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檸檬圖書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2822
喬.柯特李爾
楊佳蓉
遠流
2018年6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82822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綠蠹魚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文學
>
其它
同
類
書
推
薦
安徒生大獎作者獎3:吉普希與薑紅的午夜奇譚【品味二十世紀初的倫敦風貌,內附四頁文學素養ABC】
安徒生大獎作者獎2:萬花筒【一部關於童年與成長的生命詠嘆調,內附四頁文學素養ABC】
曹俊彥快點來上班:忙碌充實的兒童美術編輯生涯
天神公主學園05:12個試煉 (中高年級讀本)
出事的那一天
內
容
簡
介
「溫暖無比,充滿智慧的故事。」——英國作家琳達.紐伯里(Linda Newbery)
?
失去摯愛時,人們應該如何面對傷痛?
友誼與閱讀,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正能量?
?
10歲的小女孩克麗索(Calypso)總是把自己埋在書堆裡,
直到新轉來的女同學小梅(Mae)出現。
?
小梅也愛看書、喜歡寫故事,兩人建立起親密又特別的友誼。
小梅家總是生氣蓬勃、偶有爭執,忙碌且熱鬧……克麗索好喜歡待在小梅家。
?
自從克麗索的媽媽過世後,爸爸變得疏遠冷漠,一切都往心裡頭藏。
當她揭開隱藏在爸爸書房裡悲傷的祕密,才察覺他早已瀕臨崩潰邊緣……。
?
克麗索有辦法改寫破碎的家庭,找到屬於他們的快樂結局嗎?
?
***
?
「我跟妳說,我媽媽的病發作得很快。在她離開以前,幾乎沒有時間做她想做的事。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他們沒有發現癌症,沒有告訴她,她會不會還活著?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因為我們把這件事告訴她,才讓癌症變成真的?」
「妳還OK嗎?」小梅問。
「沒事。」
「可是妳在哭耶。」
「是嗎?」我還在逞強。
她溫柔地抽走我的著色本。「妳一定很想念她。」
小梅靠了過來,一手抱住我。「哭一下沒關係的。」她的語氣好像護士。「妳沒有媽媽了。為了這個流眼淚是很正常的。」
我乖乖照辦。在我哭完之前,小梅一直緊緊抱著我。
?
***
?
本書透過溫暖動人的文字,帶領我們學會包容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方式」。
當你了解如何愛人與被愛,心中那些好不了的傷口,也能就此得到療癒。
?
※心理師、出版人、童書編輯、兒童文學作家,溫暖推薦!※
?
《檸檬圖書館》描寫的是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的故事,讀了之後,你會發現:不管與親人,或是與他人,必須互相依存,生活會更精采。——資深國小退休教師、兒童文學作家�李光福
當大人拒絕面對驟變時,孩子將身處什麼樣的生活?一個過於「懂事」的孩子,是否正吃力地為大人扛起不屬於他的責任? 《檸檬圖書館》生動地刻畫出親職化子女的身影,更讓我們再次看見愛與陪伴的力量。?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
?
一個害怕失去而不敢相愛,令人心疼不已的故事。兩顆悲傷的心,如何相依相扶,這本書帶給讀者淚潸潸而心暖暖的感動。——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林玫伶
?
如何面對「失親」的創痛,透過閱讀、寫作?體會真愛的「施」與「受」?這帖療癒靈藥,在本書中有深刻描繪。——資深童書出版人�桂文亞
?
我們都可能是克麗索,也可能是克麗索的爸爸,當然也可能是伸出溫暖雙手的小梅。失落後的心聲,終將蛻變為新生。——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
本書讓我們深深體會——只要回應孩子對愛的需求、給予表達情緒的自由,即使是悲傷、痛苦的經歷,也能為他們帶來正向意義。——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
關於友誼、家庭、自我修復的故事。面對傷痛,故事或許不是最直接的解方,但卻是協助我們跨越阻礙的催化劑。——前童書編輯、臉書粉專「編輯小姐Yuli的繪圖日誌」板主�Yuli
?
目
錄
專文導讀 失落後的心聲與新生
?
第一∼四十二章
?
尾聲
?
序
導讀
失落後的心聲與新生
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
我們都曾失去過。可能是朋友轉學、遺失了心愛的娃娃,最難熬的,莫過於意識到和一個重要的人永別——我們失去了最愛的人,失去了最愛我們的人。
?? ?
書中的主角克麗索(Calypso)用她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在和母親永別後,她和爸爸的生活。故事開始時,她是個埋首於書堆的女孩,當新轉學來的小梅(Mae)主動靠近後,克麗索並不確定是否有人真的想和她當朋友。放學回家後,克麗索是個讓人很難相信她僅有十歲的女孩。她需要張羅晚餐、需要關心父親,在這樣的過程中,她也學會把心裡的事隱藏起來,好讓父親放心。在父親的教導之下,她總是時常告訴自己要有「內在力量」,不可以輕易哭泣、不需要依賴外在幫助。
?? ?
但,內在力量究竟從何而來?傷心的時候到底可不可以哭呢?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前,我們先來談談,人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死亡,以及面對摯愛死亡後的悲傷。
「阿公去當天使了!你要和他說保佑你好好長大,書讀得很棒!」、「不要哭喔!不然阿祖會捨不得離開喔!」對於孩子來說,死亡就如同一個疼愛自己的人憑空消失了。「可是我不要他當天使啊,當天使就不能每天陪我上學了」,孩子心裡有好多的難過和疑惑。當心中的疑惑無法被好好解釋時,有的孩子會出現很多揣想,例如:「是不是我昨天惹阿祖生氣了,阿祖才不要我了?」
?? ?
其實,孩子這時可以哭、可以難過,然後需要有人告訴他們,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由於小孩並不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這時如果能用哭泣的方式抒發,並理解這些情緒其實很正常、就連大人也會有,便能幫助孩子走過悲傷。
?? ?
然而有些時候,甚至連大人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失去至親的悲慟,例如克麗索的爸爸,寄情於各種不切實際的想像尋求安慰,同時也在自己和女兒之間築了一道厚厚的牆。克麗索無法得到來自父親的慰藉,為了適應生活,她因此被迫早熟,成為家庭裡面的照顧者,只好藉由大量的閱讀,在心裡和同樣愛讀書的媽媽產生連結,也形成自我安慰的方式。
克麗索渴望能夠在思念母親時,得到一個容許自己哭泣的擁抱,但由於父親還無法真正面對妻子離世的事實,藉由埋首在(可能)不合時宜的研究中轉移注意力,自然也無法積極面對孩子的情緒。這位父親甚至要求女兒堅強,藉此迴避和孩子共同思念的時刻。實際上,成年人習慣用許多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來隔絕情緒的影響,好讓自己不要那麼痛苦,假裝一切都沒發生般地繼續生活。
心理學中常提到的哀傷(grief)五階段,是由全球安寧療護創始與推動者之一,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Elisabeth Kubler Ross)博士提出。悲傷五階段分別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最後才是接受。這正表示當人們在面對悲傷與失落時,從最初的否認、憤怒,直到最後能真正地接受,是很不容易的過程,不論大人或小孩皆是如此。而當大人能以不過分理智的方式處理情緒時,就能先幫助自己,再協助孩子走過哀傷。
該怎麼走過哀傷呢?在這個最失落的時候,小梅走進了克麗索的世界,讓克麗索重新和人群有了連結,得到溫暖與關懷;兩人在閱讀上共同的喜好,也使克麗索得到了認同與支持。這些來自外在的協助,就這樣逐漸轉化為真正的內在力量,克麗索開始了新的生活,得以逐漸走出哀傷。
近年來,心理學領域很重視創傷後人們的恢復力(resilience),在逐漸走過心裡的創傷後,有些人會從中發現生命的力量,一般稱之為創傷後的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簡稱PTG)。有研究指出在失親兒童的恢復力中,家庭與外在資源的連結,被視為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 ?
在本書的中段,克麗索和小梅一起合寫故事。而後,克麗索決定寫下自己的故事。心理學上有所謂治療性書寫(Therapeutic writing),透過書寫,我們得以釐清自身紛亂的思緒與情緒,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覺察與頓悟;透過書寫,我們得以和自己對話;透過書寫,我們不會沉溺過去,或是擔憂未來,而是能在「我手寫我心」的過程中,將思考和動作相互連結,進而真真切切地活在當下。
在全書最後,克麗索試圖和父親透過共同創造出新的虛擬生命故事,傳達希望給彼此,彷彿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中的生命故事改寫,賦予過去新的意義與可能。
在《檸檬圖書館》裡,我們看到了家庭中失落的酸楚,也看見了每個成員心裡的傷。當人們企圖穿越層層防衛、碰觸這些傷痛時,需要無比的勇氣,更會經歷極大的動盪。全篇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如實呈現了接觸心理治療與協助後的真實情況:你並非立即就會有神奇的轉變,儘管時好時壞,需要時間與耐性慢慢復原,卻是一步一腳印地將破碎內心拼湊起來的療癒過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