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十字路口

十字路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5696
鳴鏑
秀威資訊
2018年7月10日
120.00  元
HK$ 108  






ISBN:9789863265696
  • 叢書系列:SHOW小說
  • 規格:平裝 / 29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SHOW小說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前方的十字路口上人群湧動著……

      一口氣殺了七個人,不是件輕鬆的事,我感覺到自己雙眼裡已滿佈著血絲。




      一個人如何成為「殺人者」,是社會鮮少思考的問題。

      而在悲劇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他們的人生,

      不應該只以災難來被標籤、記得。

      在群情激憤、高喊正義的呼聲下,我們該如何面對「殺人者」與「被害者」?

      

      全書七個章節,採用每一章節主角第一人稱視角,以時間軸交錯的方式,鋪陳一件震驚社會的殺人事件。有輕微反社會意識與犬儒心態的情慾攝影師、耿直的法官、同志女大生、遭受打擊而開始自我放逐過著流浪生活的第三者、誘拐學生的狼師、遭逢巨變後懷著愧疚心理的倖存者……,以及終章在十字路口「隨機殺人」的主角──呂健敏。



      每一章節的人物心境與微小互動,就如同一片片拼圖,讓讀者漸漸拼湊出最終事件的全貌,同時也從這些碎片中若隱若顯的鏡像,映照出自身與事件之間的關係。



      「在《十字路口》中,你會看見因為每章主角的選擇而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所有人都有機會拉兇手一把,但所有人都沒有這樣做,最後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全都為時已晚。這是一本反省之作,身處社會,我每個人都必須自我省思,自己與重大刑案、社會事件的關連。」──吾爾開希



    本書特色



      │以真實殺人事件為雛形,犀利叩問當代社會的精彩之作!

      │吾爾開希、陳信聰、羅文嘉、楊偉中,一致推薦好評!

    ?


     





    【推薦序】我們,或許都在自個的十字路口……�吾爾開希

    楔子



    Ch.1 鏡頭

    Ch.2 判決書 

    Ch.3 教室

    Ch.4 沒熟的麵

    Ch.5 考卷

    Ch.6 救生圈 

    Ch.7 悠遊卡





    推薦序



    我們,或許都在自個的十字路口……



    吾爾開希




      今年春天再度造訪迷人的澎湖,幫冼義哲與澎湖青年陣線的幾位青年參選人站台,沒想到義哲這小子突然說要請我幫忙寫推薦序,原來除了投入社會運動與政治工作之外,他還有這一面。



      我沒有一口答應下來,先向他要了書稿來看,看完之後總覺得挺有意思的:這不是一本太傳統的小說作品,也不是一本太能歸類的小說作品,就像冼義哲這個人一樣。



      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都是用章節主角的雙眼去看著事件的發生經過,一件事從兩個不同的角色看來,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未必能讓讀者認同,卻能讓讀者體會,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如拼湊上一片新的拼圖一樣,但當拼上所有拼圖時,你未必會倒抽一口氣,卻肯定會有幾分嘆息。



      全書十餘萬字中,探討了大量的社會議題,視角由微觀到巨觀,也真切地反應了過去二十年台灣許多真實的景況;「選擇」是《十字路口》一書中每個主角所面對的課題,閱讀時的我們其實也如同書中角色一樣,無時不面對著選擇,選擇一段關係的開始或結束、選擇下一餐要吃什麼的煩惱、選擇面對或忽視苦難……



      一個人如何成為「殺人者」,是社會鮮少思考的問題,台灣近年來面對重大刑案的發生,往往群情激憤、人人喊殺,但社會做為一部機器該如何面對出現「殺人行為」的自身瑕疵,是嚴肅而必須被正視的。



      在《十字路口》中,你會看見因為每章主角的選擇而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所有人都有機會拉兇手一把,但所有人都沒有這樣做,最後隨機殺人案發生時,全都為時已晚。



      這是一本反省之作,身處社會,我每個人都必須自我省思,自己與重大刑案、社會事件的關連。新聞報導給予我們的,往往只有片面,義哲在《十字路口》中也嘗試以不同過往描述重大災難的敘述,寫著事件中每個關係人在事件前的生命脈絡,而不是去談每個人在共同的劫難後有什麼樣的心境與人生──我想這也是他在書寫時希望重新提醒社會的,「在悲劇裡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有血有肉,都有他們的人生,不應該只被以災難來標籤、記得」。



      這也是我誠摯向各位讀者推薦的理由──我們可以在全書中透過每個章節主角的經歷與心境,從情感互動到情慾流動,不同的年齡層、不同人生階段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態度與選擇,去喚醒社會意識的存在;我們或許都在自個的十字路口上,或許也都正面臨著選擇,或許我們都能在來的及的時候──做出無悔的選擇。



      作為第一本文學的處女之作,化身為「鳴鏑」的冼義哲展現了獨特的筆調,儘管仍能窺見生嫩之處,卻無損本作的價值,換個角度來看,也許在文學的世界之中,義哲能更自在的釋放在政治工作與社會運動之外的能量,同持保持著與社會不斷對話、思辯的熱情,由衷祝福出版的順利,也期待未來能看見更多鳴鏑的作品。

    ?




    其 他 著 作
    1. 小園香徑舊亭臺:遠借框景×題名作詩×疊山引泉,一窺古人芥子納須彌的造園本事
    2. 西瀛勝境:那群在二二八事件抗爭的澎湖青年
    3. 離開商學院—MBA離巨富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