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首先謝謝各位給這本書一個機會,翻開了它。以下不打官腔,直接開門見山:
本書的目的,在於讓讀者以最短的時間、最低的記憶體需求、最少的篇幅(同時意味著最經濟的書價),就能有上考場應付憲法這個科目的標準裝備。考場如戰場,雖然各種考制改革接踵而至,已經到了任何一科都不能棄守的嚴峻程度(超不人道),但妥善分配準備考試的各種資源,以最少的時間、心力成本獲得考試成績的最大效益,依舊是決勝的重點。
作為一本憲法參考書的作者,必須很坦白地說,憲法不會是國考分數的決勝點。配分少、概念抽象、學說紛雜、答題程度辨識度低等諸多因素,造就了憲法這個科目很難拉開與其他考生間差距的宿命。既然很難靠這一科拉開分數,那合理的策略就是確保自己不要在這科被拉開即可,白話點說就是守住基本盤、不要考爆、不要被虐,並同時追求以最小成本達到這個目的(必要性原則)─這本書就是在這個原則下進行編纂的。
所以本書的定位不是體系書,那樣解說內容會太多,記憶成本一拉高,得分CP值就會下降;本書的定位也不是解題書,那樣篇幅會太多,書一厚就容易倒人胃口、念不下去,讀書考試已經讓人很難過了,我不想加重這件事,更別提售價一定會變高;本書的定位是爭點書,將憲法科目各章節內的考試爭點一一拆開,力求用最簡明易懂的方式告訴讀者這邊在幹麻。甚至不懂也沒關係,知道考試要怎麼發揮就好,把書中強調關鍵字句和大法官解釋寫上去,就能組裝一段至少穩住基本分的答案。基本盤有了就好,國考的決勝點在其他科,再強調一次,我們不求高,只求不會爆。
特別感謝曉玉編輯、好基友蝸牛、麥芽她娘、摯友雞,在本書冗長的撰寫過程中不斷鼓勵我、給了很多突破盲腸的建議,實在難以回報。
最後必須強調一點,參考書的功能只在於讓讀者有能力應付考試,不在於讓讀者通透的理解一門法學科目,本書亦然。所以對憲法這門科目抱有研究興趣、不甘於只具備國考程度的讀者,強烈建議準備國考之餘,老老實實的研讀教科書、期刊文章、學術專論,那才是練功的正途。
?
宋杰? 2017.12.6 寫於早秋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