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2647
鄧津華
楊雅婷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8年1月02日
133.00  元
HK$ 133  






ISBN:9789863502647
  • 叢書系列:臺灣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368頁 / 25k正
    臺灣研究叢書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通史











    拋開「宗親關係」的模糊論述,

    回歸帝國擴張的歷史脈絡,一解清代如何建構起臺灣的想像地理!



      一直到清代初期,中華帝國一直視臺灣為遠隔於海外的丸泥小島;但時間來到十九世紀末葉,臺灣卻已成為帝國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兩百年間,大清帝國的人們對臺灣的印象到底歷經了怎樣的轉變?



      本書從清代所留下的殖民旅遊書寫、地誌圖像為中心,透過文人筆下對臺灣風土民情、自然景象,及原住民描寫的再現──如性別倒錯、種族論述、文化優劣等──探討這些文本在中華帝國的版圖擴張過程,以及族群差異的意識形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並經由檢視此時代非西方式帝國勢力拓展及其殖民他者的政策,挑戰史學界過去對「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既定觀念,勾勒出西方殖民論述與中國殖民論述之間的交會點,是英語世界近年來少見的重要臺灣文史論著。


     





    導讀�張隆志

    中文版序



    緒論

    1697年,冬

    擴展殖民論述研究

    想像的地理

    遊邊疆:文與圖

    旅行與視覺性

    清代臺灣的轉化



    插曲1



    第一章 海外孤島入版圖

    海外:「中國」做為一個具有天然邊界的疆域

    將荒島納入版圖



    第二章 臺灣做為呈現古代的博物館:未開化性與時空錯置的借喻

    陳第與原始性修辭

    林謙光與匱乏性修辭

    郁永河與臺灣原住民的雙重影像

    從譬喻性典故到歷史類比

    歷史類比與同化

    匱乏性修辭與殖民批評



    第三章 彈丸中的璞玉:地理景觀與殖民修辭.

    無法穿越的荒野

    天然的盜匪窠穴

    繪製荒野的地圖

    開疆闢野

    轉向支持殖民的政策



    第四章 辯論差異:種族與族群論述

    福爾摩沙人

    種族論述

    以體貌差異做為種族標記

    族群論述

    人類差異與帝國意識形態

    對於原住民的觀點與殖民政策

    界線與族群



    第五章 生與熟:臺灣土地與原住民的分類

    第一部分:生與熟的他者

    第二部分:以地圖再現生與熟的臺灣



    第六章 繪圖蠻夷:種族差異的視覺再現

    再現原住民習俗

    少數民族風俗圖冊

    圖像再現中的原始性與匱乏性

    再現體貌差異

    清代《職貢圖》中的臺灣原住民

    體現野蠻

    再現天性

    以描繪體貌凸顯種族差異



    第七章 島上女人國:性別論述

    解讀性別倒錯

    「重女輕男」

    勤奮的女性與懶散的男性

    做為女人國的南方

    通婚:婦女在跨文化融合中的角色

    女土官寶珠:跨越於性別與族群之間

    透過性別倒錯批評中國婦女

    殖民性別論述的現代展現



    第八章 形塑中國起源:十九世紀的民族史書寫

    考證學派與尋古於野

    吳子光對於《風俗通義》的補充



    插曲2



    第九章 開山撫番


    從「中國穀倉」到「綠金」之地

    馴服荒野

    兇番

    支撐藩籬

    無分番與漢

    番境入版圖

    臺灣成為行省



    結論 臺灣做為「我中國」的失土

    從中原之國變成多元文化的帝國

    臺灣原住民在多元文化的大清帝國內的位置

    從大清帝國回到中原之國

    從中國國土割讓的島嶼



    跋語 論臺灣後殖民理論的不可能性



    參考書目

    索引





    中文版序



      我的祖先在許久前從中國河南來到臺灣,確切的時間或緣由已無人記得。自我有記憶以來,家人便稱臺灣為「家」。尋根的渴望促使我在大學畢業後回到臺灣,於當時著名的「史丹福中心」(Stanford Center)研習中文。有位老師猜想我對祖先選擇定居的這座島嶼,可能會樂於了解更多它的歷史,於是拿了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給我讀。雖然我以為自己熟知臺灣──它的景象、節奏和炎熱,但這位清代作家所描寫的一切,卻顯得如此陌生而渺遠,令我深受吸引。後來寫碩士論文時,我決定重返此文本,思索此旅遊敘事如何能做為一種自我再現的形式。由於各種因緣,這項小計畫逐漸擴展成我的博士論文,後者旨在以例證說明:如同歐洲,中國也擁有豐富的旅遊書寫傳統,以及探索文學(the literature of discovery)與殖民主義文學。回顧既往,我恍然明瞭這種對於旅行,對於跨越空間、離開被稱作「家」的中心的興趣,竟可追溯至我那最初從中原迢迢南徙的客家祖先。我的博士論文根植於這顆種子,而後變成我出版於2004年的首部專著:《臺灣的想像地理》(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這本書探索在中國文人心目中,此島的想像地理──如同透過旅遊書寫與風俗圖繪所再現者──如何在清朝征服臺灣的1683年與日本領有臺灣的1895年之間,經歷一場戲劇性的轉變。讓我銘感於心的是,出版後的這些年,許多臺灣讀者,尤其是年輕學子,不憚其以外語寫成而閱讀此作。正是這些用心深究的讀者與博學專精的評論者,使此書得以歷十餘年而不被埋沒。與讀者和臺灣各大學術機構的專家交流,令我獲益良多,也持續增進對這座美麗島的了解。隨著此書中譯問世,我感覺彷彿長年來在臺「作客」的拙著,如今終得返家。



      我想在此向譯者、臺大出版中心、以及所有襄助本書翻譯工作的朋友深致謝忱。特別感謝張隆志教授自始即對此計畫懷具信心,並一路護持至譯本完成。翻譯本身便是一種移轉的行動,從一語言跨越到另一語言,絕不如表面所見那樣簡單。在過程中,新的事物(與舊的錯誤!)被發現,從而賦予文本新生命。我期待這本書在新一代中文讀者當中找到新的生命,並為多所疏謬的拙著在初版多年後能為更廣大的讀者所閱讀,而倍覺榮幸與惶恐。




    其 他 著 作
    1. 歐亞混血:美國、香港與中國的雙族裔認同(184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