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說書人的魔幻饗宴
?? ?
故事說久了,自會養成壞毛病,莫名所以喜歡蒐集他人的故事,哪怕只是一段擦肩而過的交談話語也好,總之,先聽了收下來擱著,留待日後寫作之際搬出來加料熱炒……,呃,這樣可算剽竊?應該是不算吧,我想。
坦白說,不是沒公德心故意竊聽,可下意識就是會忍不住把耳朵豎直拉長,聽一下路人甲乙吱吱喳喳在聊些什麼話題。泡咖啡店時就更加控制不住了,若鄰桌的音量調大到非聽不可的地步,便理直氣壯聽個痛快過癮;當然了,若是小如蚊蚋在講悄悄話,小艾還是會稍稍克制一下,不至於啟動順風耳模式,惡劣得硬要當下全都錄。
?? ?
故事讓人著迷,是因為添加了「人」這個元素,即便沒有強烈的愛恨情仇,不過是日常裡的若干瑣碎,俯拾皆是不足為奇,可當中滿滿是人味,淡淡的人情義理、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細慢咀嚼饒是別有一番滋味,格外的引人入勝。每每看同樣佇立公車站牌的人們,我總會特別去注意臉上神情,有久候不耐的,也有怡然自得的,彷若縮小版的人生百態,越看越覺趣味盎然,一整個渾然忘我,以致於眼睜睜跑掉了公車,須再枯等下一班是常有的事,固然有點氣嘔,可還是戒不掉環顧四周、暗中編織故事的壞毛病,不禁自嘲活該。
?? ?
這回故事的發想便是源自這俯拾皆是的日常瑣碎,約莫是看報聽新聞有感而發,日積月累下來織章成篇,基於人的記憶不可靠,時日一長該忘的全忘,不該忘的也沒留多少,遂也罷,還是來聊聊內容、說一說登場人物,交換一下心得感想吧。
先說艾美姊弟,遭逢劇變慟失雙親,一夕之間豬羊變色,沒了幸福美滿的家,被迫投靠經營私人育幼院的傅馨,走進一個看似不平凡的世界,從中取暖並且獲得正面能量,重新振作積極面對人生。
院裡的孩子各有各的身世,不盡然全是被扔在街頭的棄嬰,談不上可歌可泣,但令人聞之鼻酸也是真的。華人世界信奉宿命論,「人各有命」一詞常掛嘴邊,但凡不幸的悲劇統括由命運主宰,天命難違,自當認命順應而為,然而小艾卻有不同想法──命運擺布終究是大前提,內中盤根錯節到底還是人力影響最大。
天底下只得一個美猴王孫悟空,沒可能人人打石頭裡蹦出來,即便是棄嬰孤兒也總會有爸媽。問題就出在這兒,姑且不論是無力撫養,抑或天意弄人,卑微人力確實扮演著扭轉乾坤的重要樞紐,而天命不過是組活動背景,無可無不可地在背後煽動。
在此,想跟大家討論的是何謂平凡,又何謂不平凡;怎樣才叫怪,又怎樣才叫不怪?其實呢,沒有正確解答,不過是隨人定義罷了,倘若被人視為怪胎,倒也毋需介懷,說不準真正怪的是除了你以外的大家,而這個大家也未必是真的怪。說穿了,不外乎是相較性課題,見人見智,各有不同版本解說,過於鑽牛角尖、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只會讓自己活在痛苦之中,倒不如坦率接受自己,學著每天多愛自己一些。
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依著人類無可救藥的群聚性,要跳脫框架、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需要具備相當的勇氣,才能拿出魄力與大環境抗衡。不容易歸不容易,不管怎樣還是要努力,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所謂的天才,是比別人加倍努力的人」,聽著好似頗繞口,想一想不禁覺得真是太有道理。
說「生命自會找到出路」誠然有些八股,但小艾還是要說,樂觀做人未嘗不是件好事,莫要輕言放棄才好!
?? ?
寓言起始於人類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倘若有天人類不再感到好奇,故事於焉畫下句點,曲終人散;但說故事的人總是貪得無厭,能多說一回是一回,躍躍欲試、滿心期待再道一聲下回見。
最後,祝福大家閱讀悅樂!
小艾 筆於臺北自宅
二○一七年三月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