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普通地質學(上)(下)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502678
劉聰桂等20人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8年8月24日
467.00 元
HK$ 46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502678
叢書系列:
教科書
規格:平裝 / 668頁 / 21 x 29.7 x 4.4 cm / 普通級
教科書
分
類
自然科普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地形/地質
同
類
書
推
薦
日本全國池之散步圖鑑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礦物圖鑑事典:120種主要礦物x400張高清圖片,專家教你用放大鏡和條痕顏色鑑定礦物
地形學
三分鐘微地理:必懂的地理課99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LIVE WILD山知道:在山的面前我學會寬容、找回自在,對自己負責。從登山裝備、觀念、技術、路線,寫一本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
暴力電玩如何影響殺戮行為:探討電動遊戲、攻擊行為以及殺戮心理學的關係
遺忘的慰藉:遺忘真的只是一種病,一種失去和空無嗎?
療癒夢工廠:將惡夢化為助力的心靈實作練習
打破大腦偽科學:右腦不會比左腦更有創意,男生的方向感也不會比女生好
看!德國人這樣訓練邏輯!:鍛鍊IQ金頭腦的400道練習
內
容
簡
介
由二十位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的地質學者執筆,臺灣第一本全彩色印刷、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圖文並茂、取材最新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問世!
隨著全球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加劇,人與地球的關係更為密切。地質科學的研究雖以固態地球為主體,事實上也與大氣、海洋,乃至生物圈密切相關,已成為現代人必須修習的基本學科知識之一。本書綜論地質學重要內涵,包羅地質學基本原理與必備知識,是大學唯一綜合性的地質學教材。
臺灣的地質有許多精采與特殊之處,本書精選國內、外地質範例,可供讀者實地觀察、具體驗證。生動活潑又豐富的插圖與照片,可增進讀者對地質現象及地質作用的理解;除了奠定學生堅實的地質學基礎,也可供大眾自行進修、探索地球的奧祕。
?
目
錄
上冊
序�劉聰桂
作者簡介
第0章 緒論
0.1 地質學的定義與範疇
0.2 地質學史大略
0.3 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0.4 為什麼要研究地質學
0.5 本書要旨
?
第一篇 太空中的地球
第1章 宇宙與地球的誕生
1.1 前言
1.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3 太陽星雲
1.4 太陽系形成初期
1.5 地球形成初期演變
第2章 地球的內部
2.1 前言
2.2 地球形貌及地表特徵
2.3 地球的基本組成物質
2.4 地球深部構造的探索
2.5 地球內部的分層及組成
2.6 重力與地殼均衡
2.7 地球的磁場
2.8 地球內部的溫度
第3章 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
3.1 前言
3.2 韋格納的大陸漂移證據
3.3 大陸漂移的古地磁證據
3.4 海底擴張假說的序幕
3.5 海底擴張的證據
第4章 板塊構造學說
4.1 前言
4.2 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概念
4.3 分離型板塊邊界
4.4 聚合型板塊邊界
4.5 轉型斷層板塊邊界
4.6 板塊的趨動力
?
第二篇 地球物質
第5章 礦物
5.1 前言
5.2 礦物的定義
5.3 礦物的生成
5.4 礦物的物理性質
5.5 礦物的分類
5.6 寶石
5.7 岩石簡介
5.8 岩石是什麼
5.9 岩石的產狀
5.10 岩石的分類
5.11 如何認識岩石
第6章 岩漿與火成岩
6.1 前言
6.2 岩漿的性質
6.3 岩漿的活動
6.4 包溫反應系列與岩漿的演化
6.5 火成岩的礦物組成
6.6 火成岩的化學組成
6.7 火成岩的特性與產狀
6.8 火成岩的組織與構造
6.9 火成岩的分類
6.10 常見火成岩各論
6.11 臺灣火成岩的分布
第7章 風化作用與沉積岩
7.1 前言
7.2 沉積物的形成:風化作用
7.3 土壤
7.4 沉積岩的分類與形成
7.5 沉積構造
7.6 沉積環境與沉積層序
第8章 變質岩
8.1 前言
8.2 變質作用的結果與原因
8.3 常見的變質岩與分類
8.4 變質度與變質相
8.5 變質作用的類型
8.6 變質岩代表之地質意義
8.7 岩石循環
?
第三篇 地體構造活動
第9章 火山
9.1 前言
9.2 火山分布與板塊構造
9.3 火山研究
9.4 火山活動的種類
9.5 火山噴發產物
9.6 火山災害
9.7 活火山的定義
9.8 臺灣北部的火山活動
第10章 地震
10.1 前言
10.2 地震發生的原因
10.3 地震波
10.4 地震定位
10.5 地震規模與震度
10.6 地震與板塊活動
10.7 地震災害
10.8 地震預測
第11章 地殼變動
11.1 前言
11.2 地殼變動的跡證
11.3 應力與應變
11.4 常見的地質構造
11.5 山脈
11.6 山脈的興衰始末
11.7 臺灣島的蓬萊造山運動
?
下冊
第四篇 地球歷史
第12章 地質時間
12.1 前言
12.2 地質時間
12.3 判定地質相對年代所依據的原理
12.4 不整合:地質紀錄的間斷
12.5 數值年代的測定
12.6 地質時間表
12.7 地球的年齡
第13章 地球歷史
13.1 前言
13.2 地球的形成
13.3 冷卻的地球
13.4 水世界
13.5 大陸地殼形成
13.6 生命出現
13.7 大氣改變
13.8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13.9 臭氧層與陸地生物出現
13.10 生物大滅絕
13.11 環境與演化
?
第五篇 地表作用
第14章 山崩
14.1 前言
14.2 山崩的類型
14.3 山崩的原因
14.4 臺灣常見的山崩
14.5 山崩的地形演變
14.6 山崩的次生災害
14.7 山崩的辨認與測繪
14.8 山崩的防治
第15章 河流
15.1 前言
15.2 水文循環
15.3 河道剖面
15.4 河流的搬運與沉積作用
15.5 河道類型
15.6 河流型式
15.7 河川襲奪
15.8 常見的河成地形
第16章 海岸
16.1 前言
16.2 大陸與海岸的增長
16.3 海岸的分類
16.4 海底地形
16.5 臺灣周邊海底地形
16.6 海岸的水力作用
16.7 海濱剖面
16.8 海濱沉積物的搬運
16.9 海岸的變遷
第17章 地下水
17.1 前言
17.2 地下水的分帶
17.3 地下水的流動
17.4 地下水開發
17.5 溫泉
17.6 地下水相關的環境問題案例
17.7 地下水水質
第18章 沙漠
18.1 前言
18.2 沙漠的位置與本質
18.3 沙漠是什麼
18.4 沙漠的種類
18.5 沙漠的風化與侵蝕作用
18.6 沙漠中的沉積環境
18.7 沙丘
18.8 沙漠的問題與其重要性
第19章 冰川
19.1 前言
19.2 冰川的侵蝕與搬運
19.3 冰川的堆積物
19.4 冰川的堆積地形
19.5 大陸冰川的消退與影響
19.6 更新世及更早的冰期
19.7 冰期發生的因素
19.8 冰緣區的環境
?
第六篇 地球資源
第20章 地質能源
20.1 前言
20.2 傳統油氣資源(非再生能源)
20.3 非傳統油氣資源
20.4 煤
20.5 核能
20.6 天然氣水合物
20.7 地熱
第21章 礦物資源
21.1 前言
21.2 礦物資源與人類文明
21.3 金屬的分類與特性
21.4 礦物、礦石礦物以及礦床
21.5 礦床的探勘與開採
21.6 非金屬礦物資源
21.7 全球礦物需求量
第22章 全球變遷
22.1 前言
22.2 全球氣候變遷的能量平衡
22.3 氣候系統內部的交互作用
22.4 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遷
22.5 研究方法
22.6 研究材料
22.7 地球歷史的氣候變化
22.8 近代全球氣候變遷
?
常用單位與符號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詞彙
圖片來源
索引
序
序(摘錄)
劉聰桂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增加,資源消耗與自然環境破壞加劇,人與地球的關係更為密切。地質學的研究雖以固態地球岩石圈為主體,事實上也與大氣圈和海洋水圈,乃至生物圈密切相關,因此地質學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學科知識之一。「普通地質學」這一科目綜論地質學重要內涵,是大學地質教學唯一綜合性的教材,包羅地質學的基本原理與必備知識,是地質學科系的基礎課程,也有不少其他科系列為必修。雖然國外也有改用較淺顯通俗的名稱如「地球」或「地球科學」等,但「普通地質學」的內涵與重要性已早為大家熟知,故本書仍續沿用。
據了解,目前國內地質科學相關科系教師的普通地質學授課,多採用國外出版、以英文編寫的教科書。其優點是全書以彩色印刷,附有生動活潑的插圖與豐富照片,可增進讀者對地質現象及地質作用的理解與印象。反觀現有的中文版教科書,例如何春蓀先生編著的《普通地質學》已出版三十多年,當年板塊構造學說仍處初期階段。此後地質學已有許多進展,豐富內涵已非昔日可比。此外,不論是國外出版以英文編寫或前述以中文編寫的普通地質學教科書,所舉例子幾全為國外地點。除了不易理解之外,也喪失了認識臺灣地質的寶貴機會。事實上,臺灣的地質現象與地質作用有許多精采或特殊之處,可供讀者實地觀察、具體驗證,僅讀前述現有教科書難免有所缺憾。換言之,編寫一本資料新穎又充實、兼顧國內外地質範例的中文版普通地質學教科書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臺大出版中心近年來除了學術論著,亦積極推動教科書之出版。筆者受出版中心之約擔任主編,邀集臺灣地質科學界教學與研究經驗豐富且熱心的學者共襄盛舉,編寫此一新的《普通地質學》,期奠定學生堅實的知識基礎,也可供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自行進修。
本書除了介紹傳統地質學的基本原理與觀念,說明各種地質作用、現象,也特別著重地質學重要的新知識與進展。一方面,板塊構造學說的內涵更為細緻與深入;另一方面,「地球系統」與「全球變遷」已是當今地球科學界矚目的研究焦點。地球是一個巨大且多面向的系統,由許多環環相扣且互動的個別「零件」組成。任何一個「零件」改變,可造成其他一個或全部「零件」的改變;也許短時間沒那麼明顯,日積月累卻足以造成難以承受的災害。了解科學家如何探究地球奧祕、如何應用地質學知識,進而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及其所造成的問題,也是本書的要旨。
地質學是極具視覺性的學科,許多地質現象、作用與地質歷史很難以文字描述清楚,須輔以繪製或照相的圖片,故本書在預定的整體篇幅內盡可能充實圖片。除了引用國外著名實例,特別著重使用臺灣本地的圖片。在篇章的編排順序方面,即使英文編寫者亦因版本不同而異,大部分教科書將有關地球組成物質與內部地質作用的篇章放在前,地表地質作用在後。本書採用由地球內部而地表、由巨觀而微觀的章序,惟教師可依自己的教學經驗調整授課的篇章順序。每章導言提示「觀念焦點」;章末則列出中文專有名詞及「問題與思考」,以供回顧該章重要觀念及啟發相關問題的探索。為了提供讀者易於銜接閱讀英文撰寫的書籍、期刊與網路資訊,主要的中文地質名詞首次出現時以粗體字呈現、並附註英文以供對照。書末附有:各章的延伸閱讀資訊(包括參考書目、期刊論文、網站);地質詞彙,即地質專有名詞的英文-中文對照及其中文簡明解釋;中英名詞對照表;圖片來源。地質圖與地形圖是地質與地形調查研究成果彙整與展示的主要方式;書前拉頁特別提供臺灣地質圖、臺灣地體構造圖、臺灣周圍海域數值地形立體投影圖及全球海底地形圖,方便讀者了解書中所述及的本地範例所處的區位。這些對就讀大學初習地質學的學生與其他人士應有所幫助。當今網際網路非常發達且科學發展迅速,大量資訊可在彈指之間搜尋,本書可作為讀者進一步探索相關知識的起點。
本書內容涵蓋地質學主要領域,篇幅相當豐厚;基本上配合大學一個學年的上課週數,共有二十二章,分上、下兩冊裝訂。為兼顧專業並儘早出版,共由二十位作者編寫。各章作者如後:第0章緒論(劉聰桂);第1章宇宙與地球的誕生(傅學海);第2章地球的內部(曾泰琳);第3章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胡植慶);第4章板塊構造學說(陳文山);第5章礦物(劉德慶);第6章岩漿與火成岩(宋聖榮);第7章風化作用與沉積岩(吳樂群);第8章變質岩(蔡金河);第9章火山(宋聖榮);第10章地震(郭陳澔);第11章地殼變動(陳文山);第12章地質時間(劉聰桂);第13章地球歷史(陳文山);第14章山崩(李錫堤);第15章河流(林俊全);第16章海岸(洪奕星);第17章地下水(陳文福、張?瑜);第18章沙漠(顏君毅);第19章冰川(劉平妹);第20章地質能源(張英如);第21章礦物資源(鄧茂華);第22章全球變遷(羅立、陳文山)。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