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歐洲建築的30個為什麼

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歐洲建築的30個為什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727618
謝孟樂
詹氏
2018年3月08日
217.00  元
HK$ 206.15  






ISBN:9789868727618
  • 規格:平裝 / 448頁 / 32k / 13 x 19 x 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理論











      你是否想過:

      為什麼歐洲的房子看起來這麼有童話的味道?

      為什麼歐洲小鎮有著這麼溫柔的顏色?



      透過建築師之眼,帶你看見

      三十個關於歐洲建築,你想知道的小秘辛;

      三十個你不能不知道的歐洲建築史淵流。



      在歐洲,無論是怡人的小鎮風情或是宏偉的教堂建築都充滿了細節,而這些細節裡藏著的往往不是魔鬼,而是久遠歷史的流動痕跡。



      歐洲的小鎮,從走入聚落裡一路蜿蜒,便能從小鎮邊緣走到小鎮中心的教堂;從教堂的外頭進入教堂裡面;而本書就循著這樣歐洲小鎮典型的路徑,帶著讀者們提出你也會想知道,關於歐洲建築的三十個為什麼。



      本書作者謝孟樂在親身踏訪歐洲時紀錄下這些充滿趣味的細節:踏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順著徑道往小鎮深處走,會從住家騎樓開始、路沿邊的奇怪石頭、牆上的鐵剪刀,到住屋牆壁的樣式、使用材質顯現的顏色……



      跟著建築師一路蜿蜒,慢慢就繞進小鎮中心的教堂。教堂的立面樣式、扶壁、簷邊如怪獸模樣的雨漏、尖拱圓拱,再進入教堂、堂殿內部空間的偏移與變化也能細緻地一一品味。



      這些以建築師之眼捕捉到的細節,在本書中以三十個「為什麼」發問,深入淺出地引導出藏在細節中的建築史乃至於工藝知識,帶著大家慢慢進入歐洲建築的迷人風情。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謝孟樂建築師用專業且易懂的方式,介紹我們都想懂卻看不懂的建築,值得大家收藏。--邱英浩(臺北巿立大學教授兼系主任及院長�英國諾丁罕大學博士�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台北市及新北市都巿設計審議委員)?



      謝孟樂建築師花費了無數可敬的時間親身訪查,研究原創啟發的描述藝術、空間與歷史,讓讀者彷彿能親身真實觸摸建築、呼吸時空……這是一本知識必備、旅遊必備、值得一翻再翻一同感動的氣質好書。--郭子毅(將作室內設計主持設計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職業建築碩士�文化建築系、輔大景觀系兼任助理教授)


     





    【小鎮裡】

    Q-01 歐洲也有騎樓嗎?

    Q-02 為什麼歐洲的小房子,看起來這麼有童話的味道?

    Q-03 很多歐洲城鎮的房屋或圍牆牆腳常見一顆顆大石頭,是作什麼用的呢??

    Q-04 石造牆上常見的奇怪鐵桿子,是作什麼用的??

    Q-05 為什麼在歐洲的不同國家旅行,卻常看到感覺長得很像的建築呢?

    Q-06 很多石頭建築的轉角看起來跟其他建築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Q-07 在歐洲的交叉路口常看見長得很像涼亭的屋子,是做什麼用的呢??

    Q-08 為什麼歐洲房子的二樓經常外推?這也是違章建築嗎?

    Q-09 歐洲這些城鎮建築的美麗顏色是怎麼調出來的呢?

    Q-10 歐洲城鎮從高處鳥瞰時,又是什麼樣的顏色呢?



    【教堂外】

    Q-11 走進教堂時,外牆常看見一座座像珍奇異獸一般的雕塑,那是什麼呢? 1

    Q-12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教堂的特殊飛扶壁,為什麼會長成這種奇怪形狀呢??

    Q-13 為什麼教堂坐向各有些不太一樣?

    Q-14 為什麼在歐洲見到的教堂的規模大小會差這麼多呢?

    Q-15 為什麼有些教堂會東突出一塊、西突出一塊呢??

    Q-16 為什麼有些教堂的扶壁不飛呢??

    Q-17 為什麼有的教堂會帶有城牆的造型呢??

    Q-18 為什麼英國的教堂在一般教堂的十字架平面上,還 多了一對翅膀呢??

    Q-19 歷時悠久的教堂,要怎麼對抗時間帶來的風霜呢??

    Q-20 為什麼教堂的大門中間總有一根抵住通道的柱子呢?



    【教堂內】

    Q-21 「為什麼教堂看起來怪怪的?」之一:什麼是「混血」的教堂呢??

    Q-22 「為什麼教堂看起來怪怪的?」之二:什麼是「非典型」教堂呢??

    Q-23 「為什麼教堂看起來怪怪的?」之三:為什麼有些教堂的軸線會「偏折」呢??

    Q-24 為什麼教堂中央常常看見有像屏風般的牆面??

    Q-25 為什麼教堂的平面都這麼剛好是「十字型」的呢??

    Q-26 哥德教堂的尖拱是怎樣產生的呢?

    Q-27 教堂中存在著什麼樣的數字密碼呢??

    Q-28 教堂的柱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顏色與型態 呢??

    Q-29 教堂天花板常見像萬花筒的景象,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呢?

    Q-30 為什麼有些教堂會有結構穩固的隱憂?





    自序



      老建築透過空間與形式,悄悄訴說它的故事,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在數百年後仍然繼續閱讀這些傳奇,聆聽這些記憶。



      歐洲,一個地理、歷史與美學的完美交織,戰爭、信仰與日常,構成人類珍貴的文明起源地,孕育出令人讚嘆的無數遺產,當我們遊歷其中,總希望能在驚喜之餘,接收並理解當中散發的人文密碼。



      這本書希望能讓您在遊覽歐洲小鎮或教堂時,領略到空間與形式背後的意念,或是現象中令人恍然大悟的典故,面對一座老建築,您可以體會更多,感動更多,不管平凡或是不平凡。



      筆者在大學便熱衷於台灣古蹟的探索,對於古老的事物總是非常著迷,尤其對於形式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而在經營建築師事務所的這些年,也帶著大多是我大學學生的年輕員工探訪了好幾次歐洲,每每在面對偉大的教堂時,學生們總會提出很多問題,在答覆的過程中,讓我想到如果能出一本「好讀」的解說書,應該能對更多人有所幫助。



      而所謂「好讀」,個人希望是圖文並茂,用字盡量淺顯易懂,圖片或照片的說明能捕捉到文字部分的意思,那大家在閱讀時相信一定能輕鬆而容易理解。



      因此,便有了這本圖文比例相近一比一的書。



      另外,本書畢竟不是建築史,說它是旅遊書倒也不完全是,也或許,可以定位在兩者之間,會是在旅行歐洲時,可以提供建築方面的一些簡單的觀念與論述的參考書。



      然而,歐洲城鎮與教堂建築為數眾多,本書當然無法一一詳述,只是在典型或代表的案例中提供一些重點,希望能帶給您一點體會與心得。但筆者畢竟所學有限,必有未逮之處,尚請讀者包容體諒。


    謝孟樂




    其 他 著 作
    1. 走在托斯卡尼的豔陽下:漫遊歐洲建築演化的三十個線索
    2. 走在托斯卡尼的豔陽下(限量加贈「漫遊詩筆記本」):漫遊歐洲建築演化的三十個線索
    3. 「走在歐洲小鎮」系列套書《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走在托斯卡尼的豔陽下》一套二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