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沉思錄.我思故我在:「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第一哲學代表作(名家全譯本│精裝) | 
              
                | 
 
                    
                      |  |     
						  |  |  
						    
                            |  |   |  | 9789863842835 |  |  
                            |  |   |  | 勒內.笛卡兒 |  |  
                            |  |   |  | 龐景仁 |  |  
                            |  |   |  | 野人 |  |  
                            |  |   |  | 2018年5月30日 |  |  
                            |  |   |  | 200.00                               元 |  |  
                            |  |   |  | HK$ 170 |  |  
                            |  |  |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3842835叢書系列:Golden Age規格:精裝                                             / 512頁 / 25k正 Golden Age
 | 
				
			  
                | 
 | 
				
		      
			  
                | 分 類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法國哲學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 
			  
			  		      
                | 內 容
 簡
 介
 | 
 
在《沉思錄》之前,哲學是神學。在《沉思錄》之後,哲學開始進入理性時代。
 
 
 
 目前台灣最完整譯本!集1641年拉丁文初版與1647年法文初版、1661年法文二版之大成!
 
 
 
 「近代西方哲學之父」笛卡兒最知名作品
 
 「我思故我在」亙古名句原始出處
 
 六個沉思,六組反駁、六篇答辯
 
 為「理性主義」時代奠基
 
 
 
 「我要假定有一個妖怪……這個妖怪的狡詐和欺騙手段不亞於他本領的強大,他用盡了他的機智來騙我。我要認為天空、空氣、土地、顏色、形狀、聲音以及我們看到的一切外界事物都是他用來騙取我輕信的假象和騙局。」──第一個沉思:論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
 
 
 
 如何判斷「存在」是「絕對真實」的?這是許多哲學家畢生難解的習題。
 
 
 
 笛卡兒作為「理性主義」代表人物,首先以「應該要懷疑一切」的想法辯證提出「我思故我在」作為首要原則,從此,近代哲學揭開了序幕。
 
 
 
 以「我思故我在」為出發點,笛卡兒力圖使心靈脫離感官,通過純粹的理性獲得確定的知識,建立「心物二元論」這個直到今天都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論點,並以此鋪展,探討上帝的存在、真理與錯誤、靈魂與肉體的區別……等問題。笛卡兒後來將這些內容整理為六篇「沉思」,並寄給當代著名哲學家、神學家與邏輯學家,透過對方的回覆,進行了各種「反駁」與「答辯」。
 
 
 
 本書作為繁體中文界唯一全譯本,完整收錄笛卡兒與歐洲知識分子辯論過程,這些內容幾可說是近代歐洲史上第一次完整且公開的哲學論戰,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窺見大師們激烈的思想交鋒,也見證了理性主義時代的到來。
 
 
 
 黑格爾:「(笛卡兒是)近代哲學真正創始人。」
 
 
 
 名人推薦
 
 
 
 導讀: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講師
 
 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鄭光明|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鄭元凱|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 
			  
                | 
 | 
			  			  			  
                | 目 錄
 | 
 
導讀
 
 笛卡兒生平及其主要著作──譯者 龐景仁
 
 致神聖的巴黎神學院院長和聖師們
 
 前言
 
 
 
 【第一部】 六個沉思
 
 [內容提要]?? 概覽六個沉思
 
 [第一個沉思] 論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
 
 [第二個沉思] 論人的精神本性以及精神比物體更容易認識
 
 [第三個沉思] 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四個沉思] 論真理和錯誤
 
 [第五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本質;再論上帝及其存在
 
 [第六個沉思] 論物質性東西的存在;論人的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實在區別
 
 
 
 【第二部】 反駁和答辯
 
 [第一組反駁] 一個荷蘭神學家作
 
 笛卡兒的答辯
 
 [第二組反駁] 由多方面神學家和哲學家口述,經尊敬的麥爾賽納神父搜集的
 
 笛卡兒的答辯
 
 按幾何學方式證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精神與肉體之間的區別的理由
 
 [第三組反駁] 一個著名的英國哲學家作,和笛卡兒的答辯
 
 [第四組反駁] 神學博士阿爾諾先生作
 
 笛卡兒的答辯
 
 笛卡兒關於第五組反駁的聲明
 
 [第五組反駁] 伽森狄先生作
 
 笛卡兒的答辯
 
 笛卡兒先生對第五組反駁的再答辯
 
 [第六組反駁] 許多神學家和哲學家們作
 
 笛卡兒的答辯
 
 譯後記──龐景仁
 
 
 
 ?
 
 | 
			  
                | 
 | 
			  			  			  
                | 序 
 | 
 
導讀
 
 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講師)
 
 
 
 由於高中世界思想史的教育,笛卡兒成為少數家喻戶曉的哲學家,儘管多數人對他的認識僅止於一句玄妙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兒同時也是哲學系學生起步時必經的課程,然而,不管在台灣抑或其他國家,笛卡兒哲學通常被初級讀者評為無趣、乏味、宗教色彩濃厚。在文化與歷史脈絡都急劇差異的情況下,笛卡兒的文字確實難以讓讀者一翻開書就覺得風味無窮、收穫無限,這篇導讀的用意就在於挑出笛卡兒思想中時代色彩太過濃厚的部分加以釐清介紹,希望讀者能品嚐出一番滋味。
 
 
 
 此篇導讀除了針對幾個笛卡兒重要的理念進行說明介紹,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呈現笛卡兒面對的時代與思想脈絡來理解他的思想走向。正如同閱讀任何一本哲學著作,讀懂作品的關鍵都在於理解作者透過作品探問的問題本身,換句話說,要能夠理解作者提供什麼答案之前,更重要的是知道他問了什麼問題,而問題本身通常都跟作者的時代背景、教育、互動學派高度相關。因此以下將處理笛卡兒與中世紀士林哲學 的關係,由此來進一步探討笛卡兒之所以要討論上帝存在與否的原因,以及笛卡兒兩個最為關鍵的概念: 「我思故我在」以及「心物二元論」,最後用形上學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做結。
 
 
 
 ?
 
 | 
			  
                |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