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品味唐詩 《上》

品味唐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46454
賴佩羽
培育
2018年1月03日
73.00  元
HK$ 62.05  






ISBN:9789869546454
  • 叢書系列:益智館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益智館系列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詞曲賦











      唐詩似清酒,原料很單純,味道卻很華麗



      人生之無常,正如天地之蒼茫。

      藝術來自於生活,是現實生活在文人們筆下的反映。

      熟讀唐詩可以走進歷史,走進那個時代,走進詩人們的生活。



      在人生中當我們碰到各種境遇時,一定會發出許多感慨,或是感歎人生苦短,或是憂思古人,或是歎老嗟卑,或是意氣風發、笑談人生……人生雖然由許多具體內容組成,但是卻有許多共通之處,讓我們從唐詩裡領略古人的心得及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趣聞篇

    公主府裏的彈琴人──山居秋暝

    讓詩仙自愧不如的詩歌──黃鶴樓

    旗亭畫壁──出塞

    少年展詩才──賦得古原草送別

    叩拜一字師──早梅

    僧人續對詩──靈隱寺

    登科後的喜悅──登科

    文人的書生意氣──望廬山瀑布

    宮牆外傳來的悠揚笛聲──李謨笛

    賈島作詩善推敲──題李凝幽居

    四字考神童──蜀道後期

    借用神來之筆──省試湘靈鼓瑟



    感悟篇

    風蕭蕭兮易水寒──易水送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遊原

    數百年後的赤壁隨想──赤壁

    有感於歷史變遷而作的詩──烏衣巷

    尋找心靈的歸宿──題破山寺後禪院

    五十年後回鄉的感慨──回鄉偶書

    身在異鄉遇故人──雜詩

    登高望遠的情懷──登鸛雀樓

    秋天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

    公正的評論──調張籍

    流芳千古的憫農詩──憫農

    惜時如金愛青春──金縷衣

    退匈奴,唐太宗治國有方──塞上曲



    生活篇

    悠然自得的鄉村生活──春曉

    皇帝面前「栽筋斗」──留別王維

    寒山寺裡的鐘聲──楓橋夜泊

    相約重陽日──過故人莊

    大詩人的風流逸事──遣懷

    重獲新生的喜悅──早發白帝城

    一覽眾山小──望嶽

    寄情於山水的名篇──滁州西澗

    唯有牡丹真國色──賞牡丹

    江南的春天──江南春

    行走的快樂──山行

    神童詠鵝──詠鵝



    愛情篇

    紅顏薄命,阿嬌失寵──妾薄命

    相見不如懷念──漢宮

    玄宗思貴妃──雨霖鈴

    悲歌一曲人複還──移家別湖上亭

    兩片半鏡複又合──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一詩結姻緣──袍中詩

    悲歡離合總是情──贈婢

    心有靈犀一點通──無題

    喜極而悲的無奈──江樓感舊

    十年相思成枉然──歎花

    紅葉聯姻──題紅葉

    人面桃花紅──題都城南莊

    一代紅顏為君盡的碧玉──綠珠篇

    割不斷的不了情──息夫人

    道是無晴還有晴──竹枝詞二首(其一)

    一詩挽回夢中人──寫真寄夫

    永恆的思念──無題

    ?





    前言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最燦爛的篇章,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儘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唐詩中的許多詩篇還是廣為人們傳誦。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但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



      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



      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俗,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目光的捕捉,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因此認識唐詩,瞭解唐詩,對追溯民族文化,傳承民族文明和弘揚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