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本書出版二十二年後,我們為何還在談科學素養 文�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愛因斯坦曾言:「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環繞圓周的黑暗也跟著變大了。」(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這句話是我最常在外演講時引用的名人錦句,也是時時自我提醒的警句。 所以,正如本書作者池內了教授所說,科學家並不是知道所有事情的人,其實正好相反。科學家是站在圓周上,知道我們知道哪些事情以及不知道哪些事情的人。正因為科學家知道人類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面對無法估量的黑暗,因此更擁有了責任,要將人類知識之圓邊界的狀況傳達給更多人,同時在知識不足以至於無法判斷的時候,勇敢地講出「我不知道」。 科學家處於人類知識探索隊伍最前線,但科學家要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悶著頭往前進而已,而是要時時回頭,把前方的訊息回傳給後頭的人。這時候就像是比手畫腳遊戲一樣,如果一開始比得不好或傳達得不夠清楚明瞭,那麼一個接著一個傳到後來,訊息接受者不是摸不著頭緒,就是解讀得莫名其妙,並且肯定會反過來責怪前面的人「到底在比什麼鬼」。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科學家擁有直接對社會溝通,體察一般人情緒與需求,再將複雜知識轉譯軟化成大眾語言的能力。在經營泛科學的經驗中,我認識一些擁有這樣能力的科學家,但在其中,有熱情、有意圖、願意撥出時間來溝通,不為糟糕的媒體環境和酸民文化而灰心的科學家,實屬鳳毛麟角。 若科學家不願、不用、不能對公眾溝通,將會帶領國家陷入惡性循環。作者在書中也直言:在民主時代,人民的選票與納稅決定了主要由國家支持的科學研究,因此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愈來愈高的比例是由該國人民對科學與技術的了解與支持程度來決定的。所以科學素養除了包括了一般人對基礎科學知識的掌握、對科學史、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更包括了對社會中的科學議題的參與,如果科學家不協助民眾跨過參與議題的門檻,那麼結果只會是民眾用選票跟稅金決定把門直接封死。 本書花了不少篇幅,從作者最熟悉的天體物理學出發,簡要清晰地告訴讀者當代科學的演進史;模型、假說、定律、理論等的差異;為什麼數學如此重要;面對無法化約的新領域該怎麼辦。這些其實是我們在國中時就都會學到的,但我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就算念到大學都無法真正搞懂,毫無興趣、甚至以厭惡科學素養而自豪。如果只是少數人如此,或許是少數人的問題,但如今卻是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足夠的科學素養,這很難不說是科學家與像我這樣的科學傳播者的責任。 在一○八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後,科學素養成為教育圈熱門話題,許多人誤以為這個改變,不過就是考試時會出現很長的文章題目要考生做閱讀測驗,讓更多的數理考試題目來自文學和社會議題的文本,或是讓更多的國文和英文考試得用上數理能力的題目,其實當然不是這樣。 要培養科學素養,最關鍵的是認知「科學做為一種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到底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又是怎麼從單純對現象的好奇,轉而成為一種由國民稅金支持的研究活動?」說真的,科學素養教育之所以被重視,絕不該被當成是科學家突然又要灌輸給大眾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而該被認為是科學界與科學傳播界的反省運動才是。 這本書(原文書)是在一九九六年首度出版,距今已有二十二年,雖然書中少了近年來的熱門科學名詞,例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登陸火星等,但讀來依舊深刻,毫不過時。此刻讀這本書,看作者當時對科學家的批評與自我反省,再對照如今的發展,只覺像作者這樣的聲音實在太少,再多幾本這樣的書,也還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