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無壓力•零痛感 第一次哺乳就上手:權威哺乳諮詢專家的全方位哺乳聖經!新手媽媽照著做,哺餵母乳好輕鬆,追奶、塞奶、乳腺炎煩惱統統解決!

無壓力•零痛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78230
陳思庭
平安文化
2018年9月1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678230
  • 叢書系列:親愛關係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親愛關係


  • 親子教養 > 懷孕/小兒 > 產前/產後











      ●什麼食物可以發奶?什麼食物則會導致塞奶、退奶?

      ●如何打敗胸部硬塊,跟「石頭奶」說掰掰?

      ●寶寶愛咬媽媽的乳頭怎麼辦?

      ●小胸媽媽注定奶量不足?哺乳的「供需平衡」該怎麼做?

      ●擠奶前要先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輕鬆提升奶量?

      ●避免寶寶溢奶、吐奶的撇步是什麼?

      ●寶寶滿6個月大就應該改喝配方奶?

      ●哪些美胸運動要才能有效防止胸部走山?




      哺乳,是成為媽媽後的第一個任務,除了滿足寶寶的需求外,也能夠讓媽媽與寶寶之間建立獨特的親密感。但如果哺乳不順利,不但可能造成乳房瘀青、疼痛,甚至乳腺發炎,同時也會在新手媽媽的心中留下陰影,加深對哺乳的焦慮與恐懼。



      擁有物理治療師身分的知名哺乳諮詢專家陳思庭,在本書中便運用物理治療的專業技巧,搭配超過4萬名媽媽的豐富臨床經驗,貼心地提供所有準媽媽和新手媽媽們全方位的哺乳訣竅,從孕期的哺乳準備開始,到追奶一定要搞懂的4大問題,乃至哺乳期常見的困擾和新手媽媽常犯的錯誤,以及產後瘦身、預防媽媽手和胸部變形的各種實用運動,幫助妳一次解開所有疑惑,只要按部就班照著做,就能夠充分享受親自哺乳的樂趣!



    名人推薦



      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台大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林育弘、新英格蘭診所院長•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兼任主任醫師黃柏榮 專業推薦!



      思庭是正規醫療教育出身的專業人員,深知解剖學、生理變化、荷爾蒙及產婦心理變化,足以應付哺乳時所發生的任何問題,因此我認為是值得推薦給大家的。最後,也要提醒所有哺乳中的媽媽們,不管是身體或心理上都要多注意放鬆,而長時間餵奶,方能減少乳腺炎發生的可能性。期望藉由思庭的這本書,讓媽媽們都能擁有更加完美的哺乳經驗,育兒之路也會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台大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林育弘



      能幫助哺乳媽咪改善泌乳問題的專業人士很多,例如通乳師、泌乳顧問,甚至是醫護人員等,而像思庭這樣的物理治療師,可說是其中最特別的。物理治療師在接受專業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對於身體的結構,尤其是軟、硬組織的區隔特別重視,因此對乳房軟組織的構造非常熟悉。當他們將這些專業應用在哺乳、泌乳這塊領域時,必定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新英格蘭診所院長•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兼任主任醫師�黃柏榮



    ?


     





    [ 前言 ]? 快樂哺乳,人生就是彩色的



    孕期哺乳準備

    親餵,最容易達到供需平衡

    胸部CUP跟奶水多寡沒有直接關聯 ?

    乳頭異常還是可以哺乳 ?

    乳痂易堵塞乳孔,影響乳汁分泌 ?

    懷孕滿三十七週,可開始產前擠奶 ?

    初乳不是大寶的專利 ?

    選錯吸乳器,乳頭變形又塞奶 ?

    分娩前先採買!產後必備用品全攻略 ?



    哺乳、追奶,一定要搞懂的問題

    發奶、塞奶及退奶食物大解密 ?

    產後體虛別心急,恢復元氣才能成功追奶 ?

    擠奶前做好準備,奶量直線上升 ?

    讓自己輕鬆餵,就是最佳哺乳姿勢 ?



    哺乳期常見的困擾

    正確的無痛擠乳技巧 ?

    飲食及生活作息改變,有助奶量提升 ?

    寶寶拒吸另一側乳房,是因為太挑嘴嗎? ?

    寶寶吸單側奶就飽,另一側是否要擠出來? ?

    如何改善寶寶乳頭混淆問題? ?

    解決寶寶愛咬媽媽乳頭的苦惱 ?

    不愛喝奶?三招搞定寶寶的厭奶反應 ?

    乳頭、乳暈水腫自救法? ?

    又塞奶了!這樣做讓乳塊退散 ?

    擊退頑固硬塊,跟石頭奶說掰掰 ?

    冷敷還是熱敷,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

    擺脫乳腺炎,不再痛不欲生 ?

    塞奶不處理,當心乳腺膿瘍 ?

    用對方法,高齡媽咪也能輕鬆哺乳 ?

    暫時無法親餵時,別操之過急 ?

    寶寶不在身邊,如何同步追奶? ?



    新手媽媽常犯的錯誤

    奶量衝不上來,先別操之過急 ?

    黃疸寶寶更應該多喝母乳 ?

    塞奶時別泡熱水澡 ?

    不要再用公式計算奶量了 ?

    「大姨媽」不是哺乳殺手 ?

    哺乳期別忘了補鈣 ?

    一定要學會的母乳保存法 ?

    不必在意前、後段奶,寶寶喝飽最重要 ?

    多久擠一次奶,沒有標準答案 ?

    半夜擠奶事半功倍? ?

    過度清潔乳房,反而造成乳腺炎 ?

    乳頭出現小白點怎麼辦? ?

    胸部感染念珠菌,可以繼續哺乳嗎? ?

    掌握拍嗝技巧,避免寶寶溢、吐奶 ?

    母愛不間斷,孕期仍然可以哺乳 ?

    育嬰假結束前,先調整奶量 ?

    職場媽媽也可以不塞奶 ?

    告別母乳生活,聰明退奶不費力 ?

    預防走山,如何退奶不縮胸? ?



    產後更輕鬆,健康動起來!

    產後瘦身運動,幫助身體盡快恢復正常!

    腹式呼吸 ?

    骨盆運動 ?

    頸部與上腹部運動 ?

    腿部運動? ?

    會陰肌肉收縮運動 ?

    腹部收縮運動 ?



    舒緩媽媽手 ?

    急性期:大拇指肌肉拉筋放鬆 ?

    急性期:大拇指外展運動 ?

    急性期:手腕、手指拉筋放鬆 ?

    緩解期:大拇指外展肌阻力運動 ?

    緩解期:握力訓練 ?



    防止走山的美胸運動 ?

    塑胸運動(產後第一天) ?

    塑胸運動(產後第二天) ?

    堅挺胸型運動 ?

    提胸運動 ?

    緊實胸型運動 ?

    集中胸型運動 ?

    重力豐胸運動 ?

    ?





    前言



    快樂哺乳,人生就是彩色的




      如果問一位新手媽媽,產後覺得最痛苦的事,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擠奶」吧!當塞奶、有硬塊時,因為害怕變成石頭奶,所以再痛也要用力把乳汁擠出來;此外,為了配合固定的擠奶時間,半夜還得摸黑起床,搞得天天睡眠不足。擠奶真是一條辛苦的道路啊!只是,媽媽們有沒有想過,哺乳真的需要這樣辛苦嗎?難道沒有無痛又輕鬆的泌乳方法嗎?



      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我曾在月子中心工作,臨床經驗的累積讓我非常了解產後媽媽們的情況。由於現代家庭很多都只生一胎,產婦幾乎都是新手媽媽,大多都沒有哺乳的經驗,只能聽從醫院或月子中心護理人員的指導。但事實上,目前台灣的醫療人員醫護比不足,導致護理師臨床負荷過大,剛生產後媽媽的身體及傷口照顧已經讓護理人員忙得不可開交,乳腺的問題及衛教往往只能簡單帶過。但其實哺乳、泌乳是一個需要花時間跟耐心個別指導的專業領域,觸診及按摩手法也是一大學問,因為乳房裡除了乳腺還有淋巴、血管、脂肪墊跟結締組織,甚至亞洲女性高達七成以上胸部常有纖維性囊腫、水泡,結構非常複雜,若是手感及經驗度不夠的話,可能會誤以為較硬的組織就是塞奶。臨床人員處理塞奶的手法上常常硬推、硬擠,這樣不但會讓乳房組織更受傷,造成外觀瘀青與疼痛外,甚至讓乳腺發炎,同時也會讓新手媽媽在心中留下陰影,對哺乳加深恐懼的心理。



      我會走上泌乳諮詢這條道路,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從物理治療轉換跑道,成立工作室



      我大學就讀物理治療系,畢業後就到骨科診所擔任物理治療師。在台灣,很多物理治療師的工作是根據醫囑操控機器,但其實物理治療最大的特色是「徒手治療」,大學四年期間,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及心力在學習這門專業,像是了解筋膜、肌腱等軟組織沾黏問題,或肌肉太過僵硬的緩解方法。



      雖然我對物理治療師這個行業充滿了期待,但就業之後才發現實際工作內容跟想像有落差。正好此時,一位跟我感情不錯的學姐產後有塞奶的問題,在醫師的建議之下,她找了護理師擠奶,沒想到硬推之後卻演變成乳腺炎。由於讓護理師擠奶實在太痛了,她要求我模仿相同的手法幫她擠奶,雖然我已經手下留情,下手並沒有像護理師那麼重,但學姐還是不斷喊痛。不久後,學姐又介紹了另一位新手媽媽來找我,但因為跟對方並不是太熟悉,我在力道拿捏上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太過用力。這次沒有使勁硬擠,但乳腺還是疏通了!讓我很有成就感。



      經過這兩次經驗,我開始回想,過去遇到因燙傷而造成組織沾黏的病患,在復健過程中,我是如何讓他們降低疼痛感呢?因此,我將乳房構造模擬成軟組織,並與乳房外科醫師共同討論,參考國外文獻及手法,創造了「無痛乳腺疏通」。當然,我的技巧還不夠純熟,還有很多需要修正的地方,但我體悟到擠奶成功與否不在於力道的大小,而是先了解乳房組織結構,找出真正病因,再來判斷是否擠以及如何擠。



      因為對「產後泌乳」這塊領域產生了興趣,於是我便到月子中心擔任泌乳諮詢師的工作,期間擠過無數個產後媽媽的乳房,也幫她們解答了大大小小的疑惑。跟媽媽們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產後泌乳真的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可能會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哺乳別忽視乳房健康



      有一天,一位媽媽因乳房有硬塊而打電話來求助。

      我聽了她的描述後,首先詢問:「妳是否看過醫師?」

      她回答:「有的,醫師診斷後說是乳腺阻塞造成的硬塊。」



      實際觸摸過她的乳房後,我感覺跟一般塞奶的情況不太一樣,不但硬塊不會移動,皮膚也有點乾燥。不過,當我提出疑問之後,這位媽媽卻十分肯定地告訴我,她前一天才看過婦產科醫師,並且照過超音波,絕對是硬塊沒錯!在她的堅持下,我試著花了一、兩個小時幫她處理,但硬塊卻完全沒有縮小的跡象。我依經驗及直覺判斷,這樣的情況不太對勁,於是強烈建議她再去找乳房外科確認一下。但由於她對前一位醫師的診斷堅信不疑,加上要照顧寶寶沒時間,所以就一直拖著。大約兩個月後,我帶她去找泌乳顧問諮詢,對方本身也是一位小兒科醫師,她看了這位媽媽的情況後,建議改以親餵加上掛奶的方式,認為哺乳時讓小朋友幫忙吸吮,硬塊自然而然就會消失。大約又過了一週後,媽媽的乳房開始發生變化,而且身體也越來越不舒服,此時她終於決定到大醫院看乳房外科,沒想到醫師當場就判定她應該是罹患了乳癌。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確診為猛爆型乳癌第三期,而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位媽媽就過世了。



      這件事令我感到震驚難過,也覺得十分遺憾。生產後媽媽們的身心變化往往非常大,因此需要更留心照護。雖然有問題時可以去看醫師,但醫護人員要照顧的病患實在太多了,不太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及心思在單一病患身上。泌乳諮詢顧問是跟媽媽們親密接觸的第一線工作人員,相較之下也能提供更多的時間,可以給予更體貼、更適合的照顧及建議,而這也是我決定成立自己的團隊的初衷。



      當一個好媽媽,不只是注重哺乳而已,要學會愛護自己的乳房,才有能力給家人更多的愛,人生的色彩也才能更豐富!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