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族理財術:我用薪水也能讓錢滾錢,只買3種投資商品、加上1張表格,「真悠哉」資產配置,工作10年就財務自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31320
莫頓•史傳奇
楊晴
大是文化
2017年11月01日
113.00 元
HK$ 90.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531320
叢書系列:
Biz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Biz
分
類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理財規劃
>
個人理財
同
類
書
推
薦
小資理財90秒【圖卡小劇場】:一看就懂的新手理財課,學會「儲蓄+保險+投資」,擺脫窮忙、存到第一桶金
個人理財(三版)
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隨書贈畢德歐夫祝福書籤】
同事都不知道,我早就財務自由了:雪球小型股的100個投資致富法則
GOWIN投資模式:資深營業員的另類存股術(增修版)_作者簽名版
內
容
簡
介
食利,就是無須動用到本金,光靠利息收入就能支付生活所需。
但,如果本金不夠大,哪來的錢生利息?
本書作者親自見證,想要食利,真的不必等到存夠錢。
目
錄
推薦序 本書的特色在於——根本不是特殊方法 / 陳志彥
前言 做工的我早早退休爽過日,你也辦得到!
第1章?? ?沒工作也能花的比賺得少,哪需要存夠錢
第2章?? ?延後消費,錢在手頭留一陣子,才好錢滾錢
第3章?? ?「會影響荷包」的經濟名詞,這幾個得懂
第4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合格投資人」才能碰,你是嗎?
第5章?? ?遠離「商品」,否則你買不起消費品
第6章?? ?食利族理財優先選項,固定收益標的——債券、REIT
第7章?? ?像巴菲特一樣選股,價值投資法,我用一張表格實踐
第8章?? ?設計你的投資組合,三原則:貝塔值、負相關、基本面
第9章?? ?不懂股票,就買股市指數ETF,或者,照套「真悠哉」資產配置
第10章?? ?倘若經濟成長有極限,理財有用嗎?
第11章?? ?你可以這樣用錢改變世界,哪些產業正在利己利人?
第12章?? ?不用存夠錢就能年輕退休,「食利族」需要記住這幾點
序
推薦序
本書的特色在於——根本不是特殊方法!
臉書專頁「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陳志彥
《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理財術》這本書,跟坊間的投資理財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並不是學者,他甚至連大學都沒有畢業(念到大二就休學工作去了),也不是從事金融專業的人士,但他在 33 歲的時候就退休了,開始享受財務自由的生活,因此他是以自身的經驗來告訴讀者,他做得到,所以你同樣有機會也可以做得到。
這是普通人的都能做到的方法
? ?
提早財務自由應該是很多人都想做到的事情,作者在退休前跟多數人一樣都是上班族,並不是那種創業然後把公司賣掉大賺一筆的神奇故事,所以他的方法是多數人都可以學習的,事實上他的概念也很簡單,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投資術,作者在一開頭就說,想要獲得財務自由並不難,只要做到 3 件事情,那就是:
1. 多賺點錢
2. 花的比賺的少
3. 存下結餘,讓它變多
這個觀念很簡單易懂,甚至你可能會想,這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特別的,不是嗎?沒錯,這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方法,但你有沒有想過,既然道理很簡單,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做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呢?
好的理財建議,從不是什麼神奇的方法!
? ?
我個人在投資理財領域工作了 20 年,一直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一個好的投資理財建議並不會經常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多數的投資人卻比較喜歡聽到新奇有趣,甚至刺激的方法,而不喜歡老掉牙但卻正確的建議。多數人無法做到財務自由的原因並不是欠缺知識,而是欠缺執行力,就好像大家都知道定期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很有幫助,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少數。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就在於作者用自身的經驗來告訴你,不需要神奇的投資方法,也不需要懂很多的財經專業知識,只要有決心,每個人都可以這不是很棒嗎?
衍生性金融商品,絕對不要碰
? ?
另外,由於作者並非出身於金融相關行業,所以往往能夠更客觀的點出,一些投資人在理財時常會被金融機構的華麗廣告行銷話術所誤導,例如:作者在書中就直接告訴讀者─別碰衍生性金融商品。
? ?
對一些年輕人來說,以耐心的方式來等待財富的累積,可能是緩慢又令人感到乏味,有些人因此就會轉而去玩衍生性金融商品(權證、選擇權、期貨、外匯保證金交易等),但作者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玩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一個零和遊戲,不僅無法快速致富,可能還會賠個精光,反而更快速淪為窮光蛋。我個人對於這個說法是完全的支持與認同,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原本的設計就是為了企業法人避險用的,完全不適合個人拿來當成投資用途,但現在很多人卻用來當成發財白日夢的工具。
? ?
數個月前某政府官員提到,台灣的年輕人現在都不喜歡買股票了,這是個很大的警訊。但隔幾天又有業者出來說,年輕人不是不喜歡買股票,而是都跑去投資權證了,因為他們缺乏資金可以投資,而權證可以用小錢去換取賺大錢的機會,所以更適合年輕投資族。這就是典型誤導投資人的說法。
投資一旦短視,最後就是賠光光
? ?
沒錯,權證的確可以用小錢去換得賺大錢的機會(但機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這點買彩券或是去澳門或拉斯維加斯賭博同樣也有機會做到。但有趣的地方在於,有些人不買彩券不賭博,因為知道賠錢比賺錢的機率還高,但卻可能會去買權證,認為這樣做賺錢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其實這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罷了。更嚴重的是,多數人知道買彩券或賭博完全是靠運氣,贏錢的機率不高,只想試試手氣,也有心理準備錢可能會賠光,因此不至於投入太多。
? ?
但投資權證的人卻不是這麼認為,他們會認為這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技巧,事實上,這些行為都是類似的,長期玩下來結局都是不好的。如果你看了本書之後,能夠學到聰明的去避開衍生性的金融商品,光這一點,你買這本書就已經值得了。
? ?
本書的作者是丹麥人,現在長住在新加坡,因此書中許多的內容都是以新加坡作為範例,這點可能對台灣的投資人來說,會覺得距離較為遙遠,沒有深刻的感覺,但是投資理財的許多基本觀念,其實都是相通的,這點並不會影響本書的價值與可讀性,我很樂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早日達到財務自由的人閱讀。
前言
做工的我早早退休爽過日,你也辦得到!
「如果有本書,你實在很想讀,但還沒被寫出來,你就要把它寫出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幾年前,我到新加坡植物園,參加蕭泉福(Ashleigh Seow)舉辦的馬來虎保育講座。蕭泉福拿到了澳洲大學的政治經濟學位,卻把自己再造為博物學家,還在那場活動中,自稱為「公民科學家」。他說科學太重要了,不該只有科學家懂,全體公民都該參與。
? ?
正是這點讓我想到,當時我是博物學家,曾出版兩本博物學的相關書籍,但我對財富和經濟越來越感興趣,因此,就跟蕭泉福一樣,我也重新改造自己,只不過我跟他選的剛好相反,現在我成了「公民經濟學家」。經濟和財富的議題實在太重要了,不該只留待專家學者涉獵。
寫這本書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想與親友和大眾分享我財富方面的經驗,也想告訴讀者:「你也辦得到!」你也能擺脫消費主義的束縛,不再為財而困,能在經濟上得到自由,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但這一切不會自動發生,你必須了解怎麼做,並正確的運用自己能支配的工具。在本書中,我會教你怎麼做,但最後要怎麼選擇、怎樣分配,得由你自己決定。
? ?
寫這本書的另一個理由是,我想分享自己對當前經濟情勢的看法。我曾參與的經濟和社會大事,可以回溯到五十多年前,如 1973年的石油危機和 1987年的股市崩盤,在在我都記憶猶新。曾親身經歷這些事,與透過商學院的教科書來研究它們(我也曾死記硬背教科書寫的那些東西),截然不同。再加上,我原本對天然資源和環境的興趣,得出的結論是,當今的經濟情勢與一切事物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 ? ?
現在的我們受到局限,這就是為何我要在本書的第十章,以最長的篇幅來探討這些局限,若想要達到財務自由並維持這種狀態,這些限制都是一種負擔。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與他人分享這些知識。驚人的是,主流財富分析師和政治決策者全都忽視掉這些因素。事實正盯著我們看,但多數人卻都忽視這些事實。我強烈的建議你多花點時間,好好讀一讀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有了這些新見解,你會更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再受困,找到自己的財富定位,並從消費主義中脫身,再也不必擔憂經濟條件。
? ?
有幾件事在此提醒:本書所指的貨幣單位主要是「元」,表示「美元」,指新加坡幣時,會清楚的以「新元」來表示。此外,我不會標出每項論述的引用來源,因為這不是學術著述。書中有些特定的主張可能會引發爭議,所以我會簡單的標出資料來源,但不會一一列舉參考出處,如人名或書名,這樣資料才不會變得又多又複雜,多半只會簡單扼要的說明,若想深入了解的話,就會有個方向可繼續鑽研。
? ?
出版前,我曾將稿子拿給一些人試閱、徵詢意見他們,並看看大家反應如何,很感謝各位,尤其是馬克.菲伯(Marc Faber)博士,他同意讓我在書中引用他的評價。
在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中,兩位來自北加州的主持人會驗證大家口耳相傳、形形色色的迷思是不是真的,這些迷思要不是被戳破,就是懸而未決,或證實是真的,而以下是我們常聽到的幾個經濟迷思:
買賣金融期貨可以賺錢。
GDP 越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
人口成長對社會來說是正面的。
電動車很環保。
我們的經濟很快就會恢復成長。
主流的經濟學家和財經評論家一再提及上述這些觀點,但我要戳破這些迷思。有時候,要看清事實,得靠局外人幫忙,像是公民經濟學家這樣的人。我會告訴你,金融期貨和選擇權交易是場零和遊戲,只有交易平臺肯定會賺錢;GDP 偏高,有時是壞事;人口增長會扼殺發展;電動車不利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經濟無法永遠維持成長。
然而,其中有個迷思,我可以證實它真確無誤:只要投資一家有誠信的好公司,這家公司的員工努力提供高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讓大家願意掏出錢來,那麼你的錢就會變多,而且只要同時控制開銷,你很快就能享受財務自由。我會告訴你如何辦到。
? ?
祝你好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