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回鄉的季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4316
牧林
秀威資訊
2017年6月26日
93.00 元
HK$ 83.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264316
叢書系列:
秀詩人
規格:平裝 / 228頁 / 25k正
秀詩人
分
類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同
類
書
推
薦
歧路行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限量贈「兔年讀詩」春聯】
番薯記持。臺灣詩
驛站前的整條街都溶在光裡
內
容
簡
介
一種盼望弟弟落葉歸根的心情,一縷怎堪兄弟久滯異國的思緒;
只能說,那是兄長的牽掛,是隨著時間而至的淡淡遺憾。
詩人牧林第一本詩集,本書共分四輯:
第一輯──阿勃勒詩語
以花木、抒情為主軸,有歌詠、有抒發。詩裡投射著真情,每一篇都是內心的吶喊。擬人化的筆調,讓無情之物賦予有情生命。
第二輯──回鄉的季節
〈羈旅〉、〈故鄉的春酒〉、〈回鄉的季節〉說出遊子蒼默的辛酸,也流露對兄弟的思念;母愛不只是春暉,更是花香與和風。
第三輯──流星雨
詩人的觸角是敏銳的,不侷限在風花雪月的幻想之中,作者以詩表達了對這塊土地的關懷與憂心。
第四輯──壺中歲月
詩中,對意境的闡述,不在長篇道盡,而在點到為止,讓人回味省思。以出世展現作者的菩提心,歷經滄桑歲月,也領悟生命真諦。
本書特色
★簡單平易,卻字字動人
★隱約而準確,深深蘊含對遊子堆疊的思念
名人推薦
「作品面容樸素,想望詩情,真實風光,隱約而準確。逐篇閱讀,風格連貫,欲言即止。」──《從容文學》季刊主編 張紫蘭 推薦
《從容文學》季刊主編 張紫蘭
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教授 林澤民
感動推薦
目
錄
◆推薦序一�張紫蘭
◆大里杙的故事:我們家的詩人──林育民�林澤民
◆第一輯──阿勃勒詩語
阿勃勒詩語
黃金風鈴木
鳳仙之戀
春頌──油桐四韻之一
夏蟬──油桐四韻之二
秋風──油桐四韻之三
冬霧──油桐四韻之四
方寸花園
情詩十行
白玉壺
相思
惠蓀林場
春聚
樹魔
秋意
草悟道
幽蘭
香水百合
午後陣雨
柿子紅了
仙丹花
青春的痕跡
友人送來蔥蘭與腎蕨小盆景
螢火蟲與油桐花之約
追螢
◆第二輯──回鄉的季節
回鄉的季節
羈旅──寄給飄泊異鄉的兄弟
故鄉的春酒
母親
花嫁
母女
海風
萬聖節
夜訪南舊金山
乾旱舊金山
尼加拉瓜瀑布
迫降夏威夷
歸人
思念
禪天
洪樓一夢
禪語
輓詩
清明
拜城隍
祖母的新居
父親的鐵馬歲月
夢回中區舊街
探五龍山渡臺祖墓
弔屈原
◆第三輯──流星雨
流星雨
白海豚快捷
國道的仲夏旋律
晚宴
夜鷺
祖孫
萬象表演秀
蟬聲
初秋的午後雨
八仙彩色趴
十字路口的守護神
伴雲山莊
白屋
望梅
發燒的地球
魚之哀歌
永安漁港
協力車風情
當黃旗不再飄揚
藍綠之業
虛驚
寒潮
情淚──龜山島八行詩之一
萬家燈火──龜山島八行詩之二
媽祖──龜山島八行詩之三
連長的故事──龜山島八行詩之四
◆第四輯──壺中歲月
壺中歲月
蘭陽平原夜景
探訪青龍瀑布
遊梅花湖遙望三清宮
禪味
臘八之十一行
行香
登大坑玉佛寺
善光寺
響鐘
玄奘寺
靈巖山寺的小沙彌
觀魚
布施
秋月已圓
獨居的日子
佛緣
自傘自度
入定
朝山
皈依
佛陀紀念館行腳
與慧倫法師茶禪
皚皚惠中寺
受戒
◆後記
?
序
後記
小時候喜歡讀詩詞。喜歡古詩的簡潔深遠,喜歡詞的韻律多感,更喜歡活潑平易又雋永的文字之美;這些,屢屢教我吟詠再三,低迴不已,不知不覺培養了詩文的興趣。
對詩的愛好,並不代表也有寫詩的能力。那個階段只是賞讀,儘管低吟不已,卻未曾嘗試動筆。
年輕的歲月中,為生活奔波,為事業忙碌,詩的基因被隱匿起來。直到工作在油桐林裡,徘徊在春花與冬霧之間,忘情於山林湖水,才真正孕育出寫詩的情懷。
因綺麗的景致動心提筆,是想要把深刻印象留下,就像用相機拍下景物一樣,企圖記載美麗的一幕。這個開始,卻將被隱藏的基因挖掘出來。當然,免不了有一段嘗試與探索的歷程。
從四季物景到人倫親情,其實是善感的抒懷,我的詩境人生就這樣開始。慢慢的,從生活中,從佛禪裡,文字的觸角更寬廣。隨著歲月增長,抒情不再是筆下的主調,對生命的領悟與佛學的接觸,使我得以拓展創作的領域。
寫寫停停,停停寫寫,早期寫詩只是工作之餘的排遣。開了部落格後,自己訂下目標,有了動力才積極起來,漸漸地有彙集成書的念頭。最近,想到歲月不待,於是整理出一百零一首詩篇,訂名為《回鄉的季節》,了卻一樁心願。
為什麼寫出〈回鄉的季節〉一詩?為什麼書名《回鄉的季節》?一種盼望弟弟落葉歸根的心情,一縷怎堪兄弟久滯異國的思緒;只能說,那是兄長的牽掛,是隨著時間而至的淡淡遺憾。
本書共分四輯:
第一輯──阿勃勒詩語
花木、抒情為主軸,有歌詠,有抒發。詩裡投射著生命中的真情,每一篇都是內心的吶喊。我喜歡用擬人化的筆調,將無情之物賦予有情生命。循著這些心底的私密語言,讀者可以了解詩中蘊藏的感情世界。
第二輯──回鄉的季節
弟弟離鄉背井數十載,為他寫出了〈羈旅〉、〈故鄉的春酒〉、〈回鄉的季節〉。詩中說出遊子蒼默的辛酸,也透露著對兄弟的思念。這一輯,主要以親情做為詩的體裁;也可以讀到對母親的歌頌,母愛不只是春暉,更是花香與和風。另外,還有許多其他至情的描述……。
第三輯──流星雨
周遭事物、生態環境的變化,生活中許多題材可以入詩。詩人的觸角應該是敏銳的,不能侷限在風花雪月之中;對這塊土地,以詩敘述了個人的關懷與憂心。
第四輯──壺中歲月
喜歡研讀佛學,對佛禪有深刻領悟。詩中意境多只點到為止,如國畫留白希望能讓人低迴。人生無常,歷經滄桑歲月之後,日子恬淡了,就會開始思索生命的真諦。所謂鏡花水月,滾滾紅塵不過一瞬間。何處是真正的歸宿?生命的智慧又該如何?這一輯,收藏了多篇有關佛禪的作品。
我不是多產作家,也非專業詩人。細膩的觀察與領悟,是詩人的特質。詩人對周遭事物的感覺也許比較細心獨特,更能體會出旁人不易察覺的。這種覺性加上感性,就容易產生詩心。詩心賦予我新的陽光與水分,在吟詠中得到樂趣;在創作的痛苦與愉悅中,忘了年華已慢慢老去,我看到生命如泉湧般新生……。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