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禪門驪珠集(第4版)

禪門驪珠集(第4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7459
聖嚴法師/編集
法鼓
2017年4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5987459
  • 叢書系列:禪修指引系列
  • 規格:線裝 / 432頁 / 25k正
    禪修指引系列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禪修











      驪龍潛藏於深淵,頷下有明月之珠,

      所以喻為探驪得珠,形容禪境成就的可貴。



      本書是以對禪觀及禪門修證之有具體事蹟記載的禪者,為取材對象,共一百一十一位禪師的行誼及其修證體驗。所收諸禪師,自東晉迄現代,歷時一千五百五十年,其間禪的思想及禪的風格上,有許多變化,不僅淵遠流長,且又萬流奔海,波瀾壯闊,見出禪法的無盡大用。? ──聖嚴






    自序

    ?

    第一篇 禪宗以外的禪師

    竺道生(西元三五五─四三四年)

    僧稠禪師(西元四八○─五六○年)

    法聰禪師(西元四六八─五五九年)

    南嶽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

    天台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

    左溪玄朗(西元六七三─七五四年)

    曇倫禪師(西元?─六二六年)

    衡岳善伏(西元?─六六○年)

    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

    圭峰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

    ?

    第二篇 到曹溪時代的禪師

    菩提達磨(西元?─五三五年)

    慧可禪師(西元四八七─五九三年)

    雙峰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

    牛頭法融(西元五九四─ 六五七年)

    牛頭智巖(西元六○○─六七七年)

    幽棲智威(西元六四六─七二二年)

    牛頭慧忠(西元六八二─七六九年)

    佛窟遺則(西元七五一─八三○年)

    鶴林玄素(西元六六八─七五二年)

    徑山道欽(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

    鳥窠道林(西元七四一─八二四年)

    東山弘忍(西元六○二─六七五年)

    嵩嶽慧安(西元五八二─七○九年)

    蒙山道明(西元六九七─七八○年)

    度門神秀(西元六○五─七○六年)

    神秀門下選例五則

    巨方禪師 智封禪師 藏禪師 普寂禪師 志誠禪師

    ?

    第三篇 曹溪及其門下

    曹溪惠能(西元六三八─七一三年)

    永嘉玄覺(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

    荷澤神會(西元六六八─七六○年)

    南嶽懷讓(西元六七七─七四四年)

    光宅慧忠(西元?─七七五年)

    曹溪門下其餘選例三則

    玄策禪師 本淨禪師 堀多三藏

    ?

    第四篇 馬祖門下

    大珠慧海(生卒年不詳)

    百丈懷海(西元七二○─八一四年)

    南泉普願(西元七四八─八三四年)

    龐蘊居士(西元?─八○八年)

    馬祖門下其餘選例十二則

    石鞏慧藏 西堂智藏 麻谷寶徹 鹽官齊安 大梅法常 

    興善惟寬 東寺如會 歸宗智常 隱峰禪師 古寺和尚 

    水老和尚 龍山和尚

    ?

    第五篇 百丈、南泉及溈山門下

    溈山靈祐(西元七七一─八五三年)

    黃檗希運(西元?─八五○年)

    百丈門下其餘選例二則

    大安禪師 神贊禪師

    趙州從諗(西元七七八─八九七年)

    仰山慧寂(西元八○ 七─八八三年)

    香嚴智閑(西元?─八九八年)

    ?

    第六篇 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石頭希遷(西元七○○─七九○年)

    天皇道悟(西元七四八─八○七年)

    丹霞天然(西元七三九─八二四年)

    藥山惟儼(西元七五一─八三四年)

    大顛寶通(西元七三二─八二四年)

    龍潭崇信(生卒年不詳)

    洞山良价(西元八○七─八六九年)

    投子大同(西元八一九─九一四年)

    夾山善會(西元八○五─八八一年)

    曹山本寂(西元八四○─九○一年)

    ?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禪師

    德山宣鑒(西元七八二─八六五年)

    雪峰義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

    雲門文偃(西元八六四─九四九年)

    玄沙師備(西元八三五─九○八年)

    布袋契此(西元?─九一六年)

    鏡清道怤(西元八六八─九三七年)

    清涼文益(西元八八五─九五八年)

    天台德韶(西元八九一─九七二年)

    永明延壽(西元九○四─九七五年)

    天童宏智正覺(西元一○九一─一一五七年)

    ?

    第八篇 臨濟至楊岐的禪師

    臨濟義玄(西元?─八六七年)

    風穴延沼(西元八九六─九七三年)

    首山省念(西元九二六─九九三年)

    汾陽善昭(西元九四七─一○二四年)

    慈明楚圓(西元九八六─一○三九年)

    黃龍慧南(西元一○○二─一○六九年)

    黃龍祖心(西元一○二五─一一○○年)

    楊岐方會(西元九九六─一○四九年)

    ?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峰明本的禪師

    克勤圜悟(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

    清遠佛眼(西元一○六七─一一二○年)

    南堂元靜(西元一○六五─一一三五年)

    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

    大慧門下選例四則

    ? 晦庵彌光 懶庵鼎需 開善道謙 薦福悟本

    高峰原妙(西元一二三八─一二九五年)

    鐵牛持定(西元一二四○─一三○三年)

    中峰明本(西元一二六三─一三二三年)

    ?

    第十篇 明末以來的禪師

    雲谷法會(西元一五○ ○─一五七九年)

    無明慧經(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

    湛然圓澄(西元一五六一─一六二六年)

    無異元來(西元一五七五─一六三○ 年)

    雲棲袾宏(西元一五三五─一六一五年)

    紫柏真可(西元一五四三─一六○ 三年)

    憨山德清(西元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年)

    玉林通琇(西元一六一四─一六七五年)

    太虛唯心(西元一八八九─一九四七年)

    虛雲德清(西元一八四○─一九五九年)

    來果妙樹(西元一八八一─一九五三年)

    ?

    附錄

    本書依據典籍目錄表

    本書所集諸師傳承系統表

    ?





    自序

      

      因緣使我將個人在禪修方面的心得,用作協助他人的修持方法以來,已經有八個年頭。此期間,也在國內出版了《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禪門修證指要》、《禪門囈語》等四種關於禪修的書。但在《禪門修證指要》出版之後,就想再編一冊類似的書,用以介紹歷來傑出禪者們的修持過程及其實證的經驗,以之做為後進禪者們的龜鑑。從各種不同的例子,可以明白禪者們的努力和成就,雖因人而異,然其堅貞的行履、明淨的心地,則無不同。

      

      可是,近年來我在臺灣及紐約兩地,來去奔走,有三個道場及一個佛學研究所的人與事的管教養衛;特別在臺灣,我還擔任了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的教授,紛繁的工作,使我無暇著手。直到去(一九八三)年冬天回到美國,才決心拂卻諸緣,埋首於藏經堆中,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以《景德傳燈錄》為首,詳讀了五十三種近五百卷有關禪修行者的史傳和語錄等的著述。選樣式地摘取了一百一十一位禪師的行誼及其修證體驗,同時也酌量錄取各家對於禪觀、禪境、禪之鍛鍊及禪之活用等的看法,附於各篇之末,集成本書。

      

      本書是以對禪觀及禪門修證之有具體事蹟記載的禪者,為取材的對象,不論是禪宗以外,或禪宗門內的正統派與旁出支流,凡有提供修行禪法之參考價值者,均設法蒐集錄入。相反地,雖為禪宗重要祖師,卻沒有傳記資料或修證事例可資集錄者,便將之省略。

      

      本書內容所收諸禪師,自東晉迄現代,歷時一千五百五十年,其間在禪的思想及禪的風格上,有許多變化,不僅源遠流長,且又萬流奔海,波瀾壯闊,見出禪法的無盡大用。

      

      本書沒有宗派門戶之見,故未依照禪宗所重視的五家七宗,正統旁出之說,為分類的篇次,而是以年代先後為原則。

      

      本書純以編集的方式,將各種相關的資料,抄錄其原文,分段標點,以各個人物為單元,編集成篇。

      

      本書未加註釋,也未曾以語體文譯出,此項工作是值得做的,而以我目前的忙碌情況所限,僅能將古大德們從禪海中探得的顆顆驪珠,結集成串,用以莊嚴我自己,亦藉以莊嚴他人。

      

      本書命名,典據出於《莊子.列禦寇》,有謂︰「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驪龍是潛藏深淵的黑龍,頷下有明月之珠,唯當其睡時,始能取得。喻作冒了生命的險難,始能獲得珍貴的財寶。禪的修持,有稱為「捨身法門」或「死心法門」,能大死才能大活,故以「探驪得珠」,喻其成就之可貴。

      

      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七日序於紐約禪中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