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再見海南島:臺籍日本兵張子涇太平洋終戰回憶錄

再見海南島:臺籍日本兵張子涇太平洋終戰回憶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630055
張子涇
天江喜久,林子淳,謝明諭
遠足文化
2017年12月20日
100.00  元
HK$ 90  






ISBN:9789578630055
  • 叢書系列:見聞.影像visits & images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見聞.影像visits & images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難得一見的海南島二戰回憶



      海南島的大小與臺灣相當,如同八田與一所說的,「就像漂浮在水上的馬鈴薯」。這座位於中國最南端的島嶼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是熱門的觀光勝地。然而,在這個現代化的形象背後,海南島在二戰日本統治下的歷史卻鮮為人知。日本帝國很早就注意到海南島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於是在1939年2月10日攻占海南島,成為「南進基地」。日軍在攻占海南島的過程中,中國駐軍無力抵抗,退守至山區。此後日本人將統治臺灣的經驗(如農林產業、調查事業、熱帶醫學、警察行政和宣撫教育等)移植到海南島,依據南進政策,引進臺灣拓殖株式會社以及三井、三菱等民間商社的力量,與軍方共同開發、經營海南島。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為止,日本統治海南島長達六年。



      在1930年以後,日本進入對外擴張與軍人強勢的時期。到了1930年代後半,臺灣也逐漸被捲入戰爭。本書的主角和作者張子涇,便是在1941年以佐世保第八特別陸戰隊的海軍通譯(翻譯官)身分派往海南島,在當地待了五年,並在戰爭結束近一年後才回到臺灣。通譯是日軍和當地人之間的橋梁,平時負責宣導和維持治安、物資調度配給、以及建築和道路工程等相關工作,甚至還要充當日語教師。由於任務相當多樣,通譯可說是多才多藝又繁忙的職位。此外,翻譯官在作戰時也必須為日軍指引道路,他們往往要比前鋒部隊更瀕臨火線,因此有不少翻譯官殉職。



      終戰日(1945年8月15日)是本書張子涇故事的開端。當時,他和1300名的臺灣士兵在海南島東邊的嘉積市,被中國軍解除武裝,收容在市區的集中營。三個月後,他們還被要求徒步搬遷到200公里外的瓊山市集中營。戰後過了將近一年,張子涇和臺灣戰友遲遲未能等到返鄉船,備感焦急之下,更堅定了自力返鄉的決心。張子涇與250名的戰友集資找到船隻後,冒著生命危險歷經333天,終於回到了臺灣。返臺的航行過程中,遭遇海盜襲擊、颱風侵襲,本書也記錄了這段冒險歷程,曲折離奇不亞於小說。



      同樣經歷過二戰的太宰信明為本書畫了上百張插畫,希望藉此將他們的戰爭經驗及身為臺籍日本兵的痛苦經驗傳達給「戰後世代」。像張子涇一樣在戰後遭日本拋棄的臺籍日本兵和看護士不在少數。他們在戰後喪失了日本國籍,不但無法獲得日本政府的補償,而且受到不聞不問的對待,實在令人同情。



    本書特色



      難得一見的海南島二戰記事,文情並茂的文字搭配多張插畫和照片。



    名人推薦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文推薦



      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莊佳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系副教授)

      莊萬壽(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名譽講座教授)

      黃智慧(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助理)



      (依姓氏筆劃)

    ?


     





    推薦序



    懷念曾隱藏半生經歷的老兵




      去年,長榮大學天江喜久教授寄來電子信,問我1989年替張子涇先生翻譯、連載於《自立早報》的〈海南遺恨:台籍原日本兵回憶錄〉的經過,以及詢問當時副刊主編是何人。我突然有年代久遠、得努力回去撿拾腦中片段印象,以及進一步要面臨「再現」國族記憶的感覺。研究歷史者,好像也快成為被研究對象了。天江教授也問我,是否願意為他替張先生新譯及其日本友人所繪插畫之新編書,寫些推薦文字。追思故人,義不容辭,加上我與天江教授有一見如故之緣,又看他為此書寫下精彩導讀和後記,當然樂意之至。



      我與故人張子涇先生何時結識,為何結識?已是三十年前以上的往事,一時之間也很難想清楚。也許在政局變動表面化的當年,我依然仿徨於學界與鄉野間,某日在臺中寶覺寺瞧見有日本式的法會,不知不覺中留步佇立觀察。張先生見狀,便好奇與我聊起來。我因此與張先生結下忘年交,除了知道當時擔任軍中通譯的他,是清代臺灣著名通事張達京的後代外,也得以近距離聆聽與感受他們臺灣原日本兵或軍夫的歷史經驗。聽他們口中對1945年終戰,不知是有意或無意,用日語同音之「光[??]復[??]」、「降[??]伏[??]」,以及臺語稍走音的「光[kong]復[hok]」、「降[kang]伏[hok]」,卻是意義截然不同的語詞來形容。很諷刺,我不知他們說的是戰勝,還是戰敗?他們與「轉進」臺灣島上的國民黨軍榮民,一樣是退伍老兵,卻有兩樣情。臺灣人日本兵或軍夫軍屬,因政權轉變,曾被迫隱藏半生經歷。



      我也從張先生那裡聽到同樣的歌曲,在不同時代卻有表達不同抗議的歌詞。例如戰前日本歌〈牡丹?曲〉,「???牡丹?? ????染??」,戰後被添上臺語的〈生活苦〉,「風雲變色風颱雨,煩惱尪婿海南島」,抗議戰後初期當政者忽視滯留海南島的臺灣人征夫。到了我的時代,這首歌被唱成:「緣投囝仔你幾歲,不知娶某抑是未?」好像是酒場之歌。我發現有些臺灣歡場流行歌,原來也隱藏著不好啟齒的往事。



      結識日本時代當「皇民」軍屬的張先生,其實不僅讓我沈痛地正視我前面一代敵我兩軍被迫共存島上的裡面歷史。我也開始注意臺灣長期歷史中的戰爭記憶,總會問:以前有無類似海南島的征戰未歸人?後來讀文獻,我知道是有的。明鄭時代來臺的士兵,在大清中國佔據臺灣後,理論上是遣送回國安插,但仍有一部分人脫隊居留臺灣,甚至成為清初反抗新中國的「長髮賊」。鄭經時代與大清國時代,臺灣人(包括原住民)都曾被徵調前往中國戰場參戰。日本時代及國共內戰時代,臺灣人一樣被派去中國作戰,特別是戰後初期被國民黨調去中國打共匪的臺灣兵,在解嚴之後回來,在當時,也成為重要的歷史議題。



      因此,1989年當張先生跟我提起他已用日文寫了從軍回憶錄,也請人翻譯成中文,要我幫忙校對與潤色,我毫不遲疑就接受這個工作。但看到原譯稿時,發現譯文不是很暢順,改起來要花費我更多的時間。與張先生商議結果,由我根據原文,稍加改寫成適合一般人閱讀的文體。當時,《自立早報》副刊主編是我高中同學劉克襄先生,在他熱心支持下,於副刊上連載數次。原日本兵的回憶,公開在報紙上連載,當時也算是異數了。我原本建議張先生繼續用日語寫,我再翻譯。後來,我也忘記究竟是啥原因而沒完成。我又於1991年出國唸書,之後家中出了點事,遂與張先生失去音訊,甚至不知他已往生。



      未料事隔二十幾年,天江教授重新編輯此書,我內心當然感慨萬千。如今時代氣氛已經轉變,政治百無禁忌,所以天江教授可以持平與客觀地在導言和後記中提出,張先生寫回憶錄時,有些可能是記憶失誤,有些也可能是時代難言之處。天江教授的文章,因而是回憶錄的重要組成,讀者最好能配合著閱讀。如此而獲得的歷史圖像,才會比較完整。例如,天江教授懷疑張先生從海南買的船隻,應該是臺灣報導的中國式帆船。以我研究經驗來看,他的判斷沒錯。



      回憶錄中說:帆船船身長二十公尺、寬為八公尺,這是很標準的中大型中國帆船。回憶錄又說:船艙只有一層,有150人「坐進」船艙,船艙要加蓋封閉,其餘一百人則坐在甲板上。這樣的敘述,完全符合臺灣三、四百年傳統海船載客的實況,所以當年的新聞報導說是中國式縱帆兩桅木船,無誤;張先生的回憶,以及本書插圖所畫的多桅橫帆西式帆船,是失誤。回憶錄說他們在臺中大安港泊岸,也讓我想到有清一代,常有廣東船開到臺灣中部沿岸。歷史,總是有一點軌跡可尋。



      天江教授於後記所言:「歷史記憶及文化再現是臺灣主權獨立戰爭的最前線。」以及「曾經被遺忘的臺灣人戰爭記憶與被日本統治五十年的記憶,如海浪一波一波地推翻過去中國國民黨所塑造的國族想像。」這些話我都贊成,也是我當年要在早報連載的原因。



      當然,天江教授也提出一些小批判,或小疑問,例如「慰安婦」,以及臺灣人原日本兵唱出〈海行??〉的「鎮魂」歌問題。我倒主張值得繼續討論,畢竟,我還是認為臺灣控訴的「慰安婦」論說,至目前似乎仍是氣壯盛於理直,國族意識型態鬥爭的成分居多。海軍老兵肅立清唱鎮魂歌,若馬上與「軍國主義」銜接上,那到了我這一代,好像還有不少歌曲要清算。譬如我父母那一代畢業歌,是〈螢之光〉,歌詞中有:



      ??真心?隔?無?一???????為

      ……台灣?果??樺太?八洲???守???

      至???????努??我?背 恙無?



      我們的時代則是唱:



      更願諸君矢勤矢勇指戈長白山麓

      去矣男兒切莫踟躇矢志復興民族



      如果我沒記錯,這首歌小學唱一次、國中唱一次,女學生也要跟著我們這些理光頭的小男生一起唱「指戈長白山麓,去矣男兒……」,甚至有一段時間連出殯隊伍、樂隊也演奏此曲出發與歸來。如果把這首歌說成是軍國主義遺緒,也太沈重了。國族記憶的再現,應該還有很多地方可討論,張先生的回憶與天江教授的文章,正好可再觸動我們深層的省思,這是我重讀這本書的小小心得,特別提出來分享給大家。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