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上海往事碎影

上海往事碎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90754
林惠子
新銳文創
2018年2月0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9590754
  • 叢書系列:新銳文學
  • 規格:平裝 / 228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新銳文學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一位資深記者回憶故鄉的浮光掠影,

    一個真實的五○年代上海灘……



      ★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親身見聞,以第一手資料創作之紀實文學作品。

      ★帶讀者領略五○年代上海灘的大城小事




      她幾十年來周遊各地,到東北插隊、到日本留學,在外面轉了一大圈,當再次回到這故鄉地,細細端詳這美麗、魔幻的城市時。突然,她有一種深深的體會:從書籍被燒、文物被砸,到寺廟被毀,這個城市也和她一樣歷經了許多人間滄桑,以及許多大時代下的哀愁……



      原來她不太喜歡上海,有滿滿幾抽屜的日本照片,可是沒有幾張上海的風景照,在外面轉了一大圈,她才知道上海灘的魅力。



      葉落歸根,她終於能靜下心來看上海、寫上海。回憶當年背著書包,走過的每一條弄堂,那裡有平常人家,也有上海灘上的名人:對面洋房裡著名畫家程十發先生、隔壁院子裡住的筆桿子姚文元、長樂路上周信芳的家。



      她好奇地走進了當年轟動全國的豪宅「水晶宮」中,看到一個和外面完全不同的世界……於是她開始採訪,原來這深牆高院裡,有這麼多曲折而有趣的故事。



      當年的小姑娘終於結束冒險回到故鄉,她溫柔的回望那些往事韶光,並執筆寫下當年的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本書特色



      ★資深新聞工作者的親身見聞,從小人物的視角仰望大時代的巷衖故事,以第一手資料創作之紀實文學作品。



      ★作者尋訪當年「腳踢天安門」事件主人公之子,真實記述當年轟動全國事件的背後故事。

    ?


     





    ▍第一章──延慶路上的家

    家,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梧桐樹下的街面房

    家門口的新鮮事

    上海生活插曲

    弄堂裡的故事

    乘涼晚會

    風水輪流轉

    ?

    ▍第二章──母親的手藝

    養雞趣事

    媽媽的烹調手藝

    自力更生,改善伙食。

    快樂的春節

    ?

    ▍第三章──安福路上的「和平浴室」


    上海浴室隨談

    浴室裡的客人

    沐浴雜談

    ?

    ▍第四章──延慶路上的民辦小學

    民辦小學的由來

    我的班主任

    我們的校長

    ?

    ▍第五章──淮海路上的少女夢


    永隆食品商店

    「紅雷照相館」裡的少女夢

    學做女紅不亦樂乎

    品嘗上海美食

    淮海路上的遐想

    ?

    ▍第六章──東胡路上的往事


    暮色中的採訪

    少女的祕密

    ?

    ▍第七章──高安路上的小書屋

    ?

    ▍第八章──五原路上的中學


    五原路雜談

    開學時的爭霸

    黃浦江失蹤記

    下輩子當運動員

    ?

    ▍第九章──武康路上的神祕豪宅

    大人物的住宅

    這裡是風水寶地

    歸還的洋房

    ?

    ▍第十章──上海灘文革軼事

    不能忘記,更不能重演

    轟動全國的腳踢天安門事件

    他十三歲就開始思考人生

    ?

    ▍第十一章──烏魯木齊路上的水晶宮


    發現新線索

    ?

    ▍第十二章──延慶路上的名人

    弄堂裡的名人

    樓梯平臺上的程十發

    ?

    ▍第十三章──華亭洋房裡的故事

    華亭路變遷記

    洋房裡的故事

    歷史的變遷

    ?

    ▍第十四章──茭白園路的外婆家

    外婆家的歡樂

    戰爭中的往事

    家庭瑣事

    臺灣舅舅的遭遇

    ?

    ▍第十五章──上海弄堂幹部雜談

    上海弄堂故事

    奮鬥的年華

    ?

    ▍第十六章──楊樹浦路上的祕密聯絡站

    被遺忘的地下黨聯絡站

    沒有消失的祕密聯絡站

    ?

    ▍第十七章──植物園的新家

    蝸居生活趣談

    植物園的新家

    ?

    ▍後記






    後記



      坦率的說,以前我不是很喜歡上海,也沒有太多的上海情結;我不喜歡香煙牌上的廣告美女,不喜歡留聲機裡的靡靡之音,更不喜歡上海人的精明和現實。



      我寫了很多文章,當年去了昆山周莊感慨萬分,連夜寫了《夜遊古鎮周莊》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後來也寫了很多介紹日本的文章,就是沒有寫上海。



      只是在日本《中文導報》舉辦的一次討論上海人活動中,為了交差,寫了一篇《上海人文化心理素質中的功與過》再也沒有寫過關於上海的書。



      當記者時,每天都帶著相機,拍了很多新聞照,我有滿滿幾抽屜的日本風景照和新聞照片;上海風景照卻很少。只有幾張以前男友為我在外灘拍的風景照,還有幾張小端哥哥為我在陽臺上拍的照片。



      後來幾十年,沒有再拍過上海風景照,更沒有想到要去採訪上海灘的名人。即使名人每天在眼前。是身在廬山不識廬山真面貌?還是為了改變命運而奔波忙碌,沒有閒情逸致欣賞上海灘的美景,也許什麼都包含了。



      許多人都以自己是上海人而感到自豪,上海人不喜歡上海的不多,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後來分析了一下,原來在我的潛意識裡對上海有一種誤解,上海將我們「拋棄」了!



      一九六八年全國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二千五百萬沒有畢業和畢業還沒有分配工作的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初中和高中三屆知識青年,開始了修地球的偉大使命。



      「老三屆」一片紅全部下鄉,不再有工礦的名額。七個地方任你挑選:安徽、江西、黑龍江、吉林、雲南、內蒙古、貴州,可以自由選擇,結伴而去。子女下鄉,全家上陣;準備行李和吃的東西。糧店裡的卷子麵銷售一空, 後來要憑戶口本每家供應五斤白掛麵。



      隨著這個時代特有的敲鑼聲,一輛輛載滿了知青的專用列車,隆隆的從全國各地駛向邊疆、農村。新中國誕生的一代年輕人,沒有怨言、沒有懷疑,有的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用滿腔的熱血和信念實現偉大的指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覺得像一群棄兒遠離家鄉,流浪在窮鄉僻壤。因為幸苦勞作也掙不出一年的口糧。



      沒有上海戶口、沒有工作,這意味著我們是「外地人」,低人一等,心裡有說不出的失落、惆悵,有一種被這個城市拋棄的感覺。回到上海就是為了歇歇腳、看看父母、採購東西,然後又要坐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開始漂泊流浪的生活……所以我很喜歡三毛寫的歌《橄欖樹》唱得時候,熱淚盈眶。



      有一次,生產隊的農民,看了畫報上的上海人民廣場圖片時,他們驚訝極了,羡慕地說:「這就是上海啊!如果能到上海去玩一次,這輩子可沒白活。上海有大米、精白麵粉、牛奶和大白兔奶糖,還有香噴噴的香腸和鹹肉。」



      看到他們的神態,一瞬間我感到,生在上海是多麼得幸福!上海是外地人心中的人間天堂。可是我們已經回不去了,也許永遠也回不去了!



      我認識有抱負的插隊女友,為了能調回南方,不得不委屈的找了一個離上海近的農村人結婚;使我感到更悲哀的是,男友也因我調不回上海,而離開了我。



      我永遠銘記這樣一個場景,寒風凜凜的夜晚,男友冷冷的對我說,你調不回上海,就意味著我們將永遠兩地生活……我不能夠忍受!



      我淚眼仰望著,三角花園前方的復興大樓樓頂,暗暗發誓:我一定要爬到最高處……人生的金字塔上!讓你看看,今天在這裡悲傷欲絕,沒有上海戶口的我,一樣會很優秀,絕不低人一等。



      但是我心理上對上海有一種莫名的怨恨,有時想,什麼時候發生大地震,它將永遠的消失!多麼惡毒的詛咒!



      這是一種不健全的人所具有的原始野性和原罪本能。如果這種原罪本不能很好得到控制,那麼它將會毀滅我。



      感謝上帝,撒旦沒有得逞!它毀滅不了我!



      後來我調整了心理,以發憤精神驅散了怨恨,以「沒有任何力量能摧毀我!意志堅如磐,石刀山敢上,火海敢下」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告誡自己:埋在土裡的金子一定會發光的,誰笑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八○年代,昆山經濟開發要引進人才,當時缺少寫作人才,我被引進了昆山縣委宣傳部;為了工作需要,我放棄了文學創作,學習寫新聞;一九八八年又放棄了眾人羡慕的機關工作,到日本留學,一邊打工,一邊學日語,一邊寫作品。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每次回上海的感受都不一樣,在我眼裡,它是一個陌生而又嶄新的上海,受到世界的關注。我漸漸的開始瞭解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底蘊。



      在外面轉了一大圈,人到中年,才知道上海大都市的魅力所在,才感到上海是我的歸宿之地,回上海成了我們老三屆及所有在外地的上海人的最大心願!



      後來在網上看到一篇寫華亭路洋房的故事,耐人尋味。打聽下來,竟是我插隊同學的鄰居,於是她也告訴我很多洋房裡的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使我看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和上海的歷史、文化變遷。



      一次,我看了幾本國外和上海年輕人寫的關於上海灘的書,有的抄襲了過去一些閒情逸事,有的浮光掠影寫了一些上海的變化,沒有新意和有趣的故事。最讓我驚訝的是,一位年輕的上海姑娘自己沒有很多生活素材,又不下功夫去採訪,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連自己來例假竟寫了好幾頁,讓我目瞪口呆!



      突然,我產生了一種寫作的衝動,往事歷歷在目、令我懷念、回味、沉思……現在我才深深的體會到: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也遭受了與我們一樣的苦難:書籍被燒、文物被砸、寺廟被毀,整個城市經受了人間滄桑、無情的摧殘,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愛它?閱讀它,瞭解它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落葉歸根想回到故鄉。幾十年來,上海日新月異,又煥發了青春,而我們也回來了!它讓昔日的遊子感到親切、寬慰;它是那麼得美麗而充滿生機,我有什麼理由不愛它呢?我沒有為這座城市添一磚一瓦,內疚、慚愧;但願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瞭解上海,喜歡上海!



      此書獻給我同時代的朋友,獻給我父母這一輩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獻給為建設這座城市辛勤工作的所有勞動者!


    寫於二○○九年

    修改二○一七年




    其 他 著 作
    1. 櫻花樹下的中國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