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限量作者親筆簽名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0010792461
蔡璧名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7月19日
227.00  元
HK$ 215.65  






ISBN:0010792466
  • 叢書系列:聯經學術
  • 規格:精裝 / 43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聯經學術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道家

















    蔡璧名新作──《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依循傳統中國哲學特重修習、實踐之特色,承繼學界既有「工夫論」研究,

    進而正視認識理論與完成任務間的巨大差異,採「專家與生手」研究進路試圖突破「論」的樊籬,

    尋求將《莊子》的理想身體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落實的可能。


    ?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解碼輻輳於「鵬」與「樹」的群組譬喻,可在儒學為主流價值的文化座標上定位出《莊》學典範之特質。而對比儒、莊論「孝」與用情之同異,可一窺二者用「心」原則與哲學底蘊箇色所在。



      莊子以「心」為永恆主宰並為一切工夫鵠的,然由生手至專家的修練過程仍需「形」與「心」相互輔成。傳統思想義界下的「身體」,實涵括有形的軀體感官與無形的心意志氣,同時延伸至人文化成的範疇。本書聚焦於過去被忽視關乎「形」的實修研究,探究「緣督以為經」、「形如槁木」等身體技術,援引廣闊文化域中對「身體」的共識,試圖使人得以理解乃至具體實踐《莊》學。



      關於《莊》學的日常意義,蔡璧名的《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對比西方正向心理學,發現莊子肯定人「咸其自取」的主體性,倘在一貫的工夫體系中習練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拾級而上,人人最終皆可臻於「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的逍遙無待之境。



     





    導論 《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個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

    前言、伏流與潮流的交會:尋找中國學術的「方法」

    一、從「工夫論」到「專家與生手」專題

    (一)從「思索」到「實修」

    (二)可指導任何專家的「專家」特質

    二、從「心性論」到「體會之知」

    三、操作技術之有、無:擁有「專家」身體感的可能性

    (一)「視為止」、「徇耳目內通」:感官外逐的中止與內返

    (二)「安之若命」、「得其環中」:轉化心思想法與看待世界的眼光

    (三)「哀樂不能入」與「心齋」:對治情緒攪擾、掃除念慮盡淨

    (四)「形如槁木」與「墮枝體」、「離形」的身體感陶養

    (五)「勝物」與「乘物」:身心修鍊與身體主體性

    (六)身體感的定義、組成與必要條件

    四、操作技術的意義與身體感研究的必要性:探究《莊子》書中專家訓練過程的理由

    (一)效法「不近人情」與「畸於人」之專家的理由

    (二)「身體感」研究的必要性

    (三)「複製少數以成就多數」的可能

    結論

    ?

    第一章 大鵬誰屬:解碼〈逍遙遊〉中大鵬隱喻的境界位階

    前言、四十年當代研究

    一、歷代注疏〈逍遙遊〉之「鯤鵬」所喻

    (一)小=大;魚=鳥

    (二)鯤、鵬同為大而神之究竟

    (三)鵬方至極之境

    (四)大鵬必資以九萬里之風、六月之息,非培風不能舉,引而遠也、有方有物,則有待�非究竟

    二、「水」、「風」譬喻中「乘�御」力的等級

    (一)解碼「水」、「風」象徵

    (二)解碼「乘」與被「乘」

    三、空間、時間與智能:三個向度中的鵬之大與超凡入聖

    (一)空間里程中的「小大之辯」

    (二)時間歷程中的「小大之辯」

    (三)智能中的「小大之辯」

    四、大鵬所喻是否為〈逍遙遊〉中的「至�神�聖人」

    (一)得道者的境界內涵:「負面顯示」或「正面敘說」

    (二)得道者的工夫內容:「其神凝」、「旁礡萬物以為一」、「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三)得道者的表徵:回到根本的「歸」、「巢」與「渾沌」

    結論

    (一)典範移轉:探照燈轉向

    (二)兩種飛行:「有翼飛」與「?翼飛」

    ?

    第二章 《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

    前言

    一、「?所逃於天地之間」:為人子者的「不得已」

    二、「?情」之「孝」:從經驗現象到哲學底蘊

    (一)經驗現象之異:莊子與儒學傳統中的踐孝工夫

    (二)現象背後的哲學底蘊:莊子與儒學之論宇(universe of discourse)與生命觀

    小結

    三、父必「詔」子:父子之「親」其「貴」所在

    (一)「虎狼,仁也」與「父子相親」:《莊》學論「孝」的初階

    (二)父兄「詔�教」子弟大旨:規以「利�名」或「返本�全真」

    (三)「將柰之何哉」:「詔」、「教」而未必成

    四、從「仁」到「至仁」:莊子論「孝」的工夫進程

    結論

    ?

    第三章 「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

    前言

    (一)怎樣作(knowing how)《老》、《莊》身體的「自然」

    (二)《老》、《莊》的工夫:「無為」之「為」與「不刻意」之「刻意」

    一、檢視注疏傳統中的「緣督以為經」

    (一)歷代詮字釋義出走的緣由

    (二)《莊子》工夫論中的身體位階:邊陲論述與共時體現(synchronistic embodiment)

    (三)《帛書老子》「守靜督」的佐證

    二、「知道怎樣作」(knowing how):複製《老》、《莊》「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的「身體技術」(body techniques)

    (一)「頂頭懸」、「腰如車軸」與「尾閭中正」:參驗太極拳中的「緣督以為經」

    (二)身體中心線(Body Alignment):從皮拉提斯照見「緣督以為經」的現代生理學詮譯

    (三)「保身」、「全生」、「養親」、「盡年」:重審「緣督以為經」的效果論述

    結論、從「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看《老》、《莊》義界下身體的「自然」

    (一)「無為」有「為」、「不刻意」卻「刻意」

    (二)將「緣督以為經」重新安置回身體座標的意涵

    ?

    第四章 「槁木」與「輕身」:《莊子》注疏、詩人具身認知、醫家辨證的跨界討論

    前言、何謂「形如槁木」:心靈取譬、身體感或身體技術

    (一)莊子的著書動機:才子之書、愛智之學或身心修鍊的傳承

    (二)《莊子》書中身、心技術之有無

    (三)身、心技術的發生動機

    (四)身心技術的探問

    (五)莊子身、心技術的意義

    一、向注疏傳統提問:「形如槁木」與「墮枝體」的身體技術

    二、詩歌中「身如槁木」的身體感書寫

    (一)「身如槁木�枯株」的身體感描述:借物狀寫輕盈之身體感

    (二)具身認知的「身如槁木�枯株」:主觀感受與正向的身體感論述

    (三)「身如槁木�枯株」可學:「身輕」之法的工夫次第

    三、醫家經典中的「身重」與身輕

    (一)《傷寒論》中的身「重」之病

    (二)本草學中的身「輕」之效

    結論

    ?

    第五章 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

    前言、當代西方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中的快樂理論

    一、工夫與技能:從生手邁向專家之路的情境、情緒與身體感

    (一)「凶器」、「飛禽」與「樹」隱喻:尋找莊子思想的緣起

    (二)人間世的情境、情緒與身體感

    二、「心如死灰」、「用心若鏡」、「得其環中」與「心齋」、「虛室」:習鍊「用心」的隱喻與解碼

    (一)「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的「彼其所保」

    (二)由「生火甚多」、「內熱」到「心如死灰」

    (三)從「慮」、「嘆」、「將」、「迎」到「用心若鏡」

    (四)自「成心」、「師心」、「將執而不化」到「道樞」、「環中」與「照之於天」

    (五)從「安」、「和」到「神凝」、「心齋」與「虛室」

    三、「緣督以為經」、「形如槁木」、「嗒焉似喪其耦」:身體技術暨身體感中的焦點意識與支援意識

    (一)從莊子談身體感

    (二)「不以目視」、「?聽之以耳」、「徇耳目內通」

    (三)焦點意識「緣督以為經」與其支援意識

    (四)焦點意識「形如槁木」與其支援意識

    (五)焦點意識「嗒焉似喪其耦」與其支援意識

    四、被「乘」與「乘」

    (一)生手與專家的譬喻與解喻

    (二)人的主體性:心靈主體性與身體主體性

    (三)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

    結論

    ?

    附錄 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

    一、引論:莊子「逍遙」論述中的「荃」與「魚」

    二、「乘」�「御」的境界與工夫:當代研究史的回顧

    (一)境界說

    (二)工夫說

    (三)即境界即工夫說

    三、「正」�「辯」的意涵:歷代注解的考察

    (一)「乘天地之正」異解

    (二)「御六氣之辯」異解

    四、「天地之正」與「氣變」�「失常」: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的思維基礎

    (一)候知四時與天地之正

    (二)氣變與失常

    (三)正、變之氣的「乘」與「御」

    五、莊子「乘」�「御」的「用心」:「天地之正」與「六氣之辯」的新義涵

    (一)「大」的超越

    (二)「待」的解消

    結論





    導論(節錄)



    前言、伏流與潮流的交會:尋找中國學術的「方法」




      梁漱溟曾以「玄學的方法」一詞來描述傳統中國一切學術的方法:



      中國學術所有的錯誤,就是由於方法的不謹,往往拿這抽象玄學的推理應用到屬經驗知識的具體問題;如中國醫學上講病理藥性,其方法殆多不合。並且除掉認清這些地方之外,還有我們更根本重要應做的事,就是去弄清楚了這種玄學的方法……不過我們一定可以知道這個方法如果弄不出來,則中國一切學術之得失利弊,就看不分明而終於無法講求。我們又相信,除非中國文明無一絲一毫之價值則已,苟猶能於西洋印度之外自成一派,多少有其價值,則為此一派文明之命根的方法必然是有的,祗待有心人去弄出來罷了。此非常之大業,國人不可不勉!梁氏強調學術方法的探尋,攸關「中國一切學術之得失利弊」,且是建立中國文明價值之必要條件。所謂「玄學的方法」,意指「不謹」的「抽象玄學推理」。梁漱溟在「如何是東方化如何是西方化」的討論中,曾舉中、西醫學為例,作出類型判比:認為中醫是「手藝」,具「藝術的精神」;西醫是「科學」,具「科學的精神」。所持判別類型的理由為:中醫「只憑主觀的病情觀測」、「全然蔑視客觀準程規矩」,西醫則「有客觀的憑準」、「一定要求一個客觀共認的確實知識」。梁氏並辨析中、西醫學所持「方法」:中醫是「從外表望著像是如此」、近似一種「猜想」、一種「直觀」的「玄學的方法」,西醫則是訴諸「檢查實驗」的「科學的方法」。而梁氏所論中、西醫「方法」的殊異,復與中、西醫根本「態度」之殊異具密切關聯,他說:中醫「只就著那個現狀看」、「拿他當整個人,不可分的人看」;西醫則「變更現狀打開來看看」、「不拿他當整個人,不可分的人看」。



      值得注意的是,梁氏在分判中、西學術方法的同時,對中、西學術性格的差異多所著墨,氏舉中國的植物學、病理學、生理學為例:「離開園藝沒有植物學,離開治病的方書沒有病理學,更沒有什麼生理學解剖學」,而裁定中國一切學術「是術非學」、「學術不分」,迥異於西方之「有學有術」、並把「學」全然獨立於「術」之外。梁氏進而斷言:「直接說中國全然沒有學問這樣東西亦無不可,因為唯有有方法的乃可為學」。然則,中國學術果真「沒有方法」、「不是學問」,抑是「別有方法」的學問?



      無可否認,十九世紀末葉以來,諸子學說重獲學界正視之日,正值東西文化交鋒際會之時。儘管吾人或無需從權力分配知識的角度,追索學術研究所以不分學門悉為西方籠罩與規範的根本緣由;然僅回顧民國以來傳統思想研究,無論研究領域或視域、形式與方法,率奉西方為圭臬,已是不爭的事實。是以西方哲學聚焦之所在,如宇宙論、本體論、認識論等,自然也成為傳統思想研究者所熱中討論的議題。



      西方心物二元論、經驗論、主智論及科學實驗方法的態度,長期主導西方的學術研究及認知方法。笛卡兒(Rene? Descartes)以降的西方近代哲學思潮,莫不在心、物二元之框架下演繹、發展:「心」為隔絕、封閉的自我,「物」是世界之在其自己。主客對立,心物概念間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科學觀點同時也預設了一個如實而客觀存在的世界(objective world),一個可以絲毫不被意識污染的世界;並以為符合此客觀世界的觀察與知識,纔是客觀知識(objective thought)。認為科學描述為唯一客觀的描述,也只有科學描述的身體,具有普世的意義,而視當代西方醫學以外的身體論述,為主觀玄想或者文化建構的產物。



      而梅洛龐蒂(Merleau-Ponty)知覺現象學(A.D.1945)的提出,正是針對上述西方哲學傳統理論,乖違日常生活經驗現象之典範革命。他批判經驗主義與理智主義對知覺活動的理解。認為知覺並非全被動地接受刺激,也非全主動地建構對象,他不認同「可將被感知的對象獨立於意識之外,不受意識污染」的想法,而認為藉由身體,人始得投身於知覺場域中進行積極具體的溝通交流。梅洛龐蒂解消主客體的對立關係,認為人唯有投身於世界之中,才能如實地認識自己。



      梁氏於西方心物二元論、經驗論、主智論、科學實驗方法等思想潮流影響下,以當時西方典範理論的視野檢視、批判中國傳統學術;而梁氏似具批判意味的「學術不分」一語,竟隱然為揭露中國學術性格埋下伏筆。這股即「術」即「學」(不離「術」之「學」)、或說與「實作」不可須臾捨離的特質,其伏流汩汩湧現之日,竟適與「默會之知」(tacit knowledge)、「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等新來搏岸的當代西方思潮黯合。則令人不禁要問的是,對《莊子》書中知覺體驗與身體感研究視域的開啟,是否亦是為了呼應當代知覺現象學、默會之知、具身認知等新一波西方思想典範潮流而發?



      重省梁氏所論,筆者以為,中、西醫學為植基於迥異的認知主體(如:意識主體與身體主體)、認知對象(如:抽離時空條件之物與重視特殊時空條件之物)與認知結構(如定性分析與非定性分析)的「認知活動」,由於立場迥異,乃各具不同義界、不同表述內容、不同檢證方式的「客觀」與「主觀」。因此,若以「主觀觀測」與「客觀共認」來區別中、西醫學,以至中、西文化,不免粗疏之嫌。檢索傳統醫家的辨證施治將會發現:中醫所以不具「科學」方法──或說不用「科學」方法,沒有「客觀」準的──或說不採「客觀」準的,主要是因為它呈現、觀察自己的身體或他人身體的方式、所操持的方法,皆迥異於將物體安置以「科學」的對待。它並不像科學研究,為了觀察物體而與之保持主、客對立的立場與一定的距離,而是選擇和認識的對象「在一起」。



      究其實,「不離開」正如一匕雙刃:中國學問在西方學術研究與認知方法長期為心物二元論、經驗論、主智論及科學實驗方法所主導的年代,既因此招致「是術非學」、「學術不分」與「全然蔑視客觀準程規矩」的負面批判,同時卻也彰顯了另一種不離棄、切割認識對象,憑藉知覺體驗的認識進路。傳統醫家辨證論治的完成,無一是在「意識」之中、或主客對立的認識取徑中形成,而皆是通過「身體」──包括自己的身體(如患者罹病時所感的自體)、他人的身體(如醫者具知覺能力的主體),在共同處境、相同場域中,共「感」(知覺體驗)同「情」(情境、場域)。易言之,醫家對於所有疾病的「理解」,均不屬於意識、知性範疇,而是在知覺體驗中進行。



      那麼,與其說本研究對《莊子》知覺體驗層面或身體感研究視域的考掘,乃隨西方知覺現象學、默會之知、具身認知而發,毋寧說此一相契固有文化特色、向昔卻因迥異西方而鮮為學界重視的傳統思想文化之研究視域,早已在伏流中湧動經年,蓄勢待發。





    其 他 著 作
    1. 我不知道夜
    2. 我不知道夜【限量作者親簽版】
    3. 醫道習慣:心、身、情、食、寢,習慣成自然
    4. 正是時候讀《莊子》安定心靈經典組:圖+文完整解說套書
    5. 正是時候讀莊子 完結篇:莊子的遊心、養身、學愛,真自由
    6. 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上)大宗師:關於自由的人生解答之書
    7. 莊子,從心開始 完結篇(下)應帝王:順物自然的心內修復之書
    8. 正是時候讀《莊子》完結篇:漫畫圖文+生活化事例解說三書套組
    9. 穴道導引:影音典藏版(附蔡璧名祝福卡、穴道導引LINE@專屬序號卡):導引解說X錦囊練功,9片DVD鍛鍊雙套組
    10. 穴道導引養心強身組:《穴道導引》+《正是時候讀莊子》經典暢銷套書
    11. 穴道導引靜心練習組:《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 +《風吹荷葉》配樂集套組
    12. 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
    13. 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博客來獨家版)
    14. 解愛:重返莊子與詩歌經典,在愛裏獲得重生
    15. 醫道同源+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套書(博客來獨家套書)
    16. 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
    17. 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
    18.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
    19.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二
    20. 勇於不敢 愛而無傷:莊子,從心開始二
    21.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從心開始》、《人情:正是時候讀莊子二》︰蔡璧名系列作品集
    22. 正是時候讀莊子 二:人情
    23. 《人情:正是時候讀莊子二》+雙CD配樂集《聽水聲流浪遠》
    24. 正是時候讀莊子 二
    25. 莊子,從心開始
    26. 莊子,從心開始
    27. 穴道導引:融合莊子、中醫、太極拳、瑜伽的身心放鬆術
    28. 穴道導引: 融合莊子、中醫、太極拳、瑜伽的身心放鬆術
    29. 《正是時候讀莊子》+配樂集《風吹荷葉》
    30.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31.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32.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