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最後的戰役: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刻

最後的戰役: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608778
史蒂芬•霍丁
楊佳蓉
黎明文化
2017年4月15日
120.00  元
HK$ 108  






ISBN:9789571608778
  • 叢書系列:歷史走廊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歷史走廊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斷代史 > 近/現代史











      ★二戰末期美軍與德軍一段亦敵亦友,並肩作戰真實動人的故事

      ★本書已售版權有波蘭、荷蘭、德國、法國、捷克、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區

      ★電影版權已授權Stellar Entertainment公司

      ★亞馬遜讀者評價4.6顆星




      一九四五年五月,希特勒已死,第三帝國只剩斷垣殘壁,沒有半個美國大兵想成為納粹槍下的最後一道亡魂。不過傑克.李上尉與他的部下還有一個任務:搶救十四名關在親衛隊看守的山間城堡裡的法國權貴囚犯。

    ???   

      《最後的戰役》描述了戰爭中最不可思議的戰役,以李上尉為首,加上德國士兵相助,他們要抵抗狂熱的親衛隊,不讓敵人佔領伊特堡,處決城堡裡的權貴囚犯——一群吵吵鬧鬧的法國政治家、將軍,以及他們的妻子與情人。敵我間最初由不信任與猜疑發展到凝聚向心團結合作,並共同對抗強敵,期間他們不斷面臨敵火的猛轟與威脅,所幸在堅持抵抗下終獲友軍的支援而能化險為夷,最後完成抗敵的任務,城堡裡的法國權貴囚犯也獲得了解放,恢復自由身。

    ?? ?

      本書以美國、德國、法國三方的歷史、個人回憶、作者訪談為基礎,寫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不現實的真實故事——裡頭有匪夷所思的盟友、驚人的英勇表現、驚險的懸疑劇情,以及以寡敵眾的背水一戰。

    ?? ?

      本書因故事精采獲得Stellar Entertainment公司買下電影版權。



    《各界重磅推薦》



      「令人目不轉睛的奇特故事。《最後的戰役》是『事實比小說還離奇』的最佳寫照,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作者做了很徹底的研究,把故事寫得很好。」 ─《戰爭之日》(The Day of Battle)的作者李克.阿克金森



      「史蒂芬.霍丁對於構成故事的細節擁有雷射光一般的直覺。他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同時也知道好故事在哪裡。這些能力全部灌注在《最後的戰役》之中,將那場在廣大戰場上的特殊戰役描寫得活靈活現。」 ─暢銷書《暗星》(Dark Star)與《夜間士兵》(Night Soldiers)的作者艾倫.法斯特



      「少為人知的精彩故事躍然紙上。」? ─暢銷書《解放者》(The Liberator)的作者艾力克斯.柯蕭



      「我熱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說出的故事,本書便是如此。文筆流暢,研究充足,充滿了栩栩如生的英雄與反派。《最後的戰役》非常吸引我,一翻開就無法放下。」 ─暢銷書《惡犬連》(Dog Company)的作者派翠克.K.歐唐諾



      「《最後的戰役》融合了精彩的歷史以及敘事手法。霍丁掌握了小說家一般的技巧和優雅文筆,同時也擁有歷史學家的專業,他徹底研究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天的模糊時光。我放不下這本書,相信各位也是如此。」─《九月希望》(September Hope)的作者約翰.C.麥克瑪奴斯



      「納粹俘虜了兩名法國前總理(這兩人還互相看不起),將他們關在奧地利的中世紀古堡裡。一小群英勇的美國士兵打算去拯救他們。然後呢……去看《最後的戰役》就知道了。拍成動作電影一定很棒。阿諾.史瓦辛格,快聯絡你的經紀人!」 ─《赫魯雪夫遊美記》(K Blows Top)的作者彼得.卡爾森



      「《最後的戰役》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故事,內容離奇古怪,很適合拍成電影,更提醒我們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七十年,還是有無數的故事隱藏在幕後……可以看出霍丁是盡心盡力的歷史學家與研究者……照著時間順序從美軍與囚犯的角度細細報告事件的發展……急著想知道後續……霍丁給予這個奇特的故事生命。」─二○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



      「優秀又易讀的作品。」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紐約書訊》





    序章

    第一章? 山間要塞

    第二章? 第一批囚犯

    第三章? 情人•朋友•敵手

    第四章? 勃發的危機

    第五章? 不確定的未來

    第六章? 行進的坦克手

    第七章? 圍城

    第八章? 事後

    致謝





    序章

      

      一九四五年五月四日的早晨,小約翰.C.傑克.李上尉盤腿坐在他的M4雪曼坦克砲塔頂上,比對眼前的狹窄街道以及大腿上那份地圖的地貌。二十七歲的李來自紐約州諾里奇市,他身材結實,過去五個月來負責率領第二十三坦克營的B連——偶爾還得關照整個美軍的第十二裝甲師——一頭衝過法國,挺進德國,現在,在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天,他們跨越奧地利提洛爾的邊界。

      

      李的坦克車停在奧地利庫夫施泰因鎮上市內兩條街的交叉口,離德國西南邊界三哩遠,水流湍急的因河就在北邊。二十三坦克營的三個連前一天跨越了前線,領著第十二裝甲師的後備作戰指揮部往南移動,離開慕尼黑市郊。李所屬的B連領頭進入庫夫施泰因,拼命穿過堅固的德軍路障,接著迅速清除鎮上少數的抵抗勢力。現在戰況穩定下來,第三十六步兵師的先遣部隊正要進駐這個區域,李跟他的弟兄終於可以休息片刻。

      

      就在西南方數哩外,另一名疲憊的軍官也在研究地圖,試著判斷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自己和部下會碰上怎樣的變化。德意志國防軍的約瑟夫.賽普.甘格爾少校在巴伐利亞出生,戰功彪炳,他很清楚那群美國大兵正朝此處襲來,迎接他的將是雷霆般的彈幕、坦克的嘶吼、喋喋不休的自動武器。

      

      甘格爾對自己的死亡沒有多少不安;他曾經賣命在東部前線與俄羅斯人死鬥,也挺過了諾曼

      

      地登陸的聯軍砲火。他只關心自己率領的部下,其中混了不少平民,許多人甚至不是德國人。幾天前,得知大勢已去,不願繼續為了自己早已不再相信的國家體系耗損性命,甘格爾發表了個人的停戰宣言,加入奧地利反納粹軍。現在他唯一的目標是不讓步步進逼的美國人——還有任何依舊效忠獨裁者與帝國的德軍——傷害選擇跟隨他的人。

      

      美軍即將踏上一片平原,一群七嘴八舌吵個沒完的法國人正從崎嶇的山岬上俯瞰他們,心裡也反覆思索自己即將遭逢的命運。他們所處的城堡已經聳立在山頂數百年了,在那天早上前一直是他們的囚室,這群男子隔著城垛往外看,知道新上門的自由無法抵擋在四面八方密林中潛伏的難纏納粹餘黨。他們需要救援,而且要快。要是沒在太陽下山前獲救,這些人八成會死在這座提洛爾堡壘之中。

      

      春陽的暖意加上疲憊使得李難以專心看地圖。他筋疲力盡,沒向部下透露其實他希望庫夫施泰因會是B連的最後一役。李和其他歐洲戰場的士兵一樣,很清楚這場戰爭隨時都可能結束——阿道夫.希特勒五天前自殺,德軍的反抗勢力正在土崩瓦解——這名年輕軍官很不想讓衝突近身,也不願自己的部下成為歐洲戰場上最後一批送命的美國人。

      

      正當李深思戰爭結束對自己和其餘坦克手有何意義,一連串的衝突將在他眼前展開,粉碎這群人的和平夢想。他還不知道自己即將投入一場匪夷所思的戰役,地點是隱沒在地圖折線上的山間城堡,登場人物包括一群殺氣騰騰的法國貴賓,他得要與敵人勉強合作。這是一場生機渺茫的死鬥,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最後一場——或許也是最奇特的一場——地面戰鬥行動。

      

    致謝

      

      撰寫歷史一直都是極大的挑戰,時間往往模糊了事實,而非將之揭露。目擊者過世,記憶褪色,紀錄——如果真的留下任何紀錄——被當成無關的資料銷毀,或是消失在漠然的官僚體系之中。想寫出精確的軍事行動更是難上加難:疲憊、恐懼、機動、驚慌,以及戰爭本身的重量會讓同一場戰役的參與者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留下記憶。

      

      有這麼一種說法:歷史學家的義務就是孜孜不倦地找出一切存留的文件,如果主題是相對近期的事件,那就找出還活著的參與者。恰如偵探透過知識、邏輯、常識來衡量證據,歷史學家盡可能取得資訊,將不同的經緯織成正確又完整的紀錄。包括我在內,選擇以歷史為題來寫作的人,獵捕能作為主題基礎的資訊是最有意思的階段,儘管這也往往是最讓人挫折的任務。幸好在研究書中主題時,我受到許多美國或國外人士慷慨相助。他們的幫助非常非常的重要,我相當感激。書中一切的錯誤或是遺漏當然都是我的問題。

      

      我最想感謝我的太太,Margaret Spragins Harding。如果沒有她的愛、支持、忠告、無限的耐

      

      心、法文語言學家的專業,這本書絕對無法問世。她是我遇過最優秀的人,能夠與她共度人生是我的福氣。

      

      我還要向AlfredBeck博士致上特別的謝意,他是卓越的歷史學家,也是真正的紳士。數年前,我們還在美軍戰史中心工作時,我從他口中第一次聽到一九四五年五月這場發生在奧地利的怪異小戰役,德國人、美國人、一群鬧哄哄的法國大人物全都捲入其中。也要感謝我的經紀人ScottMendel給予很棒的建議與指引;感謝我在Da Capo的編輯Robert Pigeon,他的友誼與協助讓我的手稿更具體,更進步;感謝朋友兼腳本家BryceZabel,他表示伊特堡的故事不但會成為一本好書,也是很不錯的劇本。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