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跟大師學創造力3:達爾文與演化論+21個自然實驗

跟大師學創造力3:達爾文與演化論+21個自然實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50871
克利斯頓.勞森
朱瓅
字畝文化
2018年1月1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550871
  • 叢書系列:STEM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9 x 24 cm / 普通級
    STEM


  •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跟大師學創造力1-5】 系列

    學習寫作與表達能力 ,「讀寫科學史」最佳範本

      

      以科學家/藝術家的故事追根溯源,和隨手可作的簡單活動,體驗大師的創作歷程,更能幫助讀者「深度學習」,增加閱讀能力及跨領域整合思考能力,獲得全美科學教師聯盟推薦,更受到國內推廣科普的媒體及老師喜愛。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動物是從哪裡來的?

      為何化石總是看起來跟活生生的生物不同?

      在野外,能存活下來的動物寶寶,有什麼祕訣?

      

      達爾文如何發揮自己所愛的領域,探險至未知的國度,經過不斷的思考及自我辯論,終至發展出革命性的演化學說?

      

      本書將帶領讀者隨著不斷尋找答案的達爾文,在勇敢的探險旅程之間,找到幾世紀以來生物學家最難解問題的解答,其大膽的理論,終至影響後世對生物起源的探討。

      

    本書特色

      

      ★5年級以上適讀──自然、生物、地理科學等,STEM補充教材首選!



      ★收錄超過200張原文插圖或照片,兼顧人文、科學及藝術教育培養。



      ★21個實驗活動,對照國小及國中自然、理化等基礎課程內容,運用常見的材料,容易操作。包含:尋找植物寶藏、撰寫田野筆記、學習打航海繩結、製作化石、追蹤基因特徵等等。



      ★收錄科學家大事紀年表、重要名詞解釋、著作索引、參考網站等。

      

      跟大師學創造力1-5 系列 陸續出版

      5年級以上適讀。芝加哥評論出版社(Chicago Review Press)最受歡迎的學習系列,以科學家�藝術家的故事,穿插有趣的實驗活動,結合人文與實作活動的跨領域學習!

      

      1伽利略的大發現+25個酷科學實驗

      2 牛頓的物理學探索+21個趣味實驗

      3 達爾文與演化論+21個自然實驗

      4 達文西的藝術創舉+21個趣味活動

      5 貝多芬與他的音樂+21個創意實驗



    得獎紀錄

      

      ★★★本系列《跟大師學創造力1 伽利略的大發現+25個酷科學實驗》《跟大師學創造力2 牛頓的物理學探索+21個趣味實驗》榮獲2017 OPENBOOK好書獎 最佳青少年圖書大獎

      

    名人推薦

      

      李遠哲(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及共同創辦人)

      張東君(金鼎獎及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得主、科普作家)

      陳振威(新北市國教輔導團國小自然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姚荏富(LIS線上教學平台科學史作家)

      美國科學教師協會

      

      【跟大師學創造力】不僅故事與人物鋪陳有血有肉,資料詳實卻不壓迫,也精心設計了隨手就可以體驗書中人物生活與創造歷程的實驗活動,非常貼心。這套書並不只給孩子,我相信也適合每個還有好奇心的大人。——鄭國威 (泛科學總編輯及共同創辦人)總導讀

      

      從【跟大師學創造力】這幾本書中好好了解科學家,再動手做做看他們曾經專注鑽研過的實驗,跟隨著他們的思緒及研究過程,對考試一定很有幫助的啦!——張東君(科普作家)

      

      當達爾文看到各式各樣的生物時,他會先把看到的記錄下來,然後回家再慢慢比對與研究,進而找到一些可能可以歸納的原理原則。在搭乘小獵犬號冒險的期間,他就是依此科學方法進行研究,以及像所有偉大科學家一樣,透過不斷的實驗或觀察記錄,然後抽絲剝繭才會有驚人的發現。看完這些科學家的好奇心與研究精神,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保有對萬事萬物的好奇,進而思考問題的背後原因,讓我們一起跟大師學創造力吧!——陳振威(新北市國教輔導團國小自然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文字有趣,而且內含許多有趣的補充資訊和實驗,我相當喜歡!——姚荏富(LIS線上教學平台科學史作家)

      

      看到這兩本書(《跟大師學創造力1 伽利略的大發現+25個酷科學實驗》《跟大師學創造力2 牛頓的物理學探索+21個趣味實驗》),真的讓人眼睛一亮。這系列作品用一本書的篇幅,來寫一位科學家,它用很大的空間來搭建時代的舞台,並把科學家遭遇的問題,以及那個時代爭論的議題,脈絡清楚地呈現出來。書中還另闢篇幅,介紹一些相關的團體,如牛頓所在的英國皇家科學院、伽利略時代的贊助者梅迪奇家族等等,使得讀者能夠更了解當時的科學研究環境與時代氛圍。也因此,這兩本書不只是科學史,更從科學史帶出了歷史,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做更多延伸的閱讀。

      

      透過閱讀與實作,我們好像被拉到了那個年代,跟著科學家一起煩惱,一起為研究上的突破而開心。科學家不再是整人的神,而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會有人性的一面,會嫉妒、會恐懼也會狂喜,但也因此讓我們更尊敬他們。——2017OPENBOOK年度好書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朱佳仁(自主學習促進會常務理事) 評審意見

      

      本書全面性介紹博物學家、思想家達爾文的生平與成就。從達爾文家庭生活開始,仔細描繪他養尊處優的童年時光,以及所受的教育。對於搭乘小獵犬號歷經五年航行,以及收集許多標本送回英國的事,都有非常生動精采的敘述。藉由把達爾文的觀點擺放在眾多哲學與科學思想家當中,作者同時也介紹了達爾文的前輩與同期名家的作品。除文字敘述外,本書也安排許多相關活動,包括建立分類系統、學會船員擅長的繩結,以及製作地質層。泛黃的早期照片與複製品重新打造了維多利亞時期的氣氛。附錄的延伸資料也提供學生繼續深入這個主題的助力。──《圖書館期刊》(安。喬斯林,伊利縣公共圖書館)

      

      這本書超級好看!──《孩子的文學》期刊

      

      非常好讀又有趣的傳記。──《科學與兒童》期刊

      

      以簡易明白的科學家態度來探索演化理論。──Connect雜誌

      


     





    總導讀◎鄭國威

    導讀◎陳振威



    大事紀年表.導論



    第一章 在達爾文之前

    分類學



    第二章 舒服愜意的年少時光

    活動:當個後院博物學家

    活動:後天獲得的性狀

    活動:做個士魯斯柏立薄餅吧

    活動:古典教育



    第三章 航向遠方

    活動:尋找植物寶藏

    活動:學習打繩結

    活動:南美洲料理時間

    活動:寫一篇旅行日誌吧!



    第四章 尋找解釋

    活動:自己做化石

    活動:飄洋過海的植物



    第五章 人類理解的轉捩點

    活動:去看猿

    活動:數數看,一共有幾代



    第六章 讓世界天翻地覆的觀念

    活動:自製地質層

    活動:獵捕偽裝蛋

    活動:長得美好處多多



    第七章 不甘不願當名人

    活動:肉食性植物

    活動:種子的策略

    活動:情緒左與右



    第八章 達爾文之後

    活動:「猴子判決」大辯論

    活動:未來的演化

    ?





    總導讀



    跟大師學創造力系列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及共同創辦人)




      身為一介投身科學知識傳播與教育領域的文科生,我一直在找尋兩個問題的答案。第一個問題是,要怎樣讓比較適合文科的孩子不要放棄對理科的好奇心與興趣?第二個問題是,要怎樣讓適合理科的孩子未來能夠不要掉入「專業的詛咒」。



      選擇理科或文科,通常不是學生自己由衷的選擇,而是為了避免嘮叨跟麻煩,由環境因素與外人角力出的一條最小阻力路徑。孩子對知識與世界的嚮往原本就跨界,哪管大人硬分出來的文科或理科?更何況,過往覺得有效率、犧牲程度可接受的集體教育方針,早被這個加速時代反噬。當人工智慧加上大數據,正在代理人類的記憶與決策,而手機以及各種物聯網裝置,正在成為我們肢體的延伸,「深度學習」怎麼會只是機器的事,我們人類更需要「深度的學習力」來應對更快速變化的未來。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台灣學生雖然數理學科知識排名前列,但卻缺乏敘理、論證、思辯能力,閱讀素養普遍不足。這樣的偏食發展,導致文科理科隔閡更遠,大大影響了跨領域合作能力。



      文科理科繼續隔離的危害,全世界都看見了,課綱也才需要一改再改。但這樣就能解決開頭問的兩個問題嗎?我發現的確有解法,而且非常簡單,那就是「讀寫科學史」,先讓孩子進入故事脈落,體驗科學知識與關鍵人物開展時到底在想什麼,接著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如果情況變了,你認為當時的XXX會怎麼做?」等問題,來學習寫作與表達能力。



      閱讀是 Input,寫作是 Output,孩子是否真的厲害,還得看他寫了什麼。炙手可熱的STEAM教育,如今也已經演變成了「STREAM」——其中的R指的就是閱讀與寫作能力(Reading & wRiting)。讓偏向文科的孩子多讀科學人物及科學史,追根溯源,才能真正體會其趣味,讓偏向理科的孩子多讀科學人物及科學史,更能加強閱讀與文字能力,不至於未來徒有專業而不曉溝通。



      市面上科學家的故事版本眾多,各有優點。仔細閱讀過這系列,發現作者早就想到我尋覓許久才找到的解法。不僅故事與人物鋪陳有血有肉,資料詳實卻不壓迫,也精心設計了隨手就可以體驗書中人物生活與創造歷程的實驗活動,非常貼心。這套書並不只給孩子,我相信也適合每個還有好奇心的大人。



    導讀



    ◎陳振威(新北市國教輔導團國小自然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16-17世紀誕生了伽利略與牛頓等天文學、數學與物理學家,19世紀則誕生了達爾文這位偉大的生物學家。本書除了透過文字如實的記敘達爾文的一生,還配合21個有趣的操作活動,讓我們輕易理解達爾文的想法與發現,藉此將達爾文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描繪出來。伽利略被教皇逼迫公開宣誓放棄他的「非地心說」,且在1633年被判終身監禁,在此之後包括達爾文在內的多位科學家,由於他們的新發現,人們也開始懷疑起上帝的存在。



      科學家對於科學的發現往往是導因於多一點點的思考,別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與現象,背後的原理與概念就是科學家們時常思考的。例如,當牛頓看到蘋果掉下來,他會想到月亮是不是也應該被地球往下拉呢?伽利略看到教堂上的吊燈被風吹動時,他用脈搏測量吊燈來回擺動的時間,經過實驗後才會發現影響單擺週期的因素。達爾文也不例外,當他看到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鳥,鳥嘴長得不一樣時,他不會覺得理所當然,反倒想到是不是因為吃的東西不同,所以才會演化出各自適合的鳥嘴。



      達爾文還有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當他看到各式各樣的生物時,他會先把看到的記錄下來,然後回家再慢慢比對與研究,進而找到一些可能可以歸納的原理原則。在搭乘小獵犬號冒險的期間,他就是依此科學方法進行研究,以及像所有偉大科學家一樣,透過不斷的實驗或觀察記錄,然後抽絲剝繭才會有驚人的發現。



      看完這些科學家的好奇心與研究精神,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保有對萬事萬物的好奇,進而思考問題的背後原因,讓我們一起跟大師學創造力吧!




    其 他 著 作
    1. 跟大師學創造力1-5套書:伽利略、牛頓、達爾文、達文西、貝多芬 與 109個STEM實驗深度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