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502127
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
九歌
2018年10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502127
叢書系列:
九歌文庫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庫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內
容
簡
介
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四方,是眾多後學的啟蒙之作,更帶動臺灣的民歌運動,他的散文,自傳性類型從早年「心裏有猛虎在細嗅薔薇」,到晚年冶抒情、敘事、小品、雜文於一爐。評論方面,詩評是建立現代詩的典律,藝評則是引領當代讀者進入西方藝術的堂奧。至於翻譯,不但示範了「信、雅、達」的高標,更展現「精譯求精」的譯功。
不同時代的讀者對余光中都有不同的文學印象。
這是一本向余光中致意的論文集,也是余學研究的專編,收入港臺中外文學學門專家學者十篇評論與研究余光中作品的文章,另收訪談錄一篇。書分三輯:首輯討論余光中的詩作,尤其是詩人的晚期風格;第二輯聚焦於余光中的散文,既有論述其專欄隨筆的長文,也有探討其山水紀遊之作,讀後當可一窺余光中的散文變貌。輯三的譯評娓娓分析余光中的中詩英譯,頗能彰顯其象寄妙功。訪問錄為詩人夫子自道,談創作也談人生,頗有助於我們讀其文而知其人。
本書特色??
?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
目
錄
前言:望鄉牧神之歌???? 蘇其康
緒論:回到藍墨水的上游??? 張錦忠
輯一
晚期風格:論余光中的長詩〈秭歸祭屈原〉? 李有成
余光中詩學的晚期風格? 陳芳明
〈洛陽橋〉注及賞析? 李瑞騰
春天從洛杉磯登陸:兼論余光中詩集《五行無阻》二詩? 張錯
「有一首歌頌我的新生」:余光中的作品和生活? 黃維樑
輯二
青青邊愁,鬱鬱文思:析論余光中的《今日世界》專欄散文? 單德興
笑人與自笑:從幽默諧趣看余光中散文創作與理論的變遷? 樊善標
測繪地景:余光中的旅遊記事中的人文地圖? 王儀君
印證余光中筆下的山水? 鍾玲
輯三
中詩英譯:余光中的水磨妙功? 蘇其康
輯四
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春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 陳幸蕙
余光中教授簡歷與著作書目
作者與編者簡介
後記??? 王儀君
?
序
前言
望鄉牧神之歌
蘇其康
在當代華文作家中,能說得出家數名號,且廣受海內外知識界和文壇所景仰的,可能就非詩壇祭酒的余光中先生莫屬了。先生六十年來棲身上庠,雖退而不休,晚年堅守中山大學,被奉為鎮校鎮山之寶,其實更重要的是他的創作不斷,越晚越精純,尋且大有反樸歸真的意味,譬如每常採用歌謠覆部疊句的手法,而其文字更形清新脫俗,駸駸然而有現代詩的古雅風,卻又含英咀華,可堪反覆玩味。誠然有大宗師之姿。
為了感念先生帶給學校有形無形的光彩(中山大學曾二度頒授余先生殊榮:中山講座教授、光華講座教授以及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早在去年(二○一七),校內便積極為余教授安排了系列的九十大壽慶典,每次的場面都感人且熱鬧溫馨,非尋常慶生會可以比擬,然而先生的格調,不應只停留在短暫的事務上,猶應有另一精神層面,以為誌賀。故此,早在一年前,余教授的門生故舊便醞釀要替詩翁籌策一秀才人情─出一本賀儀論文集。此議有例可援;老師七十歲和八十歲時都曾出過壽慶論文集,前者名為《結網與詩風》,後者訂為《詩歌天保》。我們把這個想法告訴余老師,可能是自謙,也可能另有更好的點子,老師沉默了一陣子沒有回應,後來終於應允我們向各方邀稿之舉。這次和以前兩次稍有不同的地方,便是我們鼓勵大家寫點和余老師作品有關的文章,而不是任何領域的文章,也因為這個強烈的訊息,部分作者大為猶豫,謙稱不善於撰寫論文,雖然經過編輯小組同仁的遊說,終難免於遺珠之嘆。少了一些投稿者的大文,等同在專利上少出現了余老師交遊和友朋間的一些支持訊息,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我們籌劃同仁的缺失。
?? ?
余老師創作之外,授業黌宇,學貫中西,這也是我們要用論文集為老師祝壽的主因。中式的助慶,每有唱和之舉,關於酬唱方面,九歌出版社另擬出專書連貫老師的平生功業,因此,我們便固守在描摹老師著作一已之見的分享上。在西方學術傳統中,壽慶論文集的作者都自然變成一慶賀團的名單,屆時連同專書晉獻壽星,此即為祝賀名單(tabula gratulatoria)之謂也。一般而言,寫論述文章,稍需費時,故一年為期,加上編校過程,其實時間上剛好而已。不想在去年底十二月十四日時老師先行駕鶴歸去,在哀悼之餘,編輯小組很快便議決,以余老師為中心的論文集仍按原訂計畫出版,目的不變,方式可以調整。又既然老師已仙逝,論文集的篇章,若其論述內容與余老師作品無關,便意義不大,因此,編輯小組再度提醒撰稿同道希望以閱讀和賞析余光中教授的作品做出發,使能把一得之見,貢獻給廣大的余光中粉絲和讀者,期使這本專書成為研究余光中的重要史料和深度詮釋參考資料。出版的初衷雖然已改變了,但景仰和敬意未減,這是一本紀念余光中的專書,從祝賀(tabula gratulatoria)的情景已變為悼念(in memoriam)的篇章,不過余老師泉下有知,或許會不以為忤。
?? ?
其實,對作家或學者最好的敬意便是讀他的書,進入他的思路世界,與之神交,那是跨時空、跨領域、跨民族,也是跨文化的壯遊,至於每個人與這位作家的熟諳度,不在物理距離,或謀面的次數,而在於彼此的心理距離,以及心靈契合的程度,雖然本書所有作者都和余老師有不同程度的交往情誼,但重點仍然落在各人對老師作品的賞析層級和品味深廣的透視,也是基於如此純真之目的,我們請求本冊所有的作者,以余光中個人為出發點,且以他的作品為依歸,在最大自由度之下,反映每人對余老師的慕想,這種論文集的做法,不一定是創舉,但定然在中文的知識界和學術界是全新的嘗試。在西方的傳統裏,對成名的大家往往會編有「個案紀錄冊」(casebook),作為對單一作家綜合或入門研究之用。但本書和個案紀錄冊有些許貌似,卻不盡相同。
?? ?
首先,這不是一本傳記,事實上我們盡量減低寫傳記的色彩,因為這方面有很多其他人在做。我們希望本書文章可以成為日後研究余光中作品的必備參考,最少,這是一個目標,但因為要配合余光中九十冥誕前出版的時程,大家只能盡力而為。其次,本書和西方個案紀錄冊最大的差別,就是所有的文章都有溫度感,不是冰冷硬繃繃的學究文章,這點絕不是余老師喜歡的風格。在徵稿和催稿過程中,因為多種原因,有些朋友的大作未能收輯到,引為憾事,惟希望他們在別的場合,再締造對余老師的謳歌。
?? ?
本書訂名為《望鄉牧神之歌》理由很簡單。《望鄉的牧神》原本就是余光中早年一本散文集的書名,原句出自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大詩人約翰•彌爾頓之手,大有以自己的悼亡詩把摯友化為不朽的對象,然而《望鄉的牧神》殊非輓歌之流,但卻有西望神州憂思的慨嘆和滿懷浩然之氣的激盪,以之作為余光中大半生的寫照,雖不中,不遠矣。在這本散文集裏中西文學的傳統和影子,大?可見。因此,借用詩人自己的文辭正好替我們這本論文集臉上貼一點金。至於加上「之歌」兩個字,是因為我們論文集的涵蓋面包括了詩,因以為名。
?? ?
從祝賀到悼念,我們謹願獻上《望鄉牧神之歌》給已羽化升天的余光中老師。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