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唐詩現場

唐詩現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84687
章雪峰
好讀
2018年9月01日
110.00  元
HK$ 93.5  






ISBN:9789861784687
  • 叢書系列:經典智慧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經典智慧系列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詞曲賦











      換個姿勢讀唐詩,變個角度看唐史

      詩詞沒有告訴你的那些事,一本來自唐朝的現場報導

      每首唐詩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每段故事都牽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幽默、新奇、知識、好讀

      以詩證史,以史解詩



      短短數十字乃至十數字的一首詩,其中隱藏的資訊往往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歷史環節,瞭解到歷史的某個關鍵時刻或重要側面。



      本書以唐詩為切入點,用輕鬆幽默的筆調,以堅實的史料為基礎,講述、挖掘唐詩背後的歷史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以期讀者在更深刻地理解詩歌的同時,能夠看到在以往歷史著作中被忽略的細節。



      本書共包含三個部分──

      第一現場:描寫玄武門事變、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甘露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細節過程。

      第二現場:主要介紹王維、王昌齡、高適、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的人生境遇。

      第三現場:主要介紹唐朝的社會風貌,從吃穿住行等方面全面描繪了唐代人的生活圖景。



      【精彩內容】

      ●寫下著名詩句「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富二代黃巢,有錢就是任性,竟然在56歲選擇了「高風險高受益」的人生道路,踏上造反的不歸路?



      ●考場上別耍帥,自古以來,耍酷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且看祖詠因為「意盡」不肯強湊字數,即使寫了首好詩,還是因為不遵守考試規則而落榜……



      ●武則天一句「開箱驗取石榴裙」,字面看似表示對唐高宗的思念,要他看看滴在裙上的斑斑淚痕,實則是勾引唐高宗憶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麗時光。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閒時」,白居易如何合理利用規則,達到遠離官場是非、悠游林下、全身而退的人生減法目標?



      ●櫻桃為何是唐朝排名第一的「政治水果」?愛子殷殷的史思明派人送櫻桃給大兒子嘗鮮,卻在隔年櫻桃成熟前,自己被親生骨肉以一條繩子結束生命……


     





    第一現場

    造反者李密:隋末大變局中一個梟雄的剪影

    玄武門前血猶未乾:記一場影響唐朝命運的政變

    楊炎的鬼門關,兩稅法的陽關道

    藩鎮之禍:靖安里殺人事件背後的政治博弈

    帝國夕陽:「牛李黨爭」的眾生相

    宦官專權巔峰之始:血洗長安的甘露之變

    黃巢之亂:文官集團集體「栽培」出的大唐毒瘤

    唐朝「怕老婆」風氣考,兼論唐朝女性之地位

    跟劉虛白學考場規矩:唐朝公務員考試指南(一)

    跟祖詠學行文規範:唐朝公務員考試指南(二)

    跟朱慶餘學「作弊」:唐朝公務員考試指南(三)



    第二現場

    宋之問:「爛人」偏吟得一手好詩

    張九齡:盛唐的背影

    高力士:盛唐大太監的氣節

    王昌齡之死:「安史之亂」中的士人背影(一)

    王維之生:「安史之亂」中的士人背影(二)

    高適之官途:「安史之亂」中的士人背影(三)

    劉禹錫的桃花與大唐王朝的迴光返照

    白居易:官場人生的減法



    第三現場

    那些年,唐朝人一起喝過的酒

    武則天的紅裙子

    那些年,唐朝人一起吃過的瓜

    記一場馬球對抗賽:唐朝人民體育運動側影

    怎樣才能把荔枝快遞給楊貴妃?

    楊貴妃的霓裳羽衣

    一顆櫻桃的命運:「安史之亂」的另一面





    自序



    宛如穿越,如臨現場



    章雪峰(本書作者)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是詩的巔峰。



      那些或浪漫雄奇、或慷慨激昂、或厚重沉鬱、或清新脫俗的唐詩,首先是膾炙人口、千古傳唱的文學作品,其次又是親臨其境、現場記錄的珍貴史料。這是從唐朝就開始形成的共識。



      「詩史」之說,源於唐朝。唐人孟棨在其著名的詩論著作《本事詩》中說:「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



      延及民國,開創「詩史互證」史學方法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論述,則更為詳盡:「中國詩雖短,卻包括時間、人事、地理三點。中國詩既有此三特點,故與歷史發生關係。把所有分散的詩集合在一起,對於時代人物之關係,地域之所在,按照一個觀點去研究,連貫起來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說明一個時代之關係;糾正一件事之發生及經過;可以補充和糾正歷史記載之不足。」



      當然,本書不是學術著作,本人也無此能力開展新一輪的「詩史互證」學術實踐。但是,我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的確是秉承這一原則,去解讀這些唐詩,並因此才有了《唐詩現場》的。



      千年前的唐朝詩人們,僅僅用短短的二、三十字,就把「時間、人事、地理」交代得清清楚楚,並由此帶著我們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記憶,宛如穿越,如臨現場。



      在〈淮陽感懷〉現場,隋末梟雄李密正慘兮兮地亡命天涯;在〈不第後賦菊〉現場,唐末梟雄黃巢正惡狠狠地詛咒命運。



      在〈夏夜作〉現場,一代名相武元衡未曾預料,幾小時後自己就會有殺身之禍;在〈哭盧仝〉現場,苦吟詩人賈島不會想到,「甘露之變」那天的長安城中,鮮血逆流成河。



      在長安菩提寺現場,「詩佛」王維正打算把安史叛軍的牢底坐穿;在洛陽履道坊白府現場,「詩王」白居易正慨嘆自己一生與宰相寶座無緣。



      在〈終南望餘雪〉現場,參加科舉考試的祖詠,正在耍酷;在〈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詔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現場,剛由貶地返京的劉禹錫,正在任性。



      在〈櫻桃子詩〉現場,愛子殷殷的史思明,正給大兒子史朝義送去新摘的櫻桃;在〈黃台瓜辭〉現場,奪權心切的武則天,正想著如何像摘瓜一樣除掉礙手礙腳的兒子們。



      在〈贈魏徵詩〉現場,唐太宗李世民正用內行的舌頭,品嘗諍臣魏徵釀造的葡萄美酒;在〈贈張雲容舞〉現場,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正以行家的眼光,欣賞宮女張雲容獻上的「霓裳羽衣舞」。



      二十六個現場,二十六位詩人。除了兩位沒有留下姓名的詩人之外,現場的二十四位詩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詩界赫赫有名的大詩人,如白居易、王維、劉禹錫、張九齡、李商隱、賈島、宋之問、杜牧、沈佺期等。



      第二類是政治上如雷貫耳、詩界卻鮮有人知的詩人,如女皇帝武則天、唐朝第一個大權宦高力士、四大美人之一楊貴妃、一介武夫史思明、反隋梟雄李密、反唐梟雄黃巢等。



      最讓我驚豔的,就是這第二類詩人。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以心狠手辣著稱的武則天,也有哭得梨花帶雨,「開箱驗取石榴裙」的時候;以貌美如花著稱的楊貴妃,不僅僅是一個「花瓶」,還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大師和舞蹈大師。



      我們也很難想像,曾經位高權重,深得唐玄宗李隆基信任的高力士,在臨終時刻,還懷著對李隆基的忠誠,感嘆自己「氣味終不改」;「安史之亂」中殺人如麻、心狠手辣的史思明,也曾愛子心切,派人奔馳六百里,只為了給兒子送上「櫻桃一籃子」,雖然他轉年就被這個兒子殺了。



      這些詩,這些人,這些事,共同編織成了這本《唐詩現場》。



      需要指出的是,本書大部分文章,最初都是通過網路進行發布的。當時正值二○一五年末,我剛剛花了近兩年時間,完成了一部處處需要注釋的學術書稿,繁瑣頭痛之餘,打算嘗試一種不需要注釋和說明的輕鬆寫作方式,這才有了本書輕鬆、活潑,甚至有點隨意的網路文字風格。當然,我的出發點,還是為了讓讀者有愉快的閱讀體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