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走路。在山野在部落。一個人

走路。在山野在部落。一個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32448
洪瓊君
晨星
2017年3月1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4432448
  • 叢書系列:自然公園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自然公園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走路。一個人。

      走在山野,走在部落,

      走在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情感交融中,

      走在20年關於生態的,部落的人的故事裡。

    ?

      走路。一個人。

      走入部落,用心感受台灣最純真的原民脈動;

      走入自然,以五感發現無所不在的自然生命;

      走入田野,感受台灣土地襲來的熱力溫度。

      走著走著,

      走過了山林部落20年的更迭變遷。



      人和土地的情感,就像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有些人僅只是短暫地相處,便能一見如故的建立起深厚而親近的情誼。



      我對司馬庫斯和生長在那塊土地上的人,就是這種感覺。每當我輕輕唸著「司馬庫斯」,部落孩童清亮的呼喚,便遠遠地真實地穿山越谷,飄入我心中的那塊淨土……



    本書特色



      全書搭配70張全彩作者部落行旅、田野調查及自然觀察照片,圖文並茂地敘述她一個人的部落�田野�自然旅行。





    〔自序〕有一種旅行叫記憶�洪瓊君 002



    第一部 部落行腳

    月光部落 020

    最接近天空的部落—司馬庫斯 035

    七年之後 061

    當潮聲漸遠 068

    蘭嶼的美麗與哀愁 088

    黑色傳說 097

    行過翠微山路 109

    Piyaw in︵比躍媽媽︶,我的。 120

    慢慢煮一鍋花椰菜 131



    第二部 田野印跡

    風城記顏 150

    蒼顏 150

    半生 152

    後記 155

    桃源記 156

    雲的故鄉 174

    沉默的臉譜 175

    沒有哀哭的喪禮 178

    想念草莓的故鄉 182

    流離之鄉 190

    陳老先生 190

    宅腳嶼的老兵 192

    君是故鄉人應知故鄉事 196

    回鄉 203

    告別虎井嶼 209



    第三部 自然行旅

    一粒種子 216

    入秋 223

    啜飲一季鳳凰花釀的酒 228

    煙花林 235

    豐碩之果─—臺灣欒樹 241

    記港都最後一塊溼地之死 246

    沙丘上的一隻黃頭鷺 257

    嚶鳴河道 264

    夏日劇場終結者 271

    小麻雀 278

    童年再見 284

    抓住一抹殘紅 290





    自序



    有一種旅行叫回憶

    洪瓊君




      她在林間,孤獨走著。

      鳥聲喧嘩,

      一隻原本隱在林間的松雀鷹倏地振翅疾飛,

      不知是陽光眩目,抑是孤寂過頭,

      誤以為自己也有雙翅膀,

      張開雙臂,

      模仿飛翔天空的松雀鷹——

      折斷了一半的靈魂。



      有雨的夏天,沿著番路鄉,一個人。上山。十六年之後,部落正名為「Lalauya」(楓林之意),但已不見楓林。走到十幾年前借住的人家,在門外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屋裡沒人吧!也沒勇氣跨進去開著的門裡面,只不斷想起那個輪廓深邃性情柔順,想要騎單車去世界傳教的與我同年的鄒族友人。我的鄒族名字「Niya」就是她的妹妹幫我取的,她們的爸爸要幫我取名「白芷」——美麗的公主才有的名字。我不要,怕被取笑諧音。又說取名叫「笪尼牧」——很會說話的女生。我不要,怕自己太伶牙俐齒。12歲的女孩說:叫「Niya」好了,「小孩子」的意思。老人家說,沒有這個名字。我說,就是Niya了。還記得我們田野調查隊要離開的那個早晨,12歲的妹妹猛灌米酒,被我們的男同事發現,硬把她手中的酒瓶搶走。後來,我就陪著妹妹,坐在深霧裡,好久好久。



      再往上走吧!走到那個曾讓我魂魄失落的部落,卻迷路了。才幾戶人家,繞了好幾遍,怎麼也找不著那個鄒族農夫獨居的小屋。而路上,斷斷續續飄著雨,沒半個人影,除了我。



      再走到部落的另一頭,庫巴(青年會所),另一間雜貨店,巷子兩旁低矮的房舍……還是記憶中的模樣。最後我的腳步停在操場旁邊部落邊陲的一家雜貨店前面,店門口的長沙發是我和老闆、老闆娘坐著聊天、拍照留念的所在。現在店門緊閉著,向屋旁的斜坡底望去,有一個男人站在那裡也正在打量我,是店老闆那個小我一歲的兒子嗎?但他沒那麼高,喚了幾聲他的名字,沒回應,我往斜坡走下去,又出來一男一女,問我從哪裡來?要住宿嗎?



      「游長義在嗎?」我問。



      「他已經死掉了,死了有十年了吧!」那女人淡淡地說。



      「生病嗎?」



      「不是,喝酒喝死的。」那,他才三十多歲,我心裡想著。



      「他爸爸媽媽呢?」



      「爸爸很早就死了,糖尿病,媽媽年紀很大,住到老人院去。他老婆帶兒子住到別的地方去了……妳從哪裡來?」那男人又問了一次。



      「我在他們家的旅社住了一個月。」聲音遙遠的我說。



      「旅社不是他們的,是我爸爸的,現在是我在……」那個男人還說了些什麼?我沒聽清楚。



      又飄雨了,雨絲飄在無人的操場上,也飄在我的眼睛裡。海拔一千公尺高的達邦,盛夏還是透著寒意。



      後來我才明白,有些人有些事,就像被海風侵蝕得坑坑洞洞的石頭,埋進淺淺沙流裡,常常不經意踩到就會扎出血來的。



      廿三歲那年,我應徵了中研院的研究助理,從事一份全國性的田野調查工作,就這樣開始了我流浪的腳蹤,從鄉鎮到高山到離島到城市,不斷地遷徙,開啟了我心靈的瑪塔(阿美族語:眼睛),即使離開田野調查工作,我還是無法安分地待在擁擠的大城,仍不停地出走。從城市野地走到阿里山走到北方的司馬庫斯,走到南方深遠的老七佳,飛去天人菊風島,飛去達悟族的土地——後來,曾經一度落腳島之東,不再一個人。後來,靈魂的不安定,我又重新一個人。飄零。太平洋。



      有陽光的冬季,在蘇澳公路上,來早了。就著秋蟬喧嘩,隨意慢走。



      住在海邊,已經很少這麼靠近大山了。驀然,眼前跳出二十年前那個扛著相機腳架,頭頂圓帽,身著無袖上衣總是搭著一條短褲,曬得全身古銅黝亮,跨過中央山脈,千里迢迢到國家公園當解說志工的自己。



      一個人在山野裡亂闖,雖不知未來要走到哪裡,但步伐是瀟灑自在的,以為可以一輩子的。以為。



      就這麼太隨心所欲任性地走著走著,竟走過了二十個年頭!一個人。雖然千瘡百孔,滿身是傷,但,還是喜歡那個不知死活,不計後果,一個人在曠野地在人間煙火底東闖西撞,很勇敢的自己。



      有一種回憶叫做旅行,謝謝勇敢年輕的自己,不停地出走,用文字用影像記錄了二十年在路上的記憶,關於那些單純那些真誠的人的故事,關於這塊土地的風貌與歷史。有些人已不在了,有些野地已消失了,更多的部落與土地,歷經二十年的歲月更迭,很不一樣了。



      有一種旅行叫做回憶,謝謝當年還是台灣時報副刊的主編王家祥及民眾日報主筆吳錦發,讓這些文章有許多發表的機會,也很熱心給了我許多寫作上的指導,還有文學獎的鼓勵,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寫下去,也謝謝晨星的主編惠雅的用心與開始閱讀這本書的你,讓我能以如此美麗的方式回復年輕的靈魂把這塊土地上的人的故事和自然的精采說給你聽,雖然有時太過浪漫。如果你在這些有溫度的故事裡找到出走的理由與勇氣,你就會相信,與我的年輕時光相遇的那些生命與回憶,如何帶給我步入滄桑之後不斷重生的力量。



      祝福你,帶著渴望被打開的心靈的瑪塔,上路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