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芬蘭教育奇蹟

芬蘭教育奇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13461
Hannele Niemi
陳佩英,林子斌
學富文化
2017年11月01日
177.00  元
HK$ 168.15  






ISBN:9789865713461
  • 規格:平裝 / 37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芬蘭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測驗的成功表現與芬蘭教育系統的特性皆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芬蘭教育政策與社會氛圍的特殊性也持續受到討論。本書對於這些問題提出解釋、答案與反思。超過三十位專家作者為本書帶來他們獨特的、以研究為基礎的觀點。

    ?? ?

      本書的第二版引介新的基礎教育國定課程,該課程引導校本課程的發展。此次改革的核心願景在於學生的學習參與與學校作為學習社群。作者們也對於2012年PISA的結果進行反思。本書提供一個如何運用PISA資訊來進行國家改進參考的示例。在芬蘭所有的評量都是品質強化導向而且包含PISA的評量。

    ?? ?

      本書勾勒不同科目的教與學是如何在芬蘭學校裡被落實,以及描述主要的特色、教學方法、教材與相關議題之研究。

    ?? ?

      本書對國際上對芬蘭學校的教與學感興趣之研究人員、教師、學生、記者與政策制訂者提供重要的洞察與反思。本書展現芬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系統性的與持續性努力的成果。

    ?? ?

      芬蘭教育主要的特色如下:

      •著重公平政策。

      •教師作為自主的與具反思力的學術專家。

      •有彈性的教育架構與地方課程發展的責任。

      •為改善實踐而非為分級為目的的評量。

      •無須全國測驗、無須視導。

      •以研究證據為基礎的師資培育。

      •教師對學科知識與教學法有高度的素養。

      •對於教育與教師的信任。

    ?


     





    序言:教學專業的未來展望? v

    英文版第二版序? ix



    第一部分? 前言:現今的芬蘭教育? 1

    1國際比較下的芬蘭學校? 3

    2促成芬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關社會因子? 27

    3芬蘭教師肩負多重事務─在廣闊的教學自由與責任間取得平衡? 51

    4學校教學的核心:芬蘭教師如何看待其教學之教育目的性? 73



    第二部分? 基礎篇:不同階段的教育制度設計? 89

    5追求教育公平與卓越:芬蘭基礎教育的評鑑與評量? 91

    6芬蘭國家核心課程架構與發展? 107

    7研究取向的教師工作? 117



    第三部分? 教學與學習:學術科目? 137

    8提升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思考? 139

    9芬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的科學? 159

    10語言與文學教育:對母語及文學的原則與省思? 183

    11語言教育─邁向橫向遷移的跨文化語言能力? 199

    12芬蘭教育中的宗教教育? 229

    13芬蘭學校與師資培育中的歷史、社會科與地理教育? 245

    14藝術教育:表達及溝通的工具? 271



    第四部分? 反思:未來前景與投資? 291

    15芬蘭學校系統中的戲劇教育:過去、現在、與未來? 293

    16學校日常生活中的資訊通信科技(ICT)? 309

    17公共機構成為學習環境的一環? 325

    18芬蘭LUMA中心:將科學的樂趣帶給每一個人─結合科學、數學與科技? 343



    結語:面對未來該如何準備?? 355

    本書作者介紹? 365

    ?





    序言



    教學專業的未來展望




      芬蘭的社會福利奠基於知識和能力之上。若要確保並協助人民建構充足的知識基礎與能力,必須讓人人都享有接受平等優質教育的機會。無論學生的出身背景或地方民情為何,所有學生皆有接受良好教育與輔導諮詢的權利。完成綜合教育後繼續進修深造與取得就業的能力,不應該因為中小學教育品質不良而遭受危及。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教育資格與足夠的能力。

    ?? ?

      教師資格取決於四個次領域的表現: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學習與教學專業知能、社交與道德能力,以及學校工作實務所涉及的各種多元技能。這些領域並非各不相干,而是在不同層面上環環相扣。支持各領域的整合正是師資培育教育的主要挑戰,同時亦有賴基礎師資培育與在職教育之間的銜接。



      教師必須成為個人專業領域的多元專家。不僅在教育與學校教育各方面具備寬闊的視野,同時兼具學科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能夠隨時提出長期教育計畫,且不會因為發展計畫個別環節而絆住手邊的工作。

      為發展出完善的課程,教師必須掌握與教育及學校教育相關的全盤知識。此外,亦必須認識各種專精於創造與發展內容知識的專家和領域。時至今日,學校教育目的似乎成為眾人爭論的焦點,各界從不同角度探討學校的實質功能。學校主要功能在於傳遞傳統知識和技能,同時引導學生在新的知識環境下發揮創意。然而,對於學校應該具備何種實質教學內容與方法,社會上充斥各種分歧對立的意見。學校應如同社群一般,對其專業工作設立目標,發展出有效的工作方式,並創造可以評估工作成效的工具或程序,而非跟隨時下流行的教育趨勢,或遵循大聲疾呼的各種要求。學校應與社會上的夥伴展開對話與討論,才能真正實踐改革。未來,教學專業與教師需要準備好隨時投入有關學校社會角色的論辯當中(Niemi, 2005; Valijarvi, 2006)。

    ?? ?

      隨著學習知識的傳統概念開始拓展,教育機構與教師也正面臨新的挑戰,不但要傳授知識與技能,還必須指導學生學習與管理其學習方法。個人必須不斷學習並接受教育,才能因應生涯計畫的變動。教師身為與知識為伍的專家,必須以身作則,投入終身學習。教學工作的核心重點在於教學與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能。未來教師必須要能彈性運用專業知能,面對教育機構各種不同工作階段,並處理不同年齡與地區間的學習問題。同時必須隨機應變運用個人教學與學習知識,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此外,社會網絡也是教學工作的一大重點。教師的主要職責之一便是讓學生在適應新學習環境的同時亦能均衡發展(Niemi, 2005; Valijarvi, 2006)。

    ?? ?

      教師工作包含傳遞重要的社會與文化價值觀。民主、身為人的價值、積極公民權以及人類福祉皆是重要的社會理念,理當納入學校生活的核心議題當中。如果學校教育的宗旨是為了要培養兼具開放思考與合作能力的學生,那麼我們必須要探討能夠達成此一目標的教育或學校環境。學生不該受限於學校教育的僵化模式當中,而是要發展出更高的涵養與學識能力。由於現代人面對不同以往的經濟福祉與社會問題,因此教學工作所涉及的道德與社會影響也愈形重要。學校無法單獨解決社會網絡崩解後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因而社會期盼教師能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此外,為了要能妥善解決學生問題,更彰顯出學校與家長之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意義。

    ?? ?

      與世界各國相比,芬蘭教師可說是適得其所、各司其職。在學校課程規劃方面,芬蘭自1980年代起便採用地方分權(decentralized)的教育政策,下放給地方政府決定學校課程的權利,因此教師也相對需要具備更多實務教學的智慧與領導知識。無論是學校生活、學生權利與義務,或是學校財務運作管理,這些問題皆是教師專業知能中的重要課題。因此,對於芬蘭實習教師而言,早在師資培育課程當中,尤其是實習階段,便已十分熟悉上述議題(Valijarvi, 2006)。

    ?? ?

      過去評量顯示,芬蘭師資培育系統可提供實習教師充足的學科內容知識以及多元的教學與學習技能,例如,在師資培育課程當中,實習階段極為重要,可以讓實習教師學習到實際教學工作應具備的能力。對於芬蘭教育而言,未來主要挑戰在於如何在師資培育課程當中凸顯不同社會面向與議題的重要性。另外,由於在教學當中,探討道德與社會問題已成為教師不可或缺的專業能力,因此師資培育的教學與實習過程必須觸及此一重要議題。

    ?? ?

      綜觀全球,雖然芬蘭正面臨上述問題,但其師資培育水準仍優於許多國家。由於年輕人對師資培育課程十分感興趣,因此芬蘭大學得以從眾多申請人當中篩選出優秀的培育人選,每年申請人數皆遠遠超過大學實際招收的名額。因此,對於芬蘭教育而言,如何延續年輕人對師資培育與教職工作的興趣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
    Armi Mikkola

    芬蘭教育文化部教育顧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