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

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70810
赤松美和子
蔡蕙光
群學
2018年2月12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9869470810
  • 叢書系列:FT 台灣足跡系列
  • 規格:平裝 / 312頁 / 25k正
    FT 台灣足跡系列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日本學者赤松美和子對臺灣文學提出之精闢見解

    臺灣文學與作家的生成與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遷

    都可透過文藝營這方稜鏡從中抽絲剝繭看出端倪



      這部兼具學術研究與報導內容的著作,記錄了赤松美和子親身投入臺灣文學社群,並敏銳地提出一條解釋途徑,直指「文藝營」這樣的文學生產形式,為全世界所罕見,而文藝營五十年以上的悠久脈絡,不只是文學,也是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縮影。文藝營起因於國民黨黨國教育的目的,卻在?弦等文人出於文學培育意圖之下而努力奔走,數十年下來輾轉成為蓬勃發展、百家爭鳴而立場各異的文學文藝營,孕生出無數作家。文藝營這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存在,卻是通往理解臺灣人文的歷史之鑰。



      赤松美和子將散落四處看似無關連的文壇資料,拼黏起來並經過一番詮釋,讓我們一眼鳥瞰戰後臺灣文學與政治間的錯綜交織。文藝營史的整理、兩大報副刊及文學獎走向及立場的分析、解嚴後作家如何書寫自我認同,作者的書寫從五零年代貫穿至千禧年,橫跨時間雖長,但卻綿密環環相扣,從中看出日本學者的嚴謹與赤松身處的「雙重外來性」──對臺灣而言她是研究臺灣文學的外國人、在日本她是研究外國文學的臺灣文學──之特殊位置產生之視角



    各界推薦



      本書正是以救國團為線索,試圖藉著文學制度來揭開「國家」誕生的神秘儀式。如此這般,不僅在日本和臺灣,赤松也成為世界性的臺灣文學研究先驅之一。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研究所 中國語文研究科教授 藤井省三



      赤松教授以文藝營流變為核心,

      討論臺灣戰後文學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文學場域如何運作,

      切入點十分精確,田野工作、訪談、運用報刊材料與學校教材之外,

      同時又顯現出文學研究者的本領,在文本與現象解讀上相當細緻。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本書為臺灣文學的戰後,補足了一段政治成人化身文學童真的漂白歷程。

      原來,必須走過如此細膩的國家與市場之裡應外合,

      文學才終於能披上天真的外衣、繼續運轉一部意識型態機器,

      並吸引年輕人無怨無悔投注熱情。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蘇碩斌



      在日本有「食慾之秋天」、「閱讀之秋天」的說法,

      而適合夏天的行為則是熱戀、以及一起去海邊。

      或許臺灣的文藝營多在夏季舉辦並非偶然,

      近百年前來到臺灣的日本文學大家佐藤春夫所記下的文章副題

      即是「一夏之記」。

      在赤松美和子的體驗與研究中,臺灣文學中青春奔放、

      放恣不羈的性格,也因為夏天的文藝營,得到了解釋。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文薰

    ?


     





    推薦序 臺灣文學在夏天誕生 張文薰

    推薦序 圍繞文藝營的傑出閱讀史暨閱讀市場論 藤井省三

    寫給臺灣的讀者們 赤松美和子

    推薦語 楊佳嫻、蘇碩斌



    序章 在夏天形成的臺灣文學

    ■前言 研究動機與目的及各章論旨

    ■過往研究成果與定義

    ■臺灣青年的全體作家化計畫──救國團的藝文活動與 《幼獅文藝》主編?弦

    ■前言

    ■學校的文學教育──脫軌的日本文學與正統的臺灣文學

    ■救國團的藝文活動──文學之數量與力量

    ■《幼獅文藝》──臺灣青年的愛好

    ■結語



    第二章 臺灣文學的夏天──五十年的文藝營史

    ■前言

    ■何謂文藝營──臺灣文學與三千人的夏天

    ■文藝營的歷史──文學場的力學

    ■結語

    ■文藝營體驗記



    第三章 臺灣的芥川獎──《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兩大報之文學獎(一九七六∼一九八九)

    ■前言

    ■兩大報的副刊──臺灣文學的媒體翹楚

    ■兩大報的文學獎

    ■「政」的「時報文學獎」與「性」的「聯合報小說獎」──創造出的文學思潮

    ■結語



    第四章 戒嚴令解除後「我們」的臺灣文學──李昂與朱天心

    ■前言

    ■李昂作品中的解嚴──《迷園》、《自傳?小說》之「他者」主角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所見限定的「我們」

    ■結語



    終章 文學大國臺灣的文學場域形成

    註解

    參考文獻

    一、資料�二、研究文獻�三、臺灣文學以外相關研究文獻

    後記

    附錄 於日本出版的臺灣文學作品

    索引

    ?





    推薦序



    圍繞文藝營的傑出閱讀史暨閱讀市場論




      臺灣文藝界裡有許多充滿活力的女性作家──李昂、施叔青、朱天文、朱天心等。也許是耳濡目染之故吧!研究臺灣文學的日本女性也充滿了朝氣。本書的作者赤松美和子博士就是其中一位學術界新秀。



      二??七年,赤松在御茶水女子大學研究所時期,便以論文《戒嚴時期臺灣『文學場域』構築之考察》(「戒?令期?台?????「文?場」構築??一考察」)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此文副題為「救國團的文藝活動與編輯?弦」,甫在《日本中國學會報》第五十九號發表,迅即引起現代中國文學、臺灣文學研究者的注意。這並非由於「戒嚴令」、「救國團」等政治用語或「文學場域」等文藝研究術語而引人矚目,而是因為這作品是透過舊國民黨統治時期臺灣北京語文學的形成,以及黨國體制(即前國民黨獨裁體制)下之文藝政策及其施行,而分析出的傑出閱讀史暨閱讀市場論。



      「文學場域」原為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提出的術語,赤松將其定義為「受到所有與文學相關人士所構成的藝術、政治、市場及其相關組織、規則等影響而變貌的多層複合結構體」。



      面對臺灣「文學場域」的研究,赤松關注的是救國團。和其顯示之正式名稱──「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恰恰相反,其背景為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與共產黨內戰戰敗後逃亡到臺灣,一九五二年蔣經國(一九一?∼一九八八)為了菁英反共教育而成立的組織,用以對抗共產黨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蔣經國藉由救國團,培植了臺灣本省人幹部為自家「班底」(technocrat)。



      鑑於蔣經國將國共內戰失敗之部分原因歸咎於國民黨忽略了文藝政策及青年教育,為了反共與復興中華文化,救國團因而重視文藝活動。其後,臺灣經歷了六?年代的高度經濟成長期及七?年代的國際孤立期,救國團持續地實行思想統制,提供壟斷性的大規模文化活動,展開了鞏固菁英青年與學生階層對國民黨獨裁體制全力支持的方針。



      在這樣的救國團運動實踐中,孕育出了擁有臺灣特有的讀者組織,即以青少年為讀者群的國策文藝雜誌《幼獅文藝》,以及藉由文藝來對反共的幼獅們洗腦之文藝營。然而,因著這些本身即為詩人或小說家的編輯之努力,再加上對文藝市場需求敏感的新聞媒體,以及不可或缺地、受到富有感受力及政治正義感的臺灣文藝青年的影響,如此有效率地建構的反共文藝體系也脫胎換骨,催生出想像民主化社會的臺灣文學。



      在這篇饒富趣味的論考中,赤松以世界罕見的舊國民黨統治時期獨特的文藝制度史為討論中心,剖析了《幼獅文藝》兩代主編朱橋(一九三?∼一九六八)、?弦(本名王慶麟,一九三二∼)的奮鬥歷程,她還指出了後者在七?年代後半成為受舊國民黨派系影響的《聯合報》的副刊主編,八?年代中期轉任聯合報系的文藝雜誌《聯合文學》主編,文學的政治宣傳色彩轉為淡薄,提高了藝術性與商業性,作為主流派的外省籍知識份子領導臺灣文學的戰略在其中成功地實踐。這些見解,實有快刀斬亂麻之概。



      愛爾蘭籍的美國社會學家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其名著《想像的共同體》中,論到在英、法等西歐及拉丁美洲各國,十七世紀工業社會化與市場的成熟促成了國語(national language)與出版業的出現,白話文學加速了產業社會化,國民市場因而成立。到了十九世紀,作為「想像的共同體」的民族國家於焉誕生。



      一八八五年以後,在橫跨半個世紀的日本統治期下,所謂的「國語」是日語;日本戰敗後到一九八?年代後半的四十餘年間,舊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國語」則是北京話──近代臺灣從未以自有的臺語作為「國語」,反而體驗了兩代外來政權的「國語」。在臺灣民主社會確立後,尊重閩南語、客家語還有原住民語言的同時,仍延續以北京語為「國語」。這樣的後殖民臺灣是如何地被想像呢?──本書正是以救國團為線索,試圖藉著文學制度來揭開「國家」誕生的神秘儀式。如此這般,不僅在日本和臺灣,赤松也成為世界性的臺灣文學研究先驅之一。



      今日的日本,已將一九三五年創設的芥川獎定位為「純文學」,而直木獎則是所謂「通俗文學」的代表。赤松指出,七?年代的臺灣,也有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兩大報,各自標榜含有政治文學特色的「時報文學獎」以及描繪「性」的「聯合報小說獎」。這是只有從臺灣文學制度形成史的視角來鳥瞰,才能得到的卓見。



      本書從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是從文學的基礎面展開論證。到了第四章,在談論文學制度所培育的世代之後,轉而講述反抗文學制度的一群活力充沛的女性作家。例如針對李昂(一九五二∼)的代表作《迷園》、《自傳?小說》以及朱天心(一九五八∼)的代表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之研究,誠然饒富趣味。



      對於臺灣以及臺灣文學,最讓人感受到赤松氣魄的,就是第二章之後附錄的「文學營」,也就是文藝營體驗記。這個擁有半個世紀以上歷史的文學營,自一九五五年起戰鬥文藝大隊(乍看是具有魔幻寫實主義風格的名稱)加入了救國團夏季青年戰鬥訓練以來,單單在二??五年的夏天,就有二十二個團體主辦了為期二至五天的文藝營、參加人數為三十至六百位不等,成了一年一度的夏日文學祭典。行動派的赤松,在那年的夏天,竟然「突襲」參加了其中三個文藝營,還收到同營隊文藝少女的情書、志願擔任志工等不凡的經歷,實在飽嘗了擁有奇特歷史之臺灣文藝營的神髓。



      也許是作者過於精力旺盛地蹦蹦跳跳的緣故,本書的原稿階段,在邏輯上欠缺連貫性或是文章的變調也隨處可見。然而在中國相關書籍的名編輯──朝浩之先生的熟練教導下,得以淬鍊為精簡的學術書籍。



      由衷祝賀新的文學研究、令人樂在其中之臺灣文學研究書誕生。

    ?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於本鄉赤門樓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