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我即將離你而去:一位年輕女詩人給兒子、丈夫、父母、朋友最後的情書

當我即將離你而去:一位年輕女詩人給兒子、丈夫、父母、朋友最後的情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3785
妮娜•瑞格斯
吳芠
天下文化
2018年1月31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9864793785
  •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心理勵志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紐約時報暢銷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與年度好書

    ★OPRAH.COM ?傳記類選書

    ?? ?

      生命剩餘的時間,高速奔馳在公路上,

      這個世界既殘酷又美麗,

      呼吸、繼續呼吸……

      就算只有一瞬間,也意義非凡!



      一段放手的歷程、生與死的探索,讓自己接受生命當下,

      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擁抱每一日的荒謬與美好。




      ★故事起始於一個頑強小區塊,蔓延成失控的病魔。但作者走到人生終曲時,我忘卻了這一個癌塊,心裡盡灌滿了作者與家人朋友之間豐潤綿密的愛。面對已知的死亡,誰能從容?面對未知的每日存活,又何嘗不是?但讀完此書,我知道世間唯一的篤定是:真摯的陪伴、付出與愛。因病魔終將隨生命消失,但愛卻恆久存在。──彭菊仙│親子作家



      當命運來到你面前,你是否還有其他選擇?

      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是什麼讓生命充滿意義……




      死亡不是世界末日。人生有太多事比死亡可怕(比如說忌妒、嚴重便祕、沒有幽默感……還有丈夫為你清理引流管時痛苦的表情),也有些事比你想像的更重要(比如說把握時間)。妮娜.瑞格斯,文學家愛默生的後裔,書寫她在病痛中如何維持正常生活,以溫和堅定的口吻提出與世人相反的觀點:癌症不是我們「拚輸贏」的對象,她的目標是「不對結果耿耿於懷」——不管是化療結果、教育孩子,甚至寫作。



      本書以癌症期數做為大架構,回顧發現罹癌、病情惡化等重症患者與家屬都曾(或即將)經歷的過程,不只面對,更跨越死亡。



      她以優美的筆調描述她的家庭,她對自然、文學的熱愛,成功讓本書瀰漫奇蹟般的光亮與喜悅。她的最終勝利,不是以擊敗癌症的形式展現,而是拒絕讓癌症摧毀她擁抱生命的熱情。



      面對死亡,或許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但你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好好活出生命的真正意義。



    擁抱推薦



      林葳?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

      夏嘉璐 主播、主持人

      陳月卿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陳啟明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陳鴻彬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

      彭菊仙 親子作家

      番紅花 作家

      蔡康永 主持人、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台灣各界好評



      •「圓滿的一生」是東方追求生命的人生哲學。罹患過乳癌的志工常會說感恩這份疾病,因我們從疾病中學習到自助、互助、助人。感謝中外癌友姐妹無私奉獻,像太陽般溫暖癌症旅途中的旅者。希望癌友能悟出生命的真理,我強力推薦姐妹閱讀《當我即將離你而去》一書。──林葳?│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



      •上午才為了孩子不受教而氣結,下午就收到這份書稿。看著這位罹癌的媽媽,在離世前為生命、為孩子、為那些最終自己還真的在乎覺得重要的一切,留下的書寫反思。隨著作者的細膩筆觸,會讓你對眼前的悶悶不快,開朗許多!──夏嘉璐│主播、主持人



      •對全家人來說,當一張沙發不只是一張沙發,它還象徵些什麼?假使空氣中瀰漫著死亡的氣息,牽動全家人的生活,家庭系統又該如何因應調整,並且好好道別?《當我即將離你而去》就是這麼一部貼近死亡、貼近家庭,又不時令人忍不住對生命發出輕嘆的作品,富含溫度。──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



    國際讚譽



      •一開始讀就停不下來。妮娜.瑞格斯關於生與死的回憶錄反思生命、家庭,如何與我們所愛共度存在的每一天──無論剩下多少時間。──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在痛苦的故事之下,埋藏著率真的幽默(我多次大笑出聲)及閃現的詩意……所有醫生和病人都該讀這本書……很難不把本書與《當呼吸化為空氣》相比,兩書作者都在三十歲後段發現自己正步向死亡,都以少見的犀利文筆寫下簡潔散文。兩本書同樣感人。──麥特.麥肯錫醫師(Dr. Matt McCarthy),《今日美國》



      •深刻又犀利……極為出色……當我放下這本書,我變得有些不同,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感受到難以承受的哀傷,以及瑞格斯所說的「這世界溫暖的懷抱」。──凱莉.柯利根(Kelly Corrigan),《歐普拉雜誌》



      •妮娜.瑞格斯讓我們進入她的世界,一起購買假髮、和她兒子談心,我們不可能不愛這個女人。這本書不是關於沉重的失落,而是關於愛的富饒,以及愛使我們振奮、支持我們的力量。她給家人及讀者一份禮物,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份禮物!──喬伊斯.梅納德(Joyce Maynard),《一日.一生》作者



      •這是一趟充滿情感的旅程,敘事中帶著赤裸裸的坦誠和淘氣的幽默。喜愛《當呼吸化為空氣》和《凝視死亡》的人也會喜歡此書。就如那兩本書,本書是關於死亡教導每個人的有力一課──如何活著。──威爾.史沃比(Will Schwalbe),《最後的讀書會》作者



      •迷人又勇敢,即便在毀滅之中,妮娜.瑞格斯的回憶錄仍滿載生命力與洞察──文句如此詩意,讓我一時喘不過氣。讓人心碎、幽默、思路清晰,而且完全沒有陳腔濫調。這本書是她,也是我們得來不易的寶物。──露西.卡拉尼提(Lucy Kalanithi),《當呼吸化為空氣》作者遺孀



      •與《當呼吸化為空氣》相提並論一點也不為過,但還不足以形容這本書有多好。──莎拉.史密斯(Sarah Harrison Smith),亞馬遜書評



      •這是本極為出色的作品、令人心碎的生命反思──不僅關於你該如何在活著的時候珍視生命,也關於怎麼擁抱生命的結束,是本年度的《當呼吸化為空氣》。──諾拉.庫克(Nora Krug),《華盛頓郵報》



      •瑞格斯的故事不僅受到緊追在後的黑暗的乳癌所驅動,也啟發自她度過的時光與讀過的書。別只為了本書的主題而讀,要為其中蘊含的洞見而讀。──Vulture 網站



      •很多書都在談如何面對死亡,但瑞格斯──一位臨終女性──將告訴你該怎麼活。──《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由一位還未活夠的人,帶來來自死亡前線生動、即時的快報,及一份生命的紀錄。她溫暖描繪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這本書情感力量的一大來源。──《波士頓環球報》



      •瑞格斯提醒世人,我們都活在這世界上,但總有一天會離開;她描寫母親葬禮時的黑色幽默,讓讀者既欣賞又懷著罪惡感大笑。不論是否正在對抗疾病,每個人都該閱讀這本文字優美的書。──《圖書館雜誌》



      •感人又充滿洞見……她在這本溫柔的回憶錄中,無時無刻都對生命展現出敏銳的覺知與敬意──包括光亮與黑暗、殘酷和美麗。──《出版者週刊》


     





    各界讚譽

    前言 ?騎腳踏車



    第一期

    1.一個小區塊�2.天大的麻煩�3.棋盤方格法�4.不是什麼好事�5.www.嘿妮娜瑞格斯一切都會沒事的.com�6.不知所措�7.化療學校�8.化療港灣�9.多疑之境�10.我相信(當我墜入愛河,將持續到永遠)�11.獨舞�12.狐狸詩人�13.此在�14.透明的眼球�15.剃頭�16.空無一物的海洋�17.火警警鈴�18.預立醫囑�19.黑暗中�20.更多類固醇�21.讀書會�22.野獸貓



    第二期

    1.近似哀慟的灰暗�2.潛伏的腫瘤�3.來自黑暗的使者�4.記得說「請」�5.義大利母女遊�6.朝聖者�7.瑕疵品�8.影集�9.地理狀況�10.狼穴�11.一「回憶」大象�12.重新探勘邊界�13.綜合餅乾盤�14.停車費蒐集者�15.沒有那種地方�16.個人廣告�17.癌症團隊聯合會議�18.安寧療護�19.刀鋒�20.紫色房子�21.乳頭公路�22.近視�23.相簿



    第三期

    1.死亡靠近的十五個徵兆�2.你害怕去做的事�3.新鮮事正要展開�4.火葬場�5.偷竊�6.紅色惡魔�7.勞動節�8.夏日度假屋�9.重建�10.漲紅的臉�11.疼痛�12.小磚屋�13.泛泛藍調�14.贖身�15.陰陽魔界�16.對稱�17.不是僧帽水母�18.儀器�19.地下一樓�20.生命的本質



    第四期

    1.最黑暗的一天�2.直升機�3.毀壞的碎片�4.完美的沙發�5.亮點�6.警戒海盜計畫�7.死亡的模樣�8.介入�9.你持續朝其前進的某處�10.橋�11.餘燼�12.娜塔莉.波曼會怎麼做?�13.戰場大道旁�14.放射夏令營�15.清單�16.到處亂跳�17.女殺手�18.成人監督�19.萊拉�20.週年紀念�21.段落18-B�22.信心�23.死神�24.沉重的瓦礫堆�25.限制級�26.壁爐�27.仁慈修道院�28.回家路上�29.Memento mori�30.腫瘤負荷�31.哇嘛�32.燦爛時光



    後記

    致謝





    前言



    騎腳踏車




      「死亡不是世界末日。」我的母親確診為癌症末期後,喜歡這麼開玩笑。



      我從未真正理解她的意思,直到那天,我忽然明白──三十八歲的我正接受乳癌治療,在她過世幾個月後,有一天,我的癌症經確認已擴散轉移,而且是不治之症。有太多事情比死亡更糟:心懷怨恨、欠缺自我覺知、嚴重便祕、沒有幽默感、丈夫清理從你體內經引流管流入量杯的液體時,露出痛苦的表情。



      我和丈夫約翰在家門前的人行道上,一起在接近中午的陽光下移動著,教我們的小兒子騎腳踏車。



      「先別放手!」班尼喊道。



      「但你學會了,你已經學會了。」我在他旁邊跑著,同時不停的說。我扶著座墊後方,從那動能之中,感受到一股嶄新的穩定力量。「你幾乎完全靠自己騎了!」



      「但是我還沒準備好!」他大叫。



      我們從沒教過長子佛萊迪騎腳踏車。有一天,他要求我們把輔助輪拆掉,幾分鐘後,他就在後院騎車繞圈子了。班尼不是這樣。他一直沒有準備好讓我們放手。



      「你在幫我嗎?」他繼續問。



      週末的空氣是種良藥,我開始感覺自己愈來愈強壯:我已結束歷時幾個月的化療,就快完成為期六週的放射治療。我們以轉角的停車號誌為目的地(那號誌位在大約十五公尺前),這段路有極為和緩的斜坡。



      「用力踩,」約翰說:「眼睛直視前方,握好把手。」



      一對年輕情侶帶著狗過馬路到對面,好讓路給我們。他們對班尼微笑。我回以微笑,並試著和約翰交換眼神。他要放手了。我看著前方,沒有往下看。



      接著,我撞到腳趾頭,絆倒在水泥台階上。



      那一刻,體內深處的某種東西猛然斷裂。班尼聽到我的呼喊,然後我和約翰同時放手了。約翰支撐了我全身的重量,我飄浮在名為疼痛的陌生宇宙中,也看到班尼搖搖擺擺的前進,繼續騎啊騎。



      「媽,抱歉!你還好嗎?」他轉頭喊道。「看!我還在騎!」



      這就是了──美麗而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世界繼續運轉。



      隔天,我在醫院的磁振造影掃描儀裡,機器運轉的聲音就像是惡狠狠的外星人組了個龐克樂團。我想起從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聽過一個故事,關於一位南韓老闆運用團隊訓練活動,來提升員工的工作士氣。活動進行時,員工身著長袍坐在桌前,每人寫一封信給他們所愛的一個人,彷彿那是他們最後一次通信。此刻,哽咽抽泣或甚至放聲大哭,都是可以的。每張桌子旁有個大大的木盒,但那不是普通的木盒,而是一具棺材。他們寫完信後,躺進棺材裡,有個人假扮死亡天使來到他們身邊,敲打棺蓋闔上棺材。他們在黑暗中盡可能保持靜止不動,躺在裡頭大約十分鐘。這個活動背後的構想是,當員工脫離這場假的葬禮時,將會產生新的眼光,讓他們對工作更有熱忱,更珍視生命。



      這些人圍繞在我身邊:一間又一間檢查室裡,穿著醫院袍的病人平躺著,身上緊緊纏著發出巨響的管子,有些病人沉默的坐在輪椅上,被推到這些地下室的陰暗房間,又被推著離開。我想,我們正在練習。在這部機器鏗鏗鏘鏘又嗡嗡作響一個多小時之後,我化作寂靜天使。我想著,別管死亡天使了。顯影劑在我的血管內流竄,然後,就如技術員警告我的,機器接近我的身體,這位想像中的醫療天使靠近我,但沒有真的觸碰到我。當噪音終於停止,我聽到附近病房裡另一種機器發出的指示音:呼吸。暫停呼吸。現在,呼吸。



      磁振造影儀控制室裡,一張照片從黑暗的螢幕中浮現──我的脊椎正被腫瘤吞噬。這種被稱為病理性骨折的現象,由潛藏的疾病所造成。就在這次磁振造影檢查,他們發現癌症已蔓延到我的骨頭。結果顯示,我剩下十八到三十六個月的壽命。



      半小時後,我以相同姿勢躺在急診室裡用簾幕圍起的小空間。一位放射腫瘤科的住院醫師緊握我的手、輕撫我光禿的頭頂,含淚告訴我,他原本向我保證,我這兩個月感受到的疼痛,是核心肌肉歷經數月化療之後,太過虛弱所導致;但這股疼痛其實源於癌症,現在,這癌症已無法驅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