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全球化的教育課:啟發IN、管教OUT,史丹佛媽媽的美式教育心法

全球化的教育課:啟發IN、管教OUT,史丹佛媽媽的美式教育心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76567
唐蘭蘭
四塊玉文創
2018年2月08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9576567
  • 叢書系列:好讀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好讀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家的孩子很會讀書、多才多藝……」

    「出國念書才有未來。」

    是否覺得這些話似曾相識?



      取得史丹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雙碩士,

      中美教育研究者唐蘭蘭以自身經驗分享給讀者,

      把孩子培養成國際化人才不一定要出國,

      而第一步又該怎麼做?



      在這個提倡全球化教育的世代,

      「啟發」孩子遠比「管教」來得更重要,

      不僅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所在。

      本書開宗明義告訴你「教育十力」!

      禮儀力、逆商力、情商力、社交能力、領導力、表達能力、創造力、時間管理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能力,

      讓你拓展孩子的視野,運用美式教育教出擁有世界觀的孩子。



      史丹佛媽媽──唐蘭蘭自身經歷了中美差異化的雙重教育,

      結合十多年來在美國的生活所見與育兒經驗,

      探討美式教育中值得借鑑之處。

      華人社會中重視的分數、名次、理想,

      在美國的教育下翻轉成:尊重孩子的夢想,以稱讚優點取代指責缺點,

      進而激發自我學習興趣……



    本書特色



      ◎未來邁向全球,關鍵十大力


      台灣孩子較缺乏的邏輯思考能力、創造力……,透過本書分享的「教育十力」,幫助孩子走向全世界!



      ◎借鏡美式教育,翻轉舊思維

      藉由史丹佛媽媽的美式教法,翻轉華人教育中的舊思維,思考在中西文化差異下的最佳教育方式!



      ◎生活實例分享,更淺顯易讀

      書中舉出許多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讀者更能體會也有所收穫!



    強力推薦



      2016TEDxTaipei講者|余懷瑾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李偉文

      親職教養�繪本作家|張美蘭(小熊媽)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2017獲「教育大愛」菁師獎|陳美儒

      親職專欄作家|陳安儀

      親子作家|彭菊仙



      (順序按姓氏筆畫排列)

    ?


     





    推薦序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美式教育」?──張捷

    序言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前言  全球化的公民,全球化的素養

    ?

    Chapter 1 具備全球化素養的十大力,讓孩子擁有大格局

    禮儀力──人無禮則不生

    逆商力──永不放棄才能走得越來越遠

    情商力──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社交力──獲得成功的軟實力

    領導力──讓孩子陽光、自信

    表達力──「秀」出來,才能讓人看見

    創造力──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小小科學家

    時間管理能力──用心智圖克服拖延症

    邏輯思考能力──用心智圖開啟孩子的無限潛力

    語言力1──像美國孩子一樣學英語的兩個法寶

    語言力2──愛上英文閱讀的七個絕招

    特文──不能讓孩子錯過的英文繪本

    ?

    Chapter 2 學習為人父母,做孩子的引路人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放手讓孩子獨立,帶三個孩子也能很輕鬆

    做一個善於向孩子求助的媽媽

    一個美國媽媽的家規

    管教孩子的三重境界

    美國雙薪家庭如何帶孩子

    做孩子的玩伴──美國父親的角色

    美國也有「孟母三遷」

    鼓勵孩子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做焦慮的父母

    溝通是一個家庭的必修課

    電子產品也能成為教育上的助力

    別讓孩子掉進學英語的大坑

    ?

    Chapter 3 從幼兒園開始,掌握受用一生的學習能力

    讓孩子愛上知識的幼兒園教育

    鼓勵開拓思考的美國小學教育

    在玩樂中學習,學習地理不再枯燥

    獨特的科學課堂──從重力波到科學探索

    看似簡單的美國小學數學

    重質不重量的家庭作業

    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如想像中輕鬆

    真正發揮因材施教的「另類學校」

    不排名,90%的肯定

    中國高考不好考,美國高考就容易嗎?

    天賦教育──美國的天才班

    ?

    Chapter 4 好品格來自豐富的社會活動教育

    美國的節日教育──學會感恩,學會愛

    生日party──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長

    童子軍文化──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夏令營活動──讓孩子打開眼界

    美國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社會科學知識課堂──從學前班開始播下種子

    ?

    後記孩子出國需謹慎,別讓小別離變成大折騰

    ?





    推薦序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美式教育」?




      二○一三年,我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代表團訪問美國史丹佛大學,第一次見到唐蘭蘭,她協助我們安排訪問工作。看她舉止端莊,做事嚴謹,我猜想她一定來歷不凡,果然,後來得知她是中國傳媒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的雙料碩士,以前還曾經在中央電視台做過記者,現在在矽谷的一家美國投資公司工作。我與她見面次數不多,工作上有些來往,但後來常用微信交流,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年齡相仿,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我雖然也從美國名校畢業,後來又有幸分別在美國和中國的名校教書、帶研究生,但對兒童教育還得從頭摸索。蘭蘭創建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叫作「美式學習零距離」,我也是她的忠實讀者,她在公眾號裡的第一篇文章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便在朋友圈裡強烈推薦,公眾號裡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蘭蘭媽」。



      最近又得知她還創建了微信「美式學習群」,我也急忙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向她學習。蘭蘭對孩子教育中的具體問題悉心分析思考,感悟很深,在微信群裡開週末講座,分享她對美國兒童教育的細緻觀察與理念分析。我也鼓勵蘭蘭出書,讓中國國內外的華人孩子都受益,我曾試圖在中國找些談美國中小學教育的書,特別是針對華人孩子美式教育問題的書。走進書店,才發現店裡這個領域的書甚少,大部分談美國中小學教育的書都是直接翻譯美國人寫的教育學術著作,缺少作者本人對美國教育有深切感受,並從華人文化的視角來理解、分析美式教育的書籍。原因也很簡單,像蘭蘭與她先生蔣里(他先生蔣里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博士,研究領域是機器人)這樣從美國名校畢業的優秀華裔人才,在美國也正在職場的第一線奮鬥,回家還要帶兩個孩子,輔導孩子做作業,甚至還要加班工作,幾乎不太可能有時間寫書。當我收到蘭蘭的第一版書稿時,真是覺得不可思議,她居然做到了!書的內容非常具體、生動,主要講的都是她自己經歷的事情和感受。她代表的這一代人有著特殊的經歷,從小在中國長大,歷經艱苦的高考磨練,在中國名校讀了大學本科,又在美國名校獲得研究生學位,在美國就業工作並且生兒育女。看似順利的人生歷程,其實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這其中的疼痛、跌宕與衝突,並在培養下一代孩子時深刻反思,試圖同時吸取中美教育的菁華,讓孩子成為未來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公民,所以蘭蘭出書真是難能可貴,這背後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美式教育」?蘭蘭在書中講了其中很多道理和故事,我在美國也常切身體會到中美孩子教育的差異,也就更能理解成人之後的區別。我曾與蘭蘭分享我自己的一個故事,有次我帶孩子去聖地牙哥的海邊玩,遇見一個美國媽媽帶著兒子,他恰好與我兒子年齡相仿,兩個孩子很快就玩在一起了。當孩子們準備下水時,面對洶湧的浪潮,我緊張了,趕緊抓住兒子叮囑:「不要去太遠了,浪大就立刻回來」,此時,我卻聽到那個美國媽媽在旁邊大聲喊:「兒子,你往大海裡衝,衝到你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媽媽在這裡看著你!」看著那個美國孩子像小老虎一樣拚命地往海裡衝,我突然間明白了美國人為什麼那麼自信,美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傑出運動員,美國為什麼有那麼多富有創新精神的人。蘭蘭在書中介紹了「美式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淋漓盡致地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時代在變化,蘭蘭詳解的美式教育,其實是所有家長與老師都需要不斷了解、學習的新課題,僅依賴我們自身的成長經驗是遠遠不夠的。慶幸的是,蘭蘭生活在矽谷的大環境裡,講述的是一個年輕母親的真情實感,以及包容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所以這本書的內容通俗易懂,又十分親切。蘭蘭對自己孩子的期待與我們大家都一樣:「希望他以後無論生活在哪個國家,都能夠在那個國家立足,能夠發揮他的長處」。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史丹佛大學講座教授

    MIT指導委員會委員

    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SEG)執行副主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千人計畫」教授兼校長北美事務代表

    中國合肥

    張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