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創意力:你的問題,用創意來解決

創意力:你的問題,用創意來解決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4794690
盧建彰 Kurt Lu
天下文化
2018年5月31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9864794690
  • 叢書系列:工作生活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1 x 14.8 cm / 普通級
    工作生活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思考邏輯/決斷/創意

















    每個人最好都要有這本書,

    因為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你都是在創意部。

    你和世界的問題,靠創意來改變!



      我們身在尚未被揭露的答案裡陸續拓荒;

      你企圖的,正漂浮在時間裡等你。

      ──聶永真│永真急制設計師



      鬼才導演盧建彰Kurt Lu

      ★執導金士傑「下一個十年。22K」短片,瀏覽人次近億

      ★繼《文案力》、《願故事力與你同在》後最新力作



      大家都說要有創意,但創意哪裡來?



      創意是關於尋找新答案

      即使你確信自己什麼都知道



      一點點的不安感,

      好打開知覺,好重新有敏銳感受,

      好重新觀察原本習以為常、毫不在意的環境。

      看見需求,看見空缺,看見不知所措,

      當你有感而發,創意,無所不在。



      ☆收錄盧建彰與五位創作者的唇槍舌戰:

      劉安婷、唐鳳、洪震宇、厭世姬、龔大中



      本書作者Kurt於廣告界累積十多年經驗,

      加上與各界創意人腦力激盪,

      與你分享創意心法,告訴你靈感哪裡來!



      創意心法

      →稍微偏離既定的軌道,那不確定性,其實就是創意的沃土。

      →感動,是最值錢的東西;而運動,是最有效得到感動的情境。

      →搭建起情感上的連結,讓你想傳達的進入人們生活裡。

      →觀察這世界最稀鬆平常、理所當然的好與不好,創意就在其中。

      →不按表操課有時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創意靈感。

      →作品要放在人跟人層次的合作,才會有溫度。

      →跳脫故事慣常設定的角色、視角,老套自然會遠離。

      →在情節中埋藏轉捩點,在轉捩點上凸顯重點。



      創作者一致推薦

      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宋明峰│光寶科技智能生活與應用事業群執行長

      林錦昌│文化總會秘書長

      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盧廣仲│音樂鬼才

      聶永真│永真急制設計師

      龔建嘉│鮮乳坊創辦人



      創意不僅是種能力,更是面對生命的態度。翻閱《創意力》時,我完全停不下來。坊間一般著重創意方法論的書,影響的是我的腦;Kurt則帶我們從人生體驗看創意,再從創意回看人生使命,這是更為深刻的視角,產生共鳴的是我的心。身為人,想感受有意義的活著,我們都需要創意。這本書,將引導我們去品嘗、領會真正的創意,與你分享!──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創意的原點從觀察身邊在意的事物開始。你努力感受世界,世界就會幫你給人感受。Kurt用簡單、輕鬆的方式解除大家對創意的恐懼。生活中製造小驚喜需要創意力,台灣電子業轉型需要創意力,面對比我們技術更強、資源更多的對手也只能靠創意力。創意,跳脫舒適圈,多嘗試,去感受,做就對了。是的,你、我都能有創意力。──宋明峰│光寶科技智能生活與應用事業群執行長



      做政治文宣和做商品廣告一樣,都想用不同的創意說好一個故事。要讓消費者或民眾站在你這邊,你必須先和他們站在一起。網路時代,點擊容易,記憶很難。創意,要「有敢」與眾不同,更要讓人「有感」。我有幸認識許多創意人,Kurt是箇中高手。──林錦昌│文化總會秘書長



      有人說,創意就是讓兩件不同的事融合在一起,並產生新的意義。這包括兩個功課要做:事物的大量閱讀、融合新意義的技術。Kurt是個認真生活的創意人,所以他覺得「多做家事才會做事」。生活中的點滴要靠實作體驗,搭配旅行、閱讀、電影、有意義的對話……來豐富我們點燃創意的素材。這本書提供我們優秀創意人的心法,除了廣告業,各行各業的創新更需要這樣的觀點!──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這個世界的知識體系如此龐大,我們不需要全面通曉,但總要恐懼於自我的缺乏、興奮於每個他方的未知。人類並未真正創造過新的方法,我們只是從「無」中找出了它,驗證了方法的存在;與其說每個獨一無二的「新」都是一種創造,我們其實僅是身在尚未被揭露的答案裡陸續拓荒;你企圖的,正漂浮在時間裡等你。──聶永真│永真急制設計師



      我喜歡看電影,特別喜歡看了會流淚的電影。每次沉浸在黑暗中被感動的剎那,都哭得很享受。而我同時會很害怕,如果自己有一天喪失了這個感受的能力,人生會多麼無趣?盧導說,「未來,一定是屬於有感受力的人,因為感動,是未來最值錢的東西。」如果你想感受世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這本書,從感受開始,改變你看見的世界。──龔建嘉│鮮乳坊創辦人



    ?


     





    各界好評

    自序 在創意前,謙卑



    A創作戰鬥美學價值觀

    創作你核心肌力─憑什麼有創意?

    創作你基本戰力─有感而發

    創作不只嘴出力─做事,不坐視

    創作最要強魅力─你的性感人生

    創作總得注意力─在意就有創意

    創作要有苦耐力─半世紀前的創作者心情



    B真槍實彈實力戰

    下一個十年。22K─金士傑

    你那邊天空好嗎?

    我要學他笑笑的─南島榮耀林子偉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減少言語暴力─兒童福利聯盟

    記憶在手心─故宮



    C創作技術練擊場

    創作環境力─創作你的場所

    創作行動力─跨領域去

    創作態度力─真的假的?

    創作命題力─你現在支持的

    創作品牌力─紅襪的Sweet Caroline



    D創作者唇槍舌戰

    讓人為台灣而教的劉安婷

    他強項絕不是聰明的唐鳳

    強悍創作引路人是洪震宇

    那厭世動物園裡的厭世姬

    無法定義的創作者龔大中



    ?





    自序

    在創意前,謙卑



      數算地上的日子




      我所在的產業十分重視時間因素,deadline 很重要,許多工作幾乎都是從 deadline 去反推,我們常會說「多少時間做多少事」,把時間表拉出來,搭配個別工作的重要性,就能下判斷做取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先做,什麼以後再做,就一目了然。



      事實上,幾乎所有產業都是如此運作,road map 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時間,它讓你看清事物的輕重緩急,從而決定計畫的進程,並因此決定如何下手,資源如何分配,甚至,讓你捲起袖子開始動手。



      時間是好夥伴,只要我們願意關心它。



      有趣的是,我們在工作上這樣,但在自己的人生倒未必如此。



      很在乎的事



      很多時間就做很多事,很少時間就做很在乎的事。



      我們在工作上都會立刻下這樣的判斷,但在人生裡卻寧可不面對時間長短。



      其實,我們在地上的日子是可以估算的,因為有平均年齡,每個人都可以在幾秒鐘內算出自己剩下多少天,就算心算不如國小三年級的小朋友(是的,乘法在小學三年級就教了),手機都還內建計算機功能,你想刪還刪不掉。而且這還只是平均數,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也可以參考自己的家人。



      以我為例,若活到我父親的年紀,就只剩八千七百多天,我擔心自己想做什麼都來不及了,實在不想去填充別人的時段,勉強自己做一些表面工夫。



      有時會遇到一些工作,好像只要看起來讓老闆開心,所以就得這樣那樣的,實在有點多慮。很多時候,老闆們也不在乎那些形式,他們只在乎效果。那些事是只會做形式的人想做的,因為他們只會做形式,那是他們少數會做的事。



      工作以外的生活,有時也有社交需求,只因為覺得怎樣怎樣,對方才會覺得怎樣,結果,對方根本不覺得怎樣。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不那樣認為,卻得勉強自己,那不是有點瞎嗎?畢竟,我們時間有限,何不追求自己在乎的,讓自己有點成就感?

    鼓勵年輕人?



      有時會被問問題,但我都會當作只是回答問題,試著在有限範圍裡提出有限觀點,那是因為我也想自主訓練,從不敢想自己有什麼真知灼見。



      我更不敢鼓勵年輕人。一來年輕人本來就充滿創意,總是做出讓我目瞪口呆的作品;二來,比起來我剩下的時間少他們許多,從資源多寡的角度而言,我是弱勢族群,年輕人比我強勢太多,有的是時間去做更多,就算用偏狹的角度說他們做錯了,他們也有的是本錢嘗試錯誤,因為他們比我有更多時間。



      何況,他們並沒有做錯,他們是在創造更多的經驗,這經驗將引導他們在未來發展出更不同的作品。而那作品,以現在的時空,可能連我們的想像力都無法勾勒一點輪廓,那又如何能去批判呢?



      記得前面說的 road map 嗎?他們只是在增加他們的工作項目,理解更多不立刻完成的可能,好累積更多能量。眼前你認為的失敗案例,未來就會做出你沒機會成功的美事。



      你知道一種標準答案,他們可能知道一百種不標準答案。



      我們常認定的標準答案,是在眼前的考卷上。當未來考卷更換了,那答案還會對嗎?



      而未來的考卷勢必得換,不是嗎?



      動輒得咎



      某些時候,會遇到某些人充滿恐懼地在生活在工作,害怕一不小心就不成功,害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人,害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好機會,彷彿動輒得咎。



      那種恐懼很深沉,又很表面,因為表現的方式總是那麼地戲劇,那麼地讓人無法忽略。



      讓人為他難受,因為他,動輒得咎。



      其中,還有一種表現方式,是極度的自大。



      深怕失去存在感,深怕別人無法意識到他的存在,總是要別人尊重他,或者尊敬他;談論的總是自己做了什麼,批判的總是別人做了什麼,卻很少想到自己什麼還沒做。而在他身旁,你得時時仰望他,儘管他其實並不高,你小心翼翼,並且感到不舒服。



      讓人為他難受,因為他,動輒得咎。



      謙卑,得救



      我遇見許多傑出人物,他們有個相同點,就是非常謙卑,但那謙卑不單是對待人的禮貌客氣,而是有種更進一步的溫和感。



      我不太會形容,但不是那種說話帶著「請、謝謝、對不起」表象上的有禮貌,而是更加直截了當,且是非常深信不疑的信仰。



      同時,不是專門對待某些人物的態度,比較像是,面對事物,面對思想,面對未知,面對世界,一種不張狂,十分溫暖,並且帶著強烈好奇心,對發生什麼事,都不感到過分驚訝,也不過分驚恐的自在。



      對,這樣說起來,自在,或許是個比較恰當的字眼。



      他們在不斷追求創意的同時,保持一種健康的模樣,不只是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跟他們在一起,你會常看到他們淡淡的微笑,你會看到他們專注凝望你的眼神,你可以感受到你被期待要說出什麼有創意的話語,而你也真的因此說出了,儘管你本來並沒有這想法,但在他們面前,你似乎也跟著有創意了。



      自在,他們顯露出的自在,也讓人感到自在。



      他們從內心裡尊重別人,尊重世上的一切可能,那種謙卑態度,讓他們反而可以在任何景況裡,自在。



      最有意思的是,那自在,讓人想創作,讓人有創意。只因為保持謙卑的態度後,你不會害怕犯錯,你不會有恐懼,你不會擔憂丟臉,因為你謙卑。



      你感到輕鬆,你很容易比原來的自己更好,你更有創意,你也看得到別人的創意,你們有動力也有勇氣,接受更多創意,接受自己有能力有更多創意。



      那真是太好了,畢竟,你更好了,我們的世界也會因此更好。



      你得救了,我們的世界也會因此得救。



      祝福你,在創意面前,謙卑。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