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引爆社群:沒有粉絲,將必定沒有市場!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759355
黃鈺茗
上奇時代
2017年2月24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759355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商業理財
>
電子商務
>
網路行銷/趨勢商機
同
類
書
推
薦
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用全新行銷4P與顧客建立連結,讓商品熱賣又長銷
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單月從0到萬,讓流量變現的品牌爆紅經營心法【限量作者親簽版】
每個人都能打造線上課!知識付費時代,你會的每一種本事,都能為你賺進滾滾睡後收入!
0接觸行銷術:活用YouTube、Amazon、Google三大平台,不用交際、不拉業務也能賺進大把訂單
電子商務概論與前瞻(第三版):後疫情之跨境電商、行動商務、大數據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無所不在的連結:病毒式行銷!?用Facebook精準掌握潛在客戶需求
奧修脈輪能量全書:靈妙體的探索旅程
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不花廣告費的內容行銷實戰手冊
90後的半退休生活--一本屬於香港人的科網創業工具書
小型企業的網路經營最佳實務:這樣用網路找顧客,不會白花錢,只要五步驟,90天就能穩定吸引客源。
行銷靠社群:零秒成交,讓顧客想都不想的超猛下單術
內
容
簡
介
認真把產品做好,
就能賺錢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
不懂得經營粉絲、與粉絲互動的企業,
終將會被用戶淘汰!
目
錄
Chapter 1
粉絲思維
互聯網思維下的粉絲經濟
互聯網思維下的粉絲營運
新互聯網時代,粉絲最重要
「羅輯思維」和粉絲思維
極致思維、網友思維、粉絲思維和媒體思維
圍繞粉絲做產品或品牌
粉絲思維下的互聯網企業營運
Chapter 2
粉絲三「感」
參與感、尊重感、成就感
只有參與才能有成就感
追求個性化體驗
尊重粉絲,產品才能得到用戶的尊重
粉絲思維下的廣告和公關
粉絲經濟的本質:參與和體驗
Chapter 3
粉絲營運
打開與粉絲對話的祕密通道
互動性是增加粉絲的基礎
善用網路工具,讓粉絲具備「凝聚力」
如何經營粉絲
百萬粉絲的經營祕訣
超越粉絲的期望值
Chapter 4
品牌管理 粉絲經濟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沒有粉絲的品牌都不是大品牌
經營粉絲就是經營品牌
不懂粉絲思維,就別談品牌推廣
讓品牌「動」起來
如何依靠品牌發展粉絲經濟
Chapter 5
粉絲行銷 請相信,人人都是自媒體
人人都是自媒體
粉絲行銷,首先是口碑行銷
如何經營粉絲行銷
粉絲行銷,左右品牌的中堅力量
互聯網時代,粉絲強大的扭曲力場
Chapter 6
粉絲體驗
粉絲體驗是最強的投資報酬率
最強的ROI 和最重要的KPI
不管你做了什麼,都要讓用戶感受到
用戶體驗是產品制勝的關鍵
摸準用戶體驗,是贏得粉絲的前提
Chapter 7
屌絲思維
得屌絲者得天下
「屌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經濟學
屌絲的思維邏輯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屌絲,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
屌絲思維下的盈利模式
如何贏得更多屌絲
Chapter 8
粉絲平台
粉絲是互聯網時代的驅動力
拿什麼贏得粉絲的信任
企業平台上的粉絲互動
粉絲的世界,一定要讓粉絲做主
將粉絲力量轉化成利潤
粉絲時代的社群經濟
序
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自己的粉絲,使得粉絲經濟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經濟浪潮中的最強音。粉絲經濟的根本就是品牌社群。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社群思維,即必須先透過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絲群,然後才可以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反之,如果沒有粉絲,在未來就必定沒有市場!
無論是粉絲經濟,還是社群思維,最根本內容都是用戶關係管理。大多數企業或品牌都以盈利為目的,往往忽略以忠誠和緊密聯繫作為回報的社會資本。從普遍意義上講,品牌效應必須為企業獲取利潤並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這兩者是最基本的企業需求。說得更具體一些,盈利在會員、積分和各種交易之中產生;信任在粉絲、關係和良好的口碑之中產生。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很多企業都開始運用粉絲經濟的理論來解決盈利和信任問題。
逐漸興起的自媒體也將成為粉絲經濟中重要組成。在當今個體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時代背景下,一個企業不僅透過傳統的廣告宣傳發出聲音,還能利用不斷走向興盛的自媒體進行傳播。在這樣的品牌機制下,用戶,特別是臉書知名人物也開始透過自媒體的形式進行訊息傳播。
當然,粉絲經濟需要保持持續經營,不可能一蹴可幾。在企業的營運過程中,必然會累積海量的零碎化和移動化的數據,這些數據對細分粉絲、個性化私人訂製等工作會有決定性作用。
粉絲經濟時代的遊戲規則正在改變,以前各個行業總結出來的方式,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已經不再適用。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傳統廠商將大量的心思花費在通路、代理和分銷等這些冗長且極耗注意力的事情上時,新玩家在最初就已經放棄經銷商的路子,全部都由自己來營運和銷售。兩種做法最大的區別是:傳統廠商基本都是將所有人當作目標顧客,總是竭盡所能地去占領通路,這會造成眾多資源及利潤消耗在通路上。新玩家在最初就鎖定目標客群,然後竭盡所能、集中精力地打造更生動、更鮮活並且富有個性的產品。
後者是一種小聰明,也是一種大智慧。因為任何商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在一開始就應該區分銷售市場,然後使用以點帶面的方法,將自己的產品或品牌做大、做強。這就是「粉絲經濟」的操作方法。
這兩年「自媒體」一詞非常流行,根據網絡釋義,它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網絡術語,意指在Web2.0 的環境下,臉書、部落格等網路工具興起,每個人都擁有媒體的很多功能。
自媒體中,近幾年台灣影響力最大的工具就是臉書。自媒體的流行主要是因為臉書的海量用戶所帶來的讓人眼紅的金錢收益,例如插畫家Duncan 因為幽默有趣的圖,讓他累積不少人氣,也帶來不少的收益。我是馬克、溫蒂妮等人也都因為在網路上累積龐大人氣,而開始異業結盟。這些例子都是在向人展示,網路上的人氣能帶來實質收益。在這之後湧現出的「自電商「和「自明星」等概念,純屬換湯不換藥,或許其展現形式有些區別,但其在本質上還是屬於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已經成為開啟另一時代的鑰匙,成為當下經濟成分中最具分量的主流經濟。這個時代,一切都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只有去擁抱這種變化,才能跟上社會變革的腳步,才能得到更多粉絲的關注,開啟屬於自己的征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