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告別的勇氣:讓我們談談死亡這件事,學著與生命說再見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4773633
亨尼?舍夫
王榮輝
商周出版
2017年12月09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773633
叢書系列:
生活館
規格:平裝 / 352頁 / 21 x 14.8 x 2.3 cm / 普通級
生活館
分
類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終將離去:人生終點前的30個覺察,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希望,回到當下的自己
死亡可以教我們什麼:圓滿生命的五個邀請(二版)
終活筆記ENDING NOTE,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暢銷新裝版)
從絕望到希望:一名醫生與罕病戰鬥及共存的長征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活絡左右腦的心靈曼陀羅:提升放鬆、專注、舒壓及創意的精神力
科學也可以有靈性:面對死亡的因應之道
死後會發生什麼事?:超越瀕死經驗,你要知道的死後世界
生命的最後一刻,如何能走得安然
幸福死:面對死亡的31個練習,用你想要的方式告別
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內
容
簡
介
人終其一生都背著一只行囊,裡頭乘載我們種種的擔憂與在乎,
當生命走到盡頭,這只行囊就成為後人追憶的憑藉,
如果要為人生最後的一段旅程收拾行囊,你會想打包什麼?
人皆有死,但你可以優雅轉身
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才被迫無奈地說再見!
德國老人集居住宅發起人 ╳ 德國安寧療護學程創辦人
聯手打造一場關於死亡的對話練習,感動百萬讀者的生命之書
亞馬遜讀者4.8顆星極高好評︱長踞《明鏡週刊》排行榜
◇ 好評推薦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阿潑|文字工作者
袁瓊瓊|作家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簡媜|散文作家
◇ 專文推薦
陳秀丹|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致力於推動善生善終理念
趙可式|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蔡慶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藝術,良好的生命教育必須從小、從幼稚園開始教起,以心靈為導向,重視生命的品質與人性的尊嚴,同時對生命抱者感恩、敬畏的心。……《告別的勇氣》內容充實,引用了許多思想家的經典名言,秀丹很真誠地推薦給您。——陳秀丹|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致力於推動善生善終理念
感謝商周出版翻譯了這本德文書,使我們從德國文化中來學習死亡,除了擴展世界觀之外,更體認到在生死大事上,其實全人類是共通的!……兩位作者一再強調「學習活著道別更勝於生存的藝術」,但我還想再更多些,時時做好「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即放下)」的「四道人生」,才是一種直到最終的自主人生啊!——趙可式|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你為什麼不讓我好好跟爸爸說再見?這成為我終身的遺憾。」一直以為出車禍的父親只是出遠門的女兒,哭著對媽媽說。
「我死了以後,我希望有人能代替自己陪伴媽媽。」罹患絕症的九歲小女孩跟醫護人員說。
「我喜歡你在我身邊織毛線,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性格怪異的獨居老人跟年輕志工說。
我們總對死亡避而不談,但死亡仍然會來,並且讓我們措手不及,難以好好跟最親近的人告別,並對自己的死亡感到恐懼。如果可以早一點談論死亡,也許我們就更能承受生老病死,明白死亡是人生必經的旅程,是世代之間的聯繫,更是人生自主的最後機會。
兩位作者是多年至交,皆致力於臨終關懷的推廣,並從中體認到世人對死亡的避而不談,時常造成自身與親友的遺憾,這促使了他們在二○一六年聯袂寫下《告別的勇氣》,除書寫自身經歷親友離開人世的過程,也探討老人集居住宅、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等議題的重要性,呼籲社會需推動更人道的臨終文化。帶領讀者一步步學習如何開口談論「死亡」這件事,希望能藉此學習如何陪伴在臨終者身邊、學習如何陪伴有親友過世的人,以及學習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
這是一本十分個人的書,引領我們傾聽內在的需求,也是一本充滿社會關懷的書,讓我們學習擁抱有需要的人,甫推出即登上德國各大書籍排行榜,並引發熱烈迴響。
目
錄
目錄
專文推薦
認真活在當下,自在迎接死亡|陳秀丹
學習活著四道,更勝於臨終四道|趙可式
前言
第一章????聊聊道別的藝術|亨尼?舍夫與安奈莉?凱爾答客問
第二章????面對死亡與體驗生命|安奈莉?凱爾
逃難的回憶—遺留下的瞬間
死亡潛伏在每個角落,但生命卻得繼續
人終有一死,但各不相同
有限的生命—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為最後的旅程收拾行囊
我們不是獨行俠—在對話中學習臨終
在皮囊之下變老
道別裡的相遇
臨終者自行譜寫最終的旋律
無人能逃的通則
第三章????被壓抑的臨終|亨尼?舍夫
最初的死亡—祖母的臨終
臨終文化在工業化時代裡的崩壞
母親的死
被壓抑的死亡
絕望的後果—從壓抑到安樂死
關鍵問題:我們想要怎樣的臨終?
不能迴避有限性
談論無可避免的事
臨終陪伴
在陪伴中為自己做些什麼
公益始於我們自己
第四章????道別生命是場人生的挑戰|安奈莉?凱爾
學習臥床
生死書,「死的藝術」與「生的藝術」
永恆的問題
在自己的人生中變老與理解變老的藝術
學習活著道別更勝於生存的藝術
尋找能夠拉近距離的一種語言
談就談,可是要談什麼?什麼才是對的問題?
第五章????「製造」臨終|亨尼?舍夫
具體地幫助臨終者
自主的矛盾
擔心淪為負擔
給醫生與患者的保護區
安寧緩和醫療帶來幫助
逃避不是答案—學習負責
第六章????陪在臨終者身邊|安奈莉?凱爾
一切都需要時間—不同的時間經驗
從臨終裡重新學習,什麼叫做當一個人
當死亡進來,視野隨之打開
對於道別生命的恐懼及後果
「我不要單獨離去」
今日的陪伴者將是明日的臨終者
幫助者的社會網絡如何發揮作用
到了無可避免的終點,重要的是…
作為路標的基本需求
需要創造力
第七章????個人化地處理死亡|亨尼?舍夫
葬禮文化不斷地在變遷
利用個人的道別的機會
葬禮文化的新自由
用生活填滿的儀式
個人化的考量—適合的儀式
匿名安葬
新的儀式促進多樣化
第八章????直到盡頭的自主|安奈莉?凱爾
當至今為止的生命情感崩潰
「我再也撐不下去」
渴望一種直到最終的自主人生
自殺—當一個人親自劃下人生的句點
醫療觀點的彼岸—整體地感知體驗
自主的脆弱性
什麼讓和解的道別變得困難
到了終點,重要的是同理心
第九章????喪慟與克服|亨尼?舍夫
死亡是個人的
喪慟需要時間
反向的關係工作—消除連結
公眾悼念
阿拉瑪?孔德之死
為死去的難民哀悼
忍受有限性
道別性與責任倫理
謝詞
延伸閱讀
序
【編序】
有人說,年輕人談死亡不過是哲學問題;中年人談死亡,是因為照料父母、自身逐漸老化的切身之痛;老年人談死亡,則是因為大限將至,不得不談。
這段話似是而非,說對也不對。古往今來的哲學之所以歷久彌新,在於其攸關生命;生死之謎之所以令人著迷,在於其關係生而為人,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身處的這個世界。本書的兩位作者說的好,「死的藝術」即是「生的藝術」,唯有認識死亡,才知道如何生活。
生死,原是一體兩面、鏡像雙生。唯有看透這個道理,我們才能自在生活、生死無懼。
【專文推薦】認真活在當下,自在迎接死亡|陳秀丹
有生必有死,這是再也自然不過的事了,可悲的是人類因醫療科技的進步、貪婪的心與不正確的生命觀,造就許多被拖延死期的「生命延畢生」,不僅躺著的人痛苦,照顧的家屬也心痛,整個社會國家也受到影響,沒有一方是贏家。
人們害怕死亡,可能是因不知死後的世界會如何,或是因放不下終其一生努力得來的成就,又或是因擔心家人在他(她)死後無法好好過生活。然而,終將到來的死亡,是怎麼躲也躲不過的事,不妨轉念改用一種謙卑、真誠、勇敢、順應的心來面對。
有些家屬因害怕病人失去求生意志而隱瞞病情,結果造成病人死得不明不白,不僅沒機會和至親告別、交待後事,甚至因財產沒分配好,造成遺族對簿公堂,多麼悲慘呀!請真誠告知病情,不要當詐騙集團共同欺騙病人。
行醫超過二十五年的我,親身陪伴父母親與無數病人的死亡;近距離地觀察死亡,也從中獲得不少感動。有人死前很開心,甚至要求我為他錄影,好讓後人見證他快樂地準備離開地球,前往他心目中的聖地;有媳婦開心地向即將死亡的婆婆說:您先去天上打點,以後我們再去和您會合,婆婆也回說好,其他在場的家人也以笑聲附和,多麼祥和的畫面!原來死亡就像人生最大、也是最後的考試,有充分準備的人得心應手,沒準備的人,很可能手忙腳亂;想要優雅地轉身,一定要對死亡議題充分地準備與討論。
一個人的死法在某個層面上其實就是反映出這個人過去是怎麼活的。一位八十多歲的癌末病人,在死前三天用微笑的口吻告訴我,他這輩子很認真地過生活,平日種果樹也學樂器,甚至開班授課,教出許多學樂器的鄉親。他說人生的義務已完成,孩子很孝順、這輩子很圓滿,沒有遺憾了,而他的後事,包括財產也早就交待、分配好了。現在的他在等時間,如果時候到了,他就要和我們「莎喲娜啦」了。這位長者很認真地扮好每一個角色,而這些就成為他快樂往生的重要資糧。
然而並不是每一位即將死亡的人都能像這位長者那樣有智慧、歡喜地去面對死亡。透過生命教育與緩和醫療身心靈的照顧,可以幫助許多生命末期的人和其家人安然度過生命中很特殊的一段時間。誠如本書作者之一安奈莉?凱爾(Annelie Keil)所說:「『生的藝術』也包含了接受命運。」接受命運是一種藝術,藉由哀傷輔導,去接受人生中的不圓滿、去放下這一輩子來不及完成的事物與一切愛、恨、情、仇。
耐性是順應生死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如同另一位作者亨尼?舍夫(Henning Scherf)所言:「『順應』並非代表放棄與聽天由命。而是在自己的要求上簡約、知足,並且試著用自己所剩下的東西與能力去做些好事。」由此可知,順應是一種深層的精神態度,包含了感恩與知足。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藝術,良好的生命教育必須從小、從幼稚園開始教起,以心靈為導向,重視生命的品質與人性的尊嚴,同時對生命抱者感恩、敬畏的心。時常以「我是誰?我為何而活?我要如何活出該活的生命?」來做省思,同時心中常存「世間無常」的心,那麼,在面對死亡時,比較能從容地去面對。
這本由安奈莉?凱爾和亨尼?舍夫所寫的《告別的勇氣:讓我們談談死亡這件事,學著與生命說再見》,內容充實,引用了許多思想家的經典名言,秀丹很真誠地推薦給您。
本文作者為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致力於推動善生善終理念
【專文推薦】學習活著四道,更勝於臨終四道|趙可式
我在美國修習臨終照顧時,有一位人類學教授說:「中華文化是不能談死亡這個議題的!」我問他何以見得?他說他為了做不同文化對死亡觀念的研究,最讓他碰壁的就是華人!有一位台灣移民紐約的末期癌症病人,他想收案訪談做質性研究,誰知病人大發雷霆:「如果我要死了,就死了!沒什麼好說好談的!」病人的家屬也惱怒這位教授,認為絕口不提死亡的話題才能不造成傷害!
這是真的嗎?華人與其他文化真有如此差異嗎?近年來我們有許多翻譯自日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的生死學書籍,也有一些台灣本地的學者及臨床工作者,出版了非常暢銷的相關書籍。若我們真的視死亡為禁忌,這些書一定沒銷路!「生死學」近年來已經成為顯學,「末期臨終照護:end-of-life care」也已成為醫療專業的新興學門。因為沒有人可以逃避這個話題,若沒有準備,不做學習,將來有一天就可能生死兩憾!
感謝商周出版翻譯了這本德文書,使我們借鏡德國文化來學習死亡,除了擴展世界觀之外,更體認到在生死大事上,其實全人類是共通的!如同香港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在墓園門口的招牌上有一副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給每一位來此掃墓的人一記當頭棒喝的震撼教育!這是一座華人的墓園,豈不與本書所強調的主旨完全吻合:「今日我們陪父母老去,明天則會是我們要向自己的人生告別!不要等到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才被迫無奈地說再見!」所以本書絕對適合國人閱讀,並能從中汲取超越文化的人性共同生死智慧。
本書除了談死亡,還觸及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小至幫助每個人自己規劃好老年甚至臨終的生活,大至提供國家政策的參考,如長照2.0及安寧療護的規劃,都是極佳的啟發,特別對醫療人員,可以當作教科書來閱讀。以第二章中「我們不是獨行俠——在對話中學習臨終」一節為例,教導如何開啟死亡的話題,尋找能夠拉近距離的一種語言,到了終點,重要的是同理心。這使我想起那位美國的人類學教授,遭受病人拒絕的原因並非是文化不同,而可能是其溝通技術不佳之故。
在第三章中「絕望的後果——從壓抑到安樂死」一節中,討論了為何病人會要求安樂死的絕望之感。自一九八?年代起,橫掃歐洲的「臨終關懷運動」是種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對臨終的社會運動,同樣也在德國萌芽。這項運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在德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台灣的發展雖慢了數十年,也漸漸受到社會的重視,安寧緩和醫療既能具體地幫助臨終者,更幫助了傷慟家屬。
本書第四章點出了「永恆之謎」,許多文化都不把死亡視為一個人的存在的絕對終點,認為意識會以某種形式超越生理的終結點繼續存在,大略涉及了埃及的、伊斯蘭教的、佛教的生死書,以及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學說和經典。
德國最有名的同居老人與德國安寧療護學程的創辦人,聯手和我們談談死亡這件事,死亡不是禁忌的話題,是人生必經的最後一哩路。兩位作者一再強調「學習活著道別更勝於生存的藝術」。但我還想再更多些,若是到了臨終時再做「四道: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即放下)」,只怕到時沒有機會,還是時時做好「四道人生」,那才是一種直到最終的自主人生啊!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 名譽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