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原爆詩集

原爆詩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39978
?三吉
銀色快手
逗點文創結社
2017年12月1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439978
  • 叢書系列:言寺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0.5 x 14.5 cm / 普通級
    言寺


  • 文學小說 > > 外國詩

















      FLASH!

      整個廣島市

      都燒起來了

      在強烈的鎂光中

      像皮影戲一樣崩壞了




      被爆詩人?三吉

      經典反戰詩集首度在華文世界出版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被投下原子彈。當時,?三吉與其他市民一同成為「被爆者」,相較於日後遭受原爆症摧殘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能當下死去反而是種解脫。身心受創的?三吉寫下〈序詩〉,作為《原爆詩集》的起點。



      「把爸爸還給我

      把媽媽還給我

      把老人還給我

      把小孩還給我

      把生命還給我

      把和我彼此牽絆 緊緊相繫的生命還給我

      把人類的、只要人類存在於世 就不該破壞的和平

      把和平還給我!」──〈序詩〉



      活著,並非易事,建立在和平之上的尊嚴與生命,更不該被輕易剝奪。?三吉以樸實筆法,重建了原爆當日在人間開展的煉獄一景。儘管充滿控訴之情,卻也讓讀者看見了,一個人不願就此屈服於命運,誓言提醒眾人銘記戰爭所帶來的煉獄景況,以免重蹈覆轍的決心與堅毅。



      他控訴──

      「啊已經夠了

      已經夠了吧

      為什麼我的小孩

      非遇到這種慘事不可」



      他詰問──

      為什麼非得遭遇這種事不可

      為什麼非得遭遇這種事不可

      為什麼

      為了什麼



      他呼籲──

      「要努力不要再讓世人

      遭遇第二次這樣的慘事」



    本書特點



      ▲ 經典反戰詩集,首度在華文世界出版。

      ▲ 臺大歷史系博士翁稷安專文導讀。

      ▲ 詩人沈眠專文賞析。

      ▲ 文庫本尺寸、全書色紙印刷,「PUR冷膠廣開本」裝訂,精美輕巧,方便翻閱。


     





    序詩:把和平還給我

    八月六日





    盲目

    在臨時繃帶所



    倉庫的紀錄

    年邁的母親

    烈焰季節

    幼童

    墓標



    朋友

    河邊風景

    早晨

    微笑

    一九五○年八月六日

    夜晚

    巷弄

    致某位婦人

    景觀

    呼喚

    那一天何時到來

    希求:觀「原爆圖」有感



    導讀:現實惡臭土壤中所綻放的「非現實」花朵◎翁稷安

    賞析:我居住在爆炸裡◎沈眠





    導讀



    現實惡臭土壤中所綻放的「非現實」花朵──導讀《原爆詩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翁稷安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日本時間上午八時十五分,一枚代號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從三萬多英尺的高空投向廣島,巨大的能量瞬間摧毀整座城市。三天後,另一枚名為胖子(Fat Man)的原子彈在長崎引爆,將另一座城市也變成煉獄。六天後的八月十五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於史冊上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布結束。但戰火從未真正止息,這一前一後於日本列島上怒放的兩朵蕈狀雲,看似替戰爭畫上生硬的句點,但只是暫時遮掩衝突,美蘇兩大強權以另一種形式開啟了新的對立,原爆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時代在這樣充滿張力的轉折中被徹底改變,世界再也無法回到那枚原子彈爆炸前的模樣。



      原爆為何發生?從二次大戰交戰的角度,當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投降後,如何處理亞洲戰場的最後敵人日本,成為同盟國最大的挑戰。現存的各種資料都顯示,對日本投擲剛研發成功、擁有巨大殺傷力的原子彈,一直是美國高層的既定戰略,即便日本各方面看來都已是強弩之末,但硫磺島日軍頑強的抵抗,讓美軍對於登陸日本本土作戰的代價和可行性,進行重新的估算,原子彈便成為近身肉搏之外,能令日方快速屈服、瓦解的解決之道。倘若將主導亞洲的另一強權──蘇聯──一併考慮,情況更形複雜。蘇聯和日本於一九四一年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以隔岸觀虎鬥的姿態,折衝遊走於美日之間,找尋最有利的位置,美蘇雙方表面上雖為盟友,但彼此皆已認清對方是未來最強勁的敵手。原子彈除了能打擊日本,也避免讓蘇聯坐收漁翁之利,並使美方在下一階段的對抗中,取得先機。廣島和長崎的原爆,在錯綜複雜的算計背後,思索的不單是戰爭的結束,而是如何為下一場戰爭進行預備,原子彈巨大的破壞力,本質上並未帶來和平,僅提供了短暫的休止符。



      關鍵或許在於,原爆的根本構成和性格,是人類凶殘的極致結晶,從兩次世界大戰開始,戰爭的殺戮逐漸升溫,戰爭的樣態與形貌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快速升級,一波又一波積累的殘暴,在範圍和程度上,將戰場的廝殺推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在全面動員的對抗中,快速而徹底地摧毀對方成為作戰的主軸,挑戰著各種法律或道德的規範。到了二次大戰末期,交戰的雙方都已經遊走在合法、非法交界的灰色地帶,道德的框架逐漸瓦解,原子彈及其後輻射線無差別、持久的殺戮,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整個發展的最高潮。



      原爆開啟了以人性醜惡所構築而成的地獄之門,改變了人類的文明,說明了從此以後,人類可以為了虛妄的爭奪,不惜摧毀世界,宣示我們將會是自身文明與物種的最終死神。



      原子彈所綻發的巨大能量,以不同的方式吸引著人們,雖然代價可能是全體的滅絕,人們還是無法放下。核能武器在日本的展演,證實了它是當今最有效的武器,就算不發射,單純擁有這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手,也能擠入強權之林,具有主宰世界的權力。在這樣邪惡的誘惑下,冷戰的對立邏輯於焉成立,核能武器持續演化,一朵又一朵的蕈狀雲,以試爆的形式在地球上人煙罕至的角落反覆升起,在核武的庇蔭下,各國大舉投入軍備競賽,軍事工業積極發展,成為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在卸任演說中所警告的,操弄世界秩序的「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也許冷戰對峙在一定程度上已告消散,但其幽靈仍遊蕩於人間,核武依舊是列強不肯放手、彼此叫囂恫嚇的手段,推本溯源,仍是原爆衝擊的餘波殘留,左右著我們所處的世界。



      原子彈所揭示的新能量,也以另一種看似溫和的方式誘惑著人們,原子彈的研發成功,宣告著原子能時代的來臨,無限制的能量生成,帶領著人們突破發展的極限,走入了文明的下一階段。一九五三年底,當艾森豪在聯合國大會演說「原子能的和平用途」(Atoms for Peace)之後,一座又一座的核電廠興建完成,至一九七○年代達到了最高峰。人們似乎能成功駕馭這頭龐然巨獸,讓核能不再是摧毀萬物的死神,而是孕育萬物生長的豐饒女神。不可諱言,核能是推動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經濟繁盛不可或缺的功臣,但真的萬無一失嗎?一九七九年發生的美國賓州三哩島事故、一九八六年蘇聯的車諾比核電廠,以及令人記憶猶新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說明了人類控制這股能量的極限與風險。以譬喻形容,核武的發展,如果是立即致命的毒藥,那麼核能則是包裝精美的毒品;對前者,發生在日本的原爆是直接的預演;對後者,那廣島和長崎的廢墟則是一則隱誨的預言。



      要能真正從原爆的陰影中走出,需要的是人們不斷地自省與反思,了解到在那強大不可撼動的力量前,人類如何渺小,保持著警醒和謙卑,不要被人心底層的黑暗所蠱惑,並接受人作為自然界一分子的責任和限度。



      要能保有這樣高度的自覺,光依靠理性的分析和說理是不夠的,出於情感層次的感同身受(empathy)或許更能發揮持久而深遠的力量,特別是那些源自於親歷者的倖存記憶。類似的作品不少,原爆文學成為日本文學中獨有的文類,?三吉的《原爆詩集》絕對是其中的代表,作為原爆倖存者,他以詩的精鍊文字記錄了原爆後的煉獄,看似淺白的詩句,字字沉重,也字字令人心痛。在為末日留下見證的同時,那些不忍卒讀的字句背後,潛藏著更深沉的批判,以鮮血和生命指控著那掀起戰火的欲望和殘暴,希望能以這些?牲者,喚起世人的反省,讓地獄不再於人間重演。



      從前面的歷史回顧,離?的期盼似乎還很遙遠,即便在理應最有所感的日本,極端的右翼分子三不五時仍挑戰著對和平的期待,位於廣島刻有「安???眠??下?? 過?? 繰返??????」(請安息吧,戰爭錯誤不再重演!)的原爆死沒者慰靈碑竟曾遭人破壞。原爆終究只是戰爭表面的休止,背後的各種算計和對峙,無法讓反省有生根立足的空間。不單只是戰爭責任歸屬的問題,而是原爆所代表和衍生而成,那「不惜一切」的思維方式,唯有將問題拉到這樣普遍層次的高度,才能解決歷史留下的殘局,以及抗拒原子能所帶來的各種誘惑。這樣的期盼或許不切實際,如同?對和平的祈求一樣,人性醜惡的一面,必然會在這世界反覆上演。但如同村上春樹在福島核電廠事故後的演講中所提及,這世上需要「非現實的夢想家」式的堅持,才能在精神或物質層面上,帶來改變的契機。



      原爆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現實」的一頁,那麼在這本詩集裡,寫下的則是現實惡臭土壤中所綻放的「非現實」花朵,是直訴於人性美好面的夢想和渴求,要實現可能有困難,但唯有不向現實屈服、妥協,我們才機會迎來明日的光明。也唯有秉持著這份警醒,在這軍頭和極端者又開始逐漸橫行的今日,?所描繪的過去,才不會是你我的未來。



    賞析



    我居住在爆炸裡──賞析《原爆詩集》

    詩人 沈眠




      荷塔.慕勒(Herta Muller)《風中綠李》的第一頁是這麼寫的:「若我們沉默不語,我們的心裡會覺得不舒服,愛德嘉說,若我們說話,我們會變得可笑。……我們用口裡的話語就像用草叢裡的雙腳一樣會蹂躪許多東西。但是用沉默亦如是。……我至今仍無法想像一座墳墓的樣子。只能想像一條皮帶、一扇窗戶、一顆肉瘤和一根繩子。每一個死亡對我而言都像一只袋子。」



      苦難。災害。形形色色的,巨大的暴力與傷害。人生被莫名帶進重大創傷乃至致命的場所。一切無可救贖地壞滅焚燬了。回憶死亡,回憶末日現場,於是人心就是蹂躪,蹂躪自身,也被那些消逝了但永遠存在的事物繼續折磨損耗。每一只死亡的袋子都無法輕易被釋放。而那麼多人將走過煉獄的見識用各種方法記錄下來。有些充滿力量與細節,教人難忍(如慕勒的小說),但有更多只是裝腔作勢故弄玄虛,看起來就像可疑的模擬。而真實的哀傷在哪裡呢?



      我總有一種奇怪的焦慮,特別是在島國詩人們接踵接力也似的(實在是太多的死太多的悲慘時時刻刻在發生了)寫著一首首大聲疾呼但往往面目模糊流於情緒的哀詩悼歌之際──除了少數如零雨、隱匿或香港的曹疏影般深情真誠的詩人寫的以外──我經常是懷疑的,那些苦惱悲痛是真切如此的嗎?總感覺他們的所思所感是表面平面的,是即時的當時的宣洩,而缺乏深沉的情感、痛厲的反省。當下急於說出口的,能有足夠的可信度?



      讀見?三吉《原爆詩集》,我也就更明白了:沒有真的與己身密切相干、想像中的痛苦,跟身歷其境的痛苦畢竟是有差距。對就在現場見證原子彈落在廣島的?三吉來說,所有的痛苦都跟想像無關,那是活生生的死亡,那是血淋淋的斷肢殘骸的焦黑的屎尿失禁的歪斜的生命景觀,沒有一點虛假,沒有一點添料偽作的必要。親人的死,少女的死,大量隨處可見的屍體。細節,細節,更多讓人直墮地獄的細節。尤其是寫著乾涸的屎沾黏在少女屍體裸露的屁股、青脹的肚腹、想要喝水的微弱呢喃……



      ?三吉就在那兒,他沒有在別的地方,他在廣島目擊毀滅是如何到來。所以有〈死〉:「四散火花交織的黑暗間�金色的孩子的眼瞳�燃燒的身體�灼熱的咽喉�喀的一聲被折斷的�手臂�往內塌陷的�肩膀�啊 已經�無法再前進�獨自黑暗的深淵」、〈炎〉:「1945、Aug、6�正午的半夜�人類對神所施加的�真實的火刑�這一夜�廣島的火光�映照在人類的寢床上�歷史終究�等待著伏擊�所有像神的東西」、〈烈焰季節〉:「我們�廣島族的視網膜裡�不會消失的�那個早上�降落傘�輕飄飄地�在雲後�嬉戲」……



      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有一首〈J#657〉寫到「我居住在可能裡──」,這個可能就像屋宇,當然是優美的那一種。我想呢,對?三吉而言,會更像是我居住在爆炸裡,而爆炸也是屋宇,是一充滿囚禁、充滿幾十萬亡靈受困的大廈,極其醜陋血腥恐怖,是的,一棟巨大墓碑似的高樓。?三吉或者終其一生都定立於爆炸裡,無從逃遁。那樣的夢魘成真,那樣的焚毀之日,那樣的不可逆轉。爆炸恐怕不只是外在的世界的核爆,更是內在(記憶)的原爆重播。那一天,那個時刻,反覆地被迫折返到永不變動的滅絕現場。



      喬賽.薩拉馬戈(Jose Saramago)的《盲目》寫:「……當全世界的人都瞎了而我還看得見是什麼感覺,我不是女王,我不是,我只是個生來就要目睹這些恐怖事件的人,你們只能感覺這些恐怖,我不但能感覺,還能看見……」



      ?三吉寫《原爆詩集》,不為自己的詩歌成就,不為證明全世界都瞎了,他不過是一個目睹恐怖事件的人,而不得不寫,不得不對抗假裝或湮滅核爆傷壞的人。他拒絕遺忘、同化。面對政治的壓迫,他寧可留在這一邊。充滿死者、傷者與悲痛親屬的這一邊。他持續居住在毀滅裡,企圖透過詩歌,留住原來的真實。殘暴凶惡的現實,好讓後來的人思索並且維持警惕。



      好萊塢英雄電影動不動就愛拍各種爆炸,以及恐怖大王一樣的炸彈危機如何被解除,通常最後都是引爆到海底或天上,對此我常常有種說不上來的疑惑──所以核彈就只是一次華麗的爆炸?那些放射性物質與輻射會自動消失?它們不會對環境、生物和人體產生任何影響或後遺症?核爆在文學領域也有不少人一再提及,藉之轉化為強烈的意象操作,彷彿它只是一次最大的但也最簡單的爆炸,罔顧它全然是無分別的大屠殺。它很接近非常單純的邪惡。單純到了讓人不再願意想像其中醞釀著無數死滅的事實,只被碩大華亂的假象迷惑。



      閱讀《原爆詩集》的確使人從今往後再也無法輕率地使用核爆這個詞語與意象。它所承載的死前生活令我無所適從。也許,沉默與話語(包含書寫)確實都是蹂躪的工具,當你漫不經心,當你任由無聲靜默吞食掉始終無解的全面壞毀,當你不夠謹慎地對待某些語詞後面的龐大傷害史,人很容易不知不覺中進入殘酷的位置,變得可鄙可恥。



      ?三吉的〈序詩〉直寫:「把生命還給我�把和我彼此牽絆 緊緊相繫的生命還給我�把人類的、只要人類存在於世 就不該破壞的和平�把和平還給我!」還有〈希求:觀「原爆圖」有感〉:「而橫跨在火焰的對面一直凝視著我的�確實是我自身之眼!」以及,最教我動容的〈景觀〉:「我們一直住在火焰的景觀裡�這個火焰不會消失�這個火焰不會停止�於是我們沒有人能說 火焰已然遠去」,他素樸的語言,直視城市的死絕,深情不忍的回望,皆是作為一個人、一名倖存者最為深刻的感覺與面對,並依然試圖擁抱堅定而明亮的意念。



      而無疑的,《原爆詩集》是一本必須保持神知鬼覺、高度注意的詩集,關於和平與戰爭、救贖和災劫、守護及毀滅,而一切都必須先從不能遺忘開始,如?三吉在〈八月六日〉所寫:「你如何能忘掉!」



      是啊,人怎麼能輕快輕忽地忘掉那樣龐然無可挽救的歷史性錯誤呢!



    跋/後記



      我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的早上,從距離原子彈投下地點三千公尺多的自家前往市中心時遇到爆炸,先是因為玻璃破裂而受傷,接著又歷經了數個月的原爆症,好不容易才茍延殘喘下來,但那時在廣島市中心約半徑兩千公尺以內的人,有些在屋內遭遇爆炸後立即死亡,有些被活埋,有些被燒死,整個街道被破壞殆盡,到處都是燒焦的死屍,即便是燒傷後得以逃離,大多也在一個禮拜後不幸往生。至於住在附近的人,也都因為燒傷或原爆症而在幾個月後離開人世。住更遠一點的有人僥倖生還,但市區周圍村鎮的各家中,有些家人在政府規定下,和街坊鄰居一起去幫忙疏散,結果連屍骨都找不到。事件發生前幾天,美軍進行空襲時,據說從空中拋擲的宣傳單,上頭寫著八月五日晚間要把廣島燒毀的訊息。因為這項傳言,政府對國中生、女校低年級生發出疏散動員令,結果讓這件慘事變得更加悲痛。



      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廣島有三十萬左右的人,因為一顆原子彈而遇害。不只如此,在長崎也有十餘萬人受害。然而,這僅僅是概括性的事實;這起事件的影響層面愈來愈大,無論是誰直面此事,都會痛哭到無法自拔,陷入自己的情緒裡,卻無法全面性地感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時的我即使身陷在那個漩渦中,也無法體會這件慘事完整的全貌,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也只能憑著回憶去想這整件事的經過。



      只是,回憶的過程夾雜著歎息與放棄的色彩,每日浮動的生活、倖存者的肩上所背負的重擔不斷地加入新的血淚、不斷淌血的性質,還有原爆極度殘酷的經驗及其所引發的恐怖,這些完全改變了人們對於戰爭的既定印象,所帶來的不安與洞察、乾涸的淚、凝血、凹凸不平地在肌膚的裡層那樣特殊的深處存在著。



      今年即將屆滿原爆受難者的八周年忌日。廣島大部分的家庭因為無法在同一天找到佛寺進行超渡亡靈的法事,所以可能提早或延後一些時日進行法事,但不約而同都會在近期舉行,而參與儀式的人們,封閉在內心深處鬱積已久的痛,又有誰能理解呢?那一定是無法述說的語言、無法流出的淚水,轉而埋在內心深處吧!不管是否意識到這點,歷史將以一個新的局面展開,這代表著人類會在善意的基礎上,將理性急遽地擴張,並且漸漸地加入更深廣、更強大的力量。



      在我整理這些稿件的同時,作為一個用詩描述這起事件的人,這六年間的荒疏怠慢,還有這本詩集的貧瘠,讓我對於傳達整起事件的真實感,將事實的真相打入每個人的心中,使得它對於歷史進程中的所有個人、民族、祖國、乃是人類,不光是從過去到未來的單純記憶而已,而是變得更有意義更具有重量,在這方面,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對此不禁深感慚愧。



      然而,這是我的,不,是從廣島的我們到全世界的人,每個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靜地眨著上天所賦予的明亮雙眼,是身為人類基於對自己或他人的關懷,而從溫柔的手中得到的贈禮;既然如此,我們一定可以誠心接受。



      我想要在此重申一點,我只是作希求和平的詩而已,只是在人類不得不被剝奪基本自由的時代下,選擇了背道而馳。我這樣的文學活動,已經造成我個人在生存上毫無立足之地,有形無形的壓迫與日俱增,而且愈來愈嚴重。這表示日本的政治現狀是如何地無視於人民的意志,而不斷地妄想著重蹈戰爭的覆轍最有力的證明。



      我想說的是,對我進行這樣壓迫的人,完全是在進行與人類敵對的行動,他們的罪行無可饒恕。



      這本詩集是給所有我愛的人的一份禮物,同時也是給大家警惕與反省的一本書。



      一九五二年五月十日




    其 他 著 作
    1. 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