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五柳待訪錄:陶淵明別傳

五柳待訪錄:陶淵明別傳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32391
林秀赫
聯合文學
2017年12月20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3232391
  • 叢書系列:文叢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文叢系列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那人五官深邃,閑靜少言坐在眾人之中,席間還露出一雙大腳丫子。

    眉宇間有股英氣,和所謂的文人氣質實在相差甚遠,

    與其說是文官,不如說更像是卸去鎧甲的武人……



    「聽說元亮隱居了。」



      ★2014年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

      ★守拙歸園田的陶淵明,首度以撫劍獨行的武人姿態躍然紙上!

      ★「翻轉歷史,改寫〈桃花源記〉的由來,幾乎找不到任何會折損說服力的破綻。」──小說家何致和

      

      ◎探問五柳先生隱居之謎,還原陶淵明剛毅勇猛、豪氣干雲的武人形象

      陶淵明曾有過十年的宦旅,那段始於而立、迄於不惑的時光,他做了許多別人不敢做,或是不願意做的事情。身為將門之後,他壯年時曾響應推翻桓玄恢復晉室的起義,擔任日後南朝宋武皇帝劉裕的參軍;在家鄉有難之際,亦不辭千里回到尋陽城,投奔劉敬宣門下共同抵禦亂事。亂事平定後,他厭惡為了權力慾望而不斷循環殺戮的世界,不願再就武職,渴望做一位像子游一樣的縣令。無奈縣令一職,又令他深切感受到官場的腐朽與黑暗,徹底對門閥當政的時局失望。最後,他辭去彭澤令退隱柴桑,躬耕自食,寧為田中的稻禾折腰,也不願為那些貪婪的大人鞠躬。

      

      小說《五柳待訪錄》,透過陶淵明的詩文創作,找出十二名在他隱居期間前來拜訪的人物,集合成十二回靈動而充滿逸趣的故事。全書以陶淵明的生命歷程為時間軸序,從他三十七歲隱居開始,直寫到陶淵明逝世及其後話。藉由督郵、武陵人、謝道韞、盧循、楊笙、王弘、慧遠、顏延之、劉裕、檀道濟、謝靈運等人與陶淵明的互動,一窺其隱居生活,並探討這些人為何而來,又在離去之後得到些什麼。每篇故事從客至開始,再以詩文作結,在在呈現出陶淵明人生的抉擇與高度。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昭明太子•蕭統〈陶淵明傳〉

      

      .她能明白陶淵明的心情,以及他為什麼會寫這篇賦。這些妻子身上的器物,一件件全都在大火中燒毀了,哭之也好,笑之也好,到底只剩下用文字來記錄,讓墨色的字,繼續以影子的影子,存在於這個世上。

      

      .陶淵明起身,從地上散落的柳枝中拾起一柄,拿在手上,隨即揮舞。動作雖不如以往俐落,但甩出去的柳條,依舊筆直如劍,縮手時卻又彷彿纏人腰際的柔軟絲帛,收束自如。

      

      .「我生長在自然之中,一切聽任自然。」

      「你又知道何為自然?」

      「我聽不到自然,但像是我田裡的稻禾就能聽任自然。自然給稻禾風,自然給稻禾水,如果稻禾得生,則我得生;稻禾得死,則我得死。」

      「所以你追求的是生,還是死?」

      「我將自己寄託在自然之中,自然綿延不絕,我也綿延不絕。自然消散了,我也就消散了。」

      

    得獎紀錄



      2014年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長篇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

      


     





    卷首 歸去來兮──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卷一 桃花源記──往跡寖復湮 來徑遂蕪廢

    卷二 雪夜歸舟──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卷三 盧循之亂──掩淚泛東逝 順流追時遷

    卷四 念彼楊生──少時壯且厲 撫劍獨行遊

    卷五 即生即死──形骸久已化 心在復何言

    卷六 虎溪三笑──前塗當幾許 未知止泊處

    卷七 江州刺史──情通萬里外 形跡滯江山

    卷八 顏回之後──日月擲人去 有志不獲騁

    卷九 劉裕篡晉──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

    卷十 道濟天下──丈夫志四海 我願不知老

    卷末 山水方滋──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後記 最後田園──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





    後記



    最後田園──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影響後世最深遠的作品。一派認為是詩人早年所作,另一派則認為是晚年之作,始終無法定論。然而不管如何,有兩件事可以確定:故事發生在「晉太元中」,為陶淵明二十歲左右的事;其次這是個虛構作品。梁啟超是第一位將〈桃花源記〉與西方理想國連結起來的學者,指出這是一篇「小說」,為東方版的「烏托邦」故事。日本漢學家一海知義,則指出陶淵明喜歡以虛構的手法創作,〈五柳先生傳〉、〈擬古〉、〈挽歌詩〉、〈自祭文〉等篇,都帶有強烈的虛構性質,尤其以〈桃花源記〉為最。喜好虛構的陶淵明更撰寫了《搜神後記》,學者徐志平認為此書:「瑣碎之雜錄減少,曲折之故事增多,奠定後來唐傳奇產生之基礎。」沒想到中國最早成熟成體的小說唐傳奇,竟源自陶淵明之手,以往的小說史都忽略了這條脈絡。



      陶淵明既是寫小說的詩人,也是寫詩的小說家。今年恰逢新詩百年,陶淵明則更老了,詩歌或許已發展到他所無法想像的地步了吧。他的詩用字遣詞很簡單,卻能喚醒內在的力量,我也把這次寫作,當成一個自我對話與沉澱的機會。小說盡可能還原陶淵明的本來面目,包括武士的剛猛形象,參與百人起義推翻桓玄,和宋武帝劉裕的糾葛,以及務農失敗,饑荒行乞,到最後撰寫自己的祭文,不單純只是士大夫所嚮往的飲酒採菊、悠然自得的形象。他在隱居前做了很多事,隱居後也做了很多事,故事的每一位訪客都在探問他的隱居之謎。



      曾在一個冬天下雨的夜裡,陶淵明讀了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以及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使得他不勝感慨;也曾與從弟敬遠,兩人躲在簡陋的屋舍裡,一起熬過一場又一場的大雪,為固窮守節的信念而努力。這些情景,如今也只能留存於詩文裡了。撰寫《五柳待訪錄》的這段日子,我像經歷了一場時光旅行,旅途中帶領我前進的,即是陶淵明以及與他同時代為堅持理想而努力的人們,每一位都告訴了我時間的珍貴。



      十年前我住在澄清湖附近。有天下午,獨自開車途經仁武、鳥松、大樹一帶的產業道路,在那三不管地帶,經過曲折的山路之後,轉彎來到一個開闊的谷地。我下車,站在路邊一棵孤立的樹旁,眼前光線和樹給我一種奇特的感覺,彷彿這種景色不應該出現在這裡,比較像在花東縱谷,雲朵投影在翠綠的山坡上,令人心曠神怡。回來後,無論我如何回想路線,或按圖索驥,跟著導航多次開車尋找,卻始終無法重回那座山谷。只剩記憶中依稀記得有一顆樹,而我站立在樹下,俯瞰大地。



      後來就有了這部小說。

    ?




    其 他 著 作
    1. 儚:恐怖成語故事
    2. 儚:恐怖成語故事(限量簽名版)
    3. 深度安靜:十一種關於世界的真實想像,在沉靜而永恆的時空中開展【限量簽名版】
    4. 老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