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來自星星的孩子:泛自閉症障礙的療育與對策

來自星星的孩子:泛自閉症障礙的療育與對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10962
平岩幹男
葉秀玲
書泉
2017年6月25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4510962
  • 叢書系列:教子有方系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25k正
    教子有方系列


  •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特殊教育











    「難道只能做觀察,其他什麼都不能做嗎?

    不能這樣持續下去。」





    前言



    序????? 所謂泛自閉症障礙(ASD)



    第1部??? 自閉症與發展障礙

    1?? 自閉症的診斷

    2?? 發展障礙

    3?? ADHD與學習障礙——其他併發的問題

    ◆ 專欄1 「原因出在教養方式嗎?」



    第2部????? 療育的基本

    4?? 不會說話也可以進行療育

    5?? 療育的觀點

    6?? 各式各樣的療育方法

    7?? 診療的現狀

    ◆專欄2 「ASD的人數變多了嗎?」



    第3部????? 對於高功能自閉症之應對方法

    8?? 為了適應社會生活的訓練

    9?? 進幼稚園與就學

    10?? 從青春期到成人期

    11?? 其他的?發與總結

    ◆專欄3 「發現ASD的遺傳基因了嗎?」



    參考書目

    自閉性障礙與亞斯伯格症障礙的診斷基準

    後記

    用語索引

    ?









      自閉症這個稱呼,不管是說人者還是被說者,聽起來都絕對不是很悅耳。這名字是由美國醫師肯納(Leo Kanner)所命名,醫師在他一九四三年的報告中首先使用autism一詞。autism一詞來自希臘語的autos(自我),根據肯納醫師的報告指出,autism自閉症障礙雖然孤立自閉以及過度執著於維持固定模式為自我中心,但同時也記載著他們在認知能力上較為優越。例如,自閉症患者可以察覺到花瓶排列上些微之改變,並可將花瓶放回原位。



      自閉症的概念進入日本,大約是在昭和二十(1945)年代後半到三十年代(1955)初期。當時,因「自我封閉」這個概念而命名為「自閉症」,並沿用至今。



      我第一次接觸到自閉症的小孩,大約是在三十多年前吧。那是個完全不說話的四歲孩童,不但極端偏食,睡眠狀況也不佳,不是嗜睡就是失眠。有時一天會睡十五個小時以上,有時候一天又只睡三個小時,不僅會持續發出沒有意義的奇怪聲音,還不斷重複一些奇妙的行動。



      不論是我學生時代所受的教育,或是以當時的醫學常識來判斷,就連我自己也認為只要還併發智能障礙的自閉症,根本無法治療。幼兒期之所以會被診斷出自閉症,通常都是因為發現小孩的語言發展遲緩,或是根本不會說話。除非是因聽力障礙所造成的語言發展遲緩,其他的言語發展遲緩通常都會被認為是智能障礙的緣故,因此不會有人會想在這個階段積極去思考、介入。當時的想法認為言語發展遲緩=智能障礙,智能障礙=無法治癒,因此,言語遲緩的自閉症=無法治癒。



      經過了三十多年的光陰流逝,到了今日即使是帶有言語障礙的自閉兒,透過療育就可以學會說話並能正常上學。非常可惜,雖然目前還不是全部都可以正常上課,但這樣的孩童逐漸增加,就我所見到的就超過半數。



      自閉症這個概念自肯納(Kanner)首次發表以來,經過了歷史上的變遷。



      自閉症於一九八?年左右開始被歸類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簡稱PDD)。PDD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於一九八?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的基準。發展障礙除了自閉症以外,還包括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障礙)或學習障礙。有關發展障礙與自閉症之關連,我們留待第2章再歸納說明。



      另一方面,從一九八?年代開始,發現除了肯納(Kanner)型的自閉症以外,還有亞斯伯格症候群之存在,也就是所謂無智能障礙的自閉症。奧地利醫師漢斯?亞斯伯格早在一九四四年就發表了亞斯伯格症候群相關論文,或許跟用德文撰寫也有關,一直未受到認識。直到一九七?年代末到一九八?年代,才由英國的溫恩(Lorna Wing)再度發現此障礙,於是亞斯伯格症候群這個名稱才漸漸為人所知。並於一九八六年出版的DSM-Ⅲ-R中被定位為亞斯伯格障礙。近來,亞斯伯格症候群逐漸被歸類為高功能自閉症這個概念。所謂「高功能」是指沒有智能障礙,於國際智能指數(IQ)為70以上之等級。若為高功能自閉症,許多在人際關係等的社會生活上發生困難。



      肯納型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完全不同嗎?事實上兩者在基本症狀方面上有許多共通點,因此往往被認為是否差別就在於智能。但不論在智能方面或症狀方面都具有連續性(高低強弱等),因此總括起來,就產生了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個概念,有時簡稱為ASD。而這個ASD中不僅包括了肯納型自閉症與高功能自閉症,也包含了兒童期崩解障礙,以及無法歸類的自閉症。



      接下來,整理一下有關自閉症這個詞彙。



      相對於高功能自閉症這樣的表達方式,通常肯納型自閉症就單單以自閉症來稱呼。此外,還有泛自閉症障礙這個概念。因此,光只是聽到自閉症這個稱呼,很難明白究竟具體是指什麼?在本書中,我們分為肯納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與泛自閉症障礙區來說明。而泛自閉症障礙則以ASD來做表示。



      前文中曾提到,即便被診斷為肯納型自閉症,也可藉由適當的療育來改善言語障礙,或是可以進入一般班級就讀。但縱使如此,也不表示自閉症的基本症狀已完全消失,很難到完全恢復。雖然可以讓自閉症的基本症狀不明顯,但仔細一看還可以看到許多自閉症的跡象。因此,我們所設定的療育目標主要在於使智能障礙部分得以消失,在診斷上可變成高功能自閉症,再進一步儘量減少社交上的困難。



      另一方面,高功能自閉症並無去除基本症狀的治療。因為一般認為高功能自閉症者雖然在社會生活上具有困難,但只要進行接受社交技巧訓練,或者預防與治療二次障礙的話,許多人就可過一般的社會生活。然而,卻有許多高功能自閉症者連一次都沒有被診斷過,因此我們所設定的目標是希望他們可藉由適當的診斷與處治,讓他們可以在社會結構中生活。



      本書的結構就以上述我們所設定的兩個目標為中心來展開,而我撰寫本書的契機是希望讀者可以了解ASD之療育與對策。日本對於障礙者常常使用「讓我們用溫柔的眼光來默默守護著他們」的表達方式。這樣的說法雖然感覺很溫馨又很美,但我認為光是默默守護等同於什麼都不做。療育的介入是有適當的時機點,若只是單純守護,有可能錯過療育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理解ASD從小孩到成人他們所面臨的困難,才能給予適當的援助。



      在此先大略介紹一下本書的結構。序文裡我先對ASD做個歸納,說明這是什麼樣的障礙。接下來在第1部裡,主要是闡述幼兒期肯納型自閉症之診斷內容,並於此盡可能多歸納出一些相關的發展障礙。



      於第2部中,將會說明肯納型自閉症的療育,某部分也可適用於高功能自閉症的訓練。



      第3部,開頭我會說明有關高功能自閉症的社交技巧訓練(SST)。包括從幼稚園、托兒所,以及小學到高中這段求學過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項,另外也必須預防像是拒絕上學、霸凌等二次障礙,當然也會提到有關問題已發生時的相關對策。除了從思春期到成人期需進行的訓練外,也必須找出能夠維持生活的才能。



      此外,有些於本文中未言及的主題,則會在第11章以及分別的三個小專欄中向讀者介紹。



      還有一些關於實際上幼稚園、就學或療癒方法等的詳細說明,請參考書末介紹的參考書籍。此外,希望書末的索引對專業用語的理解上也有所幫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