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惜情人間事
林文義
常去宜蘭。從青春年代到今時的歲月晚秋,東北角島鄉的直覺眷愛,總是為了暫別久居而厭倦的台北城,對一個生長在老城區大稻埕的我而言,回眸處這四圍被群山困住的盆地生活,有著無路可出的不知所措,常想要逃離的意念尤其是在近幾年,是如此的強烈而矛盾。
以前習慣行車北宜,現在則是穿越雪隧,彷彿霧開雲散的內在尋求,我終能面向壯闊無邊的太平洋,龜山島若隱若現,沉悶的心情頓時快意的轉換為欣悅的自在,我抵達了宜蘭。
欣悅的自在。也是我拜讀宜蘭籍作家多年來的心情,熟稔於黃春明小說、吳敏顯散文、林煥彰新詩有如日常的宜蘭質性,那麼新世代作者,以我所半生凝注的散文創作而言,近時引起我注目的是黃春美那素淨且大氣的文字。
就在爾雅出版社發行人兼具作家身分的隱地先生主編的:《九歌一○一年度散文選》我拜讀了黃春美作品:〈變成男人〉,為之驚艷了。這帖獲得教育部文藝獎首獎的散文,令我回想到前行代作家劉靜娟女士……生活散文說來宜乎求以平實之中見真情,若無實意一鬆弛則就怕流於日常繁瑣記載。劉靜娟散文早已創出不俗的典範,而黃春美的文筆猶若蘭陽平原的山海抒情,文人畫般地典雅自在,卻在人景生活的互動之間,像專注的好茶沏美,芳醇留唇,拜讀之同時,歲月和歷史是如此的鮮活感心。
這本新書中見及一文:〈廁所的故事〉。我讀後有著親炙的感同身受,不由然憶及一樣是散文能手的王盛弘也有和黃春美相與的文字力道,想是致敬於和我同一世代的散文名家阿盛(楊敏盛)年輕時驚艷於台灣文學的典範大作。不禁令我有著最溫暖、美好的記憶重返—一九八六年初夏,我和阿盛兄兩人結伴相攜去了韓國,南下釜山,北至三十八度線的北朝鮮禁區折返。回台之後,阿盛兄寫了:〈半島無窮花〉,我完成了:〈邊境極北〉;是這樣一種同世代作者的相知疼惜,靈犀於心。
黃春美之值得期待,不在於幾年來迭獲各種文學獎項,而在於獎項的鼓舞之後,但見她以惜情的平實、素淨的好筆,呈現在報紙副刊的秀異展示。以母親入題數帖,那麼的雍容自在,點撥著最是自然自得的台灣女子的堅韌和溫婉,也同時迴向黃春美散文的風華獨具。
宜蘭隔山臨海,教學和生活是寧謐而隨緣傾心,筆下書寫日常卻有著無比巨大的美和愛的惜情之念。土地與人民、鄉園和回眸都有她沉著、篤定的大氣及堅執於文學追尋、索求的專志,人間事如此異采,她不慍不火的款款道來,既有山水的溫潤亦具壯闊的情懷。
期待未來黃春美的好筆再續。我總是隔著困坐於幾重山夜霧朝雲漫然的台北盆地,想到這不凡的宜蘭女子,再下一本新書將是怎般的異采翩然?序頁讀完,我們用心來欣賞黃春美這本無限惜情的人間書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