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356807
呂奕欣
臉譜
2018年6月30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356807
  •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臉譜書房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本書榮獲2017年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Hilary Weston Writers’ Trust Prize)。



    二十四篇時間跨度逾十年、交錯在衣索比亞與加拿大急診室的故事,

    人道救援醫師以行醫札記,向急診室的悲歡、貧病、絕望與希望,深深致意。




    方震中(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蘇上豪(金鼎獎《暗黑醫療史》、《開膛史》作者、外科醫師)

    人氣醫療圖文粉絲團「急診女醫師其實.」急診女醫師其實.

    ──各界好評推薦



    .在醫療先進國,急診醫師是環環相扣體系中的一個零件,完整醫護資源能支應每個「零件」運作無礙;而衣索比亞第一間急診室,初創時只有四名醫師,卻要負責數千萬貧病大眾的急救工作。



    .不少北美人任意將過剩的藥品排入下水道,日夜流進自然界水循環中戕害魚類;於此同時,衣索比亞的醫院可能正因醫藥不足,每天又多了幾名病患回天乏術。



    .非洲難民營內,每人每日清水配給僅有十公升,有時甚至只用粗布過濾地上汙水,將細菌喝下肚。反觀加拿大,人均用水量為每日三百公升,用途除了飲用與醫療,還包括灌溉啤酒花、採石油、馬桶水箱用水。



    .加拿大的醫師動輒不計成本,以「照內視鏡」作為暫時搪塞病人的醫療手段;作者來到資源匱乏的衣索比亞急診室,只見心電儀的電線都可能遭竊變賣到市場。



    ■從無到有──在急診專科飽受忽視與挑戰的環境下,扛起貧病大眾的生命重擔

    二○○七年,出身加拿大的詹姆斯.馬斯卡利克醫師在接到友人一通電話後,從此肩負起幾千英里外數千萬人的生命重量:

    這位急救醫學專家從此將往來於北美與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要在首都規模最大的公立教學醫院「黑獅醫院」內成立衣索比亞的第一間急診室。



    ■不只救人,更要用有限資源,播下第一線救命體系──急診制度──的種子

    身處草創期的衣國克難急診室,作者每天都得在緊迫的時間內,用有限的醫材與藥物搶救先天營養匱乏、後天又負傷抱病的患者;

    更要在缺乏資金與技術的社會,竭力培養第一批投入急診醫學的人才。

    在維繫創建不易、搖搖欲墜的急診體系之外,作者也反覆自問:生死交關之際,如何在「醫療手段」與「博愛關懷」的人道大前提間取得平衡,兼顧求全?



    ■急救醫學邊緣地帶的來信、跨越國界與文化藩籬的現代醫學省思錄

    雖然每間醫院的文化、資源和醫療挑戰不同,但所有的急診室都因位在一樓的緣故,或多或少產生了交集。

    在本書中,作者從急診處置「ABC患者身體狀況評估原則」取得靈感,為每個英文字母分別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急診室詞彙,

    凝視小至人類基本維生所需──呼吸道、血液、養分等;大至現代醫學令人無奈也無助的醫療體系、用藥、急診制度,

    他將急診室所見證的傷痛、貧病、哀悼、歡笑、悲劇與希望寫成了這本由衷的沉思手記。

    在這二十餘篇行醫札記中,我們能看見他在「急診醫師」與同須經歷生老病死的「常人」兩種身分間轉換時的省思,以及因往來於加拿大、衣索比亞兩地行醫而目睹的殘酷對比。



    生死的高牆、急診體系的困境、大環境的挑戰,與醫療現場甘苦──在本書中,都要帶領我們探索急救醫學的真諦,以及人類精神的韌性。

    在不時近距離凝望死亡的醫師眼中,生命會是何種樣貌?固定設於一樓的急診室又能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各界好評

    「這是一位急診醫生真誠懇切,富有人道精神的回憶錄,行文優雅,充滿智慧。」

    ——卡文?法蘭斯(Gavin Francis),《帶著人體地圖探險去》(Adventures in Human Being: A Grand Tour from the Cranium to the Calcaneum)作者



    「加拿大最優秀的非文學作家新秀,又推出一部描繪人性的之作,寫得美麗、溫柔、動人。書中貼切反映了人類心靈的複雜,交織出強而有力的敘述,扣人心弦,令人回味,又帶幽默色彩。作者承襲雷沙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與威弗德?塞西格(Wilfred Thesiger,)的傳統,對於人與地方具備少有的認知,帶領讀者踏上非凡之旅。」

    ——莎曼珊•納特(Samantha Nutt),國際人道組織「戰火下的兒童」(War Child)創辦人,著有《被詛咒的國度:貪婪、槍枝,軍隊與援助》(Damned Nations: Greed, Guns, Armies & Aid)



    「馬斯卡利克提出深刻、誠實與極富人性的洞見,探討現代醫學實踐的弔詭,矛盾與不確定性。加拿大最優秀的作家之一,再度展露長才的卓越新作。」

    ——詹姆斯?歐賓斯基(James Orbinski),無國界醫生前主席,著有《未竟的協助:二十一世紀的人道行動》(An Imperfect Offering: Humanitarian Ac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其 他 著 作
    1.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