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畫說1950年代台灣文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10152
應鳳凰
遠景
2017年3月20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910152
叢書系列:
台灣文學叢書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台灣文學叢書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內
容
簡
介
1950年代的文青 文學與時代的意義
一窺作家寫作風潮的派系爭鳴
目
錄
作者序 書卷多情似故人
第一章 1950年代文學環境與文學生態
1-1 為什麼「1950年代」?這十年文學發展有何特別?
1-2 「1950年代文學史」如何被書寫?
1-3?? ?張道藩與「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1-4?? ?陳紀瀅與「中國文藝協會」
1-5??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與「中國青年寫作協會」
1-6?? ?文協與「文化清潔運動」
1-7?? ?國防部與軍中文藝運動
第二章 1950年代文學傳媒─副刊、雜誌與出版社
2-1?? ?文學媒體與文學傳播
2-2?? ?林海音與《聯合報》副刊
2-3?? ?黨營文學出版社
2-4?? ?作家自營小型出版社
2-5?? ?陳暉主持高雄「大業書店」
2-6?? ?小說家辦雜誌:《寶島文藝》、《文壇》
2-7?? ?新潮又浪漫的《野風》
2-8?? ?美援與主流文壇:《文學雜誌》與《自由中國》文藝欄
2-9?? ?官辦文藝雜誌:《文藝創作》、《軍中文摘》
2-10?? ? 省籍作家《文友通訊》
第三章 1950年代台灣詩壇
3-1?? ?詩壇的形成
3-2?? ?《新詩週刊》:戰後詩人首次集結
3-3?? ?早期詩壇反共詩、抒情詩與格律詩
3-4?? ?寫反共詩、領導現代派的紀弦
3-5?? ?現代派詩人風景
3-6?? ?覃子豪與「藍星詩社」
3-7?? ?《創世紀》詩刊的創辦與成長
第四章 1950年代台灣小說
4-1?? ?1950年代「小說界」與三類作家群
4-2?? ?《海燕集》: 台灣第一部女性小說選
4-3?? ?林海音《城南舊事》與女性意識小說
4-4?? ?暢銷女作家的早期小說
4-5?? ?1950年代女作家的反共小說
4-6?? ?常見於各版文學史的反共小說
4-7?? ?國民黨「文獎會」獎勵的反共小說
4-8?? ?國民黨明令查禁的反共小說
4-9?? ?《文友通訊》作家群及作品
第五章 1950年代台灣散文
5-1?? ?1950年代散文現象與戰後文學傳統
5-2?? ?《散文創作集》:中國青年寫作協會主編 (1958年)
5-3?? ?女性抒情散文
5-4?? ?方塊雜文
5-5?? ?學者散文
最終章 1950年代台灣文學圖像
6-1?? ?打開台灣「民國文壇」樣貌
6-2?? ?「加圖」之文學史也只能薄薄一層
序
作者序
書卷多情似故人
應鳳凰
書房裡有一整面牆,全是1950年代文學出版品。各類文學選集、評論集、創作集:比如厚薄不一的現代詩、散文集,長篇小說等。其中又以女作家作品占最大面積:散文本來產量大,加上後來好多重印本、再版本,排列起來花花綠綠煞是好看。當年喜逛舊書店熱愛藏書,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這些見過面,或曾經送書給我的大姐、阿姨們,竟然變成我教學及研究對象。
每位研究者和他的研究對象,總有些奇妙的因緣。就像每對夫妻,冥冥中定是被一條看不見的命運紅線給圈住了,才能長長久久地生活一起。記得是1989年吧!這一年很好記,因為有個「天安門事件」。那一年像吃錯藥,忽然放下人人羨慕的職業和各種牽絆,在條件不足情況下赴美讀書,讀的還是最冷門的文學。說「條件不足」,除了經濟原因還有其他──大學沒念中文系,因而考不上台灣的「中文研究所」;其實那年在報社副刊工作,最想讀的是「現代文學」,鬼使神差闖進美國德州大學東亞所博士班,聽說那兒有位專精台灣文學的教授。
到了寫論文階段,一是美國中文資料難找,二是自己收藏最多的書正是1950年代文學。選擇握有資料、領域也熟的「五○年代文壇」作為博論題目,可說順理成章,雖然寫作過程加倍辛苦──本來英文已不夠好,何況向文化不同的外國讀者介紹台灣文學前,必須先解釋複雜的政治與歷史背景。結束這本博士論文已是留美第七年,思鄉情濃,想家心切,列印論文準備繳交之際,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書頁之間不只是文字,還夾著深夜孤燈下難以抑止的滴滴淚水。
此後漫漫研究路途還有幾次「意料之外」。2000年畢業回台,趕上解嚴後本土意識高漲浪潮,「台灣文學」作為學科,在各界積極爭取下,終於進入大學殿堂。各大學「台灣文學系」紛紛成立的當口,很幸運地,回台不久即在人浮於事的國立學府獲得教職。朋友酸我:「啊,妳還真押寶押對了。」也有同行直接取笑:「台灣文學需要跑到美國去念嗎?」說來相當諷刺,卻是事實──國民黨在台執政超過五十年,的的確確沒有培育「台灣文學」師資,事實上也不覺有何必要。在回應民眾要求「設系」時,官方答覆是:「這樣的系怎麼成立?課程是什麼?師資在哪裡?」官方態度很明白:「台灣哪裡有文學,你們別鬧了。」試想,既從未有過這一類系所,哪來師資?
可見台灣文學作為一門學科,實在太年輕了:從無到有,不過短短十多年而已。比起其他學門如中國文學、歷史,可說才在起步階段。在「萬事起頭難」的台灣文學界,記得剛入行時,自己專攻的「五○年代文學」在本土浪潮底下一點也不討喜:那是懷鄉與戰鬥文學興盛期,又是大陸文人當道的「民國文壇」,可以想見這類課程難有吸引力。然而一路走來,從發表論文、申請研究計畫,指導研究生……,一直到與「研究對象」越來越熟悉,課程也愈受歡迎,轉眼已是退休時刻。科技部這項將冷硬學術成果,向社會大眾推廣傳播的出版計畫,意義非凡。於學府上課,聽眾不過少數學生,能跨越學院圍牆,將知識成果流通於大眾,更不枉教師們耗費大半生投入研究。感謝科技部提供此一優良計畫,也謝謝遠景出版社以及辛苦的編輯。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96:許達然
2.
文學起步一○一:一○一位作家的第一本書
3.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8:鍾鐵民
4.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8-姜貴
5.
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戒嚴時期台灣作家的文學史位置
6.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7:潘人木
7.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3:聶華苓
8.
冊頁流轉
9.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鍾理和
10.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鍾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