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文化研究期刊(第26期�2018春)

文化研究期刊(第26期�2018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30021093
徐瑋瑩,許維賢,林文蘭等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8年8月01日
117.00  元
HK$ 117  






ISBN:30021093
  • 規格:平裝 / 31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6-2017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主題「忘記中國性」取自於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陳奕麟先生的最新著作Forget Shininess: On the Geopolitics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SUNY Press, 2016)。這本書以中國性這個問題為切入點,討論兩岸四地(臺灣、香港、大陸與新加坡)的中國性如何是一種體制的構造物,而非單純的文化與身份認同;所謂認同因而與文化和本質無關,而純然是體制的虛構,或是說體制因其需要而建構出來的神話。收錄陳欣欣、劉世鼎與王智明等書評延伸討論,展現了「忘記中國性」這個論題的複雜性,為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思考文化、認同、體制與歷史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並為理解本期收錄的幾篇論文提供了有用的框架。本期亦收錄了徐瑋瑩、許維賢、林文蘭、彭仁郁、鄭怡雯與梁廷毓的精彩論文。



      本期的評論, 除了前述的書評論壇外, 還收錄了兩篇文章。熊婷惠〈唱自己的歌、聽自己的聲音〉是對馬華學者許維賢大作《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2018)的精闢評論。〈反戈一擊〉原是上海大學羅小茗老師為即將出版的《反戈一擊:亞際文化研究讀本》(2018)所寫的序。由於該序感性地記述了亞際文化研究這個學術與思想運動在大陸的影響,尤其是「亞際」經驗如何在第二代學者身上所發揮的作用,編委會特地邀請作者略為改寫後於本刊出版, 一方面介紹這本重要的讀本,另一方面也誌錄「亞際」的發展。

    ?


     





    編輯室報告:思辨中國性

    誌謝名單

    ?

    學術論文

    「體」現中國?:1950-1960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民族舞蹈與創作能動性 ???????? 徐瑋瑩

    離散的邊界:離散論述、土腔電影與《初戀紅豆冰》??? 許維賢

    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 林文蘭

    放逐於自身之外:亂倫創傷主體的心靈地景 ??????? 彭仁郁

    影像發聲法的應用初探:以「棄物展」為例 ??????? 鄭怡雯

    ?

    實驗書寫

    無可理喻的檔案:論「靈遊書」與「靈異影像」的檔案法 ? 梁廷毓

    ?

    思想論壇

    書評論壇:忘記中國性:冷戰、分斷與體制

    評Allen Chun, Forget Chineseness冷戰對於港臺的身分政治之影響 ? 陳欣欣

    「忘記中國性」,然後呢?在分斷體制內的思考????? 劉世鼎

    實用主義的認同:體制�文化與地緣政治 ???????? 王智明

    ?

    評論

    唱自己的歌,聽自己的聲音:評許維賢《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 ? 熊婷惠

    反戈一擊:記亞際文化研究社群暨亞際文化研究讀本出版 ?????? 羅小茗





    編輯室的話



    思辨中國性



    王智明




      在撰寫本期的〈編輯室報告〉時,媒體傳來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的消息。加上稍早的多明尼加,去年的巴拿馬,前年的聖多美普林西比,中華民國如今只剩下18個邦交國,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不禁令人感慨萬千。斷交,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割袍斷義,對中華民國臺灣的國際地位實有地動山搖的震撼。此時此刻,雖然一般民眾可能覺得無關痛癢,大有斷多了就習慣了的味道,但媒體與政府正圍繞著斷交議題展開討論,不只總統罕見地公開講話,以圖穩固民心,學者專家們更口沫橫飛地爭論著何以斷交、影響評估,乃至預測未來。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或充滿期待的)大概是「邦交國歸零時,就是台獨建國日」的說法。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沒有法理的根據,或只是某種情緒性的一廂情願,其內核不外是對「中華民國(在)臺灣」這個悖論性命名的反思。一方是欲除中華民國為後快的心理機制,認為中華民國這個1949 年即已亡國、1972年後在國際社會上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的政體,妨礙了臺灣成為一個新興獨立的後殖民國家,因此當中華民國失去所有邦交國後,其在國際社會中的法理存在即將消失,臺灣獨立更待何時?然而,另一方則擔心連這幾個僅有的邦交國都保不在,在中共反獨大旗的壓力下,臺灣獨立如何能夠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呢?於是,要不要撕去或保留中華民國這層外皮,以求「維持現狀」或「獨立」,就成為臺灣政治永恆的話題。



      那麼,中華民國(在)臺灣,究竟意味著中華民國就是臺灣,或是中華民國不等於臺灣呢?不論哪一種解譯都暗示著臺灣與中華民國之間存在緊張的共存關係(行政院長賴清德那番「我是臺獨工作者」的發言可謂是極為經典的詮釋)。如果用一個魂與體的比喻來解釋的話,在政治上,中華民國是體、臺灣是魂,但在主體意義上,臺灣才是本體,中華民國則是不散的陰魂。儘管魂與體相交,卻又互相排斥;政治上的魂仰賴體的掩護,但主體上的魂又希望取而代之,實現魂體一致。換個角度看,中華民國之於臺灣,雖是魂以為繫的身體,又代表了與之對抗、予之壓逼的中國幽靈。一方面不得已得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市,另一方面又得對其詆毀、廢棄,以顯示自身超然獨立的靈魂。如此的糾結與糾纏恰好說明了「中國」這個符號的龐大無邊,以及身處中國符號內外的曖昧與無援。如何對抗中國威逼促統,以求自主,在臺灣,於是就與如何祛除自身中國性(Chineseness)的問題接合共構。



      本期主題「忘記中國性」取自於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陳奕麟先生的最新著作Forget Shininess: On the Geopolitics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SUNY Press, 2016)。這本書以中國性這個問題為切入點,討論兩岸四地(臺灣、香港、大陸與新加坡)的中國性如何是一種體制的構造物,而非單純的文化與身份認同;所謂認同因而與文化和本質無關,而純然是體制的虛構,或是說體制因其需要而建構出來的神話。因此,在兩岸四地的跨度上去思考「中國性」的生產及其對抗性的認同與論述,便提供了一個從文化與認同轉向地緣政治的思考向度,既在理論層次上豐富了中國性的討論,亦在實踐層面上介入當前的政治時局,探索一種實用主義的應對方式。有鑑於中國性問題在兩岸四地有著實際的政治效果,以及「忘記中國性」這個命題的理論潛力,本刊特別邀請了數位長期關心中港澳臺與海外華人社會發展的學者撰寫書評,延伸討論。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只有陳欣欣、劉世鼎與王智明這三篇稿件成文,整個書評論壇還是展現了「忘記中國性」這個論題的複雜性,為如何在地緣政治中思考文化、認同、體制與歷史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並為理解本期收錄的幾篇論文提供了有用的框架。



      徐瑋瑩的〈「體」現中國?:1950-1960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民族舞蹈與創作能動性〉以豐富的史料呈現了戰後初期臺灣舞蹈創作者如何在看似服膺官方意識形態的指導下展現其創造力,在黨國教條與政治箝制下創作出所謂「民族舞蹈」的藝術形制。政治與舞蹈間迂迴的互動與共構,突出了中國性的體制性生成,以及美學形式本身的創造力。許維賢的〈離散的邊界:離散論述、土腔電影與《初戀紅豆冰》〉則從馬來西亞的土腔電影裡看到中國性如何與在地性協商,並反映在離散論述本身的雙重矛盾裡:一方面華人離散的文化生產需要某些中國符號予以指認,另一方面「離散終有時」的期待又預設脫離中國符號的必要與必然。如何在這雙重的矛盾中指認自身(或為離散、或為土腔)便成為中國性的南洋演譯,成為一種棄之不得,留之無益的循環矛盾。林文蘭的〈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和論辯〉 雖然不直接處理中國性的問題,但其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討論可以視為陳奕麟對於文化與認同思辯的延伸。林文蘭強調,自1990年代起,原住民的文化復振運動就以教育改革為目標,既在原有的教育體制內推動原住民教育,也在體制外採行不同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希望重新找回原住民的主體性。這個主體性的追求尤其展現在「部落學校」的籌辦過程中。而對「部落學校」不同的主張與想像也就反映了原住民社群如何與漢人主流社會與文化體制的協商。如此協商之所以可能,恰恰需要「忘記中國性」作為前提,亦即1990年代以降的本土化運動與多元文化想像重新定義了「臺灣」;原住民族雖然人口不多,但作為四大族群之一以及臺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間接促生了漢人的原生意識,具體中介了「臺灣」與「臺灣人」的關係,並且接連起本土化、多元文化與民主化等想像,以落實了臺灣不同於中國的意涵。也就是說,即令漢人文化仍是臺灣社會的主流,原住民族在音樂、體育與文化上的亮眼表現卻是形構臺灣文化與認同的重要資源,儘管他們仍是社會的邊緣與弱勢。所謂「臺灣」文化或認同亦是地緣這政治與殖民歷史的產物。



      除了這幾篇與「忘記中國性」主題相關的論文外,本期亦收錄了彭仁郁、鄭怡雯與梁廷毓的精彩論文。彭仁郁的〈放逐於自身之外:亂倫創傷主體的心靈地景〉記錄了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縝密地分析了亂倫創傷主體如何在記憶的改寫與現實的恐怖中掙扎求生,因為「家」成為一種監控與暴力的機制,而受暴者因無處可逃而處於一種「內在放逐」的狀態。雖然彭文要介入的是精神分析理論及其臨床實踐,尤其是以此田野觀察為基礎去批評醫學人類學與臨床實務研究忽視主體歷史脈絡與殊異性的標準化診斷,但她的分析細緻而且成功地勾勒出受創者的「心靈地景」,並以之為方法去構思經驗、感受與表述之間的複雜關係。對於經驗、感受與表述之間複雜關係的重視,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亂倫創傷者所經歷的痛苦及行為,也有助於我們體察社會弱勢如何表述自我的實踐。鄭怡雯的〈影像發聲法的應用初探:以〈棄物展〉為例〉雖然發展自一個完全不同的脈絡,但在精神上與彭文互有呼應。影像發聲法是一種以攝影為媒介的參與式研究方法,目的是讓研究對象透過攝影的行動與視覺呈現,表述自己的感受與觀察,從而促成改變。這個方法,一方面是社會弱勢群體自我培力與賦權的過程,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社會弱勢與主流對話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社會,並且反思我們在社會權力關係網絡中的位置。在這個意義上,影像發聲法與精神分析類似,都是一種引導與協力的過程,目的是為了讓被壓抑的聲音得以出現,讓邊緣主體在對話過程中發現與理解自身的意義,從而改變社會的權力結構。以2015年她與當代漂泊協會合作,以遊民家當為主題的「棄物展」為例,鄭怡雯討論了影像發聲法在臺灣的應用與實踐,並且提出了類似展覽在吸引眼球之外,如何創造更多層次的連繫以及擴大效應的嚴峻挑戰。



      梁廷毓的〈無可理喻的檔案:論「靈遊書」與「靈異影像」的檔案法〉是相當獨特的一篇文章。 梁文探討的是靈遊書與靈異影像這類一般無法或不易歸類的材料,如何與「檔案」這個概念及其如何成形的問題對話。一般來說,檔案雖是文件的堆積與排列,但它不是隨機的,而是根據一定的現實主義原則來安排的,也就是說,所謂檔案首先要求的是一種與現實對應的關係與結構。然而,靈遊書與靈異影像的特性之一就是它們與現實之間的對應,並不是直接的反射或折射,而是對我們既已理解的現實的挑戰。靈遊書與靈異影像記錄的,恰恰是浮遊於現實之上或之下,可見可感卻不可證實的「存在」,這也就使得所謂的「現實」若不是被置換了,至少是被懸置了,致使「檔案」所依賴的現實對應因此被置疑,乃至被剝奪了。藉著突出靈遊書與靈異影像對檔案這個概念的挑戰,梁廷毓所質疑的正是當代認知與歷史敘述所仰賴的「現實主義」與「理性主義」,從而指向歷史檔案背後的權力邏輯,以及自啟蒙時代以來的世界觀、空間觀與時間觀。在這個意義上,梁文體現了「實驗書寫」的嘗試,既在書寫的類別中遊走跳動,也對書寫(檔案、歷史、文本)的概念提出根本的挑戰。這樣的嘗試正是本刊當初設立「實驗書寫」這個類別的期待。



      本期的評論, 除了前述的書評論壇外, 還收錄了兩篇文章。熊婷惠〈唱自己的歌、聽自己的聲音〉是對馬華學者許維賢大作《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2018)的精闢評論。這本長達600頁的專著,一方面展現了作者在馬來西亞華語電影這個領域的辛苦耕耘以及近年來華語語系研究在臺灣及海外華人研究社群中的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許著提出的諸多問題— 土腔風格、華夷風以及反� 離散論等— 確實值得論者持續思考和討論。熊婷惠精準掌握住許論中的幾處關節,尤其是王德威後遺民概念與後馬來西亞的關連與差異,以及本土與土腔辯證間的反�離散思考,不僅有效地將許論的關懷從電影延伸到在臺馬華論述,也側面突顯了「中國性」的問題真是跨境糾纏、完而未了。〈反戈一擊〉原是上海大學羅小茗老師為即將出版的《反戈一擊:亞際文化研究讀本》(2018)所寫的序。由於該序感性地記述了亞際文化研究這個學術與思想運動在大陸的影響,尤其是「亞際」經驗如何在第二代學者身上所發揮的作用,編委會特地邀請作者略為改寫後於本刊出版, 一方面介紹這本重要的讀本,另一方面也誌錄「亞際」的發展。在「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成立近20年之際,這本讀本,對大陸和臺灣都是很重要的一份紀錄,也讓我們看到在「中國性」的籠罩下,第三世界國際視野的重要。感謝羅老師慷慨賜稿。



      本刊自本期起將原有的影像書寫與田野筆記等類目改為「實驗書寫」,希望能夠在保留原有類目內涵的原則上,擴大書寫的可能與實踐,鼓勵更多元且有創造力和批判力的書寫實踐,推進文化研究的深度與邊界。同時,為了朝向國際化邁進,自本期起,獲得刊登文章的參考文獻需附上漢語拼音,具體的格式要求請作者們參考本刊的撰稿體例。最後,本刊獲得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的經費補助,總算在風雨飄搖中獲得了穩定而溫暖的支持。特別感謝中心主任劉紀蕙老師以及助理林郁曄小姐的支持與鼓勵。本刊自當繼續努力,不負所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