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教科書裡沒有的近代史(全新修訂版)

教科書裡沒有的近代史(全新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03891
董佳
大旗出版社
2017年10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503891
  • 叢書系列:大旗藏史館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大旗藏史館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史」是紀錄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簿,也是連接現在的橋梁。而「近代史」是古老東方與現代西方的碰撞歷程,其過程傷痕累累,已數不清是多少鮮血與生命所鑿刻下來的軌跡。



      當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邁進,而時代下的掌權者卻沉湎於安逸與傳統,那麼革新便是無法避免也無可阻擋的潮流,但時間的巨流要將人們帶往何處,卻是當下無人能知的難題。當一道門開啟,便注定了一道門的關閉,現在就瞧瞧這扇守舊之門是如何被關上!

    ?





    出版緣起

    前言

    ?

    【人物過往】

    「海上蘇武」的百年冤案

    「忠王」李秀成的忠與不忠

    天國才子:石達開

    帝國最後的武士:僧格林沁

    青年袁世凱曾因愛國而「抗日援朝」

    大清美籍外交使臣:蒲安臣

    康有為的幸福流亡生活

    被冤死的軍機大臣趙舒翹

    大太監李蓮英其人其事

    奇女子賽金花傳奇



    【紀事焦點】

    圓明園共遭幾次劫難?

    太平天國的財寶到底藏在哪裡?

    總理衙門四十年

    一場流言引發的天津教案

    慈禧拍板收復新疆

    潛伏中國:甲午戰前的日本對華間諜戰

    「蘇報案」是怎麼一回事?

    千年科舉的終結

    清末三帝為什麼絕嗣?

    「苦命皇帝」光緒的死因真相

    庚子退款的來龍去脈

    清末改革因何失敗?

    外蒙古是如何從中國獨立出去的?



    【歲月留痕】

    慈禧太后為何被稱為「老佛爺」?

    讓人大開眼界的慈禧養生術

    曾國藩為何不敢反清稱帝?

    真實的《投名狀》: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馬案」

    酷刑「凌遲」的廢除

    封疆大吏為何寓廟而居?

    不差錢的大清為何屢打敗仗?

    「學而優則商」:史上唯一的「狀元下海」始末

    晚清報紙一覽

    近代中國對外賠款知多少?





    前言



      對於歷史的特性,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羅家倫曾將之概括為「連續性」和「交互性」。僅就歷史的連續性而論,羅氏告誡我們,近代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不能將其與過去的一切相分離。掩卷思之,我認為此話甚有道理。仔細思考現代中國的形成、發展與進步,又何嘗能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完全撇清呢?例如,我們今天習慣上稱之為「新社會」,國家被喚為「新中國」。既然有「新」字之說,則必然有「舊」字與之相對應,而「舊社會」、「舊中國」亦不能不攝入世人之眼簾。道理很簡單,「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瞭解「舊社會」、「舊中國」的危難與黑暗,亦自然不能理解「新社會」、「新中國」的孕育及產生。



      那麼,這個被現代中國人視作是「舊中國」的歷史又從何談起呢?鴉片戰爭應當是一個起點。從鴉片戰爭開始,古老的中國開始和外部世界發生聯繫,隨著彼此交往的一天天增加,那些國門洞開後一股腦兒湧進的泰西文明日漸對長期封閉的這個東方古老國度產生了諸多深刻影響。這所造成的後果,不單是軍事、經濟和所謂一切的物質文明的更迭,而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系統的大換血。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文明基礎,都受到了劇烈的震動和變更。老實講,我們今天沒有哪件事是獨立於世界的,要研究現當代中國,非瞭解國際情勢不可。而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狀況的老根兒恐怕還得從1840年鴉片戰爭的那聲炮響算起。



      不過,那些試圖對歷史進行發掘的有心人大多都會發現,事實上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的近代史,想要真正撩開她的面紗,對她進行深入瞭解卻並不容易。近代以來,或由於當事人的刻意布局,或由於史料文獻的破殘消匿,或由於意識形態的局限,以及民族主義的思想束縛,常常有一些隱藏在表像背後的歷史真實被主觀人為地遮蔽起來,時間一長自然「弄假成真」,以至於現在不少戲說惑眾的偽史大行其道,一些篡改歷史、不負責任的胡說公開傳播,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凡此種種,每一個從事史學研究的學界同仁身上都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因為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是故,本書的寫作目標就是對準這些史學亂象進行「正本清源」,對一些大家有所瞭解卻又尚不深透的歷史原委予以完整、真實地呈現。特別是對一些幾乎已成定論、又廣為世人所知的錯誤認識進行「撥亂反正」,基於史實重新提出新認識,從而豐富大家對歷史複雜性、曲折性的認知。譬如,書中對蒙冤百年的葉名琛、駐朝監國時的青年袁世凱、決斷收復新疆的慈禧等諸多重要人物的歷史評價問題,均力圖通過讓史實「說話」的方式,對他們做出客觀、準確、真實的再評價。



      另一方面,如若從文明衝突的角度分析,這七十年風雲變幻的歷史又可以解讀為一部中外異質文明從衝突、對抗,到相知、融合的文化交流史。古老且變化緩慢的文明在遇到另一種現代和更有生氣的文明後步步退卻,中國的先進知識份子在追尋救國圖強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在新世界格局中重新檢視中國地位的新觀點。而這些在當時有些「超前」的觀點,又不可避免地與固守傳統的國家政權和普羅大眾之間產生矛盾和摩擦。簡言之,中國的近代史就是兩齣大戲:一齣是向外擴張的西方海洋文明和固守傳統的中國大陸文化之間的文化對抗,另一齣則是第一齣的衍生物,表現為辛亥革命前中國內部的劇烈社會分化與思想激蕩。故而本書也試圖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蒲安臣出洋、天津教案的來龍去脈、蘇報案、廢科舉、廢淩遲、張謇下海等一些歷史事實的描述能喚起讀者對中國傳統社會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迅速轉變的反思。



      回顧自己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始覺自己從接受專業的史學訓練算起彈指一揮間已走過十二個春夏秋冬。十二年看似漫長,如今感覺卻是如白駒過隙,倏然而已。回顧這麼多年來的點點滴滴,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體會到了科研探索的艱辛,也品嘗到了收穫的喜悅。在專業上,體驗了由「技法」到「思想」的轉變,在人生意義的感悟上,也經歷了一次痛並快樂的修煉。在對歷史進行解讀的問題上,我個人以為,品讀歷史既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生動的。很多朋友喜歡歷史,尤其樂於在閒暇之時對歷史人物事件品頭論足。一些民間故事由於其輕鬆、活潑、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敘事風格而深受人們喜愛。一時間,「戲說」取代「正說」,塑造了人們心中對於某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印象。因此,本書在創作中也盡可能地做到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通過對一些歷史事件的起因、緣由、過程和結局的描述,採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深刻的思想來達到寓教於史的目的。應該說這也是我本人寫作上的一個嘗試和努力,希望能夠達到深入又能淺出、嚴謹而不顯拘謹、通俗而不失高雅的境界。



      隨著這部書稿寫作結束,自己雖有如釋重負之感,但又恐有不當而貽笑大方。所幸從寫作伊始,大眾讀物編輯室的馬燕和劉樹林編輯就對本書傾注了大量心血,提供了諸多寶貴意見,感謝她們對我的信任。書稿完成後,馬老師和劉老師又對文字進行了極為細緻的審閱和校訂工作。她們工作中的一絲不苟、嚴肅認真,令我極為欽佩。應該講,這部書稿能按時完成,實與二位編輯的悉心幫助密不可分。由於工作繁忙、水準有限,本書一定有不足之處,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應歸咎於我本人,同時也希望各位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改正。

    ?




    其 他 著 作
    1. 跨界力,比斜槓更斜槓的創新思維:4項需求定位×認知的6層塔×10種必備思維,人脈和資源到手,產業革新不怕沒搞頭!
    2. 教科書裡沒有的近代史
    3. 線性代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