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林奏延部長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的大作即將再版,邀請我為他寫序,身為他的長官及醫師同道,個人備感榮幸,願藉此向大眾薦介這本好書。
伯璋兄是國內非常知名的腎臟移植專家,並兼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推動國內器官捐贈不遺餘力,他的兄長李伯皇則是換肝權威,兩兄弟一南一北並稱「大小李伯」,蔚為醫界佳話。
個人與伯璋兄有較為密切的互動是在2015年秋天,台灣南部爆發登革熱嚴重疫情,部分民眾甚至不敢到台南府城旅遊,影響觀光甚鉅,當時我擔任衛福部次長,負責督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運作,多次走訪台南、高雄的防疫工作。當時由於台南疫情極為嚴峻,本人要求衛福部台南醫院為登革熱應變醫院,我看到擔任院長的伯璋兄發揮公立醫院配合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的執行,有擔當的指揮調度,一方面讓該院感染科與重症醫師共同收治病患,另一方面則協調配合成大醫學中心與台南各大醫院進行醫療分流,在遏止疫情擴散,疫情得以反轉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
我在2016年5月20日接掌衛福部之後,結合醫療政策及健保來作沒有包袱的醫療改革,其中健保1年逾6千億的預算大餅分配,尤為重要。伯璋兄積極任事且處事圓融,加上他在台南醫院院長任內勵精圖治,能讓公立醫院營運轉虧為盈,這樣的管理經驗若能融入並推動健保改革,一定是不二人選。果然,李署長上任迄今,陸續與我合作端出解除健保鎖卡、在地製卡、健保審查具名雙審,以及推動分級醫療六大策略廿四個配套等等,這些措施都能讓廣大民眾及醫界人士感到「健保果然真的不一樣了」。
仔細拜讀伯璋兄的再版新書,可以窺見本書的用心,他把深奧的法律用辭,改以較為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讓讀者能知道法律實務上對於醫療過失行為處理的態度與趨勢,藉此瞭解執法者在判決醫療過失案件的思維;再者,他以醫療從業人員的身分,透過案例說明醫療有其極限,讓各界瞭解醫療行為的特殊性、高危險性與不可預測性,化解醫病雙方認知的歧見。
個人行醫逾四十載,對於醫病關係由原本的和諧到如今的緊張與對立,感觸良多,不論過去擔任衛福部次長或現在擔任部長期間,一心一意要扭轉醫病關係,希望能撫平醫病雙方面臨醫療糾紛的痛苦。我在2012年10月起推動「生育事故救濟試辦計畫」,確保產婦、胎兒及新生兒於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時能獲得及時救濟,全國有近三百家婦產專科醫療院所加入,迄今共支付3億6千萬元,共四百個家庭獲得幫助,相關醫療訴訟大幅減少7成,進而在2015年底催生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個人念茲在茲的莫過於醫療事故的刑責合理化及明確化,醫療糾紛的關懷以及多元訴訟外的調解機制,近日衛福部也將與法務部試辦刑事庭前調處計畫。
如今,伯璋兄大作再版,書中更增加健保法相關違規案例分析與醫糾法草案討論重點的介紹章節,令人不禁讚嘆其與時俱進的學習態度與知見,相信讀者閱後必當受益。謹此作序。
衛生福利部部長
林奏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