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圓滿人生, 話說究竟
李錫津
北宋金山寺名僧、三歲能誦《論語》、幼時有神童之稱的佛印,和能詩、能詞、能文、能畫、能工事的藝文大師蘇東坡,有一段精彩的人生對話:
有一天,蘇東坡拜訪佛印,兩人在禪堂打坐。
稍後,蘇東坡笑問佛印:「您看一看,我打坐時像個什麼?」
佛印笑說:「閣下慈眉善目,坐相莊嚴,像是一尊佛了!」
東坡大悅,接著,佛印也問了蘇東坡:「那閣下看我像什麼?」
蘇東坡心想,平時總讓佛印佔了上風,今天可得給點「顏色」才行,回答說:「尊座看起來,像一坨牛糞!」
佛印聽後,微笑不語,毫不介意!
自以為得了便宜的蘇東坡,回家後,還得意如實地向妹妹蘇小妹自誇一番,想不到,傳說中才華在蘇東坡之上的蘇小妹毫不含糊地說:「我看啊!你才輸慘了!」蘇東坡不解。
蘇小妹說:「你想想看,佛書不是說『一個人要是心中有佛,則萬物靜觀皆是佛』嗎?佛印禪師一定深有佛心,所以看到的你,像一尊佛;反之,你心中一定是裝滿了牛糞,才會把佛印看成一坨牛糞吧!」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蘇東坡有意作弄好友的笑談,卻深有禪意,說明了「一個人對外境知覺所得之印象、看法,往往正是自己心思的忠實『投射』」,亦即心中有美,所見皆美;心存醜陋,所見就只有醜陋了。可見,一個人心存傲慢,心中充滿負面思維,他所投射、說出的話,就很容易挾雜主觀的批判和責備!
巧的是,近讀法務部政次、碧仲兄繼其創辦圓滿究竟之道研究會後,將其研究佛學的心得結為一集,名為《世間如鏡--以子為師》的大作,見其書名、立論,正好呼應了蘇東坡和佛印機趣對談所示現的至理──「一個人內心想什麼,他看到的世間就會是什麼」;「他看到的世間是什麼,內心想的就是什麼。」
如此一來一往,就形成了「世間如鏡」的意象。可見,「心」真的是人生萬法的關鍵,一如《華嚴經》所示:「若欲人了知……一切唯心造。」從而可見,《世間如鏡》裡一百多則短小精悍的心得,自是清晰回映出碧仲兄勤學佛法、用心佛理、無私分享時,心中精實、精進的「佛相」「佛境」了,真是不易。
要之,這些「心的例證」說明了修心的重要,也呼應佛陀「再也沒有比認識自己的心更重要」的教導。然則,心為何物?心者「心」也!以當代眼光來看:楊定一在《真原醫》中提到 Dr. J. A. Armour 所說,科學家在心臟發現至少四萬個神經細胞後提出的「心腦」概念,以及科學家在心臟中發現比較像EQ而非IQ的『心臟智慧(heart intelligence)』,能夠引導「個人的自我覺醒、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生活的關係、我們的行為反應及直覺,心臟智慧也能影響身體其它機能。」
而佛法中,關於心也有多種不同說法,其中之一是把心分為「迷惑的心、沉睡的心」和「覺醒的心、醒悟的心」兩種,任何人不管學佛、信佛與否,擁有一顆「覺醒的心、醒悟的心」,允為要事,只是,盱衡實際,迷惑、沉睡者似乎更多,但是,即使精明、清醒者,有時也難免糊塗,而有待喚醒,這正是碧仲兄創設圓滿究竟之道學會,發心擔任心靈特派員的初衷,渠等希望透過讀書會、研討會……營造靈修平台,方便有緣人探索究竟之道、覺察醒悟之理、共逐圓滿人生。
幾年來,該學會已引導許多人,帶領「自己」在社情複雜、資訊爆炸、媒體名嘴包圍,以及後現代假新聞轟炸下,難免惑於是非難辨、黑白難分之際,猶能作出相當穩健的抉擇。學會的努力、夥伴間相互噴灑的心靈芬芳,利人利己,應可謂積德、積善了!
如進一步看,還可以感知學會在理事長、會友用心耕耘下,對佛陀所示「如何了悟你的心」下了功夫,也一直努力於「覺醒、醒悟之心」的開發。而學會命名更直接呼應了佛陀「四依止」開示的要義,要之,四依止是佛陀看到眾生經常面對琳瑯滿目的師門、法門,到底「應該相信誰」才是究竟時所開示,言簡意賅、經典殊勝,不僅適用於「學佛」,亦可用之於一般「學習」、「學活」、「解惑」之上,是一組非常值得大家理解、依止、運用的善知識,這四依止分別是:
?依法不依人
「法」是導引修行、充實修行能量的「義理模組」,不分僧俗、不分學者庶人,人再精明,其傳道、授業、解惑,殊難周全,因此,「依法不依人」成為避免「主觀、偏頗、『走精』」之道。
?依義不依語
「義」是義理模組的「原生意涵」,語有「語言、語境」之分,均容易滋生誤解。六祖說過,語言文字有如指出明月的手指,但手指究非明月,我們要修的是明月般的原生義理,不是手指般的語言文字。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了義」是「明明白白、完完整整」的義理,足以展現「圓滿、究竟、終極」之義,清晰說明事物、事理的真實樣貌,是修行者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修行依止之所在。
?依智不依識
「智」是修行者之天平、是思辨抉擇之準據,要之,找尋圓滿究竟、求得終極了義之道,必須依止於智慧─一種清楚的覺知、敏銳的思辨、透澈的洞察、看透事務事理究竟的能力。
總之,為了因應大千世界的萬千法門、諸多態樣,我們亟需依止善知識,深入研究、梳理思辨,深刻洞察,求得正解和生活的安適。而圓滿究竟之道學會,旨在找尋人生終極圓滿之理,是力行佛陀四依止最好的體現。尤其,創會理事長碧仲兄,還用心將精彩心得集成《世間如鏡--以子為師》,有利持續分享。如今書成,得先拜讀,獲益良多,乃略誌數語,樂為推薦!
* 李錫津,長期投身教育界與政治界,曾任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主任、嘉義市副市長等職。
序
人在信仰中才能存在
胡忠信
父子之間的故事,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在「舊約聖經」中,充滿這類戲劇張力的故事。
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信心,命令他將自己的兒子綑綁、殺害,如羔羊般加以祭祀。當亞伯拉罕即將動刀之際,上帝卻又加以勸阻,甚至說「你的信心通過了考驗」,從此以後亞伯拉罕成為「信心之父」。
古猶太國王大衛犯了罪,上帝令他初生的兒子在一個禮拜內死亡,大衛躺在地上不吃不睡,消極困頓。等到侍從來告訴他兒子死了,大衛跳起來沐浴更衣、刮鬍淨身,立即上朝問政。侍從問何以判若兩人,大衛回答:「我未來將會去我兒子去的地方,與他相聚。」
義人「約伯的苦難」是希伯來文的偉大史詩。上帝為了考驗約伯,允諾魔鬼將約伯的家人、恆產全部煙消雲散,在絕對無助困頓之際,約伯一無所有、全身爛瘡,他仍堅守「敬神愛人」之理念,最後上帝又賜福予約伯原有的榮華富貴。
上述三個最有名的猶太教經典教義,衍發出基督教的理念:上帝為了救世人,命其兒子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目的是為了拯救世人的罪惡。
父子之間的救贖故事,透過猶太教、基督教的傳播,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的丹麥神學家齊克果,做了存在主義式的注解:「人的存在不是悲劇、也不是絕望,人在信仰中才能存在,信仰只能經由絕望、苦難,經由痛苦與不斷的掙扎,才能落實人生的意義。」
拜讀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先生的大著《世間如鏡--以子為師》,我用前述猶太教、基督教的思想加以會通,立即瞭然於胸,如同「獅子搏兔,心無旁騖。」掌握到全書的主旨。佛陀告訴我們「以敵為師」,蔡政次歷經喪子之痛,了悟「以子為師」的更深層佛理,決心奉獻於「彼亦人子也」的偉大志業,我只能用一句話加以總結:「人要回到靈魂的深處,探討生命的意義,在獨特的處境下,進行品質的躍昇,然後化為淑世救人的行動。」
?
*胡忠信,歷史學者,廣播、電視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