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擺脫「相愛又互相傷害」的7種心理練習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005718
催光鉉
大樹林
2017年12月15日
97.00 元
HK$ 82.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005718
叢書系列:
心裡話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正
心裡話
分
類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同
類
書
推
薦
有愛就是一家人:我們這個時代的多元家庭想像圖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二版)
孩子有話,不跟你說: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多爾多陪你面對棘手的教養難題(「當孩子出現」系列)
謝謝妳是我媽媽:拾尋母女日常點滴與一起創造的回憶清單
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UCINET的應用
莊家優勢:數據運用的技術, 數學天才的決斷智慧
類神經網路實戰:使用Python
拿破崙不是敗在滑鐵盧戰役而是金融戰爭:從「金錢的流動」發現5000年歷史的意外事實
粗糙集:不確定性的決策
非線性系統與控制 II:控制設計
內
容
簡
介
韓國版長銷5年,再版21刷。
解開糾結的家庭關係,關鍵就掌握在你手中。
唯有告別自我苛責、適時說出真心話、擺脫負面思考……等七種心理轉變,
你愛的家人才有可能改變。
目
錄
作者序 家庭的問題是1+1
Part1 回顧小時候的我
影響現在人生的內在小孩
像自己的孩子更討人喜歡 | 尋找代替父親的丈夫
即便與親愛的家人在一起,仍感到孤單
我總是感到孤單 | 結婚就能解決孤單的問題嗎?
小時候曾經感到孤單的丈夫
受傷時會去找誰?| 難以在家人身上獲得歸屬感
心靈的創傷會在身體留下痕跡
傷口烙印於身體上的記憶 | 創傷越多,對壓力就越敏感 | 替心靈的傷口綁上繃帶吧
習以為常的不幸
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心理 | 延續過去痛苦的強迫症 | 與自己對話
丈夫之所以冷漠的祕密
為了忘掉現實,陷入了幻想 | 主張兄友弟恭的家庭催眠
回歸原生家庭
不自覺地對家人造成傷害 | 父母的不幸再度上演
家庭心理cafe? #1家人與創傷
越是隱藏、否認,傷口就越大
Part2 選擇配偶背後隱藏的原因
受到與我相似的人吸引
她之所以拋棄績優股的原因| 太太是我的黑騎士 | 若想擺脫歸鄉症候群
想避免受傷,結果卻遇上更大的創傷
難以談愛情的女性 | 用書寫與內在小孩對話
我可不是你媽
重度依賴彼此的關係 | 媽寶男與爸寶女 | 切割獨立乃是婚姻的全部
Part3 互相傷害的家人
家庭是一個系統
看見家庭的完整面貌,就能看見問題| 夫妻之間應如何化解? | 改變家庭體質,變化就隨之而來
面對真相的時間
喚起羞恥心與罪惡感的家庭祕密 | 承認祕密的瞬間,就能解開線頭
是誰掌握著權力
夫妻吵架原因百百種,但根源只有一個| 戀母情結與家庭秩序
問題家庭必有代罪羊
家庭代罪羊的機制,問題兒童vs.英雄 | 「都是因為爸,我的人生才會一塌糊塗」| 用來因應緊急狀況的家庭代罪羊
壓榨家人的怪物
使家人痛苦之人 | 潛意識企圖解決過去傷口的惡性循環
在外面偷吃的丈夫
愛家的丈夫之所以偷吃的原因| 妻子不過是家人罷了 | 外遇會留下深刻的傷口 | 配偶背叛自己的創傷
家人之間看不見的三角關係
越是不安,越想靠三角關係解決 | 「媽,妳現在可以離婚了」| 我們家也存在著三角關係
想超越父親的兒子
帥氣魅力男的共同點 | 無法受父親肯定的兒子
不是遺忘了,傷口就能復原
不自覺啟動的防衛機制 | 把家人當成自己的化身? | 為行動模式賦予名字
家庭心理cafe? #2家庭與防衛機制
童年的傷痛會留下痕跡
Part4 創造幸福家庭的7種練習
練習1:告別自我苛責,才能好好愛自己
愛自己能戰勝所有悲傷 | 健康的自愛,與自尊感有關 | 我的體內存在著「苛薄鬼」| 能夠恢復自尊感嗎?
練習2:離開父母獨立,家庭就越幸福
時候到了就需要獨立 | 無法讓兒子離開的母親 | 可能連婚姻都會搞砸 | 阻止子女獨立的原因
練習3:以溝通的力量治療心理傷痕
開始對話的小奇蹟 | 父親的眼淚
練習4:適時說出真心話,才能讓人了解你的想法
表露矛盾情感的溝通 | 肯定自我情感的勇氣
練習5:不再讓愛單向通行,用無負擔的愛互相對待
夫妻之間的關係存摺 | 當愛只是單向通行,就會破壞關係
練習6:擺脫負面思考,調節不安的情緒
情緒健康的人vs.不健康的人 | 自我分化低的夫婦 | 化解緊張與衝突的鑰匙在我手中
練習7:學習當「好的父母」,適當地讓孩子體會拒絕與挫折
僅走平穩之路的孩子 | 朝著世界前進的力量
結語
越努力就越幸福的家庭
?
序
前言
家庭的問題是1+1
家就如同母親的懷抱,是隨時都能回去的溫暖巢穴,是無條件愛我的地方,但是如今這樣的家究竟有多少呢?比起舒適自在,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家是一種枷鎖。家既是我的力量,也是我的包袱。親密的關係背後藏著微妙的衝突,而無限的愛也帶來了無限的恨。家就像這樣,擁有兩張臉孔。
在長期負責家庭諮商的過程中,我遇見了眾多身上帶著源自家人的傷痛、被害意識與創傷的個案。過去,我是在德國攻讀家庭諮商,後來擔任家庭治療師。2002年夏天回韓國後,我在大學教授家庭心理學,也負責家庭諮商。藉由這樣的經驗,我接觸到韓國與歐洲各國的無數家庭所經歷的創傷,同時明白了原本應當彼此珍惜、擁抱、相愛的家庭,倘若稍不留意,就可能成為萌芽不幸的溫床。
建立健康幸福的家,不是單靠意志就能成功。若單憑意志,反倒可能使家庭成員更有負擔、更痛苦。佛洛姆(Erich Fromm)曾說過,愛情是一門藝術,建立健康幸福的家庭,也同樣需要學習。
婚姻生活不美滿的人都有相同的特徵。我們到大型超市時,會發現有許多買一送一的活動,這是一種1+1的行銷策略,而對於置身痛苦之中的夫婦與家庭而言,1+1也同樣適用。夫妻關係越不良,就越容易互相推卸責任,像是彼此性格相差太多、遇人不淑、太過自私、太過貪心等,彼此不停將箭靶射向對方。婚姻之所以不幸,其中一項便是造成對方失望與傷害的行為,不過我們無法單憑此完整說明不美滿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的原因。我再補充一點,那是因為夫妻倆曾各自在童年時期經歷父母不幸的婚姻生活以及傷痛,兩者合起來變成1+1,如今才會形成這個充斥不滿、煩躁、憤怒的扭曲家庭。
如果只顧著從對方身上尋找問題,那麼心中的幸福家庭將漸行漸遠。有必要檢視自己過去所經歷的傷痛。人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若是為了改變對方而耗費所有精力,就如同將水倒入破洞的缸子裡。有時,檢視自己所擁有的「1」,並試著做出改變,反倒來得更有效。
我在替問題夫妻或家庭治療之前會有個前提,就是讓所有人明白「家庭的問題是1+1」。先讓夫妻倆發自內心去認同、尊重彼此童年時期的傷口及其帶來的影響,此時真正的變化才會到來。
諮商時每每感受到的沉痛心情,逐漸轉變成「想撰寫一本家庭心理指南書,讓從未學過心理學的一般人理解」的想法。儘管家庭心理學與家庭諮商理論的相關著作不在少數,但多半是寫給相關研究者或專家看的。我認為需要以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水準、更大眾化的方式來說明家庭心理學。再來,雖然目前夫妻或家庭問題逐漸增加,但有時因環境使然,使得人們無法自在地接受家庭諮商。顧及這一點,我想大眾需要一本能代替諮商的家庭心理學書籍。
我想向此書付梓前,在我身旁仔細閱讀、修正原稿的太太表達感謝。撰寫原稿時,我和太太討論、對話了無數次,如今回首,那些成了我們夫妻倆無比珍貴的時光。我也想對兒子說聲謝謝。希望未來兒子在閱讀此書時,能明白「對爸爸而言,沒有比他更能帶來力量的人」。
「兒子,謝謝你出生在世上。你讓我成為父親,也令我明白,什麼是完整的家。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