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祖國的枷鎖: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祖國的枷鎖: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90518
亞瑞•沙維特
葉品岑
八旗文化
2018年1月04日
200.00  元
HK$ 170  






ISBN:9789869590518
  • 叢書系列:認識中東
  • 規格:平裝 / 528頁 / 25k正
    認識中東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一個民族的復興,是否非得以另一民族的苦難為代價?



      70萬被驅離的巴勒斯坦人、600萬被屠殺的猶太人,

      在以色列人的心中留下什麼烙印?



      極端正統主義崛起、世俗理性式微、

      勇敢堅忍的愛國精神逐日消散,

      統治階級背棄中產大眾對正常國家的期望……



      史上最悲慘的民族,來到世上最危險的地區。

      以色列,它將何去何從?



      以色列良心真誠的告解,

      挖掘民族史冊中最黑暗不堪的痛處,

      大膽挑戰左、右兩派敏感的道德神經,

      為曾經面臨滅絕的民族尋找渺茫的出路。



      ※《紐約客》總編輯大衛•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本書是六?年代末期以來,關於以色列問題最出類拔萃的一本!」──

      ※《謝謝你遲到了》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歐巴馬與以色列總理在對話前,都應該閱讀本書!」

      ※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紐約時報書評》2013年年度百大好書

      ※ 《經濟學人》年度最佳圖書

      ※ 榮獲以色列Natan Book Award、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Anisfield-Wolf Book Award等大獎



      自從湯馬斯•佛里曼的《從貝魯特到耶路薩冷》之後,就再也沒有一本書能如同《祖國的枷鎖》一般,如此尖銳、如此轟動地直擊中東問題的核心本質。面對前所未有的內外交迫,今天的以色列可以說是來到危急存亡的時刻。亞瑞.沙維特大量地取材自人物採訪、歷史檔案、私人日記、信件,以及他個人的家族歷史,揭露了以色列復國歷史當中的幾個重大關鍵轉折,不僅對劇中的個別人物與猶太人集體來說都深具意義,更深具對歷史與人性的啟發。



      在書中我們會看到沙維特的曾祖父,一位英國籍的猶太復國主義者,他在1897年就授命訪查當時的以色列,並立刻明瞭到這就是他的族人的應許地。我們還會看到一位充滿理想與遠見的農夫,他在1920年代就從阿拉伯鄰居中買下土地種植柑橘,為巴勒斯坦經濟的爆發開創先河。1940年代,一群年輕人將猶太人聖地馬薩德(Masada)從一個極端主義教派搞爛的遺跡轉型為錫安主義的偉大象徵。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看到一位1948年與其家人一起被驅離家園盧德(Lydda)的年輕巴勒斯坦人,以及猶太人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在歐洲死裡逃生,來到這裡從底層做起,一面養活孩子,一面建設這個未來的家園……1960年代參與以色列核武計畫的工程師在書中給出了他唯一的一次採訪……1970年代狂熱的宗教復國主義者展開的屯墾運動……特拉維夫蓬勃發展的夜店中受惠於網路熱潮而崛起年輕企業家……以及以色列面對伊朗威脅的外交專家,等等。



      在回顧以色列當前局勢的複雜與矛盾時,《祖國的枷鎖》想要帶領大家去思考幾個困難但無可迴避的問題:以色列為何誕生?如何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它能繼續生存嗎?從中我們將看到一個危如壘卵的小國在列強環伺中求生存,而它的存在與動向牽動著今日全球政治的走向。



    專文推薦



      游亞旭(Asher Yarden)╱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掛名推薦



      司馬文武╱政治評論家

      胡忠信╱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劉長政╱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游旭亞(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譯序:葉品岑

    地圖



    緒論 ?問號

    第一章 ?我的曾祖父(一八九七)

    第二章 ?谷地裡的七十四位拓荒者(一九二一)

    第三章 ?第一季的豐收(一九三六)

    第四章 ?馬薩達神話的誕生(一九四二)

    第五章 ?盧德屠城記(一九四八)

    第六章 ?新以色列人(一九五七)

    第七章 ?核武計畫(一九六七)

    第八章 ?屯墾區(一九七五)

    第九章 ?加薩海灘(一九九一)

    第十章 ?和平(一九九三)

    第十一章 ?我控訴(一九九九)

    第十二章 ?性、毒品,以色列處境(二???)

    第十三章 ?巴勒斯坦人的控訴(二??三)

    第十四章 ?迷失的復國主義(二??六)

    第十五章 ?占領羅斯柴爾德大道(二?一一)

    第十六章 ?生存挑戰(二?一三)

    第十七章 ?沒有導演的一場戲

    誌謝

    資料來源





    緒論



    問號




      自我有記憶以來,恐懼一直都在。存在的恐懼。我成長的以色列,一九六?年代中期的以色列,精力充沛,生意盎然,而且懷抱希望。可我總覺得在我家鄉富裕人家和中上階層的草坪之外,有一片黑暗的海洋。我害怕有天那片黑暗之海會湧升,把我們全都淹沒。一道神話海嘯將襲向我們的海濱,橫掃我的以色列。以色列將淪為另一個亞特蘭提斯(Atlantis),失落在海底深處。



      一九六七年六月的某日早晨,當時九歲的我撞見父親在浴室裡剃鬍。我問他,阿拉伯人是不是會獲勝。阿拉伯人會不會征服我們的以色列?他們是不是真的會把我們全都扔進海裡?幾天後,六日戰爭(Six Day War)開打。



      一九七三年十月,迫在眉睫的災難拉響警報。在那個無聲的贖罪日(Yom Kippur)正午午後,在我因流感臥病在床的同時,F-4戰機劃破天際。它們從屋頂上方五百英尺的高度飛越,趕往蘇伊士運河,抵禦對以色列發動突襲的埃及軍隊入侵。它們當中很多一去不復返。那時我十六歲,我國在西奈半島(Sinai desert)和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守勢瓦解的消息把我嚇壞了。在為期十天膽戰心驚的日子裡,我內心的原始恐懼似乎完全合理。以色列岌岌可危。第三聖殿的牆在顫動。



      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SCUD missiles)轟炸特拉維夫。有些人擔心可能會爆發化學武器攻擊。連續幾個禮拜,以色列人無論走到哪都隨身攜帶防毒面具。有時候,通報飛彈即將發射的警告傳來,我們戴起面具,把自己關在窗門緊閉的室內。雖然後來發現威脅並不屬實,這超現實的儀式卻給人某種驚駭感受。我張大耳朵留意警報聲,我惶惶不安地看著我所愛的人被禁錮在德製防毒面具底下的懼怕眼神。



      二??二年的三月,一波恐怖攻擊浪淘驚擾以色列。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攻擊巴士、夜店和購物中心造成數百人死亡。某日夜裡,我在耶路撒冷的書房寫作,忽聞一聲巨響。我意識到,巨響肯定來自我們社區裡的酒吧。我拿起寫作簿跑到街上。三名英俊的年輕男子坐在吧臺,面前的啤酒杯半滿——死了。一名個頭嬌小的年輕女子倒在某個角落——一動不動。受傷的人們尖叫哭喊。當我站在面目全非的酒吧中,透過熊熊火光環視身旁的地獄,當時已成為記者的我想知道,以色列的未來會如何?我們還能忍受這瘋狂多久?是否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以色列人出了名的頑強活力,將屈服於企圖消滅我們的死亡力量。



      一九六七年戰爭的大勝消除了戰前的種種恐懼。一九七?和八?年代的復原癒合了一九七三年的重傷。一九九?年代的和談修補了一九九一年的創傷。二???年代末期的繁榮掩飾了二??二年的恐怖。正因受不確定性籠罩,我們以色列人堅持相信自己、我們的國家,以及我們的未來。但任憑時光荏苒,我心裡緘默的恐懼不曾消失。談論或表達這份恐懼是禁忌之舉,可是它對我形影不離。我們的城市彷彿建造在流沙之上。我們的家園不曾真正穩固。即使我的國家愈來愈富強,我卻覺得它非常脆弱。我發現我們易受攻擊,持續遭到威脅。沒錯,我們的生活依舊深刻精彩,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是開心的。以色列散發一種源自物質、經濟和軍事成功的安全感。我們日常生活所擁有的活力令人驚嘆。然而,總有一天日常生活將如龐貝城定格的恐懼始終存在。倘若廣大的阿拉伯民眾或強勁的伊斯蘭勢力戰勝以色列的防禦,然後將以色列連根拔除,我心愛的家園將土崩瓦解。



      ***



      自我有記憶以來,占領一直都在。就在我問父親阿拉伯國家會不會征服以色列的一個禮拜後,以色列征服了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和加薩(Gaza)的阿拉伯區。一個月後,我的雙親、兄弟和我首次踏上拉姆安拉(Ramallah)、伯利恆(Bethlehem)、希伯侖(Hebron)三個占領城市的家庭觀光旅遊。我們到哪都看見被燒剩的約旦人吉普車、卡車和軍事車輛。多數民宅掛著投降的白旗幟。被以色列坦克大軍輾過而面目全非的焦黑豪華賓士車殘骸堵住了部分街道。和我同年齡或更小的巴勒斯坦孩童眼神流露恐懼。他們的雙親一臉悲痛與蒙羞。不到幾個禮拜,勇武的阿拉伯人淪為受害者,瀕危的以色列人變成征服者。猶太國(the Jewish state)如今凱旋得勝,沾沾自喜,沉醉於飄飄欲仙的權力感。



      在我青少年時期,一切都還在控制範圍內。世人普遍認為我們的軍事占領是善良的。如今我們落後的鄰國擁有了不曾享有的電力、自來水與健保。他們應當瞭解他們不曾如此幸福。他們肯定對於我們給予他們的一切心懷感激。一旦和平降臨,我們將返還絕大多數占領區。不過暫時之間,以色列地一切安好。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這個國家各地相安無事,享受生活的寧靜與豐饒。



      直到加入軍隊後,我才發現事情不大對勁。加入以色列國防軍菁英傘兵隊六個月後,我被派駐到十年前還是小孩時參觀過的那幾個占領城市。這回我被分派從事齷齪的工作:檢查哨執勤、居家監禁、暴力驅散示威遊行。在我心中留下最大陰影的,是闖入民宅將年輕男子從溫暖被窩拖出來,送去進行午夜拷問。我問自己,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怎麼會藉由對被剝奪了權利與自由的百姓施暴來保護家園?我的以色列怎麼會對另一支民族實行占領和壓迫?



      於是我成了反戰分子。起初我以年輕行動主義者的身分反戰,後來則是以記者的身分,我滿腔熱血地對抗軍事占領。一九八?年代,我反對在巴勒斯坦領土建立屯墾區。一九九?年代,我支持巴解組織(PLO)領導的巴勒斯坦建國運動。二???年代,我贊同以色列單方面撤離加薩走廊。不過,幾乎所有我參與的反占領宣傳運動最終都失敗了。距離我們家首次遊歷約旦河西岸占領區近半世紀之後,約旦河西岸仍未脫離占領。無論多麼邪惡,占領區已成為猶太國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也成為我的以色列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我反對占領,我卻得負責占領。我不能否認或逃避一個事實,也就是我的國家已成為一個占領國。



      ***



      直到前幾年,我才幡然醒悟,我對於有關國家未來的存在恐懼,以及我對於有關國家占領政策的道德憤怒,兩者是沒有關聯的。一方面,以色列是目前西方世界唯一占領另一支民族的國家。另一方面,以色列也是西方世界唯一生存受到威脅的國家。占領和恫嚇造就獨一無二的以色列處境。恫嚇和占領成為我們生存狀態的兩大基柱。



      多數觀察家和分析家否認這個二元性。左派陣營的人談論占領,忽略恫嚇,另一方面,右派陣營談論恫嚇,對占領不予理會。但真相是,若不將兩個元素同時整合到一個世界觀裡,我們無法理解以色列或以巴衝突。任何思想學說若不深入理解這兩個基本問題,注定會露出破綻,而且徒勞無功。唯有將恫嚇和占領雙雙納入的第三種取徑才切實可行、不偏不倚,進而說出完整的以色列故事。



      我在一九五七年出生於雷霍沃特(Rehovot)的大學城。我父親是科學家,母親是藝術家,我的祖先當中有些是猶太復國主義(Zionist,按:亦作錫安主義)事業的奠基者。我和絕大多數以色列人一樣,十八歲受徵召入伍。我當的是傘兵。退伍後,我到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in Jerusalem)修讀哲學,在此先後參與了和平運動與人權運動。我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替以色列的主要自由派報紙《國土報》(Haaretz)撰稿。雖然我向來擁護和平,而且支持兩國解決之道,我逐漸察覺和平運動的缺陷和偏見。對占領與恫嚇兩者的理解,使我的聲音不同於其他媒體同業。我的專欄同時挑戰右翼和左翼的教義。我已瞭解中東問題沒有簡單答案,以巴衝突也沒有快速解決方案。我已明白以色列的處境極為複雜,甚至可悲。



      ***



      以色列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過得不錯。恐怖氣氛消退,高科技突飛猛進,日常生活生氣勃勃。在經濟上,以色列虎虎生風。在生存上,它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創造力和感官享受。但在非凡的成功故事光芒底下,焦慮正處在沸騰邊緣。人們開始提出我這輩子不停自問的諸多問題。它不再只是左右派的政治問題。它不只是世俗與宗教的對壘。這裡面有更深層的脈絡。很多以色列人對日漸成形的嶄新以色列感到不安。他們自問,他們是否仍屬於猶太國。他們失去對以色列吃苦耐勞能耐的信仰。有些人取得外國護照;有些人將下一代送到海外求學。菁英分子確保除了以色列這個選項,他們還有其他出路。雖然多數以色列人依然深愛他們的家園,也享受它的庇蔭,許多人喪失了對未來穩若泰山的信念。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的展開(按:本書出版於二?一三年),由五個隱憂形成的烏雲,籠罩著以色列對生活的熱切渴望:有關以巴衝突大概不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終止的念頭;對於以色列的區域戰略霸權正受到挑戰的擔憂;對於猶太國存在的正當性正在風化的恐懼;對於經歷結構性轉變後的以色列社會如今陷入分化與對立,而且其開明民主的根基正逐漸鬆動的擔憂;還有對於以色列失能的政府無法有效處理諸如占領與社會崩解等關鍵挑戰的體認。每個隱憂背後都暗藏一個重大威脅,但它們的加乘效果使整體威脅更加嚴重。如果和平不可行,當我們的戰略優勢岌岌可危,我們的正當性日漸喪失,我們的民主認同出現裂痕,我們的內部嫌隙將我們撕裂,我們該如何承受一個世代那麼長的衝突?儘管以色列仍然富於創新、誘人且精力旺盛,它已淪為一個陷入不確定的國家。焦慮不安像一座不祥火山的巨大陰影,高掛在這片土地之上。



      這就是我踏上這趟旅途的原因。建國六十五年後,以色列又重新陷入它的核心問題。發起一百一十六年後,猶太復國主義和它的核心矛盾狹路相逢。如今以色列的挑戰已遠遠超越占領問題,而且遠比和平議題更加複雜。我們所有人面對的以色列問題可分成三個部分:為什麼是以色列?以色列是什麼?以色列能夠嗎?



      以色列問題不能以對立論戰解答。它極其複雜,無法由論述與反論述一以蔽之。和以色列問題搏鬥的唯一辦法是將以色列故事娓娓道來。那便是我在本書中嘗試做的。在我看來,我以自己獨特的方法,透過自己的觀點稜鏡,試著將我們的存在作為一個整體來談論。本書是一名以色列人的艱苦跋涉,他對吞沒其家園的歷史故事感到困惑。它是一名生在以色列之人探索家國敘事的時空穿越之旅。我透過家族歷史、個人歷史,以及深度訪談,嘗試處理更宏大的以色列故事,以及更深層的以色列問題。一個多世紀以來,我的家園內發生了哪些事,導致我們變成今天的樣子?這塊土地見證了哪些成就和錯誤,我們又將何去何從?我內心深層的焦慮是否有憑有據?猶太國真的處於實質危險中嗎?我們以色列人真的卡在無藥可救的悲劇中動彈不得,抑或還有機會自我振興、自我拯救,進而保住我們深愛的這塊土地?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