Total ProductiveMaintenance,簡稱TPM)有關,在TPM中,採用設備總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簡稱OEE)評估生產系統的績效。《生產績效管理》書中所採用的關鍵指標與OEE很類似,主要差異是兩者的生產資訊與指標名稱不同。為了不要讓讀者誤解本書內容又是一套新方法,所以在新書中,將《生產績效管理》書中所採用的指標名稱修改為與OEE相似的用詞,並且增加許多OEE未介紹的內容,例如OEE與標時低減率的整合、績效指標為生產計畫的修正參數、損失項目與對應的改善方法等,為了與設備總合效率區別,所以將此新著作定名為《企業總合效率》。



      《企業總合效率》已經在部分企業實施多年,我於1978年在產業界服務,赴日受訓時接觸能率管理,並於1987年進入產業輔導單位,指導許多企業建立生產績效系統,中島清一先生於1988年提出設備總合效率(OEE)之後,有些企業開始透過TPM輔導,導入OEE,效果都非常好。雖然經過這麼多年,還是有些企業不能正確應用這些績效系統,例如損失歸屬錯誤,導致績效指標被美化,不能反映真實問題;再例如不清楚指標的定義與解析方式,所以不容易採取有效的改善方案。為了協助企業,這本新著作詳細說明各生產資訊與指標意義,可作為建立生產績效系統時的參考手冊。



      《企業總合效率》也適合應用在自動化工廠。工業4.0是最近的熱門話題,例如智慧工廠、自動化設備、自動收集生產資訊,及在上下游工程之間自動傳遞資訊等,這些報導很容易讓人感覺只要邁向工業4.0就可以提升競爭力,但是競爭力是相對的,當一群企業都邁向工業4.0時,仍然要比較這些企業的相對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除了使用資通訊技術與自動化設備之外,收集資訊與工程間傳遞的資訊內容才是讓這些高科技產生作用的關鍵,這本著作提供了相關作法。



      實務應用的管理方法要簡單與容易實踐,這本書有許多績效計算公式,可能會增加閱讀此書的難度,不過書中詳細列出計算公式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關鍵績效指標數值的產生方式,在應用時,可以利用資訊工具演算這些公式,省略人工計算過程。管理者閱讀此書的重點在理解各生產資訊與指標的意義,透過關鍵指標正確理解問題的成因與採取有效對策。



      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羅宇容小姐,是我的學生,她在碩士班的研究主題是企業總合效率,她的研究包括探討某產業龍頭企業的生產績效運作狀況,本書中的個案研究內容改寫自她的碩士論文。本書的技術諮詢許石城先生,是TPM輔導專家,他也是TPM獎的國際審查員,本書撰寫過程經常與他討論,他的豐富實務經驗增加這本書的實用性。最後,我們希望這本書能作為協助企業增強體質的有效工具,同時也期望《企業總合效率》的實施能帶給企業永續的成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