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14411
南懷瑾
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8年7月01日
73.00  元
HK$ 62.05  






ISBN:9789869314411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南懷瑾老師對二十世紀中華青少年心理、思想問題,以及影響東西方教育變革因素的精闢見解。



      ◎收錄南師針對「二十世紀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所發表之文章。

      ◎以教育為重點,旁及文化與文學的解析,構成一個完整的論述。

      ◎正視中華文化的根基,重讀這些文章,帶給新舊讀者的啟發仍然歷久彌新。



      二十世紀的中國,在內憂外患中顛沛困頓,生長在這新舊文化夾縫中的青年,思想陷於古今中外的矛盾混亂中,南師對於新舊教育的見解,具有很重要的時代意義,本書被各界譽為當前社會問題之解剖書、青少年思想教育之診斷書、中西文化交流之過濾書。



      南懷瑾老師經歷過舊社會的種種禮教,也接觸到新時代的般般改革,因此,每一件社會問題的來龍去脈,在他口中委婉道來,就彷彿一齣劇本中的歷史詩篇,使我們發現了問題的癥結。



      打開各種報章、雜誌,所有政論家對世界動亂根源的分析,都以「經濟的不平衡」、「政治的對立」為引發一切社會問題的主因,實者,有良好教育基礎及文化素養的人,才能提昇更高的政治層次和經濟境界。



      沒有精神文化做基礎的物質文明,不能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所以找到「中華文化的根」,便不會再「失落」,也不會再「迷失」,現今西方世界的人士,抬頭仰視東方深?的文明,說明中西文化確已開始在融通、調和,也證明了南師以中華文化為教育根基見解的真知灼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314411.pdf

    ?


     





    新版說明

    三版獻言

    前言

    ?

    一、不滿現實

    永遠不滿現實的歷史心理

    時代演變中的思想與感情

    尚未成熟的歷史與文化

    ?

    二、西方文化的影響

    現實與反現實

    近世西方文化的三股逆流

    二十世紀開始的青年與中國

    五四運動以後的重重難關

    ?

    三、大時代的小故事

    開始沒落的西方文化

    美國青年觀念中的現代文明

    美國教授觀念中的中國文化思想

    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

    ?

    四、美國文化帶來的迷惘

    西風吹醒日本登上列強的席次

    西風吹亂黃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暴發戶——美國

    平天下不能寄望於牛仔式的紈?

    千金之子與賈母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

    ?

    五、望子成龍

    反身而誠論遺傳

    望子成龍豈如人意

    什麼是家庭教育

    中國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論著

    ?

    六、孝和愛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東西文化的「愛」和「孝」

    ?

    七、舊八股和新八股

    秦漢以後讀書與教育之目的

    漢唐的「選舉」、「考試」制度與教育思想

    新舊教育亟待修正的八股學風

    ?

    八、從處變自強說起

    救亡圖強的思想與歷史

    明清之間的諸大儒

    乾嘉以後與龔定盦思想的關係

    有關現代的學術思想

    萬木無聲知雨來的思想界

    ?

    九、六十年來教育的變和惑

    由舊式的「家塾」到新式的學校

    舊式家塾教育的回顧

    舊式家塾的讀書

    舊式家塾寫字的「啟蒙」

    塾師和家塾

    ?

    十、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與教育

    由家塾教育的啟蒙到書院

    舊式「八股文」

    ?

    十一、新舊教育的變革

    附錄資料

    ?

    十二、值得反省的代差與教育

    文化史上的一筆「呆賬」

    先從小學教育的課本說起

    以考試為學問的流弊

    新式與舊制小學的差距

    ?

    十三、教育與文化的中空

    再說中小學教育的「代差」

    六十年來演進中的大專教育

    由舊式教育轉向新式教育

    新舊讀書方法

    才流都向考中磨

    ?

    附錄

    (一)、尊師重道

    中國傳統文化的師道

    現行三級學校的敬師

    誰能遣此的大專學風

    家庭與社會的尊師

    師道的自尊

    ?

    (二)、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

    中國小說發展史的思想背景

    武俠在歷史文化中的分量

    俠義小說的興起

    抗戰期間的武俠小說

    近年武俠小說的演變

    閱讀武俠小說的風氣

    武俠小說寫作的氾濫

    武俠與社會教育

    ?

    (三)、老文學和新文藝

    公文語體化的歷史淵源

    白話文和中國文化的命運

    新文藝運動中白話的古文

    古文的勞苦功高

    更上層樓的負擔

    ?

    (四)、人性與人欲

    儒家學說中的人性善惡觀

    孟子與告子的論辯

    荀子的性惡說

    揚雄的善惡混雜說

    王陽明的見地

    界說不清的癥結

    希臘哲學對人性的知見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問題

    有人認為欲非惡

    人欲與天理說

    有關儒道兩家共通的觀念

    大乘佛學的原始人性本淨論

    隋唐以後佛學與儒道的互注

    欲──非惡與惡之前驅

    ?





    作者序



      (新版說明)

      這本書是集合許多短篇文章而成的,每篇都是南師懷瑾先生所寫,最初是在臺灣的《人文世界》月刊上,分期刊登。



      《人文世界》月刊是南師在一九七一年所創辦,當年的五月正式出版第一期。此後每期皆有南師親撰文章至少三篇。內容則包含對各家學術的探討,心性修養,以及對教育、青少年等問題的研究,陸續皆以記錄文形式發表。一年多後,因工作繁忙,文章也漸漸少寫了。



      一九七七年二月十八日(農曆丁巳年正月初一),南師開始閉方便關,此前一年曾囑古國治同學成立老古出版社(四年後改為老古文化事業公司)。這本書就在一九七七年的九月出版了,書名是《新舊的一代》。後在大陸印行簡體字版時,書名改為《亦新亦舊的一代》。



      南師一向重視教育問題,本書內容,談及教育文化方面的篇章較多,故在重新修訂出版之際,更改書名為《新舊教育的變與惑》,並略述本書源起,以告讀者。

    ?
    劉雨虹記

    二○一七年丁酉 冬月




    其 他 著 作
    1. 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上下冊)
    2. 列子臆說(上)
    3. 列子臆說(中)
    4. 瑜伽師地論(下):聲聞地講錄
    5. 論語別裁(下)
    6. 歷史的經驗(1)
    7.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8. 孟子與離婁
    9. 宗鏡錄略講(4)
    10. 列子臆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