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BEING ONLINE:用「在線」的思維,探索數據新大陸

BEING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98098
王堅
商業周刊
2017年9月14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9498098
  • 叢書系列:金商道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金商道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50多萬年前的關鍵字是光明與黑暗,50多年前的關鍵字是數位和類比,

    而今天的關鍵字是「在線」與「離線」。





    作者序

    沉澱下來的足跡? 王堅

    推薦序

    為什麼是阿里巴巴,是馬雲、是王堅?? 前浙江省省長 李強

    假如10年前就有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會很不一樣?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馬雲

    當「數據」成為新財富? 鴻海集團董事長 郭台銘

    從雲端運算、從半導體業看到的未來? 聯發科技(股)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 蔡明介

    以在線為基礎、運算產生價值、互聯網當作媒介? 台大電機系何宜慈講座暨終身特聘教授 羅仁權

    「萬物聯網+人聯網+隨時在線」的新時代? 台灣金融科技公司創辦人、董事長 王可言

    下一波萬物互聯網的創新大機會? 研華科技董事長 劉克振



    第一章? 時代的困惑、錯位和糾結

    互聯網和數據的困惑

    雲端和運算的錯位

    離線和在線的糾結



    第二章? 從數位到在線的進化

    在線是互聯網的本能

    原子位元化,位元在線化

    地圖、照片和音樂的進化

    在線是世界的新大陸



    第三章? 從資訊到數據的進化

    數據比資訊更有價值

    數據是戰略資源

    望遠鏡、顯微鏡和雷達

    相信數據,是一種自信



    第四章? 從電腦到運算的進化

    運算,是一種新公共服務

    只有公共雲,沒有公有雲和私有雲

    「飛天」讓運算成為公共服務

    「去IOE」是運算替代了電腦



    第五章? 互聯網的進化

    行動網路催生在線時代

    App很好,Web更好

    YunOS是作業系統的在線夢

    萬物互聯網上的新物種



    第六章? 追尋在線凌雲夢

    運算的在線之夢

    傳統和創新同行,大和小同台

    運算成為創新能力

    數據成為世界新財富



    第七章? 從門羅公園到雲棲小鎮

    門羅公園,照亮全世界

    雲棲初心,為了創新者而創

    雲棲大會,為了無法運算的價值

    雲棲小鎮,創新與運算同行



    第八章? 互聯網、數據和運算的聚變

    互聯網成了基礎建設,也是創新平台

    數據成了生產資料,也是自然資源

    運算成了公共服務,也是能源動力

    聚變產生的運算經濟



    第九章? 從摩爾定律到在線定律

    火、新大陸和電

    在線定律

    陽光下的陰影



    第十章? 人類的自信

    對別人的敬仰,對自己的自信

    城市大腦,下一個十年的登月計畫



    後記

    ?





    【摘錄】作者序



    沉澱下來的足跡




      《在線》簡體版出版後,我看到、聽到許多讀者的回饋,感受到本書引起人們進一步的思考。這些讀者有著不同的職業和教育背景,超出我原來對讀者群的預期。



      就在書出版兩個月後的2016 年12 月,即被《南方都市報》評選為2016 年度十大好書。盡管在朋友轉給我評選結果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評選,但還是感謝這次評選對書的評價,「《在線》是一位中國互聯網工作者作出的獨特、深刻、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它的價值遠超出了互聯網經濟的範圍。」



      2017 年7 月,媒體人秦朔在其朋友圈發了〈不理解在線,就沒有真懂互聯網〉一文,流傳甚廣。文中他也談到了「會上網的公司不等於在線的公司。」更表達了「世界就是那麼大,那麼多未知,探索永無止境,我們完全有條件做出過去做不到的事情。」



      引發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是任何一本書都應該追求的。



      同樣,《南方都市報》評委對書的態度讓我非常感動,「在評價《在線》這本書時,我們決定拋開王堅的身分不管:不管他過去幹過什麼,也不管他現在在幹什麼,只看他的書傳遞的是怎樣的觀念。」



      我在各種不同場合將書中的內容講給那些不太了解中國,也不會講中文的各國朋友聽。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些帶有我濃重個人經歷的故事並沒有影響這些人對「在線」這一核心思想的理解。我深深感受到,書中表達的觀點已不會受我個人經歷所影響。這讓我有了把簡體版《在線》



      奉獻給更廣泛讀者的念頭。這次全新修訂的繁體版是這個努力的第一步。



      更讓我敬佩的是《南方都市報》評選的初心,「我們認為,現今一個緊迫的課題,就是中國人能為世界貢獻點什麼精神產品。」



      獨立思考互聯網的未來,確實也是本書的初心,也希望本書對此能有一點貢獻。



      大學時就讀王佐良先生的譯作,很是崇拜。讀了吳國盛先生送給我的《什麼是科學》一書,也讓我覺得自己離科學近了一些。所以當《在線》與《王佐良全集》和吳國盛先生的《什麼是科學》一起被評為十大好書,對我來說是一個十足的意外。



      要感謝《商業周刊》出版部的編輯們,沒有他們的創造力、鼓勵和耐心,就不會有全面更新繁體版的出版,決心也不會成為現實。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所有和我交流過的朋友,包括在台灣的許多朋友,是你們讓本書有了奇特的活力。這也是我為什麼把許多朋友的文字直接留在書中。我想告訴大家,這本書不是事後總結出來的,是大家不同時間的足跡,沉澱下來就成了這本書。



    【摘錄】推薦序1



    假如10年前就有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會很不一樣




      第一次見到王堅博士時,我震撼於他對互聯網科技未來發展的理解,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第一次在集團戰略會議上聽到博士談未來數據時代,驚歎於他對數據技術的理解和執著,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術布局。



      第一次聽博士提出要進行YunOS 的研發時,我幾乎是憤怒地驚訝於他的膽識。



      第一次聽到大家痛訴雲手機有多爛的時候,我看到了博士及其團隊的頑強。



      第一次發生Hadoop 和雲梯技術之爭的時候,我驚喜地看見了一個了不起的、絕對負責的技術領導人應有的科學精神和堅持。



      大家對於博士的管理方式、溝通方式和執行手法提出過批評,也進行過考量,但無論如何,我們看到的始終是個謙虛、純潔,而又積極向上的大男孩。



      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也並不比大家少;而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計很少有人知道。



      假如,10 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很不一樣。



      假如,我們的工程師、產品人員和營運服務人員已經具備真正的合作夥伴思想,那麼阿里的明天會更不一樣。



      假如,我們的博士是程式師出身,那麼阿里的CTO(技術長)可能和任何公司的CTO 毫無區別。



      假如,一個樂隊的指揮要會拉小提琴、會彈鋼琴、會吹大號,那麼阿里集團裡面恐怕沒有人可以勝任CEO(執行長)、CFO(財務長)、CPO(人資長)……這些職位了。阿里的了不起之處,就在於我們可以把一個看起來肯定做不了啥「O」的人變成了獨特的「O」!



      感謝大家對博士提出的批評,正是這些批評使得博士更加完美。



      阿里會把一個心理學博士變成出色的CTO,就像美國把雷根這個演員變成總統一樣。



      博士能有今天,不光是因為他本人的天賦和努力,更因為你我的支持和幫助。希望大家今後能夠繼續支援博士的工作。(此文於2012 年9 月完成。)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馬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