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541298
Arthur Sakamoto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2017年12月21日
217.00 元
HK$ 206.1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0541298
叢書系列:
中研院社會所專書
規格:平裝 / 75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中研院社會所專書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下)(4版)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家限定套組】
蜜蜂的寓言
內
容
簡
介
台灣經濟在過去二十餘年遭逢劇烈的改變
,其所引發的政治、社會後果影響深遠。兩位編者李宗榮、林宗弘邀請台灣經濟社會學海內外重要學者,針對各個重大議題進行專書論文寫作。本書內容包括導論與四個部分;第一章兩位編者認為在二十世紀末以前,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此時期「奇蹟典範」的文獻,分為宏觀與微觀層次分析,宏觀方面認為台灣在世界體系與冷戰地緣政治下開放貿易、華人家族或儒家文化的支持、家庭計畫帶來的人口紅利、高度自主的發展國家與金融管制、微觀方面則是中小企業網絡與創新等,可能是造就經濟奇蹟的因素,其政治後果則是威權體制與本土中產階級的對抗。
然而在新世紀之初,台灣遭受多次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的打擊,並且帶來經濟社會學的典範移轉,學術問題意識從解釋台灣奇蹟,逆轉為解釋台灣為何面臨經濟衰退與社會分化,我們稱之為「衰退典範」。
在宏觀方面,「衰退典範」研究發現全球化、尤其是兩岸貿易對後工業國家帶來的效益遞減、導致所得分配更不均、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與政商關係的改變,導致國家財政危機與失能(請參見本書王振寰等),金融資本迅速集中(請參見本書鄭力軒),華人家庭文化下的性別歧視(請參見本書張晉芬)造成晚婚晚育、少子女化、人口老化的人口負債後果(請參見本書鄭雁馨),甚至導致嚴重的勞動剝削(請參見本書劉正等),此外,我們也介紹了弱勢的勞工運動(請參見本書何明修),並且關注台灣勞動市場的社會排除與未來前景。這是本書的第一部分。
在微觀層次的組織與網絡方面,本書第二部分「衰退典範」發現企業規模大型化(請參見本書林宗弘、胡伯維)、集團企業家族化(請參見本書李宗榮、鍾喜梅與詹淑婷),在上述趨勢打擊下,中小企業仍頑強抵抗,並且有些製造業的隱形冠軍脫穎而出(請參見本書謝斐宇、呂玉瑕與林庭萱)。
台灣產業發展面臨產業升級創新與追逐廉價勞力的產業外移的兩難抉擇。本書第三部分選文集中在產業創新方面,儘管台灣的技術人才網絡有助於產業升級(請參見本書川上桃子與田?真弓),『衰退典範』影響下的網絡研究發現,台商的技術優勢逐漸流失(請參見本書熊瑞梅等),遭受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威脅、而社會學家則將研究視野投向更公平的社會經濟創新(請參見本書陳東升)。本書第四部份探討產業外移,鄭志鵬與林宗弘、鄧建邦等發現中國台商逐漸走向窮途末路,而產業外移中國大陸卻造就跨海峽的政商結盟(請參見本書吳介民),帶來階級分化與世代衝突的政治後果,展現在太陽花運動以及其後的政治變遷。
本書是中研院社會所「企業與社會」主題研究小組多年來集體累積學術合作的成果。在導論中,兩位編者解釋本書為何收集並且整理上述從奇蹟到衰退的兩類文獻,並且以典範移轉來理解台灣學者的問題意識轉變、以及對新經濟社會學各流派的移植與創新,並提出未來研究的發展方向。
?
目
錄
謝詞
序一:台灣經濟轉型與經濟社會學�謝國雄
序二:從「奇蹟」到「奇蹟過後」的解讀�蕭新煌
導論 「台灣製造」的崛起與失落: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經濟社會學�李宗榮、林宗弘
壹、經濟轉型的挑戰
第一章 台灣經濟發展中的國家角色:歷史回顧與理論展望�王振寰、李宗榮、陳琮淵
第二章 自由化、資本形成與股票市場:一個經濟社會學的分析�鄭力軒
第三章 介於抗爭與協商:勞工運動在台灣的經濟社會學意涵�何明修
第四章 性別平等了嗎?男性和女性受僱者薪資差距解析�張晉芬
第五章 少而精的勞動力:老化社會人口教育結構的重要性�鄭雁馨
貳、歌利亞與大衛
第六章 進擊的巨人:台灣企業規模迅速成長的原因與後果�林宗弘、胡伯維
第七章 台灣家族集團股權結構的變遷:制度環境與組織擴張的影響�鍾喜梅、詹淑婷
第八章 家族資本主義的興起與鞏固�李宗榮
第九章 從頭家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轉型,1996-2011�謝斐宇
第十章 台灣經濟轉型中小型家庭企業的夫妻夥伴關係與性別動力:女性賦權的探討�呂玉瑕、林庭萱
第十一章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剝削情況:以台灣製造業為例的實證分析�劉正、Arthur Sakamoto、蘇國賢
參、產業升級的動力
第十二章 漁翁得利:台灣筆記型電腦代工廠的學習機制�川上桃子
第十三章 紅色跨界創新網絡的機制:以中國大陸半導體公司專利發明人網絡為例�熊瑞梅、陳冠榮、官逸人
第十四章 產業浪人:日本科技人才遷移到台灣的過程�田?真弓
第十五章 另類經濟模式的比較與探討:台灣的經驗�陳東升
肆、中國效應
第十六章 鑲嵌的極限:中國台商的「跨國資本積累場域」分析�鄭志鵬、林宗弘
第十七章 台商轉進:跨地理移動下的中國大陸台資工廠�鄧建邦
第十八章 以商業模式做統戰:跨海峽政商關係中的在地協力者機制�吳介民
作者簡介
索引
?
序
推薦序
台灣經濟轉型與經濟社會學
謝國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集結了台灣老中青社會學者,針對台灣經濟發展由「奇蹟」到「衰退」的各個面向,提出了踏實的分析。兩位主編將18篇論文安置在六個主題:國家、金融與人口;企業大型化與集團家族化之謎;中小企業的創意與韌性;全球化與台灣科技業的網絡位置;兩岸經貿擴張的起源與後果;以及資本主義之外的另類出路。
整體看來,本書各章做出了重要貢獻。首先是偵測到台灣晚近的經濟與社會變遷,指出了台灣從 1990 年代以來經濟的衰退,並試圖找出其中的原因,如國家角色的轉變與弱化、企業的大型化、台資外移中國等。
其次,本書各章很明確地將台灣定位在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如在筆記型電腦業的全球分工中,台灣廠的定位與技術創新;日本液晶面板業人才流到台灣,台灣半導體人才流到大陸;台商外移大陸的創業經營模式、進一步向內地遷移、中國與台灣的政經糾結等。
第三,本書探究了過往較少被處理的課題,如家族集團企業的形成、股權結構與運作,及其在台灣整體經濟中的角色與變遷;台灣股市的形成、變遷與特色,以及其與台灣經濟變遷的關係;人口的教育與年齡組成如何影響了勞動力的供給;以及在資本主義之外的社會經濟,這是發人深省、涉及「另類可能」的議題。
與此相關的是賦予舊課題新意涵,如中小企業的分散型生產網絡在附加價值的創造上,與大型企業平分秋色,而且有助於技術學習與創新。
第五,是跨領域的結合,如將階層與勞動研究引入經濟社會學,處理了薪資的性別差距、剝削的類型與測量,以及勞工運動在勞動力去商品化上的影響等。
最後,本書的兩位主編提出「典範」的概念,以「典範的移轉」來指涉台灣自1990年代以後的經濟變遷,這是整合與深化本書各章成果的嘗試。
從設定台灣經濟變遷的關鍵議題來看,本書也提供了一個促發辯論的機會:台灣企業大型化與中小企業之韌性的「大小之辯」。本書第6章〈進擊的巨人〉發現台灣企業的規模從2004年起就逐漸擴大,表現在前十大以或百大企業營業額所佔的比例、雇用人數等都增加,而中小企業從1995 年起出口產值所佔的比例就大幅下滑。對此,本書第9章〈從頭家島到隱形冠軍〉則指出,從1996年到2011年,機械與金屬等零件製造業部門創造的附加價值,不下於吸睛的資訊科技業。
這裡的爭議,不僅是台灣企業大小規模相對變化,而是其背後的意義,如台灣經濟發展與轉型中價值創造的機制、利潤發生的所在、利潤分享的方式、就業成長的模式、技術養成與傳遞的過程,以及資本繁衍與積聚的模式等。換言之,台灣企業規模大小變化之辯,是理解台灣經濟轉型的重要關鍵。兩造如能進一步對焦與切磋,「大小之辯」將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台灣經濟社會學的關鍵辯論,從而是本書的一個招牌貢獻。
本書勾勒了台灣晚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巨變,檢視了過去較少觸及的課題,打下了設定台灣經濟社會學關鍵辯論的基礎。展望未來,有幾個發展方向值得思考。
首先是深化本書兩位主編所提出來的「典範的移轉」,以本書各章的研究成果釐清「典範」的意義、說明典範的內部諸要素的連結與運作、指出區辨「奇蹟典範」與「衰退典範」的判準,以及系統地說明「典範的移轉」之機制。
其次,是向晚近經濟社會學的進展借鏡。一是Michel Callo、Yuval Millo和Fabian Muniesa等人提出的實作轉向(pragmatic turn),強調「經濟」是「做」出來的,因此必須探究:各種測試與驗證、經濟物件如何透過特定的度量與語言而變得可計算、經濟學知識如何讓經濟生活成真,和經濟生活的基礎設施,如計算價格的工具、競爭的安排,以及辨識與分配利潤的會計方法等。二是倫理轉向,如Marion Fourcade 和 Kieran Healy將各種隱藏在市場描述與分析背後的倫理價值,搬上檯面來檢視,像是:「市場是文明化的力量」、「市場是摧毀人類的惡魔」、「市場的力量微弱不足為善作惡」、「市場是一種科學與倫理的計畫」等。倫理,不僅是經濟社會學,也是社會學的關鍵課題。
最後,經濟社會學的興起、發展與轉變,與資本主義的進程密不可分,有的經濟社會學研究對此視而不見,有的視其為無庸置疑的預設,有的將其當作背景,有的直接援引其概念範疇,有的則未察覺地以其為追求的理想。未來的經濟社會學要向古典的「經濟的社會學研究」看齊,將資本主義當作研究的對象,以其為「攻堅」的目標,進而整合經濟社會學中各個課題的研究成果。本書各章已經打下很好的基礎,臨門一腳,未來一定可以開花結果。
從「奇蹟」到「奇蹟過後」的解讀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企業與社會主題研究小組」是本所現在六個運作的小組之一,一直展現積極和活力。成立幾年後,現在要出版一本標榜以經濟社會學視野檢視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集體創作專書,令我感到極為興奮,也樂於為它的出版說幾句推薦的話。
雖然台灣的經濟發展、政治與國家以及企業組織與創業研究是很多社會學家都曾屢屢著墨的研究對象,但經濟社會學在台灣卻是一支被低度制度化認可的社會學領域。這背後可能涉及上述這些熱門研究主題,都被其他社會學分支所吸納或聲索,如發展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國家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工業社會學、企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的疆域也因此被其他比較細緻分工的社會學分支領域所瓜分。這本書的兩位編者和作者群似乎有企圖要重新搶回經濟社會學的發言權及其應有的學術地位。我認為這是這本書的第一個特色,我也認同他們的目的。
很弔詭,「台灣奇蹟」這個概念和相伴隨的論述,其實是在1970年代中期後的外來評述,而非本土的倡議。後來,在1980年代卻立即變成台灣社會科學界的主流看法,也為時二十多年。所謂「奇蹟」,就是原來的正統發展典範所沒預料到的「例外」,當然也不會預設此一奇蹟可以持續到永遠。因此,一旦奇蹟的事蹟因種種原先的特殊有利條件一一消失或其他變動狀況出現之後,恐怕就會回到原來的典範論點。這本書的大多數篇幅就在探索「奇蹟過後」的諸多經濟發展表現與社會制度的新生現象和問題。雖然這本書用了比較引人注目的「崛起」和「失落」來描述「台灣奇蹟」,甚至還以「衰退典範」來刻劃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諸多台灣經濟社會問題。這些被視為「衰退」表徵的問題,包括:所得分配不均、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與階級剝削、人口老化和少子化、企業大型化、家族化和中小企業仍否還有韌性之謎、產業和金融資本集中、產業外移和空洞化、國家財政危機,和台灣經濟對中國的過份依賴等等。
對讀者來說,「從奇蹟到衰退」的說法或許有加深印象的醒目作用, 但就比較嚴格的學術分析標準來說,我會比較傾向用「從奇蹟到奇蹟過後」的典範視野來解讀自1960年代迄今,這近六十年台灣發展經驗前後三十年的不同軌跡和事蹟。畢竟,所謂「奇蹟典範」和「衰退典範」到底能不能成為兩種可區分的典範,或者它們真的可以完全取代已有的發展典範學術世界觀,恐尚難論斷。雖是說法不同,但我相當認同本書多數作者對上述「奇蹟過後」現象的深入剖析和見解。這也是我高興推薦這本書給讀者的第二個理由。
最後,我也很欣賞兩位編者所主張的「台灣新經濟社會學」的幾個方向,如「客觀角度」、「經驗性的田野」、「區域經濟脈絡與兩岸互動」、「國家產業政策的功過」、「公共(尤其是福利)政策論述」、「勞動剝削、土地正義、弱勢農漁業」等。
當然,我更期許這本書能帶動下一步台灣的新經濟社會學的研究倡議、落實和扎根。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